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理论力学_习题集(含答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1970-01-0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0. 悬臂桁架受到大小均为P的三个力的作用,则杆1内力的大小为________。

⑴、P

⑵、2P

⑶、0

⑷、

1P 2

21. 图示二桁架结构相同,受力大小也相同,但作用点不同。则二桁架中各杆的内力

________。

⑴、完全相同 ⑵、完全不同 ⑶、部分相同

22. 在图示桁架中,已知P、a,则杆(3)内力之大小为________。

⑴、0

⑵、2P

⑶、

2P 2

⑷、2P

第 6 页 共 73 页

23. 物块重G?20N,用P?40N的力按图示方向把物块压在铅直墙上,物块与墙之

间的摩擦系数f?34,则作用在物块上的摩擦力等于________N。

⑴、20

⑵、15

⑶、0

⑷、103

24. 已知W?100kN,P?80kN,摩擦系数f?0.2,物块将________。

⑴、向上运动

⑵、向下运动

⑶、静止不动

25. 重P的均质圆柱放在V型槽里,考虑摩擦;当圆柱上作用一力偶矩M,圆柱处

于极限平衡状态,此时接触点处的法向反力NA与NB的关系为________。

⑴、NA?NB

⑵、NA?NB

⑶、NA?NB

第 7 页 共 73 页

26. 重W的物体自由地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角为?m,若

?m??,则物体________。

⑴、静止

⑵、滑动

⑶、当W很小时能静止

⑷、处于临界状态

27. 重W的物体置于倾角为?的斜面上,若摩擦系数为f?tan?,则物体________。

⑴、静止不动

⑵、向下滑动

⑶、运动与否取决于平衡条件

28. 物A重100kN,物B重25kN,A物与地面的摩擦系数为0.2,滑轮处摩擦不计。则物体A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________kN。

⑴、20

⑵、16

⑶、15

⑷、12

29. 已知W?60kN,T?20kN,物体与地面间的静摩擦系数f?0.5,动摩擦系数

第 8 页 共 73 页

f'?0.4,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kN。

⑴、25

⑵、20

⑶、17.3

⑷、0

030. 物块重5kN,与水平面间的摩擦角为?m?35,今用与铅垂线成600角的力P推动

物块,若P?5kN,则物块将________。

⑴、不动

⑵、滑动

⑶、处于临界状态

⑷、滑动于否无法确定

31. 重Q半径为R的均质圆轮受力P作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若静滑动摩擦系数为f,动滑动摩擦系数为f?。滚动摩阻系数为?,则圆轮受到的摩擦力和滚阻力偶为

________。

⑴、F?fQ,M??Q ⑶、F?f'Q,M?PR

⑵、F?P,M??Q ⑷、F?P,M?PR

32. 空间力偶矩是________。

第 9 页 共 73 页

⑴、代数量 ⑵、滑动矢量 ⑶、定位矢量 ⑷、自由矢量

33. 图示空间平行力系,力线平行于OZ轴,则此力系相互独立的平衡方程为________。

⑴、⑵、⑶、

?m?F??0, ?m?F??0, ?m?F??0

xyz?X?0,?Y?0,和?m?F??0

x?Z?0,?m?F??0,和?m?F??0

xz

34. 已知一正方体,各边长a,沿对角线BH作用一个力F,则该力对OG轴的矩的大

小为________。

⑴、

26Fa ⑵、Fa 26 ⑶、6Fa 3 ⑷、2Fa

35. 在正立方体的前侧面沿AB方向作用一力F,则该力________。

⑴、对X、Y、Z轴之矩全等 ⑶、对X、Y轴之矩相等

⑵、对三轴之矩全不等 ⑷、对Y、Z之矩相等

第 10 页 共 73 页

《理论力学》课程习题集

一、单选题

1. 作用在刚体上仅有二力FA、FB,且FA?FB?0,则此刚体________。

⑴、一定平衡 此刚体________。

⑴、一定平衡

⑵、一定不平衡

⑶、平衡与否不能判断

⑵、一定不平衡

⑶、平衡与否不能判断

2. 作用在刚体上仅有二力偶,其力偶矩矢分别为MA、MB,且MA+MB?0,则

3. 汇交于O点的平面汇交力系,其平衡方程式可表示为二力矩形式。即?mA?Fi??0,

?m?F??0,但________。

Bi⑴、A、B两点中有一点与O点重合 ⑵、点O不在A、B两点的连线上 ⑶、点O应在A、B两点的连线上 ⑷、不存在二力矩形式,

?X?0,?Y?0是唯一的

⑵、不一定等于零

4. 力F在x轴上的投影为F,则该力在与x轴共面的任一轴上的投影________。

⑴、一定不等于零

⑶、一定等于零 ⑷、等于F

5. 若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的结果与简化中心无关,则该力系的简化结果为________。

⑴、一合力

⑵、平衡

⑶、一合力偶

⑷、一个力偶或平衡

6. 若平面力系对一点A的主矩为零,则此力系________。

⑴、不可能合成一个力 ⑶、一定平衡

⑵、不可能合成一个力偶

⑷、可能合成一个力偶,也可能平衡

7. 已知F1、F2、F3、F4为作用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

四边形,因此可知________。

⑴、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

⑵、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 ⑷、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⑶、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第 1 页 共 73 页

8. 已知一平衡的平面任意力系F1、F2……Fn1,如图,则平衡方程?mA?0,

?mB?0,?Y?0中(AB?y),有________个方程是独立的。

⑵、2

⑶、3

⑴、1

9. 设大小相等的三个力F1、F2、F3分别作用在同一平面内的A、B、C三点上,若

AB?BC?CA,且其力多边形如?b?图示,则该力系________。

⑴、合成为一合力

⑵、合成为一力偶

⑶、平衡

10. 图示作用在三角形板上的平面汇交力系,各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三角形板中心,如果各

力大小均不等于零,则图示力系________。

⑴、可能平衡 ⑵、一定不平衡 ⑶、一定平衡 ⑷、不能确定

第 2 页 共 73 页

F2和F3,边长为a,沿三边分别作用有力F且F1?F2?F3。11. 图示一等边三角形板,1、

则此三角形板处于________状态。

⑴、平衡 ⑵、移动 ⑶、转动 ⑷、既移动又转动

12. 图示作用在三角形板上的平面汇交力系,汇交于三角形板底边中点。如果各力大小均

不等于零,则图示力系________。

⑴、可能平衡

⑵、一定不平衡

⑶、一定平衡

⑷、不能确定

13. 某平面任意力系向O点简化,得到R?10N,MO?10N?cm,方向如图所示,若

将该力系向A点简化,则得到________。

⑴、R?10N,⑵、R?10N,⑶、R?10N,MA?0

MA?10N?cm MA?20N?cm

第 3 页 共 73 页

14. 曲杆重不计,其上作用一力偶矩为M的力偶,则图?a?中B点的反力比图?b?中的

反力________。

⑴、大

⑵、小

⑶、相同

(a)、(b)、(c)所示,今分别用N?a?、N?b?、N?c?,15. 某简支梁AB受荷载如图

表示三种情况下支座B的反力,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应为________。

⑴、N?a??N?b??N?c? ⑶、N?a??N?b??N?c?

⑵、N?a??N?b??N?c? ⑷、N?a??N?b??N?c?

16. 图示结构中,静定结构有________个。

⑴、1

⑵、2

⑶、3

⑷、4

第 4 页 共 73 页

17. 图示三铰刚架受力F作用,则A支座反力的大小为________。

⑴、

1F 2 ⑵、

2F 2

⑶、F

⑷、2F

18. 已知杆AB和CD的自重不计,且在C处光滑接触,若作用在AB杆上的力偶的矩为

m1,则欲使系统保持平衡,作用在CD杆上的力偶矩m2的转向如图示,其力矩值之比为

m2:m1?________。

⑴、1

⑵、

4 3 ⑶、2

19. 图示结构受力P作用,杆重不计,则A支座约束力的大小为________。

⑴、

1P 2 ⑵、3P 2⑶、3P 3⑷、0

第 5 页 共 73 页

36. 正方体受两个力偶作用,该两力偶矩矢等值、方向,即M1??M2,但不共线,则正

方体________。

⑴、平衡

⑵、不平衡

⑶、因条件不足,难以判断是否平衡

37. 图示一正方体,边长为a,力P沿EC作用。则该力Z轴的矩为mZ?________。

⑴、Pa

⑵、?Pa

⑶、2Pa 2⑷、?2Pa 2第 11 页 共 73 页

38. 边长为2a的均质正方形薄板,截去四分之一后悬挂在A点,今欲使BC边保持水

平,则点A距右端的距离x=________。

⑴、a

⑵、

3a 2 ⑶、

5a 2 ⑷、a

56

1aW39. 重为,边长为的均质正方形薄板与一重为W的均质三角形薄板焊接成一梯形

2板,在A点悬挂。今欲使底边BC保持水平,则边长L?________。

⑴、

1a 2

⑵、a

⑶、2a

⑷、3a

第 12 页 共 73 页

40. 均质梯形薄板ABCDE,在A处用细绳悬挂。今欲使AB边保持水平,则需在正方形ABCD的中心挖去一个半径为________的圆形薄板。

⑴、3a 2? ⑵、1a 2?

⑶、1a 3? ⑷、2a 3?

41. 圆柱铰链和固定铰链支座上约束反力的数量为________个。 ⑴、1 ⑵、2 ⑶、3 42. 三力平衡汇交原理是指________。

⑴、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相互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⑵、共面三力如果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⑶、若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该三力必相互平衡

⑶、<3

43. 作用在一个刚体上只有两个力FA、FB,且FA??FB,则该二力可能是________。

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力 ⑶、一对平衡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⑵、一对平衡力或一个力偶 ⑷、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44. 若考虑力对物体的两种作用效应,力是________矢量。

⑴、滑动 ⑵、自由 ⑶、定位 45.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⑴、等值 ⑵、反向 ⑶、共线 ⑷、等值、反向、共线 46. 在利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合力时,合力位于________。

第 13 页 共 73 页

⑴、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 ⑵、通过汇交点的对角线上

⑶、通过汇交点且离开汇交点的对角线上 ⑷、通过汇交点且指向汇交点的对角线上

47. 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________。

⑴、等值 ⑵、反向 ⑶、共线 ⑷、等值、反向、共线 48. 理论力学静力学中,主要研究物体的________。

⑴、外效应和内效应 ⑵、外效应

⑶、内效应 ⑷、运动效应和变形效应 49. 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于运动的方向。 ⑴、平行 ⑵、垂直 50. 在图示平面机构中,系统的自由度为________。

⑴、1

⑵、2

⑶、平行或垂直

⑷、4

⑶、3

51. 在图示平面机构中,系统的自由度为________。

⑴、4

⑵、3

⑶、2

⑷、1

52. 在图示平面机构中,系统的自由度为________。

⑴、1

⑵、2

⑶、3

⑷、4

第 14 页 共 73 页

53. 在图示平面机构中,系统的自由度为________。

⑴、4

⑵、3

⑷、1

⑶、2

54. 建立虚位移之间的关系,通常用________。

⑴、几何法 ⑵、变分法 55. 约束可以分为________。

⑶、几何法、变分法等

⑴、几何约束 ⑵、运动约束 ⑶、几何约束和运动约束 56. 约束可以分为________。 ⑴、双面约束和单面约束 57. 虚位移与时间________。

⑴、有关

⑵、无关

⑵、单面约束 ⑶、双面约束

⑶、有时有关,有时无关

二、计算题

第 15 页 共 73 页

58. 不计自重的直杆AB与直角折杆CD在B处光滑铰接,受力如图,求A、C、D处的反力。

59. 平面力系,集中力作用点均在箭头处,坐标如图,长度单位mm,力的单位kN,

求此力系合成的最终结果。

求平衡时O、60. 图示结构不计自重,O1B?AB?6OA?60cm,M1?1kN.m,

O1处的约束力及M2。

第 16 页 共 73 页

61. 图示结构不计自重,C处铰接,平衡时求A、C、D铰处的约束力。

62. 已知:Q?40kN,W?50kN,P?20kN。不计摩擦,试求平衡时A轮对地

面的压力及?角。

第 17 页 共 73 页

63. 已知:重量为P1?20N,P2?10N的A、B两小轮,长L?40cm的无重刚

杆相铰接,且可在??450的光滑斜面上滚动。试求平衡时的距离x值。

64. 作ADC、BC受力图,并求A支座约束反力。

65. 简支梁AB的支承和受力如图,已知:q0?2kN/m,力偶矩M?2kN.m,

梁的跨度L?6m,??300。若不计梁的自重,试求A、B支座的反力。

第 18 页 共 73 页

重P,能绕水平轴A转动,用同样长,同样重的均质杆ED66. 均质杆AB长2L,

支撑住,ED杆能绕通过其中点C的水平轴转动。AC?L,在ED的D端挂一重物Q,且Q?2P。不计摩擦。试求此系统平衡时?的大小。

C、D处为光滑铰链,已知:P?20N,67. 梁AB、BC及曲杆CD自重不计,B、

M?10N.m ,q?10N/m,a?0.5m,求铰支座D及固定端A处的约束反力。

68. 试求图示构件的支座反力。

?a?、已知:P,R;

?b?、已知:M,a;

第 19 页 共 73 页

?c?、已知:qA、qB,a。

69. 图示刚架,滑轮D、E尺寸不计。已知P、Q1、Q2、L1、L2、L3。试求

支座A的反力。

70. 图示机构,BO杆及汽缸、活塞自重均不计。已知:厢体的重心在G点,重

量为Q及尺寸L1、L2。试求在?角平衡时,汽缸中的力应为多大。

71. 图示机构由直角弯杆ABD、杆DE铰接而成。已知:q?53kN/m,

P?20kN,M?20kN.m,a?2m,各杆及滑轮自重不计。求系统平衡时活动

铰支座A及固定端E的约束反力。

第 20 页 共 73 页

72. 图示平面构架,自重不计,已知:M?4kN?m,q?2kN/m,P?10kN,

L?4m;B、C为铰接。试求:(1)固定端A的反力;(2)杆BC的内力。

PM?28kN.m,C为铰链联结,各杆自重不计。已知:73. 图示平面机架,1?14kN,

q?1kN/m,L1?3m,L2?2m,??450试求支座A、B的约束反力。

??m,已知:AC?CD?AB?174. 支架由直杆AD与直角曲杆BE及定滑轮D组成,

R?0.3m,Q?100N,A、B、C处均用铰链连接。绳、杆、滑轮自重均不计。

试求支座A,B处的反力。

第 21 页 共 73 页

75. 直角均质三角形平板BCD重W?50N,支承如图,BC边水平,在其上作用

矩为M?30N.m的力偶,杆AB的自重不计,已知:L1?9m,L2?10m,求固定端A,铰B及活动支座C的反力。

76. 重2.23kN的均质杆AC置于光滑地面上,并用绳BD、EC系住,当??550时系统平衡,求平衡时绳BD、EC的拉力。

77. 边长为2a的均质正方形薄板,截去四分之一后悬挂在点A,欲使BC边保持水

平,试计算点A距右端的距离x。

第 22 页 共 73 页

78. 曲杆OABCD的OB段与Y轴重合,BC段与X轴平行,CD段与Z轴平行,

P3?100N,PP2?50N,P4?100N,L1?100mm,L2?75mm。已知:1?50N,

试求以A点为简化中心将此四个力简化成最简单的形式,并确定其位置。

79. 曲杆OABCD的OB段与Y轴重合,BC段与X轴平行,CD段与Z轴平行,

P3?100N,PP2?50N,P4?100N,L1?100mm,L2?75mm。已知:1?50N,

试求以B点为简化中心将此四个力简化成最简单的形式,并确定其位置。

第 23 页 共 73 页

80. 曲杆OABCD的OB段与Y轴重合,BC段与X轴平行,CD段与Z轴平行,

P3?100N,PP2?50N,P4?100N,L1?100mm,L2?75mm。已知:1?50N,

试求以C点为简化中心将此四个力简化成最简单的形式,并确定其位置。

81. 曲杆OABCD的OB段与Y轴重合,BC段与X轴平行,CD段与Z轴平行,

P3?100N,PP2?50N,P4?100N,L1?100mm,L2?75mm。已知:1?50N,

试求以D点为简化中心将此四个力简化成最简单的形式,并确定其位置。

82. 曲杆OABCD的OB段与Y轴重合,BC段与X轴平行,CD段与Z轴平行,

P3?100N,PP2?50N,P4?100N,L1?100mm,L2?75mm。已知:1?50N,

试求以O点为简化中心将此四个力简化成最简单的形式,并确定其位置。

第 24 页 共 73 页

各力作用线的位置如图所示。83. 图示力系,F1?1kN,F2?13kN,F3?5kN,试将该力系向原点O简化。

各力作用线的位置如图所示。84. 图示力系,F1?1kN,F2?13kN,F3?5kN,试将该力系向F1、F2的交点A?200,0,100?简化。

第 25 页 共 73 页

答案

一、单选题 1. ⑶ 2. ⑴ 3. ⑵ 4. ⑵ 5. ⑷ 6. ⑵ 7. ⑷ 8. ⑵ 9. ⑵ 10. ⑴ 11. ⑶ 12. ⑵ 13. ⑴ 14. ⑵ 15. ⑷ 16. ⑶ 17. ⑵ 18. ⑴ 19. ⑶ 20. ⑶ 21. ⑶ 22. ⑵ 23. ⑶ 24. ⑶ 25. ⑵ 26. ⑵ 27. ⑴ 28. ⑶ 29. ⑶ 30. ⑴ 31. ⑷ 32. ⑷ 33. ⑶

第 46 页 共 73 页

34. ⑵ 35. ⑴ 36. ⑴ 37. ⑷ 38. ⑷ 39. ⑷ 40. ⑷ 41. ⑷ 42. ⑴ 43. ⑵ 44. ⑶ 45. ⑷ 46. ⑶ 47. ⑷ 48. ⑵ 49. ⑵ 50. ⑵ 51. ⑶ 52. ⑵ 53. ⑶ 54. ⑶ 55. ⑶ 56. ⑴ 57. ⑵

二、计算题

58. 解:①、取AB分析,画受力图,求解得:YA?②、取整体分析,画受力图,求解得: M???; 2a XD?MMM???XC????YC????4a4a2a、、 59. 解:①、求合力R在x、y轴上的投影: Rx??X?F2?F3?2F1?150kN???, 2第 47 页 共 73 页

Ry??Y?F3?2F1?0 22 所以:R?Rx2?Ry?150kN,tan??RyRx?0,在x轴上。 ②、各力向坐标原点取矩:

?M??0?F1?30F2?50F3?30F4?M?900kN.m??

③、求合力作用点的位置:d??MR?6mm 即:合力的大小为R?150kN???,与x轴平行, 作用点的位置在?0,?6?处。

60. 解:①、因AB是二力杆,取OA分析,根据力偶的性质及其平衡条件得:

XO????NAB????M1?20?kN?, 0OAsin30②、取O1B分析,根据力偶的性质及其平衡条件:

XO1????NAB????M2?20?kN?,所以:M2?12?kN?m??O1B?

61. 解:①、取ACB分析,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

?M?F?A??XC?a?2m?0 ? XC?2m???, a第 48 页 共 73 页

?X??XA?XC?0,? XA???2m???, a?Y??YA?YC?0, ? YA?YC,

②、取CD分析,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

?MD?F????m?YC?a?XC?a?0 ?YC?mm?Y??? ,???Aaa ?X??XC?XD?0 ,? XD??Y??YD?YC?0 ? YD??2m???, a 2m??, ?a 所以:XA?2mm2m???,YA????,XC????, aaa YC?m2m2m??XD????YD?????aaa,,

Tcos??S?0N?Tsin??W?062. 解:取轮A分析,受力如图,列平衡方程:

X?0,? ?Y?0,

将S?P,T?Q,代入上式,解得:??600 , N?15kN。

第 49 页 共 73 页

63. 解:取整体进行分析,受力如图,列平衡方程:

1/2 ?mc?F??0:P2xcos450?P1cos450??L2?x2??0

解得:x?35.78?cm?

64. 解:①、取BC分析,受力如图,根据力偶的

性质和平衡方程得:

?M^??0:M?RB?l?0,所以:RB?RC?m l②、取CAD分析,受力图(略),根据平衡方程得:

?X???0:?RC?RAcos450?0,所以:RA?2M(方向如图) l

65. 解:取AB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平衡方程为:

第 50 页 共 73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理论力学_习题集(含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理论力学_习题集(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5761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