B. 时效性 C. 技术性 D. 远播性
8.报纸传播信息的优势主要有( BD )。(4.00分) A. 时效长、针对性强
B. 具有新闻性,阅读率较高 C. 印刷精美,表现力强 D. 传播面广、传播迅速
9.Internet这种全新的媒介科技,具有与传统的大众媒介和其他电子媒体不同的传播特征,主要表现在( ABCD )。(4.00分)
A. 互动性强、灵活、逼真、易统计、费用更低廉 B. 信息容量更大、有效覆盖面更大 C. 形式更加生动,视觉效果更好
D. 传播速度更快,时效性更强、持续时间长
10.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包括( ABCD )。(4.00分) A. 交际、沟通能力 B. 组织能力 C. 创新能力 D. 思辨能力
判断题(每小题3分,15小题,共45分)(总分45.00)
1.目标公众(即组织外部公众)是指那些与组织有着某种利益关系的特定公众。(3.00分)√
2.信息传播者的权威性越大,传播的效果就越好。(3.00分)√
3.政府公共关系传播内容是指传播者发出的有关组织的所有信息。(3.00分)√
4.顺意公众是指对政府的政策和行为持中立态度或态度不明确的公众。(3.00分)×
5.政府公共关系传播内容是指信息流通的载体,也称媒介或工具。(3.00分)×
6.政府公共关系传播效果,是指目标公众对信息传播的反应,也是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对传播对象的影响程度。(3.00分)√
7.凡是政府公共关系传播沟通的对象都可称为政府公众。(3.00分)√
8.在现代社会里,政府公共关系主要依靠的是人际传播。(3.00分)×
9.拥有较高的知名度是政府与生俱来的天然优势。 (3.00分)√
10.政府公共关系的任务主要是提高知名度的问题。(3.00分)×
11.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工程师哈罗德·拉斯韦尔从信息论角度提出的数学传播模式:信源一传播者一信道(噪音)一接收者一目的地。(3.00分)×
12.政府公共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是以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政府为主导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3.00分)√
13.公关传播的有效沟通原则,是指传者和受者双方相互传递、相互理解的信息互动过程。(3.00分)×
14.政府公共关系的公众虽然是广泛存在的,但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成为实际与政府机构发生直接关系的公众。(3.00分)√
15.1948年,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香农和韦弗提出了传播过程五因素的公式,即:“五 W公式”。(3.00分)×
第三次作业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8小题,共24分)(总分24.00) 1.在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活动中,正式沟通是指( B )。(3.00分) A. 不受政府监督,自由选择沟通渠道
B. 在政府系统内,依据一定的组织层次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活动 C. 是信息发送者以命令方式面向受众
D. 信息的发送者以协商和讨论的姿态面对公众
2.在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活动中,正式沟通是指( B )。(3.00分) A. 是信息发送者以命令方式面向受众
B. 在政府系统内,依据一定的组织层次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活动 C. 不受政府监督,自由选择沟通渠道
D. 信息的发送者以协商和讨论的姿态面对公众
3.下列不属于政府公共关系调查特点的是( B )。(3.00分) A. 调查对象的广泛性和众多性 B. 调查目的的营利性
C. 调查目的的明确性和公益性 D. 调查过程的长期性和系统性
4.不属于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沟通方式的障碍的,是( C )。(3.00分) A. 沟通渠道选择不当造成的障碍 B. 语言沟通方式所造成的障碍 C. 知识经验水平的差距导致的障碍 D. 信息沟通中冗量过大造成的障碍
5.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四个最基本的环节,是( A )。(3.00分) A. 调查、策划、传播和评估
B. 明确调查任务、制订调查方案、收集调查资料、得出调查结果 C. 文化程度、专业特长、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风貌调查 D. 调查民意、沟通公众、监视环境、整理信息
6.在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活动中,下行沟通是指( A )。(3.00分) A. 管理者对政府工作人员所进行的自上而下的信息沟通
B. 在政府系统内,依据一定的组织层次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活动
C. 政府组织集体成员和基层公众通过一定的渠道与管理决策层所进行的自下而上的信息交流
D. 在政府系统中层次相当的个人或团体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7.下列不属于政府公共关系评估的内容的是( B )。(3.00分) A. 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程序评估 B. 确定公众、选择传播媒介 C. 目标效果评估
D. 政府公共关系活动评估
8.政府内部公共关系的构成不包括( A )。(3.00分) A. 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的关系 B. 政府机构与公职人员的关系 C. 政府上下级关系
D. 政府同级部门之间的关系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10小题,共40分)(总分40.00) 1.属于政府内部公共关系的沟通目标,是( ABC )。(4.00分) A. 培养政府内部的家庭式氛围 B. 造就政府公务人员的价值观念 C. 协调和改善政府内部的人群关系 D. 有助于树立政府机关威信
2.政府公共关系评估成果的运用包括( ABCD )。(4.00分) A. 对策划新的政府公共关系目标方案有直接的帮助
B. 用于调整政府公共关系工作计划,使计划更趋于科学合理 C. 用于组织决策的改进
D. 用于改进组织全面的政府公共关系工作
3.政府公共关系调查的作用有( ABCD )。(4.00分) A. 监视环境,调整政策
B. 调查民意,制定政策 C. 沟通公众,改善工作 D. 整理信息,积累资料
4.公共关系目标效果评估的内容,是( ABCD )。(4.00分) A. 领导形象目标效果评估 B. 环境形象目标效果评估 C. 组织形象目标效果评估 D. 职工形象目标效果评估
5.政府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包括( CD )。(4.00分) A. 随机抽样调查 B. 任意非随机抽样
C. 政府机构内部情况调查 D. 政府外部公众调查
6.坚持公众导向原则要求做到( BD )。(4.00分) A. 以形象效益为中心
B. 要树立公众利益至上的观念
C. 政府公共关系策划要符合政府总目标 D. 要努力寻求利益关系的热点
7.政府公共关系调查的基本步骤有( ABCD )。(4.00分) A. 根据调查资料,得出调查结果 B. 根据调查任务,制订调查方案 C. 根据调查内容,明确调查任务 D. 根据调查方案,收集调查资料
8.合理地选择政府公共关系媒介,一般应考虑哪些因素( ABD A. 传播信息内容 B. 传播经费 C. 独特
D. 传播对象特点
9.政府公共关系调查的方法包括( ABD )。(4.00分) A. 问卷调查法 B. 访谈调查法 C. 座谈会
。(4.00分)) D. 文献研究法
10.社会环境调查包括的指数体系,有( ABCD )。(4.00分) A. 痛苦指数体系 B. 不安指数体系 C. 腐败指数体系 D. 贫富指数体系
判断题(每小题3分,12小题,共36分)(总分36.00)×√
1.单向沟通指的是信息的发送者以协商和讨论的姿态面对公众,信息发送后还需要及时听取反馈意见。(3.00分)×
2.政府公共关系评估就是根据特定的标准,对政府公共关系计划、实施及效果进行衡量、检验、评价和估计,以判断其优劣。(3.00分)√
3.政府内部沟通就是在政府体系中通过传递信息而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发生变化的过程。(3.00分)√
4.发现问题是决定政府公共关系策划目标的前提。(3.00分)√
5.一切政府公共关系策划,都必须坚持公众利益优先原则。(3.00分)√
6.经济效益原则要求在调查中选择恰当的调查方法和调查方案,争取用较小的投人获得较大的效果和较多的信息资料。(3.00分)√
7.外部的行政关系包括政府机构与政府公职人员之间的关系、政府上下级关系、同级部门之间的关系。(3.00分)×
8.政府公共关系调查,既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起点,又贯穿于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全过程,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不可少的重要环节。(3.00分)√
9.政府公共关系调查是一种纯粹的公益性活动,因此,不需要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成本进行成本效益分析。(3.00分)×
10.行政文化是在社会文化基础上、在行政人员的具体行政活动中形成的。因此,行政文化受到社会文化和行政活动这两方面的影响和制约。(3.00分)√
11.政府公共关系评估就是根据特定的标准,对政府公共关系计划、实施及效果进行衡量、检验、评价和估计,以判断其优劣。(3.00分)√
12.行政关系是指政府围绕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力,履行国家的行政职能,形成复杂的社会联系,形成权力与责任的种种关系。(3.00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5政府公共关系测试卷及答案四套(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