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 第1课 横
二、教学目标
1、掌握长横与短横的写法和用法。 2、知道笔画的完成过程。 3、掌握顿笔的起收笔方法。 三、教学重点
长横和短横的写法。 四、教学难点
1、顿笔的写法。
2、长横和短横的弯曲度以及弯曲方向。 五、教学策略
激趣导入、示范引领、评价表彰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字谜:不要上头。(一) 2、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3、学习书法园地。
(1)默读书法园地“枕腕、悬腕、悬肘”。
(2)提问:你从“书法园地”里学到(知道)了什么? (二)读帖指导
1、分析横画的形态特征。 (1)带领学生诵读横画练习歌。
(2)请学生根据练习歌来总结斜钩的书写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出补充,讲解横画的起笔、行笔及收笔特点并板书。
(4)教师示范横画的书写。
1
2、分析两个例字的形态与用笔特征。
(1)学生根据“看看想想”的书写提示分析两个例字的形态特征。(小组讨论)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出补充。 (三)教师范书
1、教师示范书写例字1,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2、请同学书写例字2,引导学生分析学生书写的例字,肯定优点并指出不足,教师对其进行批改。
(四)学生试临
学生在描红行试写两个例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师生互评
找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业,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六)学生再练
学生继续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七)作品展示
优秀作品展示,评价表彰。 (八)板书设计
第1课 横 起笔斜切 毛笔下压 收笔略顿
(九)教学反思
2
XX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 第2课 垂露竖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垂露竖的形态,学会垂露竖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比较垂露竖和短竖运笔过程的异同。 3、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垂露竖及相应例字的书写方法。 四、教学难点
1、垂露竖中提顿收笔的写法。
2、 认识垂露竖的形态与其在字中位置的关系。 五、教学策略
激趣导入、示范引领、评价表彰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字谜:早日腾飞。(十) 2、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3、学习书法园地。
(1)默读书法园地“写毛笔字的身体要求”。
(2)提问:你从“书法园地”里学到(知道)了什么? (二)读帖指导
1、分析垂露竖画的形态特征。 (1)带领学生诵读垂露竖练习歌。
(2)请学生根据练习歌来总结垂露竖的书写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出补充,讲解垂露竖的起笔、行笔及收笔特点并板书。
3
(4)教师示范垂露竖的书写。 2、分析两个例字的形态与用笔特征。
(1)学生根据“看看想想”的书写提示分析两个例字的形态特征。(小组讨论)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出补充。 (三)教师范书
1、教师示范书写例字1,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2、请同学书写例字2,引导学生分析学生书写的例字,肯定优点并指出不足,教师对其进行批改。
(四)学生试临
学生在描红行试写两个例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师生互评
找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业,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六)学生再练
学生继续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七)作品展示
优秀作品展示,评价表彰。 (八)板书设计
第2课 垂露竖 起笔横切 渐行渐细 收笔略顿
(九)教学反思
4
XX镇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 第3课 悬针竖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悬针竖的形态,学会悬针竖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悬针竖及相应例字的书写方法。 四、教学难点
1、悬针竖中收笔的写法。
2、 认识悬针竖的形态与其在字中位置的关系。 五、教学策略
激趣导入、示范引领、评价表彰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字谜:丢出去,拾回来。(千) 2、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3、学习书法园地。
(1)默读书法园地“尖齐圆健”。
(2)提问:你从“书法园地”里学到(知道)了什么? (二)读帖指导
1、分析悬针竖的形态特征。 (1)带领学生诵读悬针竖练习歌。
(2)请学生根据练习歌来总结悬针竖的书写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出补充,讲解悬针竖的起笔、行笔及收笔特点并板书。
(4)教师示范悬针竖的书写。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