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水质指标中,常用于饮用水的有:游离余氯、浑浊度、总硬度;常用于污水的有:BOD5、COD、悬浮物;水质指标:BOD5、COD、游离余氯、悬浮物、浑浊度、总硬度
2.实验测定BOD5时用的稀释水,初始溶解氧应为8~9mg/L,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培养5天后溶解氧的降低不大于0.5mg/L;pH在6.5~8.5范围内。用稀释水稀释得到的水样,在培养前后溶解氧的降低不小于2mg/L。 3.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了13种第一类污染物,请列举其中的6种:总汞、烷基汞、总铬、六价铬、总镉、总砷、总铅、总镍、总铍、总银、苯并(a)芘、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4.在实验测定好氧量OC时,所用的氧化剂是高锰酸钾,指示剂是高锰酸钾,终点现象是无色到红色。在实验测定COD时,所用的氧化剂是重铬酸钾,指示剂是试亚铁灵,终点现象是棕红色。 5.请写出六种常用的物理性水质指标温度、浊度、色度、透明度、电导率、嗅、味等其中之六。
6.写出下列环境监测中常用英文缩写的中文名称和英文全称。 SS悬浮固体SuspendedSolids DO溶解氧DissolvedOxygen
COD化学耗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 BOD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OxygenDemand TOC总有机碳TotalOrganicCarbon TOD总需氧量TotalOxygenDemand GC气相色谱(仪)GasChromatography
PCDD二恶英PolychlorinatedDibenzodioxin PCB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Biphenyl
PAH多环芳烃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 ppb十亿分之一PartPerBillion
7.水质是水和其中所含的杂质所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性。pH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水中的二氧化碳的两个主要来源分别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溶入和有机物的分解。
8.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六类和两级,请列举六类中的四类和两级:六类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环保方法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两级标准: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
9.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将水体分为五类;同一水域兼有多类功能的,依最高功能划分类别;根据你的理解,作为北京市重要水源的官厅水库应按II类来保护,农业用水至少应满足V类水质标准。 11.配位滴定法测定硬度时用EBT(铬黑T)作为指示剂,EDTA作为滴定剂,终点现象是从由酒红色变为蓝色。
12.测总酸度时用酚酞作指示剂时,测总碱度时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13.用仪器测定总碳时,在铂催化剂作用下在900℃下燃烧,用红外分析仪测定生成的CO2。
15.指出下列1度是如何定义的。
1度色度:一升水中含有相当于1mg铂时所产生的颜色为一度 1度浑浊度:一升水中含有相当于1mgSiO2时所产生的颜色为一度 1度硬度:1升水中含10mg/LCaO时所引起的硬度 16.水样采集和保存的主要原则是:(1)水样必须具有足够的代表性;(2)水样必须不受任何意外的污染。
17.水质监测中采样现场测定项目一般包括水温、pH、电导率、浊度、溶解氧,即常说的五参数。
18.水样的代表性是指样品中各种组分的含量都应符合被测水体的真实情况,为了得到具有真实代表性的水样,就必须选择恰当的采样位置、合理的采样时间和先进的采样技术。
19.pH值定义是水中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pH=2的溶液,其[H+]是pH=4的溶液的[H+]的100倍。
20.1mmol/L硬度相当于5.61德国(硬)度。
21.水中最重要的致硬金属离子是钙离子和镁离子。
22.水中的硬度按相关的阴离子可分为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 23.水中溶解氧的测定,一般采用温克勒氏法或碘量法(化学)和溶解氧电极法(仪器),其中为了防止亚硝酸盐、铁及有机物等的干扰,化学法有两种修正方法叠氮化钠修正法和高锰酸钾修正法。
24.水中氨氮是指以游离(NH3)或铵盐(NH4+)形式存在的氮,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和水杨酸-次氯酸盐光度法。
25.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的原理是:氨与碘化汞钾K2HgI4(或:KI+HgI2)的碱性溶液反应,生成淡红棕色胶态化合物,测定波长采用410-425nm。
26.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的原理是在亚铁氰化钾存在下,铵与水杨酸和次氯酸离子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在波长697nm处测定吸光度。 27.水中硝酸盐氨的测定方法颇多,在环境监测中推荐的方法有:酚二磺酸法、离子色谱法、紫外光度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28.在天然水和废水中,磷几乎以各种磷酸盐形式存在,分别为正磷酸盐、缩合磷酸盐和有机磷酸盐。 29.《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Ⅰ类至Ⅵ类水质的BOD5标准分别为3、4、6、8、10,Ⅰ类至Ⅵ类水质的COD标准分别为15、15、20、30、40。
30.水质监测采样断面的布设,在污染源对水体水质有影响的河段,一般需设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其中具有判断水体污染程度的参比作用或提供本底的断面是对照断面。 四.计算问答题
109.请分别简述BOD5、CODCr的测定原理和环境意义,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互关系?
答:BOD5测定原理:在20℃、有充足氧的条件下培养5天,水中可分解的有机物由于好气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作用而被氧化分解,变成稳定的物质,测定培养前后溶解氧的变化即得。
BOD5环境意义:表示废水和污水中有机物的强度,在水体污染控制中作为限定有机物排放的重要指标和参数,在水污染治理工程中用水判断可生化性(BOD5/COD>0.3),在生化处理过程中用于衡量处理效率 CODCr测定原理:在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K2Cr2O7,在一定条件(强酸性、加热回流2小时、Ag2SO4作催化剂)与水中的有机物相互作用,剩余的K2Cr2O7用硫酸亚铁铵Fe(NH4)2(SO4)2滴定,计算所消耗的氧量。 CODCr环境意义:表示废水和污水中有机物的强度,在水体污染控制中作为限定有机物排放的重要指标和参数。 关系:同一水样,一般CODCr大于BOD5
110.JTU、NTU、FTU分别代表什么?请从定义、测定原理、单位、结果数值大小等方面说明它们的含义和相互关系。 答:JTU是用比浊法测得的浑浊度单位 NTU是在散射浊度计上测得的浊度单位
FTU是用甲Zhuan聚合物作标准参考浑浊液时测得的散射浊度单位 一般40度FTU=40度NTU≈40度JTU
111.水中含氮化合物有哪些存在形式?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怎样?指出受污染的水环境中含氮化合物在不同时期的主要形态。 答: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
112.请介绍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测定的一般方法。
要点:1.样品的制备方法:样品提取、样品浓缩、样品的净化
2.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技术
113.ppm用于表示气体浓度和水溶液浓度时有什么不同?是否都与mg/L意义相同?
解答:用于表示气体浓度时,指的是每百万份气体体积中含有的污染物气体的体积分数;而用于水溶液浓度时,指的是每百万份溶液重量中含有的污染物的重量分数;由于1升水的重量是1000克,因此用于溶液时ppm与mg/L相当,但用于气体时并不相同。
114.(1)请分类列出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分析方法,简要说明其优缺点。 (2)如欲分析污染物浓度很小的环境样品,列出主要的分析步骤。 解答:(1)经典化学分析方法:容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容量分析法快速、准确、简单、便宜,适于批量分析,但通常不适于mg/L以下浓度的样品分析。重量法更准确,但易受干扰,且费时。 仪器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等。适于低浓度分析、灵敏,可同时分析多种污染物。但样品制备复杂。
(2)样品提取、干扰物分离、提取物浓缩、分析、结果计算
115.如果你需要分析某一河流中的氨氮、氯仿、有机物总量三个参数, (1)请简述采样方案中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2)通过分析三类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指出采样后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样品损失?采用哪类瓶子来保存样品? 解答:(1)采样方案主要应包括:采样地点(布点)、采样时间计划、采样数、采样体积和采样瓶(保存瓶)、样品的保存和运输
(2)A氨氮是一种碱性气体,很容易从样品中逸出。通过将其酸化,转变成铵离子,减少损失。可以用玻璃瓶和聚乙烯瓶保存。
B氯仿是一种易挥发的有机物,很难采取措施将其固定在溶液中。为减少损失,应将样品瓶充满,保存在低于室温的条件下,并且尽快能缩短保存时间。应用玻璃瓶保存,不能用聚乙烯瓶。
C有机物很容易被微生物利用空气中的氧氧化。应将样品瓶充满,尽可能减小样品瓶中微生物的活动,将其保存在摄氏4度以下。应用玻璃瓶。 116.什么是总固体、挥发性固体和固定性固体?
总固体(TotalSolids)是在105-110℃下将水样蒸发至干时所残余的固体物质总量;水样中的固体物质在600℃灼烧时所失去的重量为挥发性固体;残余物的重量为固定性固体。
117.BOD5测定时用的稀释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解答: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几乎饱和的溶解氧;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宜的pH;必要时投加种子微生物;稀释水本身5天培养后的DO降低不大于
0.2mg/L
118.请按物理性、化学性-无机、化学性-有机列举所学的水环境指标。 解答:物理性:温度、色度、浊度、嗅、味、电导率
化学性-无机:pH、酸度、碱度、硬度、氯离子、余氯、需氯量、溶解氧、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TN、TP、硫酸盐、磷酸盐 化学性-有机:COD、OC、BOD、TOC、ThOD、CCE
119.PCB、PAH、PCDD、PCDF是水环境中重要的有机污染物,请写出它们的中文和英文
名称,简述测定的一般方法。
PCB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Biphenyl
PAH多环芳烃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 PCDD多氯二恶英PolychlorinatedDibenzodioxin PCDF多氯呋喃PolychlorinatedDibenzodifuran
1.样品的制备方法:样品提取、样品浓缩、样品的净化
2.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 120.《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是与水环境有关的重要标准。GB3838-2002按水域功能分为几类?简要说明各类的功
能。GB8978-1996的排放标准分为几级?GB3838-2002定义的各类水域分别能接受
纳到哪一级标准的污水排放? 解答:GB3838-2002:五类
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
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
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GB8978-1996:三级
排入GB3838III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GB30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
排入GB3838中Ⅳ、Ⅴ类水域和排入GB30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
GB3838中Ⅰ、Ⅱ类水域和III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中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排污口应按水体功能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 122.请写出三个常用于表示水中酸碱物质的水质指标,说明其定义和通常的测定方法。 解答:
PH定义水中氢离子活度(浓度)的负对数测定方法PH计 酸度定义水中酸性物质的含量测定方法酸碱滴定 碱度定义水中碱型物质的含量测定方法酸碱滴定
123.因没有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器,必须采集水样带回实验室测定,请说明采集和保存水样时需要注意之处。海水和清洁河水的溶解氧浓度哪一个高?轻度污染的地表水和深层地下水的溶解氧浓度哪一个高?
解答:采集:避免和空气接触、避免搅动;磨口塞、装满,不留气泡 保存:暗处,在6小时内测定
清洁河水高于海水,轻度污染地表水高于深层地下水 124.请指出水中硫酸盐的三种主要存在形态,分别写出一种测定方法的名称。 解答:
硫酸盐重量法或离子色谱法 硫化物碘量法 碘量法亚硫酸盐
125.请简述标准法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原理,并指出所用的指示剂和终点现象。 解答:
在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重铬酸钾,在一定条件(强酸性、加热回流2小时、Ag2SO4作催化剂)与水中的有机物相互作用,剩余的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铵滴定。
指示剂:试亚铁灵终点现象:溶液颜色由黄经绿、灰兰到最后的棕红色 127.什么是TOC?简述测定原理。 解答:TOC:总有机碳
测定原理:将水样注入高温炉,在900℃温度下以铂为催化剂使水样燃烧气化,碳变化二氧化碳,然后用红外分析仪测定气体中二氧化碳的量,得到总碳值。扣除无机碳得到TOC。
131.请计算甘氨酸的理论需氧量ThOD。
解:第一步:CH2(NH2)COOH+3/2O2→NH2+2CO2+H2O 第二步:NH3+3/2O2→HNO2+H2O,HNO2+1/2O2→HNO3
因此:ThOD=(3/2+3/2+1/2)molO2/mol甘氨酸=112gO2/mol甘氨酸 133.下表摘自英国河流水质标准,请说明为什么要规定这些水质指标和浓度限值。 解答:溶解氧是河流中各种生物存在的必备条件,对一个未受污染的河流,水中的溶解氧应接近饱和。BOD代表河流中潜在的好氧物质,任何河流中都存在少量的物质(几mg/L)。但当BOD值过高,将持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水质恶化。
氨氮是水中有机物分解的产物,通常很容易被氧化,不会达到很高的浓度。浓度增加表明水体的氧化能力降低。高浓度的氨氮对鱼类是有毒的。 134.某废水固体分析的过程和结果如下:
(1)铺有石棉滤层的古氏坩埚在恒重状态下称其重量为25.438g; (2)取200mL水样,摇匀,用上述古氏坩埚过滤;
(3)把过滤后的古氏坩埚干燥至恒重,其重量为25.645g;
(4)把(2)中过滤清液100mL,放入蒸发皿(蒸发皿原重275.49g); (5)把(4)中的水样蒸干,称重,蒸发和残渣共重276.227g; (6)(3)中的古氏坩埚和(5)中的蒸发皿放入马福炉,在600℃下烘1小时,冷却后称重,古氏坩埚重25.501g和蒸发皿重275.944g。请计算A、溶解固体;B、不溶固体;C、总固体;D、溶解固体中的烧灼减重;E、不溶固
体中的烧灼减重。
解:A、溶解固体=276.227-275.49g=0.737g(或换算后表示成浓度g/L形式) B、不溶固体=25.645-25.438g=0.207g(或换算后表示成浓度g/L形式) C、总固体=0.737g+0.207g=0.944g(或换算后表示成浓度g/L形式) D、溶解固体烧灼减重=276.227-275.944g=0.283g(或换算后表示成浓度g/L形式)
E、不溶固体烧灼减重=25.645-25.501g=0.144g(或换算后表示成浓度g/L形式)·
1.生物监测:包括测定生物体内污染物的含量,观察生物在环境中受伤害所表现的症状通过测定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
2.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确定,确立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
3.指示生物:一些对特里污染物的敏感,且对相应污染物在时会表现出特定症状的植物或动物。
4.硫酸盐化速率: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水,硫酸蒸汽等含硫污染物,经过一系列氧化演变和反应最终形成危害更大的硫酸雾和硫酸盐雾。 5.加标回收:是在空白样品或已知含量的某种背景下添加已知含量的标准样品,用建立的方法检测其含量实测值。
6.环境容量:对环境负载容量。地球环境承载容量,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不到受寒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量。
7.空白试验:指在不加试样或以等量容积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操作所得的结果。
8.VOCS:是指室温下饱和蒸气压超过133.32Pa的有机物。
9.APL:只空气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依据适当的分级质量浓度限值进行等标化,计算得到简单的量纲为1的指数。
10.水体:是地表水。地下水及其其中包含的底质,水中生物等的总称。 11.环境背景值:又称环境本底值,指在未收到人类社会行为干扰和破坏时环境的组成和各组分的含量。
12.SPM:suspended particular matte 13.PPT:part per trillion
14.总悬浮颗粒物(TSP):粒径小于100微米的颗粒物总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环境检测期末资料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