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的设计及磨课反思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1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仿”出别样精彩

——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的设计及磨课反思

大朗镇崇文小学 叶雪茹

摘要:为了让精读课的第二课时上得更精彩,让学生能在每节课上都有一点以上的精彩收获,教者在“读名师,仿名师”活动中,将目标锁定于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的教学上。开始是盲目地仿名师,依葫芦画瓢,一味\描红

\,结果与名师差之千里。后来,学习名师的教学态度、钻研教材的认真及深度,教

者读透文本,拓宽阅读量,把准感情;教学设计去掉盘根错节,让所有的教学过程都融到一条主干上,关注细节,让教学更为灵动;作业设计要巧妙,让学生学以致用,取得较好的效果,从而悟出“读名师,仿名师”的真谛。

关键词: 仿名师 精读课 教学设计 磨课 反思

参加镇骨干班培训过后,留给我的更多是思考:如何让精读课的第二课时上得更精彩,让学生能在每节课上都有一点以上的精彩收获?恰好,我校开展“读名师,仿名师”活动,要求每位老师研读名师,仔细打磨,上好一节令自己满意的精品课,并要进行展示。我刚好要参加镇里的课堂教学比赛,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进度,将目标锁定于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

一、 “拿来”与“描红”,经受“山穷水复疑无路”的痛苦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老课文,经过教材重编,成为六年级上册第五组了解“鲁迅”中第二篇精读文。为了上好这么一节课,我可是费尽心思。翻尽吉老师的书,上她的博客,也找不到有关这一课的教学设计资料。怎么办?

镜头一:闭门造车

灯光下,我朗读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读者,读着,我试图进入文中的场景,但当时的情景离现在已有80年了,我尚且不能读出感动,又何以引导学生了解鲁迅,读懂鲁迅,并被其感动?

我想起,以往自己上整篇文章课总是要上三、四个课时,就渗透当时,当地的背景已花了一个课时,这篇文章是让我上得怕、学生上得厌的主儿。我迷茫起来了??

镜头二:集体研课

同年级三位语文老师碰在一起集体课。彭老师说:“两年前,我去参加镇考核课,上的也是本课,我将第二课时定为教 ‘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阿三’并总结全文。我发觉学生真的对本文不感兴趣,在理解“黑洞洞”时花了很长时间,课文沉闷,当我赶鸭子上架式地上完后,大汗淋漓,后悔得很,真不该上这课。”

高耗、低效,确实是每位语文老师都不愿意面对的事实。我们研了一节课,还是新点子,设计更没有眉目。

镜头三:依葫芦画瓢

我便向网络求助,搜索关于本课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视频。五花八门的设计令我眼花缭乱,突然,我眼前一亮——一份独特的小课题研究式的教学设计吸引了我。这是一份设计活而放的教案,让学生自主确立研究专题,要求学生重点抓住伯父的一处音容笑貌来体会伯父的品质。于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合研究小组,自主选择小专题,或研究上下文,或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查阅当时的时代背景资料。突破了传统的就语言文字讲语言文字的教学模式,而是以此为辐射点开拓学生的视野。一节课大胆且高效地完成全文教学,看教学实录所示,孩子们汇报得很精彩。

我不禁心头暗喜,将其收为己用,花了两天时间搜索鲁迅先生的资料,按时间顺序排列:包括他学习历程、写作历程、革命历程,他帮助青年学生、关心穷苦百姓的事迹,将其整理成五、六页纸,并印发每个四人小组一份,为保持神秘,留待上课时才发给学生。

第一次试课的日子来了,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流程

(一)朗读重点句导入,投影出示重点句:“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老师有感情地指导朗读。

(二)提炼研究主题。

1、出示一个填空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泪珠一滴一滴地掉下来,往事一点一点地浮上心头,此时此刻,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伯父__________________的一个音容笑貌。 (生自由阅读有关伯父生前的小故事,圈画重点词句。)

1

2、找到你认为印象最深的一处音容笑貌了吗?那怎么读出你的理解呢?先练习一下吧。 (朗读指导略)

3、刚才,大家都用自己的朗读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很好。那从伯父这些音容笑貌中你又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伯父呢?

(师出示研究主题:你觉得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伯父。) (三)、小组研读。

1、提出研读要求。①这个问题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重点研究的。接下来大家按兴趣自由组合小组,可重点选择伯父的一处音容笑貌,联系上下文及当时的时代背景来深入研究。老师在这里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个资料库,在研究过程中需要的话可自由上来查阅。②把你的感受写在句子旁边。③小组成员之间交流一下。

结果可知,学生静不下心来研读文本,时而翻查资料,时而跑到其它同学那里??课堂乱而不实,到汇报交流时,则是蜻蜓点水,一节课下来,对于“黑洞洞”等含义深刻的词句不理解,也是没有理解“碰壁”的含义。至于文章重点部分“救助车夫”,则是指停留于评价鲁迅先生乐于助人这一点上份上。一节课下来,我叹气、汗颜之余,更多是对自己“拿来主义”的反省。

反思:名师们的课堂教学常常因其精巧独特的设计、热烈融洽的气氛和扎实显著的效果而受到我们一线教师的追捧与膜拜。我在感叹名师课堂“气象万千,浑然天成”的同时,也在一心一意地进行着“描红”:照搬完整的教学设计,套用精彩的教学语言,然而,为什么就达不到名师课堂的效果呢?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学习名师只知其形,不知其义,一味\描红\,差之千里。学生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盲目套用别人的教案,就如同穿了别人的衣服在自己身上一样——不合身份。我再看其他多位名师的设计,虽然他们的课堂各具特色,但透视其中,他们无一例外地做到了“眼中有生,心中有生”,为学生的生命成长而教,他们将学生视为课堂的起点和终点。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薄弱点,深入浅出地教。

二、深研与打磨,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一)解读文本,千淘万漉,找准文本的眼睛。

“只有哪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危地马拉作家阿斯图里亚斯的名言鼓励了我,我重拾勇气。

2

我回顾了自己教学的经历,反思自己:自己的风格何在?我不是每上好一节课,都先抛开所有教学参考资料,先把文本读通、读透,直至读至自己感动为止吗?我上过的精品课《卡罗纳》正是这样,我上的考核课《桥》也是如此,为什么这次却??很多名师也正是这样,对,仿名师就要仿名师备课的态度。

感点一:一“跪”显真情

我静下心来,再读课文,一遍、两遍、三遍??读着读着,鲁迅先生的“半跪”打动了我,看看插图,半跪着的正是鲁迅。年过4旬的我半跪10秒都难以忍受,而鲁迅当时身患重病,瘦骨嶙峋,资料显示,他那时体重不足80斤,他跪了多久?从“黄昏”至“天黑”,作者站着也觉得鼻尖冷如冰,脚手也麻木,而鲁迅则一直半跪,为一位黄色车夫小心翼翼地包扎伤口??

感点二:“掏”字显大爱

再读文,读到“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时,我的心不由一震。鲁迅先生是何等慷慨。他当时家境如何?资料显示:鲁迅先生上有80多岁体弱多病的母亲,下有六岁的儿子,他自己经常发病。他的夫人许广平说:“只要鲁迅先生一住院,家里经济就很紧张。”他还经常自己出资出书,给青年学生送书。现在面对素不相识的车夫,还慷慨地 “掏”,好一个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鲁迅啊!

感点三:“叹气”哀国民

当我读到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时,我也想:鲁迅为何叹气?我再细读“救助车夫”整个片段,化身为鲁迅,走进他的内心世界:“那一天黄昏时候,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那个拉车的却要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可见车夫生活的艰难,整天劳动却连鞋子都买不起;“地上淌了一摊血”可见车夫伤势重且受伤已久,当时街上行人多却无人帮助车夫,何故?——无心帮?(冷漠!)无能力帮?(同是穷苦人!)无论何种答案,我都看到了一个冷漠的社会,难怪鲁迅“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抓住这三个感点,不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吗?以上几点,不就是正好作为补充时代背景、资料和联系上下文帮助学生理解的资料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

3

黄沙始到金。通过深研文本,我重拾了自信。

(二)仿名师上课的形与神,巧用“神态”,找准教学的主线

“阅读教学设计中的切入点就像整台戏的序幕,如果设计安排得好,能牵引整个教学过程,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之奇效”吉春亚老师的话语再次在我耳边响起,我再一次向全国特级老师吉春亚“请教”——再次研读吉老师留给我们的培训课件《灵活切入提高实效,读写结合》,终于找到“小贴士”:“去掉盘根错节,让所有的教学过程都融到一条主干上。”

我再一次研读文本,本单元不仅仅认识、了解鲁迅还应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方法。《少年闰土》是通过外貌、动作描写,将闰土机智、勇敢的形象表现出来,本课更多的是人物的神态,于是,我确定了以神态为主线进行主题教学:

片断一:以“神态”描写句子导入,学法迁移

1、师:周晔一想起“谈《水浒传》”这件事时,眼前就会浮现——(引读) (生)伯父摸着胡子,笑着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师:这一笑,笑出了伯父对青少年的爱。

2、师:周晔一想起“笑谈‘碰壁’”这件事时, 眼前也会浮现——(引读) (生)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师:这一笑,笑出了伯父对黑暗社会的憎。 3、小结学法

师:这两个句子都是从哪方面描写鲁迅的?(生答:神态描写)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抓住神态描写的句子走近鲁迅先生。 片断二:关注神态,感受鲁迅的忧国忧民

1、默读“救助车夫”,找出描写伯父神态和表情的词句,划上波纹线。 2、交流并朗读所划句子: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3、伯父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这样的神态表情的? 片断三:联系上下文,关注神态变化的原因 1、关注天气问题

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的设计及磨课反思在线全文阅读。

——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的设计及磨课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6841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