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慧律法师主讲 讲 题: 圆瑛法汇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2007.9.15——2008.3.9 文殊讲堂 第一张DVD
诸位,请翻开《大佛顶首楞严经》 [丑二 斥妄识非心 (分二)] [今初 阿难责躬请教 二如来显发非心]
前面是破斥所执七处皆非,方便说:七处征心。现在是斥妄识非心,非心就是不是真心。识就是根攀缘这个尘,所产生的那个执着的意识、分别的意识,还有颠倒的知见,这个是不实在的。这个识会建立时间、空间的观念;这个识会建立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观念;这个识会建立敌对、人我是非;这个识会推测;但是这个识也可以种种的学习。而一切的众生,大部分没有学佛的,完全没有办法逃脱这个意识心,包括大学里面的学者、教授,所用的逻辑、推论、理则学,都没有办法超越这个意识心,都没有办法。非心,不是我们的真心,所以要放下它。
底下,经文,[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这个[袒],偏袒右肩就是身体裸露一部分,这个是印度认为裸露右肩
是表示非常恭敬;在咱们中国,认为裸露是不恭敬的。所以,这只是时空、礼节的不同。底下说阿难所计七处,皆已被破(被破就是山穷水尽了)。至此乃欲舍妄处(放下虚妄的意识心),而求示真处,这个[真]就是我们讲的如来藏,找到了不生不灭的如来藏,也就是所谓的涅槃。涅槃是整个佛教的中心思想,离开了涅槃的思想,佛教就会变成生灭的因果无常相,有增有减。所以,这个真心是不增不减。因此涅槃是修行的重点,是佛教的中心思想。佛教的中心思想,不同于其他外道,正因为我们有涅槃可得、涅槃可求;但是,得也无所得,求也是无所求。
而求示真处,还是未达佛意,佛破无处,无处就是意识根本不存在,叫做无处。是欲其了悟,无体非心矣。这个意识是没有体性的,为什么没有体性呢?它的重点是什么?因为是刹那生、刹那灭、刹那执着、刹那妄计,这个就是无体。譬如说:你看到金钱,起贪爱心。而这个贪爱心,佛陀说:这颗贪爱心,变成了心灵的负担、变成了真心的遮蔽,而这个贪爱心,其实本身并不存在的。或者是你爱一个人、或者是你恨一个人,佛陀说:你的爱的对象,他会化成一堆白骨;你所恨的对象,他也会变成一堆白骨;而爱、恨,它本身这个相是不存在的,叫做不相在,不能错用心!我们世间,不知道这个真心是离一切妄心,所以,爱恨交织会毁掉一个人。因此说:贪瞋痴、排斥、攻击、骄傲、我慢,包括晚上作梦,这个都是没有体性的,没有体性就是不实在的意识心。
而非心就是不是真心,不是我们每一个的佛性、如来藏性、涅槃的妙
性。今依旧求佛说处,要说出一个可修的。足见仍然认识为心,认分别的意识为真心,认识有体,认为刹那生刹那灭的执着性、分别性、可以推测的意识心,认为是有体性的,诸位!一切众生都是这样。所以,佛法不能当作世间的学问来研究,它必须单刀直入的切入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这样才受益。世间法为什么不究竟?世间法,只要你立一个点,它就有左右,你很清楚的,这个意识心,它是很强烈的对立的。世间人就像打乒乓球一样,右边打过来,左边刮过去;右边打过来,左边就拍回去,他就是互杀,叫做比赛,世间法很残酷,意识心就是这样子。当你定位某一个时间、某一个空间、某一个背景的时候,你落入是,或者是非,你就是像在打乒乓球一样,没完没了! 什么是佛法?佛法是连那个乒乓球的桌子都没有、连那个拍子都没有、连那个乒乓球都没有,因为他没有定位。一定位,比赛就要残酷了!意识心就是定位,意识心就是把自己定位,我!一定位起来,我就有我所拥有,你的就是你的,有我就开始自私自利。我什么都对,你什么都不对!人我是非还是不断。所以说:世间人着于五欲六尘而有轮回;修行人着于知见而继续轮回。修行人最怕什么?最怕自己说自己很有修行,这个是很可怕的!为什么?这个也是落入知见,[我很有修!]那就表示你的修行停顿了!为什么?你满足现况啊、你贡高我慢啊、你自以为是啊!所以,为什么禅宗讲:二六时中,不倚一物?这是什么道理?就是二六时中,心性都是独立存在的,不可以靠任何东西;靠任何东西就是能所不断、烦恼不断,我相、人相、众生相,一切相破不了的!所以,佛法它要直接受益,也就是不能有敌对。
为什么六祖讲:不思善,不思恶,就这么时,是明上座本来的面目?参参看!意思就是:不能落入意识型态的对立。
有一次我去文化大学上课,找到哲学系很高超的、很有名望的学者,我们就在阳明山草皮上坐下来,跟这些所谓的哲学的权威谈一谈,发现他们就是这样辩论。我说:那你们学哲学是什么?学哲学就是用逻辑的观念啊!我说:那你们逻辑观念是什么?就是各个角度,就是很会讲话,思惟、逻辑理念很强,逻辑,它就是要定位啊。由A这个点推测到B;由B这个点推测到C,你定位这个A,A 就是不对,A不存在嘛!是不是?那时候已经出家了,我就跟他讲说:系主任!你们学这个哲学,还是不是很究竟的,还是没有办法解脱生死、解脱烦恼的,没有办法的!所以一切的众生都是这样子。
底下说:认识有体,[但自恨未知其处,故自责而请益耳。即从座起:以听法在座,请益故起;偏袒右肩:袒露肉也,我国以袒肉为慢,印度以袒肉为敬]。所以,两边的礼节、风俗、文化不怎么相同。[故偏袒,但袒露右肩;右膝着地者:以右膝有力,跪能久安,又复易起]。易起就是起来的时候容易。因此,我们在这个地方,可以看得很清楚,在印度当时只有跑一脚的,佛在世的时候,只有跑一脚的。而来到中国,是为了对法上的恭敬,就像对皇帝的恭敬,变成要五体投地了。你看电视的古装剧就知道,要是老佛爷:小李子!喳!他马上就伏下来。我以前都看不懂清朝,(法师做下跪的动作),就不知道这个到底是什么,后来知道了,原来是看了很烦,就甩两下袖子,喔!知道了,就是:你皇帝当了那么大,我当这个小李子,李莲英,不是电视剧很
出名吗?所以,中国后来就演变成现在的五体投地礼,见佛、见法、见僧,都行五体投地的顶礼,这跟咱们的中国习俗是有关系的 又复易起,[合掌:乃合十指爪,上属身业虔诚;恭敬者:严肃曰恭,尊重曰敬,属意业虔诚;而白佛言,是仰白于佛,属口业虔诚。此文是结集家,叙仪而置]。就是叙述这个礼仪,而置就是特别,连这些动作都要描述出来,表示对法上的恭敬。因此,由这个我们更可以了解说:理虽是无生,事相不可避免。所以,一切五伦纲常,都必需如法、如律、如佛所说,恭敬的礼节仍然不可避免。因此我们不要说,我们很有修行,就不敬佛、不敬法、不敬僧,不可以这样子。我们受戒完,或者在家居士,我们本来就应该对长老、或者对三宝佛、法、僧,行五体投地礼,这是咱们佛弟子最基本的礼数。
底下说,[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毘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这个文字都很简单。
[阿难是四王八子中,年龄最小,故曰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悲爱念,虽然今已出家,犹恃憍怜,心中恃佛憍爱怜惜,所以徒事多闻]。多闻,意思就是说:只有听经闻法,而[不勤定力],这个定力怎么下手呢?观一切法空,心如如不动,定力就出现。我们之所以没有定力,就是观不空,碰到人家讲一句好话,我们会很欢喜;碰到人家讲一句逆耳的,我们会很烦恼,正因为我们不了解顺境、逆境都是空。 古来高僧大德给我们一句很大的勉励的话:能经过暴风雨摧残,而能屹立不摇的,才是一棵真正的树!意思就是说:一棵大树要经过风吹
切法不执着、放得下,了悟是幻,就放下,这个就是性,就是一个关键。所以,凡夫见相,圣人见体,就是这个道理。凡夫见相,一直着相,是不是?众生就着相,而圣人见体,体就是不生灭,体就是万法本空了。
[皆开奢摩他路也。令诸阐提,隳弥戾车],[隳],就是毁坏。[弥戾车]:是指恶知见,是指边地之卑贱种族,梵语愿意为言语不分明者,讲话不是很清楚的。如我国所谓的南蛮鴃舌(鴃舌jué shé)之人。鴃舌就是斥责别人说话很难听,像鴃叫一样,这个鸟叫的很难听,叫鴃舌之人。引申是指顽愚卑贱憎恶佛法之种族,对佛法很痛恨的人。憎恶佛法的种族,相传该种族住在哪里呢?在印度的西边、西方,或者是北方,有一个种族不听佛法、排斥佛法。所以,佛陀在世的时候,在印度有三分之一的人见到佛,有三分之一的人只闻到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字,有这样的一个圣人;而三分之一的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生长在佛同一世的时候,他根本不知道这个世间出现了一个大圣人,叫做释迦牟尼佛。而我们生长在末法时期,算起来很悲哀了,没有与佛同世;但是也不错了,还可以听到正法!二千五百年后,人家把经典翻译成中文,我们坐在这里还吹冷气,还不错,我们真是好命啊!祖师大德为了一句、一本经典,都冒着生命的危险。
[《涅槃经》云:[一阐提],云信不具],信底下加一个根,叫做信根不具。诸位!没有信心就什么都完了!什么法都不能入啊!对一个善知识没有信心,他怎么来呢?师父叫他说:你要好好地持戒啊!他就说:师父!你本身持戒吗?你要好好地修行啊!要好好将来做开悟喔!师
父!那你开悟吗?你要好好的做善事喔,要对因果负责喔!他说:师父!那你有没有做善事?有没有对因果负责?这种徒弟怎么教得下去?你讲一句,他跟你回答十句!
云信根不具,[或云焚烧善根,即断善根众生。隳者毁也,坏也;弥戾车],中国话叫做乐垢秽。[此云乐垢秽],乐垢秽就是喜欢肮脏的东西,干净的东西不要。[亦云恶知见。此等全不信佛法,即边邪不正知见也]。[边]就是边见,边见就是着于常见和断见,要不然就是邪知邪见,拨无因果,不正知见,叫做邪见。
[阿难求示真际,求开奢摩他路,其意中,以从前不知此路,未成定力,故被邪咒所摄,溺于淫舍;若如来即为我等,开示奢摩他路,不仅可令我等,得成定力,而能降魔制外]。[外]就是外道。[即彼魔、外、阐提闻之],即彼魔道、外道、断善根的人闻之,[亦将破恶生善,故曰令诸信不具之众生,亦得毁灭恶知见,而得正知正见也]。毁灭恶知识,当然就是变成正知正见了。所以在这里就鼓励大家:我们身为佛弟子,要给众生正知正见,要给众生对三宝:佛、法、僧有信心,你功德无量。为什么?我们是三宝弟子。所以,这个正知正见特重要,第一步走错了,这个人肯定不能成佛,而且会着魔。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伫]。
作是语已,无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倾]就是倾心,就是全力以赴了;[渴望]就是期盼。[翘伫]就是期待的意思。把头抬得很高叫做翘;[伫]就是期待。[翘伫]就是仰望意思,渴望听到正法,渴望听到佛陀的开示。所以,[翘伫]就是期待久的样子。钦闻示诲,[钦]就是尊敬,很
恭敬的。就是印光大师讲的:佛法中要受益,都必需从恭敬心求。也就是说,对三宝有恭敬心的人,就挖到了宝;对三宝不恭敬的人,挖不到宝!为什么?我慢就会掩盖住。所以,佛法从恭敬心求,念佛也是最极恭敬的求佛加被。
[此亦结集家叙仪。五体者,首及两手两足,叙其不独稽首,而竟五体投地,表诚恳之至。及诸大众,倾心渴望],倾心渴望就是一心向慕,竭尽诚心。[翘诚伫待][翘],就是高举,把头抬得高一点点;[伫]就是期待。[如渴思饮],就像渴了很想有水喝,[如鸟待哺],就像鸟嗷嗷待哺。[钦、敬也,敬闻开示教诲。初阿难自责请教竟]。 [寅二 如来显发非心 (分三)] [卯初 光表破显诸相 二 发明真妄二本] [三 正斥妄识非心 今初][光表破显诸相]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曜, 如百千日!],[晃]就是明亮;[耀]就是光明照耀的样子。
[此佛放光,以表破妄显真诸相。良以破妄,实为显真,以妄不破,而真不显,故佛从面门放光,以施无言之教,令得触境会心]。喔!佛多面门放光,看看能不能体会一下佛的用意。[面门,为五根都聚之处],五根:眼、耳、鼻、舌、身,都在这个地方,[众生面门,亦终日放光,无奈迷而不识]。
诸位!这个[放光]指的是本性的意思,这个放光是指般若的光明,能照破无明黑暗的意思,它的重点在这个地方。当然,佛有定力,也是大圣人,放光不足为奇,我们看了佛放光,我们自己惭愧,佛真是一
切智者,有这样的能力、大神通,能降伏众生,我们更应该向佛学习,心服口服地来跟佛学习,将来我们有一天也能成佛!所以,我们的般若智慧之光,也在我们的面门!
[阿难迷晦即无明],[晦]本身就是阴暗的意思,就象初一的月亮,不是很光亮,十五的月亮就很亮了;初一的月亮是很暗了。所以,凡是黑暗、晦暗的地方,叫做迷晦即无明。[终日背觉合尘],违背了觉性,却跑去跟这个尘合起来,合尘就是往外追逐,拼了老命往外追逐财色名食睡。[认物为己],认为这个外物是为自己的、所拥有的,或者是认这个四大为是自己的。[是以七计咸非;如来发明便解脱]。所以,学佛是为什么?是为了解脱。诸位!你一定要用这个来衡量,十年前学佛,十年后的今天,你的心有没有更解脱?如果没有,就表示你走错路;如果你觉得更烦恼,那么就错得离谱!所以,我们念佛前,一定要先开大智慧,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如来发明便解脱,学佛就是为了求解脱。
[终日背尘合觉,融妄即真]。背尘,也就是放下五欲六尘,合我们原来的觉性。意思就是: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种本能;觉悟的能力、般若的智慧,只是不肯用!所以,祖师大德告诉我们说:不要让你的智慧睡着了!我们要提起正念,就是不要让我们的智慧睡着了,这是我们的权利啊!就像我们选举,投给谁,这是我们的权利!众生有权利说我们是非,我们有权利放下,不要听,看谁厉害啊!是不是?就是看你有没有功夫了?众生有权利一直攻击你啊,为什么?无明卡住,他就一直伤害你啊!我们也有我们的权利,我们的般若权利拿出
来用。我有权利不要听,我有权利放下,看谁比较厉害啊?般若权利拿出来用还不必缴税金呢!你刷卡,还要缴多少%的这个税;而我们自己的本性般若智慧拿出来用,有犯法吗?有缴税吗?不用!不必花钱!
你来这里,坐在这里,有的人说:哎呀!师父!我经济能力不好。经济能力不好,书本给你,供养你;这个花我还送给你,不必缴一百块,我多好啊!你就好好地听经闻法就好,把你的权利般若智慧拿出来用!所以,当你听到人家赞叹你,你欢喜!当你听到一些逆境的时候,起烦恼,那就是你的权利睡着了!什么权利?般若的权利睡着了、如如不动的心性睡着了,你的权利没有用,那一票,可惜,废票!作用不出来。一切的顺逆二境来,盖下去,如如不动,要讲志气就是这样,这个才是志气,哪动不动就是拿刀砍人那个叫做志气的?那个不叫做志气的。
融妄即真,为什么叫融妄即真?[融]就是通。通达妄心本空,叫融妄即真。你只要了悟,那一颗分别心、意识心、执着心,本身不存在的,放下它,真心就显现。换句话说,你所有的贪爱、所有的骄傲、狂妄心,放下它,真心就显现了。
[所以六根皆是。此正欲破六种攀缘妄识,显六根现量真性]。什么叫做现量真性呢?万法唯心现量,你现在看到的一切境界,都是你心性所影现出来的,只是你不能透视它是生灭法、是无常法,而一直执着。多了一层执着,就变成凡夫,就是从早上追逐到晚上,从晚上追逐到白天。所以,在座诸位!你告诉人家,今天我们这里讲经说法,那是
诸位有善根,才会来坐在这里。如果我们隔壁,公园请星光帮来唱歌,或者是萧敬腾、杨宗纬、曹格、阿妹来隔壁唱歌,外面就围一堆人,全部都爆满!再隔壁刚好放王建民在比赛棒球,又是一票的人。再过去呢?大乐那边呢?这LV包包刚好在打折,剩下一折,喔!从这里排了二公里!众生要的是看得到、摸得到的、有音声、有效果的。这种般若的智慧,看不到、摸不到,能用一辈子的,这个比较没有人喜欢,枯燥无味,而且听不懂!
有一次我到美国,那咖啡很难喝,我就用英文跟服务人员讲:咖啡很难喝!我就用英文跟他讲。然后他就回答,讲得很快:@*&%#,这咖啡怎么样。我就跟他讲:听不懂啦!他说:听不懂?What?s happen?发生什么事情? (法师笑),真的是听不懂!所以说:众生要的就是那个有相的、看得到的、摸得到的,棒球啊、名牌啊、舞会啊,这个人肯定一大堆的;要来坐在这里听经闻法,很难啊。大家要找快乐的嘛!有一票的人去唱卡拉OK,轮番上阵,唱了三十几天、四十几天,一直轮番上阵,朋友一起叫,一直唱,一直轮番上阵地唱,有的回去休息再来唱。据说结帐的时候,二、三十万,这样的头壳有没有坏掉?因为他就是要唱出快乐啊!这个就是众生相。所以,我们的六根当中,我们的现量真性,当我们悟道的时候,会发现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你根本就不必去攀缘这些妄识、妄执。
[故先从面门放光,以表显也。其光晃曜,如百千日者。其字,指面门诸根,光从此放,乃显示本觉妙理,始觉妙智,不离根中;其光晃曜:光明极盛貌,喻如百千日光,一日在空,光照无遗,况百千日耶;
以表自性光明,辉天鉴地]。[鉴]就是照。[此光非佛独有,一切众生皆有,迷之似失,悟之显露]。所以,不要让你的权利睡着了!。因此[临济义玄禅师云:有一无位真人],[无位]就是没有阶位、没有名字。[真人]就是我们的如来藏性,[在汝诸人六根门头,放光动地,诸人未证据者,看!看!][未]就是尚未;[证]就是证悟;[据]就是依凭。诸人尚未证悟,依凭证据者,就是你还没有见性的人,[看]就是参,好好的参,真的不要放弃自己的权利。为什么不要放弃自己的权利呢?因为打大甲比打大陆更便宜(电信广告辞)(法师笑着说),所以,你要把那个权利拿出来用,[临济可谓深得如来面门放光的旨也],[旨],宗旨。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
[微尘国土]就是无量无边。[普佛世界:即普遍十方,诸佛世界。六种震动],底下三种是属于形状,后面三种是声音。[动、起、涌,此三属形;震、吼、击,此三属声]。震之音、吼之音、击之音声,这三种属于音声。[正表六处妄识将破也],佛的动、起、涌、震、吼、击,在《华严经》讲得最多,《华严经》讲的比这个更多!这个跟大地震不一样。某某法师如果到印尼去讲经,刚好大地震,天摇地动,死人无数,喔!诸位!这个跟佛的六种震动是完全不一样的。佛的六种震动,要看你的因缘果报,大菩萨可以感受得到,凡夫完全没有觉得。《华严经》就这样子了,大菩萨完全感受到,因为这是心法,你悟得愈深,你的感受、佛的境界就愈强,频率就愈相应。而无明的凡夫就看:没有啊!
就像佛成道以后,坐在菩提树下三七二十一天,在凡夫看,只是什么?
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坐在菩提树下,井旁边菩提树(法师唱这几个字)……。就是这样子!可是那个时候佛在做什么?佛在宣扬、宣说《华严经》啊。[华严最初三七日],他宣说的时候,是用圆满报身在说法;你看了这个相,是坐在菩提树下,佛如如不动,成道以后,佛正享受大涅槃的大乐,用圆满报身在说法,对大菩萨说法,都是十地菩萨的,你看那《华严经》,信、住、行、向、地。所以,每一个人的境界感受不一样,凡夫看到的是凡夫的感受。所以,佛坐在这里,如果放光地对地,说:大家诸位!你有没有感觉?没有啊!没有感觉,因为凡夫连证初果、二果、三果都没有,只有后面的花园种一些百香果啦、苹果啦!等等这一些,这一些没有用啊!所以,就算佛陀来,大地震动,你也没感觉啊,境界不够啊!。
[微尘是空中之尘,以喻国土之多,六识未破,缘尘自蔽]。[蔽]就是障碍,[常处暗暝,无量智境,皆不能现;今表六识将破,弃生灭,守真常,常光现前]。诸位!这个就是修行的重点,你要把这十个字画双红线,修行抓到重点,保证你进入佛道,很快就见性!弃生灭、守真常、常光现前,就是这十个字。记得!只要是缘起缘灭的,统统是生灭法,生灭法就是不值得执着。金刚钻,那只是寿命长一点而已啊,经过一千万年,还是会坏啊!一座山,大地变动就会坏!
诸位!科学家最近正在讲什么?讲地球暖化的问题,地球暖化的问题非常严重!美国竞选的总统高尔,他现在一直在呼吁人类,要重视地球暖化的问题。这个暖化是生灭法,我们一般认为,这个好大的一片湖,五十年前喔,相片照出来的,喔!是深蓝色的湖。五十年后,卫
星这样一照下去,那个湖全部都是干的,船还留在那个沙漠的地方喔,那一片湖没有了!再用卫星再照南极跟北极,发现现在的北极、南极,每天都在融化冰山。诸位!地球为什么会暖化呢?就是排出CO2。我们做佛弟子至少要有一点观念,地球暖化是怎么来的?譬如说:这是地球(法师的左拳),我们地球排出来的一些污染的烟雾,放出来的,它到一到太空层的时候停住了,地心有引力拉住,CO2的量围绕整个地球。太阳照射过来,它会反射回去。如果这是北极(法师的左拳),太阳光照射过来(法师右手食指指向左拳),它照到白色的光,90%的光、热光会反射回去,南极也是一样,北极也是一样。现在太阳光照射进来的时候,北极、南极怎么样?冰帽慢慢地融化……。那么,太阳光照到地球来,这个光会反射,反射光被染污的尘遮住了,就是地球没办法散热,这一层,外面包着一层大气层,CO2,光射进来的时候,透不出去。
北极跟南极会一直减小……,减小的时候,诸位!那麻烦就大了!这个地球要彻底的改变,南极、北极融化以后,第一点,海平面要上升三十公尺。三十公尺最少就是十层楼的高,所有的地平面,荷兰这个国家全部灭掉啊!全世界的地图要重新画,为什么?只有高山可以显露出来,低于海平面的或者是低于三十公尺的,统统要被淹没!第二点,太阳直射的时候,会继续高温,我们盐水、盐巴的含氧量会减少,地球会把氧气蒸发,含氧量会减少,海平面温度会上升。温度愈上升的时候,水气就会愈多,气温愈暖和的时候,水气愈多的时候,风就愈大。因为地球自转的关系,就会夹带大量的自转的风跟雨来,所以,
该下的地方不下雨,不该下的地方,雨下很大,一下子下三十四寸,雨下很大,所以,淹水死了很多人。结果本来可以做农作物的地方,栽种不出东西,种不出东西出来。第三点,地球暖化以后,鸟类跟虫类,鸟类孵出来,跟昆虫孵出来,它要对准时间,对不准时间,这个鸟类一出生的时候没有昆虫吃!知道吗?现在目前已经差了二周。也就是地球提前暖化,春天提前二个礼拜来到,所以,昆虫提前孵化,鸟慢孵化,结果吃不到昆虫,百千万的鸟统统死亡!第四点,本来高山上是没有蚊虫的,愈冷的地方,蚊虫没有办法活的,地球暖化可怕的地方,所有的地方都会开始产生蚊虫,蚊虫就会开始一直传染病,会一直攻顶。本来高山是冰原冷冻的地方,蚊子是飞不上去的,也不会活;地球暖化以后,所有的传染病会往山上移动,知道吗?因为热嘛!第五点,地球一直热的时候,人类呼吸会更困难,传染病,紫外线会愈强,会愈来愈没有抵抗力,人类死亡会愈多!第六点,人类会愈生愈多,到五十年后,人类的数量会达到九十亿到一百亿。这个时候,南极是占整个地球淡水的70%,南极融化,淡水就没有了,海中的盐巴、盐分就会增多,就会沉淀。鱼类靠着珊瑚生存,珊瑚会全部死掉;珊瑚死掉,藻类就会滋生;藻类滋生就会释放毒素,鱼吃了藻类,鱼身上就有毒,人类再吃了鱼类,人类还是会中毒!整个生物的食物链彻底破坏、彻底摧毁,而人类不自觉知。
环境评估,地球暖化,科学家说:如果地球人不再重视、不敢面对它,五十年后的地球,小朋友看不到鸟叫、看不到溪水潺潺、看不到瀑布,统统干了!这温度一干以后,所有的植物,泥土所有的水分统统蒸发,
元明。在眼能见,在耳能闻,在鼻嗅香,在舌尝味,在身觉触,在意知法]。为什么?因为佛性能作用,能起妙用,真心能起作用。即值在这个见一切相,无生的当下,见一切相都是缘起,悟到无生的时候,即体即用,体就是用,用不离体,体用就是一如。[虽分六和合],但是[元是一精明],同一个清净自性,[此为真本,修行当取为因地心者]。这个要当作是因地心。
打开《表解》,这个统计起来,左边这个就画一个归纳表,就更清楚! 菩提(此云:觉道)有三:
一、什么叫做真性菩提?就是真如自性—真如是理,此理,为自心本觉之佛性—证极此理,法身显现—法身,证得法身德。
二、实知菩提—真实之智—穷彻一心本源,称真如理,所证之根本知—以真实智,照本觉理—成般若德
三、方便菩提—叫做权巧方便—自觉已满,然后觉他从根本智,起后得智—种种显现,自在无碍—得解脱德。 菩提有三:
㈠真性菩提—以理为道——也就是法身德。这是因。 ㈡实智菩提—以智慧为道——就是般若德。这是果。
㈢方便菩提—以透机施教为道——即解脱德。方便菩提就是专门在利益众生,这是果。方便菩提,就是专门在利益众生。 菩提有三:
㈠性净涅槃—自性清净故 ㈡圆净涅槃—诸妄灭尽故
㈢方便净涅槃—随缘示现故
[又识精者,第八识精明之体。此体虽带少分之妄],究竟悟了全体是真。[究竟全体是真]。这个第八意识就很微细了,就是接近本性那种微细的动念了,叫做一念不觉生三细,这个要到八地菩萨以上,才有办法去降伏它,因为微细到连菩萨都没办法。[如捏目所见第二月],捏目:眼睛就是这样子(慧律法师捏自己的眼睛),诸位!这个比喻很重要,这个眼睛叫做真如,佛证到真如就是这样,证到涅槃妙心,看得很清楚。虚空当中,就看到一个月亮,这个月亮就是绝对的真心,表示眼睛没有眼翳,没有!完全清净。第八意识动念以后,就怎么样?眼睛(法师捏自己的眼睛),捏,把这个眼睛捏。咦?怎么二个月亮呢?第八意识就是这样子,微细的,把真如动念以后,就变成二个月亮。所谓第二月,第二月虽然是妄;但是,离真最近了。月亮在中间,眼睛一弄,月亮旁边又跑出一个月亮,这月亮虽然是虚妄的;可是,很接近真的月亮。
如果你看到的是水中所影现出来的月亮,就很遥远了!水中看,影现出来的,就离那个真月很遥远的了。我们眼睛现在看出去的,着这个境界,就是水中月。微细的第八意识、第七意识的法执,就是第二月。把它一放,彻底放,眼睛恢复原来的眼睛,就是证得真如。所以,修行你要在哪里下功夫呢?就在万缘放下,这个地方下功夫,你就找到真的功夫。也就是说:世间人看到的,好像很大的事情;在我们大修行人看:没有什么啊!世间人每天吵吵闹闹,为了一个观念,拼得你死我活;当你是个大修行的时候,发现执着这个观念,争吵不休,没
有意义,放下,大修行人就好像没有什么事情。所以,佛陀心中,歇即是菩提,没有任何的事情,因为他如如不动,连微细的惑统统断尽,这个多了不起啊!什么境界在佛陀看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陀不即一切法,不离一切法,心如如不动,真月就显现。
动念是什么?动到执着的念,就会产生第二月,烦恼就一直存在了。[全体是真月],第二月就是已经很接近真月了。凡夫没有办法看到第二月的,凡夫只看到水中月(法师笑)。我们看到一切山河大地,就是水中月,我们看到一切山河大地就是水中月,本性所显露出来的,我们执着的,统统叫做水中月。连粗糙的执着都放不下,更谈不上闭上眼睛,去观照第七意识、第八意识那种微细的执着,根本就碰不到!那一些微细的执着,伤害于你无形,在无形当中,一直在伤害你,而我们被微细的执着捆得死死的。所以,你要执着,记得!执着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叫你多念佛就是这样,因为众生不执着不可能啊!修行就是这样子,你能放下多少算多少了,全力以赴地集中精神,念南无阿弥陀佛了!但是,你要开大般若智慧,你的烦恼才会减少啊!所以,听《楞严经》,是有帮助你往生极乐世界的,绝对不会障碍你往生极乐世界的。
全体是真月,[但多一捏之妄],[捏]就是妄动,一捏之妄就是妄动。[放手全真]。手一放,整个月亮就显现。记得,放下,再放下,彻底放下。彻底放下,是修行人一生一世的功课,你要见真,就是要这样的功夫啊![在众生现前身中,舍此则无真可显,故阿难求索真心之后,
如来十番显见,即显此也;请修之后],请修就是请求如何修行,叫做请修之后。[所指入门,亦指此也]。也就是在见真心才开始修行,依此真心为修行的本因。如果用现在大家听得懂的名词,就是碰到一切境界,你能如如不动,就是用这个心修行,就是这样,这个大家都可以体会。对不对?因为讲了很多,你体会不出来啊!
[五卷诸佛证云: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说:你想要知道无上的菩提佛果,令汝速证,最快的,能够安乐解脱。修学佛法的人更幸福,更能懂得什么叫做快乐,他根本就不需要借重假的这个境界来娱乐自己。六祖讲的:惠能心中常生智慧,不知和尚叫我做何功德?他不知道要做什么啊?自性本来就是功德啊!六祖到五祖那边,惠能心中常生智慧,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心中常生智慧,心中就安乐解脱;心中常生智慧,就寂静妙常。为什么叫做寂静?因为诸法本空,是你内心自己在闹啊!妙常,[妙]就是不可思议。[常]就是真常。也就是你的六根,更非他物,你六根里面就有这种功夫,见一切相,心如如不动;闻一切声,心如如不动;嗅一切香、臭,心如如不动。
[验知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决指根中,见、闻等精]。[见、闻]就是见闻觉知;[精]就是精明之体。[识精为总],[识精]就是本性。[六精为别],在眼叫做见性;在耳叫做闻性,鼻就嗅性,等等。六根统统就是同一个本性。所以,一精明开为六和合。六精本是一精也。如来首显见精者,即示真本也;文殊独选耳根者,即用真本也]。为什么独选耳根?因为我们娑婆世界耳根最利,能闻法的就是耳根;诸位!能听是非的
也是这个耳根啊。可是,你听是非的,那就是意识,那叫做妄;听闻正法的,这个就是真。
[须知此经宗要,即是舍识用根]。舍分别心,用不生不灭的根性来修行。[前普判误认科中],误认,就是误认妄心有体当中,[首明之,此中再明之。第四卷末,若弃生灭,守于真常,生灭者,识心也;真常者,根性也]。要记住!识心、根性不二性,这个要特别的注意!你千万不要把生灭的识心跟真常的根性打成两段,完了!佛法是不二法门,你认识生灭意识心不可得,那个刹那就是根性,就是转识成智。所以,不能打成两段,意思就是:不能逃离这个现实社会,而求解脱,你要面对现实,才能讲超越。[复重明之],再一次说明。[此皆出自如来本意,有以此处],有的人认为这个地方,看到这个名词,[识精]这个名相,[见其名为识精,便不敢认为真者],便不敢认为真心,[误矣]。这是大错特错的。识精就是本性、就是真心,把带了少分的妄的第八意识除掉,就是本体!
[岂不观元明,元清净之语乎?能生诸缘者:以识精即第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是根据《成唯识论》、《大乘起信论》,叫做染净和合,染的、净的各占一半。那么阿赖耶识从哪来呢?从真如,就是如来藏性一念不觉而生三细,三细就是第八阿赖耶识跟末那识,那个业相、转相、现相这三种微细,那个时候还没有妄现境界。所以,境界为缘长六粗是后来能所,就是见分、相分再演化出来,那么,就是粗糙的境界了,叫做境界为缘长六粗。一念不觉生三细,全部在心里面微细的执着;境界为缘长六粗,就已经在境界上能所不断讨论了。所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楞严经3)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十番显见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