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C301 B柱外板工艺分析
误差。
目前有许多摩擦磨损试验机利用LabVIEW平台来进行开发。利用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VIEW 开发的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智能测控系统以工控机为核心,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波形显示和试验环境控制为一体,实现了温度、速度、压力、力矩和摩擦系数的实时检测。利用I abVIEW 内嵌的C语言子程序使系统具有灵活而又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虽然目前摩擦磨损试验机发展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在某些领域仍然有待提高。例如在航空航天机械内部的摩擦是真空状态极限温度下的高负荷工作,如何能够贴近于现实的模拟这类恶劣的工作环境进行摩擦磨损试验仍然是一个难题。虽然目前国内对此也有一些特种摩擦磨损试验机的问世,但这些目前还无法形成商用,而且处于摸索阶段。
1.2 摩擦磨损试验机的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未来的摩擦磨损试验机会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使用高性能的机械系统和加载系统。高调速比、高稳定性并可实现无级调速的变频电机、伺服电机等高性能电机的使用将使试验机的机械结构大大简化,而且还能降低试验机的摩擦损耗,提高整机的寿命和可靠性。高性能电机配合相应机械机构还能实现直线运动、旋转运动、往复振动等多种运动方式。(2)高精度测控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的应用。通过各种高精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可实现多种信号实时原位动态采集,并可通过闭环反馈调节系统,动态设定摩擦试验机的工作方式和运行参数。计算机工作站等将引入摩擦测试系统中,实现试验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并可对摩擦系数、转矩、速度、行程等关键参量自动数值计算,实现相关数据的动态显示、存储和打印。(3)试验系统的多样化。在未来发展的摩擦磨损试验机中会出现多功能融合的实验设备,即可以进行油脂的评定同时也可以进行材料的磨损试验。
5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章 C301 B柱外板工艺分析
2.1 C301 B柱外板简介
A柱
6
B柱
C柱
第二章 C301 B柱外板工艺分析
图2- 1 奔腾B 70
图2-1是一轿生产的奔腾B 70轿车2009款,民族自主品牌。奔腾B 70属B级车类,系马自达6血统。值得注意的是该车相当部分配置为C级车标配,于是可有买B级车,而坐享C级车。奔腾B 70有很优秀的性价比,竞争优势明显,同时它也是政府指定采购的公务员乘用车。可以看出,一汽奔腾轿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C301为其生产代号,图中车窗框被标出的部分为B柱饰板,由外板和内板组成,可起到加强作用,内板立筋处设有密封橡胶条的卡位。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汽车强国的车身设计逐步形成各自的特点,而车门结构特征最能体现车身个性的差异,由于B柱饰板是车门窗框的重要部件,因此其设计和制造在轿车覆盖件中也占有一席之地。B柱外板为外观件,属汽车零配件中的A类件,表面质量要求较高。通过实习,我总结了C 301 B柱外板产品的多个特点,如下:
Ⅰ、较高的表面质量;
Ⅱ、较高的尺寸精度,能适应流水线装配; Ⅲ、截面是形状复杂的薄板类零件;
Ⅳ、产品外形为流线型,为多角度多方向三维曲面; Ⅴ、曲率半径较大,回弹现象明显; Ⅵ、产品工艺复杂,生产需多次转序;
Ⅶ、要求重要的工装设备有较强的通用性,能适应同系列新产品; Ⅷ、大批量高效生产。
7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该类B柱随门而动,除较高的表面要求还有一定的强度要求,这主要是通过复杂的截面形状和增加加内板结构来实现;车窗密封性要求较高,其与密封橡胶条的装配要求有很好的一致性,否则其密封性就不能保证。
C301 B柱饰板总成的数模如图2-2 :
图2 - 2 C301 B柱饰板总成
B柱饰板总成
2.2 C301 B柱外板工艺分析
2.2.1 C301 B柱外板工艺流程:
辊压 → 滚点焊 → 辊弯 → 切断 → 锯切端头 → 切尾部大边 → 冲孔 → 切头部大边 → 翻边90°→ 头部整形 → 翻边135° → 合板(成型包边)。外板的工艺流程中辊压和辊弯是关键工艺,见图2-3。
2.2.2 辊压工艺
8
第二章 C301 B柱外板工艺分析
图2 - 3 辊压和辊弯
辊压工艺是通过顺序配置的多道次成型轧辊,把卷材、带材等金属板带不断进行横向弯曲,从而制成特定断面型材的工艺技术;辊弯成型法也是通过顺序配置的多道次成型轧辊,使板带进行纵向弯曲,从而能使工件形状更加复杂。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开卷 → 对接 → 校平 → 辊式辊压成型 → 校直 → (滚点焊) → 切断 → 出料 → 码垛。
图2-3是辊压和辊弯的生产线,辊压工艺继承了轧钢工艺的连续化和紧凑化生产的特点,因而呈现出节材、节能、高效等特点,是一种先进适用的板金属成型工艺,该技术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我在车间实习已有半年的时日,然而在辊压技术方面并没有实质性进步,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该项技术确实是比较复杂的先进技术,而自己的业余时间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是国内外技术资料都比较匮乏,辊压成型技术本身具有的特点和规律尚未被人们完全掌握和认识,生产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经常需要进行探索和利用试错法解决工程问题,该工艺的过程控制等尚未上升为科学。可以说,辊压成型工艺是一种“未掌握的艺术”,这将是我今后工作中学习和研究的一个重点。
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内容仅为整套工艺流程中的冲压工艺部分的几道工序,因此辊压工艺不再过多的讨论。课题《C301 B柱冲压成型模具设计》直接拿辊压而来的合格型材当做冲模设计的原始材料,几套模具的设计过程仅压缩在冲模设计的范畴内,不再谈及辊压工艺。
辊压得到的型材见图2- 4,由辊压和辊弯而成,该曲面存在四个方向的弯曲,且每一部分弯曲还是变曲率的,曲面形状尤为复杂。
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bishe说明书(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