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与防范
作者:檀倩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5年第14期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5)07-000-01 摘;; 要;; 作为我国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监管的关键途径,经济责任设计在行政事业的国有资产管理和领导廉政建设等多个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随着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其经济责任审计也开始面临了新的挑战。本文将对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当中存在的风险做出分析,并进一步探讨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经济责任审计; ;风险; ;防范
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相应的经济责任人任职中所进行了财政收支、财务状况等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以及需承担的经济责任作出审核、认定,它主要依据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的评价来评价被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在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时必须考虑到单位国有资产的独立性和绩效考评,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核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 (一)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主要包括:1.单位领导干部对经济职责进行了切实的履行并获得良好成绩,而相关审计人员在获取了同责任者经济责任不相关的审计证据的基础上工作方法等把不属于经济责任范畴的内容纳入到了审计范围当中,使得其对领导者做出不正确评价。2.单位领导者任职期间出现了没有完成责任目标、产生经济损失等问题,而相关设计人员由于审计证据不全面而使得审计评价不够客观、充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当中,由于审计对象层次高、内容杂等原因导致其风险成因具有一定的特性,同时风险成因的表现形式具有多重性。此外,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还具有可预防性。 (二)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
1.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不足。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当中的审计人员普遍存在着业务专业水平不足、缺乏丰富审计经验、职业道德素养不高等问题,很容易造成监督失控,影响审计质量。2.审计方法落后。传统的审计方法过于重视实质性测试使得审计重点难以确定,增加了审计的风险。3.缺乏规范的审计标准。我国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尚未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经济责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与防范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