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的综合开发课堂练习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是国际上小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成功典范,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0°W 500 200 200 30°N 煤炭 水电站 铅锌 城市
1.田纳西河流域(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水能资源丰富 C.气候炎热干燥 D.矿产资源贫乏 2.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是( )
A.梯级开发 B.防洪发电 C.提高水质 D.环境建设
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3.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地貌特征是( )
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B.地形崎岖,溶洞广布 C.地表破碎,千沟万壑 D.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4.造成黄土高原地区形成如此地貌特征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 )
A.露天采矿 B.黄土质地疏松 C.夏季暴雨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5.黄土高原的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针对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平整土地,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B.封坡育林育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C.修建水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D.改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6.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A.平整土地 B.修水平梯田
试卷第1页,总7页
C.深耕改土 D.造林种草 7.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减少污水排放量
怒江是中国获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三江并流”中的大河之一。当建设水坝的时代在世界范围内走向终结的时候,中国西部却掀起了修建大坝的浪潮。据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在研究是否批准在仅存的两条自然生态河流之一——怒江上修筑众多大坝,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兴起“废坝”运动,是因为修建水坝可能对环境造成许多不利影响,如 ①土壤出现盐渍化 ②河口三角洲淤积缓慢 ③使海水倒灌,海岸受侵蚀 ④近海鱼类减少 ⑤灌溉 ⑥航运 ⑦养殖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⑤⑥ C. ③④⑤⑥ D. ②⑤⑥⑦ 9.在怒江进行水电开发遭到众多反对的主要原因有
①在怒江建坝截流,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流域生态环境恶化 ②落差小,水能不丰富
③怒江的水电开发主要是为了“西电东送”,但由于输电距离远、成本高、沿途损耗大,需要进行认真的经济效益分析
④影响和降低其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地质、地貌、生物多样性、珍稀濒危物种以及自然美好价值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读下面两段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水能蕴藏量约6.8亿千瓦,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我国电力工业主要有水电和火电两种形式,其中火电是主体。
材料二 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为414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
10.我国河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A. 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 B. 我国水能资源不丰富
C. 由于我国用电量大,所以水力资源尽管开发率很高,但仍比火电少 D. 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数量少 1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 河流的梯级开发 B. 土地资源利用率及高耗能工业 C. 旅游业开发 D. 疏通河道
下图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区示意图”。图中M地是水草丰美的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20世纪初期以前是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其显著的特点是西部土地的不断开发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增长;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专门化,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
试卷第2页,总7页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历史上开发M地区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 ) ①水土流失严重
②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③夏季土壤盐渍化严重 ④土壤板结与酸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胡佛水坝是美国综合开发科罗拉多河水资源的一项关键性工程。有关胡佛水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质、地形条件复杂,施工困难
B.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时易破坏生态环境 C.交通不便,施工难度大
D.水坝只有发电功能,防洪、航运、供水功能不明显
图为“长江与黄河干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4.甲、乙两河段开发利用的共同方向是( )
A.大规模开发石油资源 B.利用水源大规模种植水稻 C.合理开发水能资源 D.扩大内河航运能力
15.长江、黄河两流域中下游地区共同面临的最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沙尘暴 B. 石漠化 C. 土壤次生盐碱化 D. 水体污染
16.对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保护的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游山地重点保护好植被生态
B.河谷平原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C.在河流的上中游要扩大土地灌溉面积,促进农业发展
试卷第3页,总7页
D.下游要建水库,促进水产业的发展
17.2005年6月16日上午9时,4股水流从小浪底水库出水口的导流洞和明渠喷涌而出,直泻黄河下游。至此,黄河调水调沙正式进入生产运行。据了解,自2002年起,黄河先后进行了3次调水调沙试验,将2亿多吨泥沙送入大海,使黄河下游不断恶化的河道形态得到初步调整。此次调水调沙过程需要15至20天。这是小浪底水库第一次进行正式调水调沙。据此完成(1)--(2)题。 (1)此次试验所用的水主要来自( )
A.三门峡水库 B.小浪底水库
C.刘家峡水库 D.丹江口库
(2)关于利用人造洪水冲沙减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措施是治黄之本
B.人造洪水能冲沙减淤是因为提高了水流速度 C.人造洪水能冲沙减淤是因为抬高了水位 D.人造洪水能减少水土流失
18.读“长江流域图”,判断(1)--(4)题。
(1)长江近十几年洪涝灾害频繁的人为原因之一是( )
A.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工程 B.裁弯取直工程
C.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D.围湖造田 (2)该流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正确的一组是( )
①水土流失严重 ②大气污染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 ④水体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该流域开发的优势是( )
A.上、中、下游水能资源均丰富 B.石油资源丰富 C.天然黄金水道 D.太阳能资源特别丰富
(4)以下著名的水利工程在长江流域范围内的是( )
①都江堰 ②郑国渠 ③葛洲坝枢纽工程 ④小浪底枢纽工程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9.读下图回答,河流E的汛期是( )
试卷第4页,总7页
A.春汛 B.夏汛 C.秋汛 D.凌汛
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据此答题。 20.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 A.6月 B.7月 C.8月 D.9月
21.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上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融化,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读下图,回答2一4题。
图3一16
22.结合图示关于三峡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三峡水库属于峡谷型水库,长度、深度大 B.坝址处于我国地势的二、二级阶梯交界处
C.巨大的工程建设规模形成了上百万的移民,移民的妥善安置是该工程成败的关键 D.相对于三峡工程产生的巨大综合效益而言,带来的不利影响可忽略不计 23.“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长江的荆江段(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形成“地上河”,其成因为
①该地区处于地形转换位置,河流落差变小 ②江水流出峡谷进人平原,河道变宽
③上游地区尤其是山区大量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 ④降水集中于春夏两季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4.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对长江洪水起到巨大的、天然的调蓄作用,该作用的示意图(实线表示没有湖泊调节或调节作用小,虚线表示洪水受到湖泊明显调节以后的情况)正确的是
试卷第5页,总7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流域的综合开发课堂练习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