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建设方案
5.1建筑指导思想及原则
松原市体育馆建设应满足城市整体规划和滨江风景带建设的要求,并与周围城市环境和谐统一,充分体现一个现代化的、自然环境良好的滨江新城风貌。
体育馆的建设既要从长远考虑,也要从现实出发,设施的建设要考虑具有较长期的先进性,建筑设计依照重用!丝盗!差理的原则,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力求设计出具有标志性和时代气息的建筑。
体育馆作为城市大型公益性建筑,应以人为本,从不同人群的不同层面需求出发,汞人、为人设计良好的训练比赛、健身休闲、交流发展的现代化设施、环境。
该项目属大型公共设施,设计建设应使物流、人流通畅,交通便利,并符合国家的有关设计规范和法律法规。
设计应充分发掘本地的历史文化内涵,充分理解、尊重地域文化,利用特定的符号、特征,充分利用地方建筑材料,通过有机组织,体现地方特色,延续和创新历史文脉。 5.2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5.2.1项目概况
松原市体育馆是规划总用地_1.64公顷松原市体育中心的主体建筑,位于建设用地东侧,南临规划城市干道,西临广场西
16 路,东邻规划第=松花江大桥引桥,用地北面为新修建的城市防洪大堤和规划道路。体育馆总建筑面积24 500平方米。 5.2.2总体布局
根据体育中心总体规划方案,体育馆位于用地东部,建筑主体边沿距松花江=桥1 00米,主入口位于南侧,正对南北向规划道路,便于组织观众人流的集散。建筑主体结合用地西侧400米标准田径训练场及体育学校其他训练设施、健身场地、绿化系统,形成一个开放性的、规整而又有变化的城市体育公园。 体育馆在北侧和南侧规划道路分别设臵主要机动车主入口,并在体育馆周边形成1 5米宽环形道路,建筑物南侧、西侧形成疏散广场,解决大量观众人流的疏散问题。观众机动车集中停放在体育中心南部主入口两侧的专用停车场内,自行车停放在入口西侧临街的绿化停车场中,遇大型比赛或其他大型文体活动时,也可利用建筑周边广场作为临时停车场地。观众也可以经过向东的景观步行道,通过松花江二桥桥洞,经由桥东体育休闲公园疏散至东侧规划道路。体育馆建筑主体西侧设臵主要集散广场,便于组织各类体育运动会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开幕式室外人员集散并有利于将体育馆建筑体量与松花江二桥结合,形成独特的城市标志性景观。
观众由大台阶经二层平台进入观众席。贵宾、运动员、工作人员、记者以及安保、消防等特殊车辆,按照不同出入口设臵停放在体育馆周边的指定停车位内。贵宾入口位于比赛馆首层西
17 面,运动员入口位于比赛馆首层东面工作人员由比赛馆首层北侧进入体育馆,新闻记者入口位于首层西北面。同时,在训练馆首层南侧及二层平台训练馆北侧,设臵有日常训练及全民健身出入口,便于市民平时参与体育馆内各项冰上运动、球类、健身、训练活动。不同人流互不干扰,形成松原体育馆有序的交通组织体系。
体育馆总图设计强调环境景观,建筑、广场、绿化相结合,共同构成体育中心优美宜人的环境,形成沿松花江城市建设的亮点。 5.3建筑方案
5.3.1设计依据
l、松原市发改委《关于下达松原市体育馆建设计划的通告》(松发改发[200 7]75号)
2、松原市建设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松GJ字第07—1 8号)
3、松原市建设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松GZ07—1 4) 4、“松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年初稿) 5、业主单位设计任务书 6、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35 035 2 2005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 31—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35 00l 6—2006
18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 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3501 89—2005
5.3.2建筑方案描绘
松原市体育馆设计规模为5000座,由比赛馆和综合训练馆两部分组成,为乙级多功能综合体育场馆,耐火等级二级,建成后能满足冰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篮球、排球、手球、乒乓球、羽毛球及体操、击剑、武术等比赛、训练需要和举办集会、文艺演出等大型综合文体活动。
比赛馆平面采用长方形内场和椭圆形观众席的基本形式,主馆建筑平面呈椭圆形,南北长约11 6米,东西宽96米,比赛场地尺寸7 3x42米,净高约20米;综合训练馆通过底层与比赛馆连通,主体地上=层,局部四层;比赛馆和训练馆连接处局部设地下一层,建筑最高点高度34.5米。总建筑面积24500平方米,其中,地上2 3 360平方米,地下11 40平方米。 5.3.3平面布臵和功能要求
比赛馆建筑平面布局首层为贵宾用房、运动员用房、赛会组织办公用房以及各种辅助用房、训练房、设备用房、后勤管理用房等;二层为观众入口大厅、门廊和休息厅,观众入口大厅、休息厅与位于一层屋顶上的室外环形大平台相连通成整体,通过室外大台阶,可将观众人流疏散到各方向疏散广场。__层休息厅设存衣、小卖及卫生间等辅助用房。通过休息厅,观众可以直接进入比赛大厅观众席。体育馆共设观众席5 00()座(包括·4000个固
19 定座席、1 000个活动坐席),环绕比赛场地布臵。观众席后部三层设有电声、灯光、记时计分等控制用房、转播用房和部分设备用房。观众厅南北端设有两块12x4.8米的全彩记分牌。观众席后部三层设有电声、灯光、记时计分等控制用房、转播用房和部分设备用房。观众亦可通过三层后部休息廊进入休息环廊,欣赏体育中心景色和滨江城市风光。
训练馆首层为接待、检录处、台球、乒乓球、健身房等设施,并与主馆首层连通。二层为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训练场地及棋牌活动室等群众活动用房,场地平面尺寸为38x32米,可布臵一块标准篮球场地+两块羽毛球场地,j争高1 4米。 根据《城市道路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体育馆首层各主要出入口均设计残疾人坡道,并就近设臵残疾人专用停车位,残疾人通过内部专用残疾人电梯上至=层观众休息厅,进入比赛厅。观众厅内东西看台结合入口设臵7共计24个残疾人观众席位,观众休息厅设臵残疾人专用卫生间。
比赛馆主体结构由基础、看台,屋盖三部分组成,训练馆则为底层设施用房和二层训练大厅组成,基础和看台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隔墙采用3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加保温层,内隔墙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屋面采用轻钢网壳结构形式和银灰色复合压形钢板系统,将比赛馆和综合训练馆连成一体,形成一种轻灵浮动的外观效果。
体育馆立面处理强调体育建筑的鲜明个性,采用大尺度的金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松原市体育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