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措施的落实,不定期进行检查。
作为我公司的重点工程项目,我公司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在人力、物力、技术、资金上将优先予以保证,施工中切实加强质量控制,严格执行质量标准,确保工程创优,同时加强项目管理,合理组织,科学施工,确保工程按计划完成。
1.2施工技术力量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任务,结合工期的要求拟安排2个队伍上场,各施工队长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具有丰富的污水工程施工管理经验,技术负责人由长期从事技术工作,任中级职称以上的同志担任,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7人。
1.3任务划分及施工队伍安排
便于专业化施工、便于管理,减少干扰效率的原则,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划分任务及安排队伍。
三、总体施工顺序及施工方案 1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及任务划分,为确保工程有序的进行,拟遵循以下原则进行
1.2总体施工方案 1.2.1施工程序
本工程施工顺序为:抄平放线→试验→回填土方→分层夯实。 1.2.2施工准备
首先根据甲方提供的规划施工的设计图纸及设计部门现场交接桩位、坐标点。现场放线进行开工前的测量,确定桩位、放出沟槽开挖边线与有关部门联系查清有无地下管线以防损坏,请规划部门验线后,准备开工。
1.2.3测量放线
在施工前由项目部测量人员与甲方作好工程交接桩与测量定线工作,建立测量控制网,校核永久水准点,建立临时水准点,
6
并认真熟悉图纸,定出放线方案。
及时校测管道中心级及高程桩高程。 2道路工程 2.1路基整修施工
道路开工前应进行下恢复定线测量,在地面上进行中线测量前,应由设计、勘测部门向施工单位交桩,并办理交接桩手续,如原测桩没有遗失或倾斜时,应补钉校正;转角点桩及方向桩在线外设栓点并作好标志。直线部分每隔500-1000m应加设方向桩。
沿中心作水平测量以复核标高及原有水准基点标高时,应先认真复核水准基点,如发现水准基点高程有疑问时,除及时向设计单位查询外,为使施工不受影响,可采用每两个水准点为一环进行闭合测量,先确定两点的高程差。
填挖方施工测量:每一地段一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放线,测设线路中心线桩、两侧边线桩,各主要工程建筑物的位置桩。施工中应经常检查,对遗失和位置移动者随时补钉校正。
路基填挖工程接近完工时,应恢复和仔细检查道路中心、路基边缘和纵横断面,在重要桩号及坡度变更处用水平仪复核高程,随后进行路基整修。
整修工作包括路床、路肩、边沟、边坡等项目。
整修路床应根据设计纵横高程清理土方,检查路拱、纵坡及边线,对不符合设计要求部分整修后再泼水作补充碾压。
挖方路床均须碾压,应压至表面无显著轮迹,并符合密实度要求为止。如路床土壤干燥时,须酌量泼水,在水分渗透后不粘碾时,再开始碾压。
路肩的碾压要求与路床相同,因碾压而破坏的路肩边线应重新修整。
填上路基的路肩边沿压路机未压实处,应用小型压实机具或人工夯实。
7
路肩及肩线横坡应符合设计要求。
边沟内淤泥在整修前应清除。沟底低于设计时,应填土夯实。边沟在整修时,应用边沟样板或拉线放样,通过修整挖除土方后,要求边直坡平。
在土质不良或纵坡过大地段,边沟宜用块石、卵石等加固处理整修挖土路堑边坡时,凸出部分应予整平,对凹入部分应挖成台阶培土拍实以保证边坡坚实稳定。
填土路基,填土至高层后应进行边坡的修整,整修时应按路基宽宽挂线,削坡修整,使之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挖亏贴坡现象。开挖岩石边坡应一次作到设计标准。如在边坡上有附着不牢的石块,或在净空范围内有突出的石块,均应即时清除。
在土质不良或边坡易被雨水冲刷的地段,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固。
2.2翻浆处理
施工前或大雨后,应对施工地段进行仔细调查,测出面层土壤面层土壤含水量及地下水位,以预估翻浆面积。
以就地取材为原则,应事先备好干土、石灰、砂石、矿渣等处理翻浆材料。
雨期施工时应加强防雨及排水工作,避免因雨增大翻浆面积。路基下如有盲沟隔离层等隐蔽工排水设施,应特别注意保证质量,发挥正常作用。
路床、边沟等在施工中应随地形修筑成利于排水的纵横断面。 当工期时间允许及非雨季时期施工,可采取分段耙松或挖出土壤晾干回填方法处理翻浆。
当工期紧及土壤在短期内不易晾干时可换用干土、砂石、矿渣或石灰土回填。
在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的路基上以及在雨季施工中,发现的翻浆地段,应即进行挖掘,采用石灰土处理为宜。
8
在路基的冰冻线内(深度约90cm)处理局部翻浆,不得乱填石块、碎砖等材料。
2.3道路基层及路面施工 2.3.1施工测量
2.3.1.1对建设单位所交付的中心线位置桩,三角网基点桩、水准点桩及其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校对。
2.3.1.2补充施工需要的中线桩及基线控制点。 2.3.1.3补充若干水准点
2.3.1.4引放各标志的控制点,一旦标志被破坏,得新施放固定。
2.3.1.5施工过程中,测定并每月检查一次各控制点是否移动 2.3.1.6把甲方提供的中心桩,用三角网引放到路基一侧,既通视又牢固可靠处,加固和保护好,用来控制施工全过程。
2.3.2施工准备
2.3.2.1材料报验及供应
开始基层施工前,应先将基层用的各种材料试验室复度,并委托做各种标号的水泥稳定砂配合比及压实度试验,保证在每道工序开工前有据可依,各种材料能保证,连续供应。
2.3.2.2机械设备准备
为确保本工程道路中线位置准确,本公司投入一台苏州产光牌全站仪一台来控制道路中线,DS3水准仪控制高程,仪器在投入使用前须经校验合格,保证定位准确。
2.3.2.3机械设备
基层施工的各种机械开工前必须做好检修保养,做到可连续可靠的使用,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坚决杜绝施工中因为机械故障影响工程进展的情况发生。
2.3.2.4路面总体施工方案
为保证工程的按期完成,特对本工程的路面及附属工程作出
9
个体的施工要求。
本工程路面结构为水泥20cm砼。基层施工时在下层上按整桩号恢复中性、边桩,基层采用人员配合平地机摊铺施工,底基层、基层采用摊铺机械施工,面层摊铺过程中采用钢丝绳引导高程控制方式,以主要控制纵断高程及横坡度。上面层摊铺作业采用浮动基准梁铺助机进行摊铺,以主要控制摊铺厚度及平整度,施工时须做试验段。机械设备:稳定土拌和站、混合料运输、混平地机、双钢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洒水养护车、装载机等。
2.3.2.6路床整形
路面基层、面层混合料均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和,自卸车运输,摊铺机摊铺,下面层及上面层在路面基层完工后进行,左右幅交替施工。
2.3.2.7基层在挖填土方完毕经检查验收且有一定的施工段落后进行,基层混合料采用稳定土拌和站集中石拌,摊铺采用摊铺机,大吨位自卸车运输混合料,压路机碾压。
2.3.2.8基层施工结束后及时洒布透层油覆盖养生,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禁止一切车辆通行,养生期一般不少于7天。
2.3.2.9基层施工结束后应尽早摊铺沥青面层,以防基层曝晒时间过长产生开裂。
2.3.2.10路面面层施工采用大型拌和站厂拌,AGB-423摊铺机搜摊铺,路面用以钢轮振动压路机碾压。
2.3.2.11严格按施工结束后尽早进行面层施工,以免透层造成污染,影响层间结合。
2.3.2.12路面透层施工结束后尽早进行面层施工,以免透层造成污染,影响层间结合。
2.3.2.13路面面层采用基准控制平整度施工,以提高路面平整度。
2.3.2.14 面层必须保证路面压实度达到要求,施工结束至开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泸沱路施工组织设计(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