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理科 综合
本卷分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用蓝、黑墨水钢笔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填空题每小题得出答案后,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指定位置上。答在试题
卷上不得分;
3.考试结束,考生只需将答题卷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1-35.5 Na-23 Fe-5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关于核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核酸与ATP都含有C、H、0、N、P元素 B.由碱基A、C和T可以组成的核苷酸有6种
C.DNA和RNA的自我复制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进行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右下图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 a~c 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加强,分化能力减弱 B.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细胞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也相同 C.②③④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D.进人c过程的细胞,酶活性降低,代谢减慢继而凋亡老、死亡 3.下列有关同位素标记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小白鼠吸人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一定不含O
14
B.用C 标记的CO2研究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碳的转移途径
35
C.用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能说明蛋白质不进人细菌细胞
15
D.用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大肠杆菌,繁殖两代后所有的大肠杆菌都会有放射性 4.下图是中心法则示意图,各个数字代表不同的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1和过程2都是边解旋边进行 B.过程1和过程2所需原料相同
C.过程3和过程4不能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内 D.过程5的直接模板是mRNA
5.有关生物进化及新物种形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B.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从而形成新的物种 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D.细菌进化的原材料可来自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 6.有关种群和群落叙述,正确的是
A.右图中种群开始呈“J” 型增长,达到K值后呈“S”型增长 B.右图中种群在时间相对值为2时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草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种群数量个 D.因为植物群落有分层现象,所以种植农作物时要合理密植 7.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造成放射性物质碘131和铯137(
1
1375518
18
Cs)
向外界泄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137A.每个55Cs原子中有82个中子 B.CsOH的碱性比KOH强
C.KIO3是碘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盐 D.HI比HF还原性强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2—
A.在1 L 0.2 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有CO3的数目为0.2NA B.0.1 mol Fe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一定是0.2 NA C.标准状况下22.4升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所含氢原子数为4NA
D.理论上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11.2 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外线路通过电子数为NA
9.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 +
A.用稀硝酸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Ag + 4H+ NO3ˉ = Ag+ NO↑ + 2H2O 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Al(OH)3 + OHˉ = AlO2ˉ+ 2H2O
+2+
C.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 + 2H = Ca + CO2↑ + H2O D.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2+ - + 2-
Ba+ 2OH+ 2H+ SO4= BaSO4↓ + 2H2O 10.塑料奶瓶中存在有双酚A(如图),欧盟认为含双酚A奶瓶会诱发性早熟,从2011年3月2日起,禁止含生产双酚A(BPA)的婴儿奶瓶。关于双酚A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双酚A分子中所有原子有 HCH2CHCH2 2CCHCH2CH3可能在一个平面上
HOCOHB.双酚A分子式为C21H24O2
C.双酚不能发生聚合反应 CH3双酚A
D.1 mol双酚A最多可与4 mol 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11.近年来高铁酸钾(K2FeO4)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方面,高铁酸钾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过程正确的有:①蛋白质的变性 ②蛋白质的盐析 ③胶体聚沉 ④盐类水解 ⑤焰色反应 ⑥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⑥12.M、N、X、Y均为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其它产物已略去):
M +X 反应① N +X 反应② Y
下列选项符合的是
A.M:N2,X:O2 B.M:Al,X:NaOH
2+
C.M:Fe,X:Cu D.M:Ca(OH)2,X:Na2CO3
13.以下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四个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其中物体受力一定平衡的是
14.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下面表达式中不属于用比值法定义的是
2
U B.磁感应强度B?IQ C.电容C? D.感应电动势E?U A.电阻R?F IL?? ?t15.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r轴上距原点r3的位置.虚线分别表示分子间斥力f斥和引力f引的变化情况,实线表示分子间的斥力与引力的合力f的变化情况。若把乙分子由静止释放,则乙分子
A.从r3到r1做加速运动,从r1向O做减速运动 B.从r3到r2做加速运动,从r2到r1做减速运动 C.从r3到r1,分子势能先减少后增加 D.从r3到r1, 分子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16.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申一切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B.温度升高,物体内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变大
C.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若保持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不变,使分子间平均距离
减小,则压强减小
D.压缩气体,使气体的体积变小,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气体温度一定降低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题6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臣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7.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学内容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只要增大入射光强度,物体表面总会有光电子飞出 B.用α粒子轰击铍核(4Be),可以得到碳核(6C)和中子
C.人类对原子核的研究是从天然放射性现象开始的
D.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
子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
18.在如图的远距离输电电路图中,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和输电线的电阻均不变,随着发电厂输出功率的增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B.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C.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增大 D.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压增大
19.如图所示,某区域电场线左右对称分布,M、N为对称线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电势一定低于N点电势 B.M点场强一定大于N点场强
C.正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 D.将电子从M点移动到N点,电场力做负功
20.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C,在地球的大气层外沿如
图所示的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mA=mB>mC,则关于三个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线速度大小的关系是υA>υB=υC B.周期关系是TA>TB=TC
9123
C.向心力大小的关系是FA>FB>FC D.角速度大小关系是ωA<ωB=ωC 21.下列关于运动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B.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 C.平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D.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2.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内壁沾有铁粉、碳粉 浓盐酸 NaOH溶液
NH4HCO3 CaCl2 2% H2O2 MnO2 浓硫酸 食盐水润湿 红墨水 稀醋酸润湿
① ② ③ ④
A.装置①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B.装置②制取并吸收HCl C.装置③制备纯净的NH3 D.装置④模拟铁的腐蚀 23.现有a mol/L NaX和b mol/L NaY两种盐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b且pH(NaX)>pH(NaY),则酸性HX>HY
--
B.若a=b且c (X)=c (Y)+c (HY),则酸性HX>HY
--
C.若a>b且c (X)=c (Y),则酸性HX -- D.若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c (X)+c (Y)+c (HX)=0.1 mol/L,则a=b=0.1 mol/L 24.以下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神经元静息状态时膜内外有离子进出 B.人体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在下丘脑 C.人类的感冒、肝炎、白化病等都与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D.植物的向光性和茎的背地生长都能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25.对右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若右图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则C表示重组质粒,D是受体细胞 B.若右图表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则A是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B是骨髓瘤细胞 C.若右图表示动物体细胞核移植过程,用胚胎分割技术可秫得多个性别不同的克隆动物D D.若右图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则从C到D需用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8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 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 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6.下图1为细胞的放大图,表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及其去向,其中①~⑦表示细胞结构,⑧~ ⑨表示细胞生理活动,甲~丁表示结构中的物质。图2表示胰岛素对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调节,细胞膜上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GLUT4。据图回答: (在[ ]内填数字序号;在___上填写文字) 4 (1)①~⑦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 ],绿色的植物细胞中特有的细胞器是[ ] 。 (2)结构①中进行的过程是 ,利用的原料是 。 (3) 若图1表示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激素的过程,则丁物质可能具有 的作 用。 (4)图2显示: [⑧] 作用能调节着细胞膜上葡萄糖载体的数量,该作用的完成直接 有赖于细胞膜具有 的结构特点。2型糖尿病人胰岛素水平正常,但靶细胞存在“胰岛素抵抗”, 从细胞膜的组成看,可能的原因是 的数量少。 27.下图左边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该家庭中有甲(A、a基因控制)(乙(B、b基因控制) 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另一种是白化病:右图表示的是该家庭成员个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控制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所在两对染色体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根据上图判断,乙病属于哪一种遗传病? ,Ⅱ4的基因型是 。 (2)Ⅱ4和Ⅱ5再生一个孩子,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 (3)右图①细胞处于 期,该家庭中哪个个体的染色体和基因组成可以用 右图①表示 。 (4)右图②细胞中有 个染色体组,导致该细胞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之一可能是 。 (5)人类基因组计划旨在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 信息,其成果对治疗人类遗传病具有积极意义。在人类基因组研究过程中共需测定 条染色体上的基因。 28.2010年11月29日~12月10日,《联合国气侯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 “节能减排”和“森林保护”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碳在A→B和B→C过程中分别以 形式流动。 (2)在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植物通过 从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韶关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