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课程教学大纲(试行)
(二00五年二月)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是教育技术专业的专业课。这是一门围绕基础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特点等学习教学方法的课程;是一门面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的课程。本门课程强调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紧密结合和联系,关注教育教学实际,把握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有关知识,并能够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特点及教学实际进行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的能力。
具体表现为:
1.能够叙述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概念、分类及现状; 2.知道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
3.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常用方法及一般教学过程; 4.能够分析教材中列举的教学案例,提出改进;
5.能够根据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要求及教学内容的需要,优化选择各种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并综合使用,独立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实践;
二、预备知识 先修“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设计”课程及计算机基础相关课程。
三、教学参考书
1.教材:李艺主编《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其他参考书
(1)教学方法 (著者、出版信息不限)
(2)《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
四、课程特点
1. 经典教学方法与新的有发展潜力的教学方法并重; 2. 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学设计结合
3.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结合;
五、教学总体目标与要求
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微格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相结合,让学生了解中学信息
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技术课程特点,掌握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主要特征和一般教学过程,并能够用所学理论分析教学案例,进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在各章节知识点中,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1. 了解
对于本课程的次要内容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所涉及的内容都是一些基本概念和简单叙述,知道了就行,没有进一步深入和扩展的要求。
2. 理解
对于本课程的一般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即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所学内容,对所涉及的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 掌握
对于本课程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即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掌握所学内容,能够举一反三,熟练解决相关问题。
第二部分 课程学时分配
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章节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内容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课程概述 讲授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讨论法 WebQuest教学法 基于问题的学习 范例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 其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优选组合与运用 教学方法综合实践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合计 6 4 36 3 2 2 2 2 2 2 2 2 6 4 1 1 1 1 1 1 1 2 2 学时数 2 周数 1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信息技术课程与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概述(2课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概述 1.教学方法概念与分类
2.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概念
3.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信息技术课程概述 1.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回顾 2.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3.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信息素养 (二)教学要求
了解: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概念与分类;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第二章 讲授法(2课时)
(一)教学内容 1.讲授法简介
2.讲授法的一般教学过程
3.讲授法的发展(有意义学习理论、认知结构理论、先行组织者与讲授法)与评论 4.讲授法教学案例分析
(二)教学要求
了解:讲授法的主要特征与一般教学过程 理解:讲授法的动态发展与优缺点分析 掌握:讲授法教学的运用
第三章 任务驱动教学法(2课时)
(一)教学内容
1.任务驱动教学法简介(任务、任务的类型、任务的设计) 2.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3.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与评论 4.教学案例分析 (二) 教学要求
掌握: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般教学过程与运用。
理解: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缺点及在使用中避免的错误
第四章 讨论法(2课时) (一)教学内容
1.讨论法简介(讨论的内容、讨论的形式)
2.讨论法的教学过程(小组讨论、全班大讨论、辩论式讨论)
3.讨论法的应用与评论 4.讨论法案例分析 (二) 教学要求
掌握:讨论法的主要形式、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 了解:讨论法的基本特点、优缺点、适用领域
第五章 WebQuest教学法(2课时) (一)教学内容
1.WebQuest教学方法简介(主要组成部分、应该具备的属性) 2.WebQuest的教学过程
3.WebQuest与MiniQuest、ThinkQuest 4.WebQuest的运用与评论 5.WebQuest案例分析 (二)教学要求
掌握:WebQuest教学方法主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 了解:WebQuest与MiniQuest、ThinkQuest的差异与运用范围
第六章 基于问题的学习(2课时)
(一)教学内容
1.方法简介(什么是问题、基于问题的学习) 2.教学过程
3.问题的设计(封闭型问题与开放型问题) 4.基于问题的学习的运用与评论 5.教学案例分析 (二) 教学要求
掌握:问题的设计;基于问题的学习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
第七章 范例教学法(2课时)
(一)教学内容
1.范例教学法简介(缘起、概念、三特性) 2.教学过程(课前:三分析;课中:四阶段) 3.范例教学与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比较 4.范例教学法案例分析 (二)教学要求
掌握:范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
了解:范例教学法的缘起,特性及与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异同。
第八章 计算机游戏教学法(2课时)
(一)教学内容:
1.游戏教学法简介(游戏与严肃性;计算机游戏教学法) 2.游戏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3.游戏教学法的运用与评论 4.游戏教学法案例分析 (二)教学要求:
掌握:游戏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
了解:游戏教学法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及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独特性
第九章 其他教学方法(6课时)
(一)教学内容 1.掌握学习教学法 2.学导式教学法 3.情境教学法 4.案例分析 (二)教学要求:
了解:几种教学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第十章 教学方法的优选组合与运用(4课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直接教学策略 1.教与学的分类 2.直接教学策略介绍
3.什么时候适合进行直接教学? 4.直接教学的其他形式 5.直接教学实例分析 第二节 间接教学策略
1.直接教学法与间接教学法的比较 2.间接教学的实例分析
第三节 教学方法的优选组合与运用 1.教学方法的选择 2.教学方法的组合 3.案例分析 (二)教学要求:
掌握: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组合运用 第十一章 教学方法综合实践(6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微格教学 2.综合案例分析 3.学生案例点评 (二)教学要求:
掌握:教学方法的综合设计与实践
第四部分 作业形式与考核方式(建议)
一、作业形式:
案例分析(流程图、点评等形式)+教学设计(一个知识点、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2-3个)) 二、考核形式
本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教学方法理论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的能力,因此,本课程的考核方法确定为: 1. 平时成绩(50%)
教学设计(25%)+教学实践(15%)+班级报告(5%)+课堂参与(5%); 2.考试成绩(50%)(开卷考试)
附:其他说明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处在不断的发展中,对应的教学方法也会随之动态发展,本门课程一方面要为学生讲授一些经典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把握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方向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给予学生最新的东西。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和评价形式可以因学生特点、课程需求发生变化。
另外,本门课程最好安排一定的教育见习、教学实践为学生提供感性、直接的认识与实践,并与学生的教育实习相结合。
案例分析(流程图、点评等形式)+教学设计(一个知识点、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2-3个)) 二、考核形式
本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教学方法理论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的能力,因此,本课程的考核方法确定为: 1. 平时成绩(50%)
教学设计(25%)+教学实践(15%)+班级报告(5%)+课堂参与(5%); 2.考试成绩(50%)(开卷考试)
附:其他说明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处在不断的发展中,对应的教学方法也会随之动态发展,本门课程一方面要为学生讲授一些经典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把握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方向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给予学生最新的东西。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和评价形式可以因学生特点、课程需求发生变化。
另外,本门课程最好安排一定的教育见习、教学实践为学生提供感性、直接的认识与实践,并与学生的教育实习相结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课程教学大纲(试行)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