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强师工程”实施意见
(2014~2018年)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全面提高我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造就一支与“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一流师资队伍,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强师工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意见》(粤府?2012?99号)、《广东省“强师工程”实施方案》(粤教师?2012?10号)和《广东工业大学“十二五”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目标
“强师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到2018年,建成一支与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相适应、在服务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规模稳定、数量基本充足的高素质、高水平、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为实现“以科学发展为引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这一战略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而且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保障。
(一)教师队伍规模满足发展需要。保持教师总量稳步增长,到2018年,专任教师总数比2013年底净增300人以上,专任教师队伍数量基本充足,满足教学和科研工作需求。
(二)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到2018年,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65%以上, 专任教师中有国(境)外学习、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40%以上;教师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明显提高。广大教师普遍具有高
1
尚的师德品行、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较强的教学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汇聚一批在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二、发展战略
为实现“强师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将坚持“自主培育和重点引进并举,以引进促进培育,协调发展”的原则:一方面,通过深入推进“百人计划”和“青年百人计划”、“优秀博士后计划”,着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另一方面,通过实施培英育才计划、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形成教师队伍自主培育的完整链条,促成一批优秀的高素质教师的脱颖而出。从而打造引进与培育纵横贯通、协调发展的师资队伍梯队,最终实现我校“强师工程”建设目标。
三、实施思路
(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学科建设是学校实现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基础和平台。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将紧密围绕学校的学科建设,有重点、分层次地引进和培育各类人才,既保证传统优势学科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又积极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和交叉学科,逐渐形成若干个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结构合理、梯队完整的教学和科研团队。
(二)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高层次人才队伍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最主要力量和重要载体。学校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和引导,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一方面,加大对人才引进经费的投入,全力拓宽引进渠道,充实高层次人才的储备;另一方面,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高层次人才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支持高层次人才冲击院士、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
2
名师等高级别人才项目。
(三)以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青年教师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学校的希望和未来。学校将构建科学规范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注重对青年教师实施有计划的系统性培养。利用师资队伍国际化和优秀博士后制度提高新进教师的层次和水平;实施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加强青年教师学术能力建设;通过定期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等活动,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引导青年教师尽快融入以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为载体的学科团队、以重点重大项目为载体的研究团队,从而进入科研主流和前沿;充分发挥“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等人才项目的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年骨干教师快速成长和脱颖而出的校内管理体制和政策环境,在薪酬、职务评聘等方面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四)以国际化为发展方向。教师队伍的国际化程度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和通晓国际学术规范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强师工程”的必然要求。学校将充分运用公开招聘、岗位聘任、职称评审等人事管理杠杆,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一方面,大力引进海外优秀的博士毕业生、博士后,做大增量;另一方面,出台鼓励教师出国(境)研修的有关政策,鼓励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赴国(境)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研修,拓展学术视野,提高学术水平,全面提高我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四、实施对策
全面启动“强师工程”,重点实施八大“计划”,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
(一)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百人计划)
3
“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百人计划)是我校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专项行动计划。其总体目标是,每年投入5000万元人才经费,用3~5年的时间,引进长江学者、千人、杰青、珠江学者等海内外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100人、创新团队10个。全面提升学校的科研实力和办学水平,力争实现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倍增、科研规模翻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等“国”字头指标取得重大突破,并培养出一批国家级杰出人才,实现学校整体科研实力和学科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对于引进的人才,学校将在职称、工资、安家费、购房补贴、科研启动费、科研用房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与支持。
(二)培英育才计划
“培英育才计划”是我校加强师资队伍存量培养,冲击高层次人才项目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专项计划,目标是培养一批中青年拔尖学术人才。其具体做法为:每两年从专任教师中遴选20位左右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分类、分级培养,培养期4年。“培英育才计划”在培养类型上分为科研型和教学型两种,科研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要能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成为重点学科和重大平台建设的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教学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成为省级以上教学名师,承担重点课程的建设,进行教学改革并形成教学成果。在培养层次上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培养对象瞄准“长江学者”、“杰青”、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工程项目,第二层次培养对象瞄准“珠江学者”、“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省级教学名师等省级人才工程项目。学校按类型、分层次给予岗位津贴和科研启动经费、国外研修等多种形式的支持,力求造就一批有潜力的中青年拔尖学术人才,使之成为学校教学和科研发展的中坚力量。
4
(三)青年百人计划
“青年百人计划”是我校引进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的专项行动计划,其目标为:用5年的时间,从海内外引进200名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术人才,充实到各学科团队中,为学校重点学科和重点平台搭建优秀青年人才梯队和学术团队,打造师资队伍后备梯队。“青年百人计划”培养对象分为A、B两个层次,均要求35岁以下,毕业于国(境)外著名大学或国内重点大学的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博士或博士后。“青年百人计划”培养对象可在一定年限内享受校内副教授职称及工资待遇,并享受周转房、安家费、购房补贴、科研启动费等待遇。
(四)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是我校强化青年教师队伍培养的专项人才计划。其目标为:在2014~2018年,从我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实际出发,通过竞争机制,每年从专任教师中遴选10~20名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教师,学校将以发放生活津贴的形式提供资助,每届培养期为3年。学校在出国(境)进修、职称评审、岗位聘任、项目申报、各类人才培养计划等方面对培养对象给予政策倾斜,并将严格考核、重点培养,鼓励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以此加快我校青年学科骨干的培养,推进师资队伍的建设。
(五)优秀博士后培养计划
博士后研究人员是我校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也是我校师资队伍的重要储备来源。学校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和招收海内外优秀博士来我校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优秀博士后培养计划”的目标为:5年内招收优秀博士后120人左右,按照层次培养、重点支持、学校与导师共同出资、优选引进的原则,参照学校副教授的收入水平设计薪酬标准,并提供出站考核优秀人员与学校青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广东工业大学师资队伍建设计划(2014-201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