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建筑石头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为黏滞性、塑性、温度敏感性。 5、Ⅱ级钢筋的代号为HRB335,其抗拉强度≥490 MPa,其伸长率≥16%。 6、粉煤灰可作为水泥的混合料,还可作为混凝土的掺合料。
7、钢筋做冷弯性能试验时,弯曲程度用弯心角度和弯心直径对试件直径的比例衡量。
8、烧结多孔砖主要用于承重墙,烧结空心砖主要用于非承重墙。
9、有机涂料常有三种类型,即为溶剂型涂料、水溶性涂料和反应性涂料。 10、石灰浆体的硬化包含了干燥、结晶和碳化三个交错进行的过程。 11、抹面砂浆要求具有良好的和易性,还要有较高的耐碱力。 12、冬季施工,现浇预应力钢筋砼梁,选用早强剂硫酸盐类。
13、引起混凝土干缩的原因是毛细孔中水蒸发而收缩,以及硅石胶体中脱水而收缩。
14、胶粘剂的组成物质一般为粘料、催化剂、稀释剂、填料和其他填加剂。 四、简答题
1、硅酸盐水泥石受腐蚀的种类和防止措施有哪些?
答:腐蚀种类:软水侵蚀、硫酸盐腐蚀、镁盐腐蚀、碳酸性腐蚀、一般酸性腐蚀、强碱腐蚀。
防止:(1)合理选用水泥品种,减少水泥中易被腐蚀的组分;
(2)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减少腐蚀性介质进入水泥石内部的通道; (3)做保护层,可在水泥石表面涂抹耐腐蚀性的涂料;
2、何谓钢筋的冷加工和时效处理?钢筋经冷拉后其力学性质有何变化? 答:将钢材于常温下进行冷拉、冷拔或冷轧,使产生塑性变形,从而提高屈服强度,这个过程称为冷加工强化处理。
将经过冷拉的钢筋于常温下存放15~20d或加热到100~200℃并保持一定时间,这个过程称为时效处理。
冷拉以后再经过时效处理的钢筋,其屈服点进一步提高,抗拉极限强度稍见增长,塑性继续有所降低。由于时效过程中的内应力的消减,故弹性模量可基本恢复。
3、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1)水泥强度等级和水灰比——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2)养护的湿度和温度; (3)龄期。
4、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不变的条件下,试用五种方法来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答:(1)平均用水量;(2)骨料的配合比;(3)改善水灰比;(4)改变砂粒的配
合比;(5)选择水泥的品种;(6)外加剂。 5、国家标准对废品水泥和不合格水泥有何规定? 答:氧化镁、三氧化硫任何一项不符合规定为废品;
初凝时间小于45分钟,终凝时间超过360分钟,降级使用的为不合格水泥。 6、材料的导热系数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导热系数大小与其组成与结构、孔隙率、孔隙特征、温度、湿度、热流方向有关。
7、影响材料强度试验结果的因素?
答:(1)组成结构(2)材料的含水状态以及温度(3)测试所用的形状及尺寸(4)测试速度及试剂表面形状。
五、计算题
1、直径为25mm的钢筋试件,做拉伸试验,测得屈服点和最大破坏荷载分别为210,拉断后测得标距增量(ΔI=l-l0)为25mm。试求该刚才的屈服强度σs和伸长率σ5。 解:σs=210×1000÷490.9=430
伸长率σ5=25÷(5×25)×100%=20%
2、一组砂浆试块,按规定养护到28天,测得其破坏荷载分别为57、61、62、63、64、77KN。试评定该砂浆的抗压强度( MPa)。 解:F1=57×1000÷70.7×70.7=11.403 F2=61×1000÷70.7×70.7=12.204 F3=62×1000÷70.7×70.7=12.404 F4=63×1000÷70.7×70.7=12.604 F5=64×1000÷70.7×70.7=12.804 F6=77×1000÷70.7×70.7=15.405
F= (F1+ F2+ F3+ F4+ F5+ F6)÷6=76.824÷6=12.804 3、
1)尽量避免采用裸露药包爆破或导爆索露天爆破,必须采用时,要覆盖砂土;
2)控制一次起爆炸药量,从“空间”(分散布药)和“时间”(分段起爆)两个 方面,将爆区总药量均匀分布到各个爆破部位,使爆炸能量最大限度地有效 利用,将耗于爆炸冲击波的无效能量减至最小限度。 3)选取合理的最小抵抗线方向和大小,优化爆破参数,改进装药结构(如采 用空气间隔分段装药、垫层装药和不耦合装药等),确保填塞高度和质量等, 使每个药包的爆炸能量都得到充分利用。 4)精心施工,抓住地形测量、地质勘查、竣工检查和爆破施工等四个环节,确保设计要求。 5)不在清晨、傍晚或露天等有利于空气冲击波传播的气象条件下实施爆破。
6)巷道中空气冲击波可采用“挡”的措施消弱其强度。例如在爆区附近垒砖墙、垒沙袋、砌石墙等构筑阻波墙。有些国家曾采用高强度的人造薄膜制成水包代替阻波墙。充满水的水包与巷道四周紧密接触,当冲击波来到时水包压力增大,即将其转移到巷道的两帮,增加了抗冲击波的能力。水力阻波墙造价低,制作快,防冲击波效果好,一般可减弱冲击波3/4以上,并能降低爆尘和有害气体。
7)水下爆破时,降低水下爆炸冲击波强度的有效措施是采用气泡帷幕防护技术。就是在爆源与保护对象之间的水底设置一套气泡发射装置。一般采用钢管在其两侧开设两排小孔,当向发射装置输入压缩空气后,大量细小气泡便从小孔连续不断地向外射出。受浮力的作用,气泡群由水底向水面不断上升,形成一道气泡帷幕。能有效地减弱冲击波压力峰值,对保护对象起防护作用。经过工程验证,效果良好。
摘要:在爆破工程中,炸药的能量除一部分做有用功外,其余部分能量所产生的效应是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爆破技术的关键是能量控制,将尽可能多的能量用于做有用功,减小爆破的有害作用。爆破的某些有害作用目前还不能消除,只能有限地控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尽量减少公害的影响程度及范围,本文主要从爆破地震和空气冲击波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预防和做好工程爆破公害的安全措施。 关键词:工程爆破,公害,安全措施
爆破是指物质发生急剧变化并放出大量的能量对周围介质做机械功,同时可能伴随有声、光、热效应的现象,其基本特征为:速度高、威力大和破坏作用强等方面。爆破中会出现有用功和无用功两方面,无用功及爆破的副作用,如地震效应、冲击波等有害作用,对相邻物体、构筑物和人身都会产生危害性的影响,因此,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以下将对爆破地震和冲击波这两个方面的公害进行安全措施有效防范的探讨。 一、爆破地震的形成及预防措施 1、形成及原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工程造价的两种含义(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