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谈古典主义和莫里哀的喜剧创作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浅谈古典主义和莫里哀的喜剧创作

学院:文学院 班级:1005 姓名:樊东婷 学号:1011030112

浅谈古典主义和莫里哀的喜剧创作

关键词:莫里哀 《伪君子》 古典主义 讽刺

摘要:莫里哀是17世纪法国文坛上的佼佼者,其灵活机敏的喜剧艺术为法国戏剧舞台增添了无限的魅力,无论在宫廷还是民间,莫里哀的喜剧艺术都能使台下的观念开怀大笑,莫里哀因此被路易十四授予“优秀喜剧诗人”的称号,他的戏剧也成为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典范作品。《伪君子》是法国古典主义戏剧作家莫里哀最著名的喜剧之一。高超的写作技巧,崇高的美学价值,使得这出喜剧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并长久地屹立于世界戏剧之林。这部莫里哀的代表作,是古典主义文学的典范。

正文:17世纪的欧洲,是封建统治与资产阶级剧烈冲突的世纪,是双方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利用的世纪,也是科学征服自然,使自然受人类控制的世纪。虽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新时代,但欧洲大陆的很多地区,仍然处于封建制度的不同阶段。法国的王权反对派受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鼓舞,在1648——1653年间两次反抗,都遭到残酷镇压;1661年路易十四执政,更加强化了封建制度;德国领土上新旧教派矛盾导致的战争,持续了30年,使德国在政治上更加分裂;贸易航道改变,意大利失去了欧洲商业中心的优越地位;西班牙丧失海上霸权,哈布斯堡末代王朝的君主只能连年对外征战,使得民不聊生;俄国更是停留于封建农奴制社会。由于各国历史情况的差异,17世纪这个时间断层的欧洲文学呈现出不同的景象,古典主义就是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

古典主义是17世纪至18世纪初封建社会向资产阶级社会过渡时期在欧洲形成的艺术文化思潮,它发端于法国。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标榜“师古”“法上”,将亚里士多德《诗学》和贺拉斯《诗艺》奉为金科玉律,以尊古泥古而得名。诗人马莱伯厌恶“七星社”诗人的语言杂乱无章,倡导纯洁语言和诗歌格律化,赞扬开明专政政体给民族带来和平、公正和繁荣,兴理性沉思的诗风。1635年法兰西学士院创建,直接促成古典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沃日拉和巴尔扎克等编纂辞书,夏普蓝奉命代表学士院提出《对<熙德>的意见》,成为官方对古典主义文学的导向,用“一地,一天内完成一个故事”的“三一律”绳墨戏剧创作,确立了艺术与道德标准并重的原则。古典主义者的基本纲领是:政治上颂扬君主专制,维护其伦理道德规范;思想上倡导“自我克制”“温和折中”为主要内容的理性;艺术上采用古代题材,突出宫廷和贵族生活,并赋予崇高、悲壮色彩,遵守文学体裁界限,要求结构严谨,谨遵“三一律”,语言简洁清晰。

古典主义者提出两个响亮的口号:崇尚理性和模仿自然。古典主义者津津乐道的“自然”,并非自然风景,亦非纯客观物质世界。它指事物的自然性,即事物的常理常情;亦可指人的自然性。在他们的心中,由理性统辖的真善美,也就是自然。所谓模仿,也并非精确的客观事实。笛卡尔将人的“灵”与“肉”对立起来,认为与“肉”相关的“情”,必须以理性和意志加以控制。其唯理论是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运用于文学艺术创作,即以理性抑制感情的冲突,对莫里哀产生很大影响。他成功地吸收传统喜剧和民间艺术的积极因素,并适应时代要求进行改造,使古典主义喜剧达到高超的艺术境界。莫里哀认为,规劝众人,莫过于描绘其过失,“把恶习变成人人的笑柄,就是对它的沉重的一击。将喜剧从只供逗乐取乐,提高到对社会陋习是一种制裁的力量。莫里哀创作的喜剧是西欧戏剧中莎士比亚和洛贝.德.维加之后,在博马舍的喜剧问世之前是无与伦比的杰作。

喜剧家的任务就是“探究人们的可笑之处”。古典主义喜剧大师莫里哀一生的活动,就是“以嘲笑惩戒邪恶”。因此,他不是臆造而是写实。

莫里哀,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1644年他和贝亚尔一家兄妹与10多个爱好戏剧的年轻人组成“盛名剧团”。作为一个喜剧演员的艺名——莫里哀从此进入法国剧坛。由于不善经营,剧团以负债累累而告终,莫里哀受债权人指控一度入狱。父母虽为他还清债务,这个从艺的浪子并未回头,不久又参加流浪艺人组成的一个剧团离开了巴黎。这是他戏剧活动的第一阶段。创作的众多剧本多遗失,仅有《冒失鬼》、《情怨》两部喜剧保留。莫里哀重返巴黎,在皇宫献演《风流医生》获得成功。开始了他戏剧活动的第二阶段。1659年,莫里哀创作《可笑的女才子 》,辛辣地讽刺了资产者的附庸风雅,抨击了贵族社会所谓“典雅”生活的腐朽无聊,因而触怒了贵族势力,遭到禁演。但莫里哀并未被吓倒,连续编演了《丈夫学堂》和《太太学堂》。《太太学堂》因宣扬新思想,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而被指责为“淫秽”、“诋毁宗教”,又遭到禁演。莫里哀奋起还击,写了《〈太太学堂〉的批评》和《凡尔赛宫即兴》两出论战性短剧。1664——1669年是莫里哀在思想上和创作上的成熟时期。他先后创作了切中时弊,最具有讽刺性的《伪君子》、《唐璜》、《恨世者》、《吝啬鬼》等喜剧。

《伪君子》是莫里哀最著名的喜剧之一。高超的写作技巧,崇高的美学价值,使得这出喜剧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并长久地屹立于世界戏剧之林。这部莫里哀的代表作,是古典主义文学的典范。

1664年5月7日至13日,法王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举行一年一度的“仙岛狂欢”盛大游园会。就在游园会结束的前一天,即5月12日,莫里哀率领他的喜剧团在这里演出了他的新作诗体喜剧《伪君子》。没想到演出后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剧本遭到禁演,莫里哀为此受到了来自王室和教会方面的种种迫害长达五年之久。

《伪君子》最初被禁演的主要罪名是所谓“亵渎宗教”。当时法国天主教会仍受制于罗马教皇,宗教势力十分强大。这股反动势力早在17纪20年代就成立一个叫作“圣体会”的秘密宗教组织。这个组织专以迫害异教徒、无神论者和自由思想者为宗旨。参加“圣体会”的除教会人士外,还有一些王公贵族。他们以宗教为掩护,披着“良心导师”的外衣,暗中监视居民的行动,打入富贵人家,刺探隐私,勾结当局,诬陷告密。莫里哀知道“圣体会”有强大的政治背景,正如他后来在《伪君子》的《序言》中所说:“戏里那些人,有本事叫人明白:他们在法国,比起到目前为止我演过的任何人,势力全大。”[①]但是他坚持“喜剧的责任”,在构思《伪君子》的时候,就有意针对“圣体会”虚伪的宗教道德、假仁假义的骗子行径,描绘出他们丑恶的嘴脸。戏在演出之前,莫里哀读给了路易十四听。这位太阳王对教会的半独立状态早就心怀不满,总想把教会置于王权的绝对控制之下,只是苦于教会势力太大,无法令其就范。当他听了莫里哀的剧本后很感兴趣,尽管剧本只写了前三幕,还是命令莫里哀加紧排练,准备在游园会上演出。消息很快传到教会人士那里,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策划之后,演出刚一结束,以太后为首的反动势力立即掀起了一场空前的围剿。莫里哀一再说明他只是讽刺一部分教会人士的伪善,然而那些“圣体会”分子却诬陷他反对整个宗教。路易十四的师傅、巴黎大主教向国王提出控告,要求必须加以取缔;一些主教、教士也咬牙切齿地咒骂莫里哀,必置死地而后快。巴黎一个教区神甫说莫里哀是一个装扮成人,外形是肉体的魔鬼,要国王把他投入油锅活活炸死,在气焰嚣张的宗教反动势力面前,路易十四妥协了,下令停止公演。

但是莫里哀并没有被吓倒。他上书国王,为自己的作品辩护,希望国王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他在给国王的信中写道:“喜剧的责任既然是通过娱乐改正人的错误,我相信,我要把工作做好,最好就是以滑稽突梯的描画,攻击我的世纪的恶习”[②]。他认为讽刺伪善符合喜剧移风易俗的宗旨,而那些答尔丢夫之流“暗中施展伎俩,赢去圣上的恩意”,[③]达到禁演的目的。路易十四迫于太后势力太大,不敢明令开禁,不过他默许莫里哀可以在私下里朗诵和演出。莫里哀为了争取观众和社会同情,经常出入贵族府邸,在王公大臣的家里朗诵和演出。不久,莫里哀改写了这部喜剧,由原来的三幕增加到五幕,将身穿黑色法衣的答尔丢夫改为身穿世俗服装的巴纽耳夫,这样,答尔丢夫就由一个神职人员变成了一个非宗教人士。戏的结尾也相应做了变动。原戏以答尔丢夫胜利结束,修改后,戏以揭穿巴纽耳夫的面目和颂扬路易十四结束,剧名就叫“骗子”。1664年11月,莫里哀应路易十四之弟孔德亲王之邀,在亲王的私邸首次演出了《伪君子》的全剧。

1666年,太后去世,反动势力失去了一个重要靠山。莫里哀认为这是一个有利时机,向国王提出撤销禁令的请求。1667年5月,路易十四率军打仗,行前曾口头答应开禁,准许《伪君子》公演。同年8月5日,《伪君子》的第二次修改本在王宫剧场正式公演,获得巨大成功。但演出仅仅进行一天就被代行国政的巴黎最高法院院长拉木瓦隆下令禁演。莫里哀派两名同事奔赴国王住地第二次上书国王:“我把戏名改为《骗子》,把人物改成交际家装束,但是没有用;我让他戴一顶小毡帽,留长头发,挽大领巾,佩一把宝剑,礼服沿了花边,有几个地方做了修改,凡我认为有可能给我希图描摹的著名的真人以轻微借口的东西,我都小心删掉,统统不起作用。”[④]他还表示,如果答尔丢夫之流得逞,他就不再从事喜剧创作了。正当国王犹豫之际,巴黎大主教在教区内张贴告示,对《伪君子》进行攻击,并下令禁止教民观看,违者开除教籍。于是路易十四又沉默了。莫里哀气得大病一场,剧场关闭七周以示抗议。

直到1669年1月,路易十四同罗马教皇缔结“教会和平条约”,宗教迫害才不得不有所收敛。这时莫里哀第三次上书国王要求开禁,路易十四批准了他的请求。1669年2月5日,莫里哀上演了《伪君子》的第三次修改本,即现在所通用的本子。这次公演,剧本的名称、主人公的名字又恢复了第一次演出时的原样,只是答尔丢夫仍旧穿着世俗的服装。演出时盛况空前,巴黎全城轰动,“以致人群挤满所有空隙之处,许多人险于挤死在剧场里。”从此,《伪君子》在法国、在全世界历久不衰,一直是人们最喜爱的喜剧作品。

《伪君子》的创作和演出过程表现了莫里哀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勇气,也说明了这部作品的深刻性和强烈的战斗性。正如别林斯基所说:能在伪善的社会面前,狠狠地打击虚伪这条多头毒蛇的人,是伟大的人!《伪君子》的作者是不朽的!

达尔杜弗是喜剧的中心人物。他作为一个宗教骗子,他的狡诈、他的虚伪,足以使他成为封建贵族和天主教会反动势力的代表。而伪善,就是掩盖他在“为上帝增光”、“为别人造福”的名义下进行种种罪恶活动的一块美丽面纱。正如剧中人物桃丽娜所说:“凡是世人尊敬的东西,他都会拿来当作一件美丽的外衣,用欺诈的方式伪装在身上。”作者通过刻画他的伪善性格,一步一步地扒下这个宗教骗子的画皮,尖锐地揭露了天主教会的反动本质。

他把自己打扮成苦修苦行的虔徒信士,实际上却是一个贪图物质享受的酒肉之徒。达尔杜弗原是外省的一个破落贵族,当他来到奥尔贡家的时候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叫花子了。桃丽娜在柏奈尔夫人面前就揭过他的老底:“一个穷光蛋,

来的时候连双鞋子都没有,全身的衣裳顶多值到六十个铜子”。(一幕一场)

这样一个“穷光蛋”竟成了奥尔贡全家的主宰,奥妙就在他有一套伪装的伎俩。在来到奥尔贡家之前,他寻踪觅迹,知道了奥尔贡每天祈祷的时间、地点,便按时在门前等候。在教堂里,他双膝着地跪在前面,“一会儿长叹,一会儿闭目沉思,时时刻刻毕恭毕敬地用嘴吻着地”,以表示对上天的一片赤诚。当奥尔贡祈祷完毕,他总是抢先走在前面,把圣水递给奥尔贡。平时,他摆出一副“罪孽深重”的样子,甚至捏死了一个跳蚤也喋喋不休地“埋怨自己不该生那么大的气”,真是虚伪到了极点。奥尔贡受了他的蛊惑,把他请到家里做灵魂导师。来到奥尔贡家里以后,他继续施展伪善伎俩。在人前,他吹牛撒谎,装腔作势,从不忘记谈论他的鬃毛紧身和鞭子,好象整日都在做苦修苦行。背地里,却强烈地追求口腹之欲,没有一点苦修苦行的样子,他一个人可以吃下六个人吃的东西。晚上,他能吃“两只竹鸡,外带半只切成细末的羊腿”,然后“一种甜蜜的睡意紧缠着他,一离饭桌,他就回了卧室,猛孤丁地一下子躺在暖暖和和的床里,安安稳稳地一直睡到第二天的早晨”。第二天早点时,他还要喝“四大口葡萄酒”。由于他贪吃贪睡,身体长得“又胖又肥,红光满面,嘴唇红得都发紫啦”。

他还把自己伪装成抛弃一切世俗情欲的圣人,实际上却是一个灵魂肮脏的恶棍。在奥尔贡家里,他禁止人们交际往来,禁止人们消遣,禁止开会,甚至有谁对奥尔贡的妻子递上一个媚眼,他所表示的那股醋劲儿比奥尔贡还要大六倍!当他看到桃丽娜坦露的胸脯时,竟装模作样,惊讶得无以名状,假惺惺地掏出手帕让她把双乳遮盖起来,并说道:“这种东西,看了灵魂就受伤,能够引起不洁的念头。”(三幕二场)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难怪桃丽娜听了之后毫不客气地反唇相讥:“你就这么禁不住引诱?肉感对于你的五官还有这么大的影响?我当然不知道你心里存着什么念头,不过我,我可不这么容易动心,你从头到脚一丝不挂,你那张皮也动不了我的心!”(三幕二场)

他自己装得不近女色,还谆谆教导奥尔贡如何从情欲中解脱出来,暗地里却无耻地追求世俗的情欲。他明明知道奥尔恭的女儿玛丽亚娜和瓦赖尔相爱,并且早已订了婚,可是对奥尔贡的毁约行为毫不反对,他不仅要占有根本不爱他的玛丽亚娜,而且还要染指奥尔贡年轻貌美的续弦夫人欧米尔。不过他在做出这种与他的身份不大相容的勾当时,却能把自己的无耻追求说成是敬爱上帝的一种表现:“他(指上帝)把那迷人眼动人心的美都放在您的脸庞上面,所以我一看见您这绝色美人,就禁不住要赞美手创天地的万物之主,并且面对着一幅上帝拿自己做蓝本画出来的最美的像,我的心不觉就发生了一种炽烈的情爱。”(三幕三场)他让欧米尔相信,这种“情爱”不算罪恶,因为它是“和圣洁配合在一起的”。尽管这样,他还是抑制不住心中的欲火,一再向欧米尔表白:“我的胸膛里面关着的并不是一颗铁石的心”,“一个人原是肉做的”,“尽管是虔徒,我总是个人呀”等等。这一首首“爱情”的赞美诗活画出这个骗子的丑恶灵魂。当欧米尔用上帝回敬他时,他毫不犹豫地把上帝一脚踢开:“如果您只抬出上帝来反对我的愿望,那么索性拔去这样一个障碍吧,这在我是算不了一回事的,不应该再让这个来管住您的心。”(四幕五场)为了满足他的淫欲,他甚至无耻地告诉欧米尔:“一件坏事只是被人嚷嚷得满城风雨的时候才成其为坏事;??如果一声不响地犯个把过失是不算犯过失的。”(四幕五场)到此,达尔杜弗彻底摘下了蒙在脸上的假面,露出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原来所谓上帝的“虔徒”,其实就是这么一个色鬼!

他还把自己伪装成与金钱无缘的正人君子,实际上却是一个千方百计攫取别人钱财的坏蛋。平日里,他装得十分谦恭,把世界看成粪上一般,他口口声声宣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浅谈古典主义和莫里哀的喜剧创作在线全文阅读。

浅谈古典主义和莫里哀的喜剧创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8252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