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2地理高考二轮复习之河流专题练习汇编(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该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A.水汽输送 B.降水 C.径流输送 D.蒸发

(2).图中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过程中,最大降水量与最大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个时间差逐年变大,这可能是由于该流域

A.水土流失现象加剧 B.种草种树,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 C.降水强度逐年增大 D.气候趋暖,蒸发量不断增大 (3).该河流域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①滑坡②低温冷害③台风灾害④泥石流⑤旱涝灾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⑤

18、黑河是仅次于塔里木河的全国第二大内流河。黑河尾闾处的居延海,曾是西北最大的湖泊之一,孕育了古居延文明。近年来,居延海急剧萎缩干涸,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读图5,回答下列二题。

(1).黑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D.居延海的湖泊水

(2).造成居延海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 B.居延海地区载畜量减少

C.中上游地区工农业用水数量增加 D.居延海地区土地沙化面积增加

19、读我国某河流域略图,完成下列三题。

105? 110? 35?

甲 2160 3767 海拔1000米及以上地区

山峰(米)

城市

(1).图中甲河为

A.汉江 B.闽江 C.西江 D.渭河 (2).甲河干流的南.北支流比较,南岸支流

A.流程长,较稀疏 B.流经地区坡度较大

6

C.水质清,无结冰 D.流经地区多为红壤 (3).图中虚线不可能是 ...

A.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界 B.一月均温0℃等温线 C.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 D.年800mm等降水量线 20、读下面两区城图,回答:

图中M、N两河特征正确的是

A.M河上游多峡谷,落差大 B.M河水位季节变化小 C.N河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 D.N河水量丰富

21、综合题读下列资料与黄河某河段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长 1 046 km,落差 513 m,流域面积 10.6 万 km 2 。流域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多年平均降水量 l 320 mm,年径流量 593亿 m 3 。

材料二 20 世纪 30 年代,田纳西流域犹豫长期缺乏治理,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生态坏境恶化,灾害频繁,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为了对田纳西和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的综合开发和管理,1933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法”,成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简称 TVA)。该局被授权负责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拥有规划、开发、利用、保护流域内各项自然资源的广泛权力。初期以解决航运和防洪为主,结合发展水电,以后又进一步发展火电、核电,并开办了化肥厂、炼铝厂、示范农场、良种场和渔场等,为流域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多年的实践,田纳西河流域已发展成为一个工农业相当发达的地区,TVA 的管理也因此成为流域管理的一个独特和成功的范例而为世界所瞩目。

材料三 黄河某段与田纳西河流域图

(1)从图中可知,田纳西河与黄河水能资源开发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田纳西河水资源之所以能够这样开发的原因是 。

(2)田纳西河流域为美国的_____________农业区,分析其发展农业的优越的自然条件有 。甲处山区有丰富的 资源,干流密西西比河流域总的地势特点是 。

(3)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农业发展中,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灾害频繁。具体表现为:资源方面:_ _________;生态环境方面:_ __________;灾害方面:_ __________。

(4)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河流治理最值得借鉴的方面有哪些?

7

22.(湖南长沙一中09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不同地点测得的径流变化曲线图和E点以上流域的降水量变化曲线图

(1)E河段的汛期在 季,补给方式主要为 。

(2)简要说明G曲线较平衡的原因以及与流域防洪防汛的关系。

23.读图14“珠江流域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红水河河段 地理条件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 气候 :降水多,强度大 河流:水量丰富 资源:多种有色金属资源、 森林资源丰富 地形:盆地、丘陵 气候 :降水多,强度大 河流:河道曲折 资源:多种有色金属资源 出现的主要问题 生态环境:森林资源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灾害:滑坡、泥石流 西江河段 灾害:洪涝 交通:航道淤塞 (1)说明红水河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述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水电除外)。

(4)针对红水河河段和西江河段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5)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发达,分析该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8

河 流 专 题 答 案

1.(1)东部:地势低平,外力作用以流水沉积为主; 西部:地势高且崎岖,外力作用以流水侵蚀为主 (2)绘在A与F间的峡谷处,介于两条150米的等高线之间 7.2万

(3)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降水季节变化大 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4)气候资源优越(光热水);土地类型多样;水源丰富;劳动力充足;水土保持(生态保护) 补充:

<1.(1)流向自西向东; (2)上游:支流多,南北对称分布;中下游:河道弯曲.

< 2.C。 上游:山区、流速快、水能丰富。 中下游:平原、流速慢、水量丰富。 < 3.上游:以流水侵蚀搬运为主。 中下游: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

<4.自然:地形:地势低平;气候:夏季降水集中; 水系:上游干支流洪水来量大,中下游河道弯曲泄 洪不畅。社会:围湖造田,滥占河道,加之中下游平原地区一般人口城市 密集,洪涝发生时危害较大。上中游:建水库、植树造林。下游:加固堤坝、裁弯取直。

<5.调蓄径流、削减洪峰,夏季河水补给湖水,冬季湖水补给河水;①围湖造田 ②泥沙淤积 ③气候变化;减少。说明湖泊对河流的调蓄能力下降。

<6.C、1)处在山地平原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 2)有利于拦截上游洪水。 3)峡谷地段,适宜建坝。 4)有良好的集水区域。防洪、治沙、发电、航运、灌溉、供水、养殖、旅游、改变小气候。 1)经济:缓解能源紧张。 2)社会: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3)环境: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减少酸雨危害。上游:河道加宽加深、水流趋缓、提高通航能力。下游:冬季水库放水、改善冬季航运条件。1)加强东西联系、促进物资交流。 2)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上游。 1)淹没土地,移民难度大。 2)可能诱发地震、滑坡、泥石流。 3)库区的泥沙淤积 4)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 7.1)光热水资源丰富,配合较好。 2)土地类型多样,有利于多种经营。 3)生物品种丰富。 4)下游人口城市密集,有开发山区的劳动力和市场的条件。

<8.1)种树种草,保护植被。 2)建立自然保护区。 3)控制人口盲目流入,严禁滥垦、滥牧、滥捕、滥猎。 2. (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A地为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上游水系支流多、干梳短、来水集中; (2)兴修水库 植树造林; (3)早涝、盐碱、风沙; (4)经济上,提供动植物产品.提供水资源、航运、旅游等;生态功能调蓄洪水,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 (5)中上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中下游退耕还湖,修蓄洪、分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新河。

3.解析:本题既要熟悉等值线的判读技巧,又要迁移河流的水文特征及河流的治理等知识。首先,河流应由高向低流,因此从等值线数据看,河流自西向东流;其次,甲、乙两处河道所处海拔不同、潜水水位不同、河道曲折度也不同,尤其是甲处,河道弯曲,海拔低,等高线稀疏,且等潜水位线中心数值比两翼偏高,应为地上河,表明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把握住了这些关键点,也就抓住了得分点。

答案:(1)自西向东 (2)甲:位于平原上,水流平缓,是地上河,无支流汇入;乙:位于山谷中,水流急,水量大 (3)水土流失 原因:①过樵、过牧等造成的植被减少;②陡坡垦田;③山区开矿,破坏植被 (4)原因:①图示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②甲区虽无支流,但上游乙区向下游甲区河道排泄的水量大;③甲区位于平原,河道弯曲,上游来水排泄不畅;④缺少湖泊调节。措施:①加固堤坝;②河道截弯取直;③建分洪、滞洪区;④增强防灾意识,建立洪涝灾害预警机制;等。(5)A区是洼地 洪涝发生时,可作为分洪、滞洪区。

4.解析:③处河床平面平缓宽阔,应为平原地区;A处湖泊为“牛轭湖”,属于河流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河段形成的;河流的凹岸由于侵蚀作用较强,河床深,因此主航道中心线向凹岸偏移;图中河流曲折,会导致水流宣泄不畅,易发洪涝灾害,应截弯取直,加固河堤,建设分洪蓄洪区等。 答案:(1)平原

(2)弯曲河道段偏向河流的凹岸 河流的凹岸接受侵蚀,河床较深;凸岸接受堆积,河床较浅。

(3)对 弯曲河段两岸不断接受侵蚀或堆积,河道将继续弯曲,最后弯曲段两段有可能连接在一起,河道自然取直,原弯曲河段被废弃成湖。

9

(4)洪涝 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排水不畅 加固河堤;人工裁弯取直。 5.(1)温带大陆性气候(1分) 冬冷夏热、全年少雨(1分); (2)东欧平原西部的丘陵(1分)

主要补给来源是季节性的积雪融水(1分).原因是该河流流经区为纬度较高的平原地区.冬季积雪 (1分);

(3)春季(1分);

(4)石油 管道运输;(2分)

(5)小麦、马铃薯、甜菜、向日葵、亚麻(2分)(答对3点得2分)

6、第1题可以从等高线数值和题干中的信息看出,甲地为高山区,年均降水量为680mm,丙河位山地北麓,故冰雪融水和雨水是丙河主要补给。

第2题由于南有喜马拉雅山的阻挡,印度洋的水汽难以到达;东部距太平洋遥远,加之高山阻隔,太平洋的水汽也难以深入;西侧距大西洋也较遥远,但由于欧洲平原广阔,且没有南北走向的高山阻挡,因此有水汽到达;北面俄罗斯西部多平原,北冰洋水汽也能到达。图中等高线可提示甲地降水为地形雨。

第3题中乙湖是巴尔喀什湖,位于干旱的沙漠地区,该地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湖水补给水源短缺,故盐度较高;西部盐度相对较低,是因为丙河大量河水注入,起了稀释作用,同时该湖中间狭窄,也影响了东西部湖水的交换。

答案:(1)夏;冰雪融水;雨水 (2)北冰洋;大西洋;位于地势较高的迎风坡 (3)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虽地处内陆,但有大量河水注入,起稀释作用

7. (1)长江流域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1分),加上支流众多(1分),流

域面积广(1分),径流量大(1分);长江流域跨我国三级阶梯(1分),河流落差大(1分)。

(2)自然条件:长江流域降水丰沛(1分), 支流众多(1分),流域面积广(1分),径流量大(1分),通航里程长(1分);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1分), 中下游地形平坦,江阔水深,水流平缓(1分)

社会经济条件:长江流域物产丰富,经济发达(1分),人口众多,城市密集(1分),航运需求量大(1分)。

8.⑴在利用上,A河的水力发电较为突出。(2分)

A河多流经山区,落差大;流经地区降水丰富,流量大,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4分) B河干支流大多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2分)

⑵遭受势力强大的(卡特里纳)飓风的影响;(2分) (新奥尔良市)地势低平易形成内涝。(2分) (3)自然原因

① 降水少是主要原因。咸潮的直接诱因就是南粤大地连年干旱。珠江上游少雨,源水水量减少,下游则受海水潮汐影响,形成咸潮。

②海平面上升加剧咸潮蔓延。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咸潮上溯。 (4)降水量少导致干旱灾害的形成。(2分)

干旱影响水稻生产及当地其他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水果、蔬菜的生产(农业生产);持续干旱少雨导致水力发电不足;干旱影响A河的航运;干旱可造成森林火灾;干旱使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城市工业用水不足(城市用水短缺)。(8分 答出其中4项得8分,每项2分)

9:(1)长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渭河:地势西高东低。 (2)流速降低:加快泥沙淤积(水位升高,河流水面变宽)。

(3)分别说明a、b两市城区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有利与不利自然条件及其影响。(8分)

11.(1)大坝上游:受水库影响,河流水位明显上升,河流流速较修筑前慢。下游:受水库的调节作用,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较修筑前平缓(2)M处:三角洲平源①由于受水库蓄水的影响,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2地理高考二轮复习之河流专题练习汇编(2)在线全文阅读。

2012地理高考二轮复习之河流专题练习汇编(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7975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