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1》教案
教材分析:
这次训练共安排了5个项目,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处处留心。要求学生通过认识动物标牌,懂得生活中处处皆语文。 2、写好钢笔字。指导学生写好“撇”画和“捺”画。 3、读读背背。目的是帮助学生积累知识,丰富文化积淀。 4、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学写毛笔字。学写新的偏旁部首,联系有关字来练习。 学情分析:
学生对动物比较感兴趣,在这样的兴趣的刺激下,读准字音对学生来说应该难度不大。对《风》一诗的理解可以借助“猜谜语”的形式来完成,学生会感兴趣,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懂得细,观察,处处留心,随时能学习语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指导学生认真临帖,写好“撇”和“捺”画,“撇”要略收,“捺”要舒展。认真地描红、仿影、临写。
3、帮助学生积累,丰富文化积淀。教学中应启发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边读边想,大体了解诗意,着重练习朗诵、背诵。
4、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学会体验,学会表达,表达时要礼貌、真诚、流畅。
重点难点:
重点:积累词语、古诗。 难点:能修改不简洁的段落。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明白“只要处处留心,随时能学语文”。 2、认识图片上的6种动物。 3、修改语言不简洁的段落。
1 / 8
4、学写钢笔字。 重点难点:
重点:明白“只要处处留心,随时能学语文”。 难点:能修改语言不简洁的段落。 教学准备: 动物图片 教学流程:
体会“处处留心,随时能学语文”→认识动物→学习修改不简洁的语段→学写钢笔字→作业
教学过程:
一、体会“处处留心,随时能学语文”
1、同学们平时一定爱到动物园玩吧,爸爸带小芳到动物园去玩,小芳会有什么收获呢?
2、指名朗读练习中的短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小芳有什么收获。 介绍有关水獭的知识:半水栖兽类,长70-75厘米,尾扁平,长50厘米。头扁,耳小,脚短,趾间有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组织交流,教师随机引导:在动物园里,小芳不仅认识了很多动物,还知道了“獭”的读音,更明白了“处处留心,生活中随时能学语文”。
3、你在生活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组织交流,比如在花木市场看到各种颜色、各种姿态的花,体会到了“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含义。
二、认识动物
1、动物园有很多动物,你们认识老师出示的动物吗?你们了解它们吗?(出示相关图片)
2、根据学生的认识情况,教师出示带有拼音的动物名称,并交流这些动物的基本知识。
3、学生自由认读,并和同桌交流。
4、“开火车”认、说动物名称,其他同学跟读。 三、学习修改不简洁的语段
2 / 8
1、小芳参观完动物园,就写了一篇日记,可她对其中的一段话总感到不满意,我们一起来做“医生”,为这段话会诊一下,看看小芳为什么对这段话不满意。
2、学生自由朗读那段话,寻找小芳对这段话不满意的原因。 3、组织交流。
教师在学生交流中归纳总结:
这段话主要是语言不简洁,显得啰嗦。如“这些小象”在文中就有5处。 4、找出了病因,我们帮小芳怎么改呢?大家在自己的书上改改看,等一会我们一起来交流,看看小芳会不会满意。
5、利用实物投影巡视中发现的典型情况,组织全班交流。
如第2句中的“这些小象”可以改为“它们都有”。第3句中的“这些小象”可以改为“它们”,第4句中的“这些小象”可以去掉。
6、自由朗读修改后的段落,并读给同桌听听,体会变化。 四、学写钢笔字
1、了解了动物的知识,有了这么多的收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写钢笔字。请大家仔细观察这组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交流:这3个字右边都有撇和捺。
2、这样的字怎么写好看呢?根据书上的提示,老师来写一个试试看。(教师示范)
3、大家在自己的书上练习写“次”,描一个,再写两个。 (1)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写字的典型情况,再作指导。 比如撇没有收,捺不舒展。
(2)学生继续练习,写“次”,并描一个“缺”,再写两个。 4、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写“缺”的典型情况,再作指导。 5、学生继续练习,写“缺”,并描一个“珍”,再写两个。 6、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写“珍”的典型情况,再作指导。 7、学生练习把“珍”写好。 五、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中的单元练习。
3 / 8
2、把今天了解的动物介绍给家人。 板书设计:
只要处处留心,随时能学语文。
教学反思:
让学生谈收获时要让全班学生参与,尽情发言。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本练习中的8个词语和一首描写风的古诗。 2、用毛笔写好带“木字旁”和“提手旁”的字。 重点难点:
重点:读读背背,积累词语、古诗。 难点:用毛笔练写偏旁。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古诗录音。 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积累词语,积累古诗→学写毛笔字→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上节课认识的动物图片,指名学生认。 二、读读背背,积累词语
1、今天,我们的词汇库里要迎来新朋友,大家把书打开,自由读读8个词语,想一想哪些词语你以前听说过或看到过。
2、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桃李争妍”的读音。
3、交流自己听说过或看到过的词语,结合生活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如“文思敏捷”。在三年级时学的《少年王勃》一课中形容王勃“才思敏捷”、“文思如泉”,他真是“聪明过人”,一篇《滕王阁序》一鸣惊人。
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青出于蓝”是指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指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很不容易。
4、以拍手的形式有韵律地朗读8个词语,并试着背诵。
4 / 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练习1》教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