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花卉栽培 说课稿
院部:商学院 说课教师 丁九敏 团队成员: 刘玉石、许学明、宋维春、王峻峰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汇报的课程是《花卉栽培》。本门课程主要从课程目标与定位、内容、课程的教法与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与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五部分来阐述。
一、 课程目标与定位:
1.课程定位
以人才市场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为依据,确定园艺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拥有相应文化水平和职业素质、具备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花卉栽培》是园艺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课程定位属于专业技能平台。本门课程是园艺技术专业二年级开设的课程,与其相关的前导课程有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园艺植物保护和土壤肥料学等,同时花卉栽培也为后续课程园林规划与设计、插花与花艺 、园艺植物造型 打下坚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另外《花卉栽培》还是国家职业技术资格证书花卉园艺师三级和高级插花员考核的主要考核模块。
2.课程目标:包括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职业能力目标三部分。
素质目标:强烈的进取心与团队合作精神、交际沟通销售能力、快捷的获取信息与知识的能力与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职业操守。
知识目标:花卉识别、花卉繁殖、花卉栽培养护要点及花卉的应用。 职业能力目标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专业能力是知识目标衍生的能力、社会能力是素质目标的体现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
从以上的表述可以看出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职业能力目标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三位一体、互相支撑的。由这三个目标组成的课程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具体岗位指向主要有:园林园艺企业的产业化生产技术岗位、管理营销岗位、园林
-1-
工程中的植物设计岗位、种植工程岗位与后续的养护管理岗位等。
明确了课程目标与定位,我们就要选择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
二、课程内容:包括三点
1.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课程设计理念:紧紧围绕“双证融通,工学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课程。
按照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教学项目-技能训练的思路来设计课程 以岗位需求为目标:明确课程定位——与职业岗位(群)对接。 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教学内容——工作过程构建学习领域。 以生产过程为载体:设计教学项目——实施项目教学法。 以技能考核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2.教学内容选取的依据
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根据企业实际工作过程操作要求,参照行业标准选择实践教学内容。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要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知识点相结合,体现教学内容的 “职业性”。这就要突出每一教学模块的应用性,才能实现我们所说的教学目标与职业岗位设置相对接,突出职业院校技能培养的特点。 3.课程教学整体设计
具体包括四点:1、能力模块教学 ;2、工作任务驱动;3、具体项目支撑导入 、4分组合作、过程性考核。所谓能力模块教学是将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花卉的识别、繁殖、栽培与养护及花卉的应用。按照基础技能-操作技能-管理技能-拓展技能四个层次构建课程体系。所谓任务驱动就是每一模块的教学内容都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与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相对接。每一个学习、工作任务都是由相应的教学项目支撑,导入具体的教学内容,本门课程的教学项目是按照企业生产操作顺序 识别-育苗-生产栽培-销售应用来设计的,这是具体的学时分配,本门课程共60学时,理论40学时、实践20学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点项目化,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场所,打破理论和实践的课时限制,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2-
花卉栽培课时分配表
序号 课程单元 学习任务 具体项目 项目一 一、二年生花坛花卉识别 项目二 宿根花卉识别 1 150种常见花卉的模块一 园识别 艺花卉识别 项目三 球根花卉识别 项目四 水生花卉、多浆花卉识别 项目五 室内花卉与兰科花卉识别 项目六 木本花卉(花灌木)识别 项目七 草花播种育苗 2 模块二 园园艺花卉有性和无艺花卉繁殖 性繁殖方法的掌握 项目八 枝插、叶插育苗 项目九 嫁接育苗 项目十 分株与压条繁殖 项目十一露地一、二年生花卉栽培养护 模块三园艺花卉栽培与养护 项目十二露地 宿根花卉的栽培与养护 连云港本地常见露地及温室花卉的栽培与养护 项目十三露地 球根花卉的栽培与养护 项目十四 露地木本花卉的栽培与养护 项目十五 温室盆栽花卉栽培与管理 项目十六温室水培花卉生产与管理 项目十七温室鲜切花栽培与管理 4 总计 模块四 园连云港本地主要园艺花卉应用 艺花卉应用形式 机动 项目十八 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 项目十九 花卉室内装饰 学时分配 2 1 1 1 2 1 4 4 4 2 2 3 3 2 6 2 12 4 2 2 60 6 2 30 14 8 3 从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可以看出本门课程花卉识别是基础,不认识花后面的内容无从谈起,花卉应用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但是这部分是后续课程园林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花卉栽培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模块二花卉的繁殖和模块三花卉的栽培与养护。
关于课程设计中的第四点:过程性考核我们会在后面进行阐述。 选定了教学内容,老师就要考虑如何因材施教。
三、课程教法学法
-3-
包括三点内容:
教法: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学情:学情及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特色:教学特色 1.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门课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现场体验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这六种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模拟企业实际工作环境来进行。案例教学法:我们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教工群向全校教师征集花卉养护过程的问题作为教学案例,师生共同判断问题原因,由学生形成解决方案,教师修改后发给相应的老师,听取反馈意见。无论是采取哪种教学方法,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职业能力训练贯穿始终。
这是我们在课程教学中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图片。
通过月季的T字型芽接图片展示如何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切取接穗上的芽子,芽上0.5cm处下刀;取下盾形芽片;在砧木上做一个T字型切口;芽子嵌入切口中;绑扎。教师在教中做,学生在做中学,以学促教。 2.学情及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花卉栽培》要求学生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实践经验、动手操作技能及自主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园艺技术专业二年级的学生现状是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实践经验偏少 、动手操作有激情、自主学习能力差、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稍弱 。针对这种状况,教师通过将理论知识融入到项目教学中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而学生也要通过这5中方法(善观察、勤动手、多思考、多总结、善创新)弥补自身的不足,适应本门课程的教学特点。 3.课程教学特色: 主要包括四点
(1)校企合作,构建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2)任务驱动、项目支撑导入的教、学、做一 体化教学模式。
(3)理论教学直接融入项目教学中,实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 (4)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过程性考核,综合评价的”课程考核方式。
过程性考核成绩占60%,其中花卉识别占15%、 繁殖栽培项目30%、 花
-4-
卉应用及问题总结报告15%,小组内项目参与度占25%,避免学生在小组内出工不出力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占10%、出勤占 5%。
要按照我们讲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我们现有哪些软件及硬件条件的支撑与保障呢?
四、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
1.教学团队
姓名 丁九敏 刘玉石 许学明 宋维春 王峻峰 年龄 39 39 49 55 44 职称 副教授 讲师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学历 博士研究生 大学本科 博士研究生 大学本科 在读硕士 双师 是 是 是 是 是 这是校内专任教师,也聘请固定兼职老师3名,本行业领域的专家做讲座,企业优秀生产技术员现场指导评价,来弥补专任教师的不足。 2.教学条件
校内园林园艺生产实训基地,这是基地内实训项目及学生实习图片。除了校内实训基地外,本专业还有7个校外合作实训基地:(连云港金辉农业有限公司;连云港兆隆翠景生态园林有限公司;连云港天通农资有限公司;青青花卉园艺有限公司;南通九鼎集团;上海虹华园艺有限公司;江苏瑞信农业有限公司。)来弥补校内实训基地大规模综合性实训项目的不足。 3.教学资源
(1)教材的使用和建设
曹春英、陈卫元和周余华主编的《花卉栽培》是我们主要应用的教材,都是21世纪农业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2)立体教学资源:除了教材,课程的大纲、日历、教案、课件等,本课程全套的实训资料及视频、花卉图片光盘和网络资料等立体的教学资源保障课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成果
院级教改课题:《结合园林园艺基地实践教学的园艺植物栽培系列课程教学
-5-
改革模式研究》
院级科研项目:园林常见彩叶植物扦插繁殖技术
院级科研项目:植物激素在切花百合生产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发表本课程教改及科研论文8篇
啄木鸟植物医院:获得本校第三届大学生创业大赛二等奖 培训花卉园艺师及插花员500余人
想得挺好,也有条件实施,那么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何,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五点: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五、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先讲一下本门课程的教学流程,选取的教学内容及应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流程:采用教师布置任务—小组自主策划项目—学生制定方案—教师修改方案稿、定稿—生产实施—管理检查-应用考核—学生撰写总结报告
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教学流程的对应讲解。 以生产过程为载体设计教学项目。 工作任务: 花卉的有性繁殖
选择项目七 秋播草花播种育苗中大家都熟悉的的一个环节播种为例,对教学过程进行讲解。
教学内容:种子的识别与判断、播种方法、流程示范、学生播种操作训练、总结考核
教学目标:素质目标以组为单位,组内人员进行分工,体现团队协作精神。 快速的获取信息与知识的能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播种繁殖优缺点,熟悉良种条件,正确判断购买种子的优劣。熟悉种子发芽的影响因子,能够找出种子出苗不良的可能原因。熟悉种子的播种流程、播种方法,不同种子选择适宜的播种方法,正确完成播种流程。
职业能力目标播种流程的完成及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能力。 关注草花市场,追踪热门及本地常用花卉,熟悉其应用。树立效率意识、成本意识、责任意识。
教学过程:观、模、练、评
采用的教学手段主要为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入法,模拟企业播种工作环境的情境式教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
-6-
1. 观: 种子的识别与判断
各组自己准备种子的形态识别:金盏菊、硫华菊、波斯菊、矢 车菊、雏菊、虞美人、鸢尾、桂竹香、石竹、三色堇、二月兰等 根据良种条件判断本组种子的优劣种子 是否进行了前期处理(消毒、浸种催芽) 种子形态图片
1.观: 播种方法及流程示范
播种方法的选择:撒播(小粒种子) 、条播(中、小粒种子)、点播(大粒种子) 图示法演示,教师教中做。教师现场演示如何根据种子类型选择播种方法及其具体操作,完成整个播种流程。
2.模: 播种中注意事项的总结,学生进行不同播种方法的少量练习,学生在练中做。
3.练: 学生播种操作训练 做中学
根据所学的播种方法,结合种子大小及基质类型的具体情况,确定播种方法,条播、撒播及穴播。在此过程中教师巡视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各组播种结束后插好播种草花识别标牌,安插温湿度计,在实习记录本上记录本组花卉的播种顺序。 4.评:总结考核
(1)播种中存在问题的总结、讨论 。 (2)播种环节的考核:
种子的优劣、数量及前期 处理15%; 播种操作35%
播种苗的出苗率及苗势50%
(3)布置新任务:草花苗期栽培管理方案的制定及观察记录。
链接知识点: 影响种子发芽的主要因子 链接知识点: 良种的条件
种子消毒及催芽的方法
-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3花卉栽培说课稿(ofice)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