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3周)鉴赏古代诗歌的写作手法试题(含解析)新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1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鉴赏古代诗歌的写作手法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7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晓行巴峡 王 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

【1】

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1】树杪:树梢。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

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 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 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

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

诗歌的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一般有借(触)景抒情、寓(融)情于景、以景结情、借物抒情、借古抒情、借典抒情等。借景抒情是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

1

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融情于景就是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叫“移情入景”。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咏 怀 (魏晋)阮籍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 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 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注】①阮籍(公元210年—263年),魏晋时期诗人,此诗创作于曹氏政权日渐衰落,司马氏势力日渐强盛之时。②齐景……交流:齐景公游牛山北望齐时说:“美哉国乎!郁郁泰山!使古而无死者,则寡人将去此而何之?”言毕涕泪沾襟。③松子:指赤松子,古代传说中隐居得道的仙人。

1.诗中画线句化用的典故源自《论语·知其不可而为之》中的名句“ , ”。

2.这首诗流露了诗人较为复杂的情感,试结合诗句及有关艺术手法加以简要分析说明。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 水 杜 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2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注】①此诗系杜甫安史之乱客居成都时作。②桃花浪:桃花汛。③连筒:用竹筒汲水的水车。

3.此诗写景状物运用了什么突出的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首句“三月桃花浪”中“浪”能不能用“汛”替换?请简要说明理由。

一、

1.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 【解析】

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

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此题注意诗中的典故的运用。

2.①前四句运用比兴手法,借朝阳不盛而西落,含蓄哀叹个人命运和曹氏国运(注意利用注①);②中间八句先将短促人生与永恒天道进行对比,再化用齐景公与孔子的有关典故,抒发了人生短暂、年华似水一去不复返的悲伤;③“愿登”四句化用赤松子与渔父的典故,含蓄表达了诗人逃避残酷现实,隐逸山林,泛舟清流的渴望(注意利用注③)。

二、

3.动静结合,互相衬托。汛期水位达到江岸旧痕迹,水线吞没江岸沙滩,水色青碧得可撼动岸边的人家,都是静景描写;人在岸上接线抛饵垂钓,水车转动着灌溉小园,野鸟在江面上争浴喧闹,都是动景描写;动静互为映衬,画面更显灵动。 【解析】

本题考查写景的手法,可从动静、远近、虚实、视听等角度来分析。本首

诗主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找出文中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即可。汛期水位达到江岸旧痕迹,水线吞没江岸沙滩,水色青碧得可撼动岸边的人家,都是静景描写;人在岸

3

上接线抛饵垂钓,水车转动着灌溉小园,野鸟在江面上争浴喧闹,都是动景描写。 4.不能。理由:①“浪”能让人联想到阳春三月桃花烂熳;②“浪”能表现江水的浩大气势;③“浪”能隐指春水色调的浪漫;④“浪”能寄托诗人赏景时闲适的情怀。“汛”没有这些效果。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3周)鉴赏古代诗歌的写作手法试题(含解析)新在线全文阅读。

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3周)鉴赏古代诗歌的写作手法试题(含解析)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6849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力学复习题1
下一篇:农业气象学 习题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