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3上期给排水微生物学实验安排及实验指导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给排水微生物学实验安排

实验班级 给排水10—1班 实验时间 2013年5月5日星期天 上午8:30 实验地点 工科三号楼A512 实验内容 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各种水处理微生物个体形态的观察 2)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制片技术及形态观察 实验班级 给排水10—2班 实验时间 2013年5月5日星期天 下午1:30 实验地点 工科三号楼A512 实验内容 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各种水处理微生物个体形态的观察 2)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制片技术及形态观察

实验要求:

1)每次实验请大家带好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理论书及实验指导。 2)每次实验前请大家做好实验预习及报告。 3)每次实验请大家带好铅笔及橡皮。

4)每次实验完成后请大家各自将实验操作台面清理干净后,将手洗干净后离开实验室。

微生物学实验室守则 微生物学实验课的目的是:训练学生掌握微生物学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了解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加深理和巩固对自学和讲课内容的理解。通过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合作精神,同时也有宜于培养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的良好作风。 为了上好微生物学实验课,并保证安全,特提出如下注意事项: 1、每次实验前必须对实验内容进行充分预习,以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方法,做到心中有数,思路清楚。 2、认真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对于当时不能得到结果而需要连续观察的实验,则需记下每次观察的现象和结果,以便分析。 3、实验室内应保持整洁、勿高声谈话和随便走动,保持室内安静。 4、实验时小心仔细,全部操作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万一遇有盛菌试管或瓶不慎打破、皮肤破伤或菌液吸入口中等意外情况发生时,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及时处理,切勿隐瞒。 5、实验过程中,切勿使酒精、乙醚、丙酮等易燃药品接近火焰。如遇火险,应先关掉火源,再用湿布或沙土掩盖灭火。必要时用灭火机。 6、使用显微镜或其他贵重仪器时,要求细心操作,特别爱护,使用完后做好仪器的使用登记.对消耗材料和药品等要力求节约,用毕后仍放回原处。 7、每次实验需进行培养的材科,应标明自己的组别及处理方法,放于教师指定的地点进行培养:实验室中的菌种和物品等,未经教师许可,不得携出室外: 8、每次实验完毕后,必须把所用仪器抹净放妥,及将自己所用的玻璃仪器洗干净,然后将实验室收拾整齐。擦净桌面,如有菌液污染桌面或其他地方时,可用3%来苏尔液或5%石炭酸液覆盖其上半小时后擦去。如系芽孢杆菌,应适当延长消毒时间:凡带菌之工具(如吸管、玻璃刮捧等)在洗涤前须浸泡在3%来苏尔液中进行消毒: 9、每次实验的结果,应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填入报告表格中,力求简明准确,并连同思考题及时汇交教师批阅: 10、离实验室前一定要用肥皂将手洗净,注意关闭门窗、灯、火、煤气等。 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 实验报告是反映学生实验过程和总结分析实验结果的主要形式,也是确定学生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必须以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按照指导书的要求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应该简明扼要、叙述准确、数据完整、绘图清晰且写实,应有讨论、有分析,结论明确。 一般应包括以下一些内容:1.实验项目名称;2.实验目的; 3.实验原理;4.实验仪器及材料;5.实验操作流程及说明;6.实验结果记录及处理;7.实验结果与讨论等。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各种水处理微生物个体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及成像原理。

2)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保养方法。

二、显微镜的构造

普通的光学显微镜由机械裝置和光学系统两大

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1.镜座 2.载物台 3.镜臂 4.棱镜套 5.镜筒 6.接目镜 7.转换器 8.接物镜 9.聚光镜 10.彩虹光圈 11.光圈固定器 12.聚光器升降螺旋 13.光源 14.细调旋纽 15.粗调旋纽 16.标本夹

显微镜构造示意图

(一)机械裝置部分:

1)镜座:是显微镜的支架,由底座和镜臂组成。

2)载物台:又称镜台,用于安放载玻片,其上安有玻片夹和玻片移动器,调节移动器

上的螺旋可使载玻片前后左右移动。镜台中央有一孔,称通光孔,可使反光镜上的光反射到物镜中来。

3)镜筒:是空心的园筒,长度为160毫米,用于调整显微镜的长度和总的放大倍数,其上端连接目镜,下端连接转换器。

4)转换器:其上安装三个物镜,镜检时旋转转换器即可换物镜头。注意转换物镜时。必须用手按住园盘旋转,勿用手指直接推动物镜,以免使物镜与转换器之间的螺纹松脱而损坏显微镜。

5)调焦裝置:包括粗细调焦旋钮,是调节镜筒上下移动的裝置。 (二)光学系统部分:

1)物镜:又称为镜头。有三个物镜头,二个干燥系物镜,一个油系物镜。物镜上标有主要参数,其含意是:例如:上排100/1.25是放大倍数为100,数值口径为1.25,下排160/0.17是指镜筒长为160毫米,盖玻片的厚度小于0.17毫米。它是显微镜的最重要的部分。

普通显微镜接物镜的工作原理 2)目镜:供眼睛观察物像用的,它将物镜放大的物像再放大,配有三个目镜,其上标有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聚光器:起聚集光线的作用,它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最适光度。其下方安装有可变

光圈,用以调节光的强度。

4)反光镜:安装在镜座上。它是一个有平凹两个面的双面镜。其作用是采集外来光

线,并且送入聚光器,一般采集自然光时用平面镜,采集人工光源时用凹面镜。

三.实验材料和器材

显微镜 台灯 二甲苯 擦镜纸 霉菌固定片等。

四.实验操作步骤

(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准备工作:取出显微镜时,应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轻拿轻放,切忌碰撞和猛震。显微镜应放在离桌边60毫米左右的位置。再将登子的高低调节好,不得将显微镜倾斜。 2.采光:将低倍镜与镜筒调节成一条直线,用双眼向下看,同时调节反光镜寻找光源。直至全视野有均匀的明亮度,效果最佳为至。也可同时调节聚光镜和光圈。

3.放置标本:上升镜筒,将标本片放在载物台上,用玻片夹夹住,把标本移动至中央孔的位置。

4.调焦:眼睛看着低倍镜头,缓慢转动粗调旋钮,使低倍物镜头下端接近于玻片。再用左眼看目镜,慢慢调节粗调旋钮使镜筒上升(此时切勿向下调节,以防损坏物镜头),当看到模糊物像时,再转动细调旋钮,直至看到清晰图像为止。

5.转高倍镜观察:用手按住转换器,慢慢地旋转,当听到“咔嚓”一声即表明物镜已转到正确位置上,再稍微调节一下细调旋钮就可看到清晰图像。这是因为显微镜的成套物镜设计为共焦点。

(二)显微镜的保养: 1.上升镜筒,取下玻片。

2.清洁镜筒,用擦镜纸擦净用过的物镜和目镜,如发现擦不净时,用擦镜纸沾少许二甲苯擦净,最后用干净的擦镜纸擦去残余的二甲苯,放入镜头盒内收好。 3.清洁:擦净显微镜的其它部位。

4.将显微镜的物镜转成八字形,缓慢下降镜筒,使物镜搁在镜台上,反光镜转成垂直状,聚光镜降至最低位置,经老师检查合格,最后把显微镜放入箱内收好。

五.实验结果记录

绘制出你所看到的标本图(要求注明放大倍数、及各部位名称) 六. 实验结果分析及问题讨论

实验二 细菌革兰氏染色及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学习细菌的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可将细菌氏分别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是细菌学上最常用的鉴别性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是使用几种不同的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先进草酸结晶紫初染,次经碘液媒染,再用95%酒精脱色处理,最后用蕃红液复染。如果细菌能保持结晶紫—碘复合物的颜色而不被酒精脱色,则菌体呈兰紫色,为革兰氏阳性菌。如果细菌体内的结晶紫—碘复合物的颜色被酒精脱去,而复染上蕃红的颜色,则菌体呈红色,为革兰氏阴性菌。

此染色法之所以能将细菌区为G+和G-两类,是由于这两类菌的细胞壁成分不同所决定的。G-菌的细胞壁较薄,含有的脂类物质较高,肽聚糖的含量较低,酒精处理时溶解了脂类物质,使细胞壁穿孔,通透性增大,在水洗时将细胞内原有的结晶紫—碘复合物冲走而脱色,再用蕃红复染就被染成了红色。G+菌由于细胞壁厚,其中含有肽聚糖的量高,脂类含量低,用酒精处理时,使细胞壁脱水,肽聚糖层的孔眼缩小,通透性降低,结晶紫—碘复合物被色在细胞内,而不会在水洗时被冲走,所以在复染时蕃红染液进不去,菌体最终仍呈兰紫色。

三、实验材料和器材

1.菌种: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

2.培养基:营养琼脂面培养基 3.染色液:

① 革兰氏一液:1%结晶紫酒精溶液。 ② 革兰氏二液:路哥氏碘液。 ③ 革兰氏三液:95%酒精溶液。

④ 革兰氏四液:2.5%蕃红酒精溶液。

4.器材:显微镜 台灯 酒精灯 接种环等

四、实验操作步骤

1.制片:取二块干净的载玻片,在其中内各加一小滴蒸馏水,以无菌操作规程分别挑取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少量,涂布于对应的载玻片上与水混匀,涂成极薄的菌膜。自然干燥后再通过酒精灯进行热固定。

2.初染:于菌膜上滴加结晶紫染液,以盖满菌膜为宜,染色1分钟后倾去染液,用蒸馏水轻轻冲洗至流下无色为止,甩去载玻片上的残余水。

3.媒染:滴加碘液染色1分钟,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4.脱色:滴加95%酒精液脱色30秒钟(准确计时),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5.复染:滴加蕃红液染色1分钟,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最后自然干燥。 6.镜检:

五、实验结果记录

1.镜检:在显微镜油镜头下观察大肠杆菌被染成 色,枯草杆菌被染成 色。 2.结论:大肠杆菌属于革兰氏 菌,枯草杆菌属于革兰氏 菌。

六. 实验结果分析及问题讨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3上期给排水微生物学实验安排及实验指导在线全文阅读。

2013上期给排水微生物学实验安排及实验指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8113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