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赈灾物资运输问题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0-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赈灾物资运输问题

摘要

四川雅安遭受强烈地震灾害,全国人民全力投入抗震救灾,赈灾物资从全国各地纷纷运往灾区。由于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原因,前往灾区的道路受阻,在限定赈灾物资的载荷量的情况下运到灾区地,为了确保五种赈灾物资及时发到受灾群从手里,并且保障救灾物资的完整,列出线性方程,建立模型,利用线性规划法,求出了物资运输问题的最优解,分析列表得到了一个最佳的物资运输方案。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要确定出合适运输方案,制定全部可行的装载方案。而赈灾物资需要直接运送到村,根据龙门乡所辖各村的地理位置,在考虑区域物资相对平衡的前提下制定运输方案。

关键词:物资保障 线性规划法 区域物资平衡方案

1

一、问题的重述

1.1问题的背景

四川雅安遭受强烈地震灾害,全国人民全力投入抗震救灾,赈灾物资全国各地纷纷运往灾区。由于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原因,前往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的道路受阻,赈灾的物资只能由额定荷载为6吨的军用卡车把A、B、C、D、E五种物资从芦山县再转运到龙门乡。

二、问题的提出

要求在每辆卡车装载整6吨的前提下,制定赈灾物资的运输方案。 品种 单件重量(kg) 表1-1五种的信息

问题一:

每辆卡车装载10件物资,制定全部可行的装载方案。 问题二:

赈灾物资需要直接运送到村,根据龙门乡所辖各村的地理位置,在考虑区域物资相对平衡的前提下制定运输方案。

A 290 B 470 C 720 D 1069 E 1490 四、问题分析

在大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应急部门应该立即采取救援措施,及时提供赈灾物资。只有科学的、理性的赈灾物资运输方案,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和财产。

制定赈灾物资的运输方案,必须按照每辆卡车装载整6吨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情况,解决这一问题模型。

首先我们要针对每辆车装载10件物资的问题,我们试着建立深度优先的全排列。先利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列出所有可能的装载方案。然后按照每辆卡车装载6吨、10件物资,进行筛选和去重。来求出每辆卡车的所有可能的装载情况,然后进一步拓展到所有卡车的装载情况,本着宁愿供大于求,不可耽误救灾的原则,我们尝试制定所有物品的运输方案。

2

对于如何制定使区域物资相对平衡的运输方案,我们首先考虑了按各村受灾情况分配物资,分析得出各村到震中心的距离,地面震动情况都影响着各村受灾、伤亡人员的数量。我们试着通过地震波的能量衰减和品质因数Q,求解出地震波传播到某处的振幅,求解出地震波传播到某处的振幅,而振幅越大,就说明该处的受灾越严重,希望通过此种方法来估计各村的受灾情况。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考虑了不同地区人员数量的不同对受灾人数的影响,存在地震很强烈但由于某地人数来模拟受灾的人数,进而求出使物资相对平衡的各村救灾物品的数量。针对卡车数量的优化问题,我们分析了救灾物品在各村的流动情况,考虑了货物装载的时间依次运送的方式,采用消耗,尝试用逐代法,对卡车数量进行优化。

图1-1龙门乡所辖的六个村,芦山县震中的地理位

由图观察发现,六个村都处于龙门乡和芦山县之间。赈灾物资由芦山县转运到龙门乡,正好途经这六个村。

3

三、模型的假设与符号说明

3.1模型假设

1、假设运输时间不考虑,运输能力足够大;

2、假设不考虑除运输费用以外的其他费用,比如物资的储备费用等; 3、假设每个村的道路通畅无阻碍;

4、假设运输过程中无任何其他意外情况发生; 5、假设题目给的路线是准确的; 6、假设物资供给足够;

7、假设企业之间的物资的生产互不影响; 8、假设在装载前后的天气晴朗。 3.2符号说明

xi(i?1,2?) Q 卡车运载的件数i 品质基因数 地震波振幅 发到村子物资量 Az Gij

四、模型建立与求解

4.1模型建立(问题一)

设一辆车内装载了A物品x1件,B物品x2件,C物品x3件,D物品x4件,E物品x5件(xi,i?1,2,3,4,5)。分析可知,要实现每辆卡车装载6吨整且每辆卡车装载10件物资,需要满足下列表达式子:

x1?x2?x3?x4?x5?10

0.29x1?0.47x2?0.72x3?1.06x4?1.49x5?6

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发现,每辆车装载A,B,C,D,E五类物品的最多件数分别为10件、10件、8件、5件、4件。 4.2模型求解

4

不同地区受到地震的破坏程度不同。龙门乡所辖的六个村受灾情况也不经相同。通过研究地震波能量的衰弱,分析六个村的受灾情况,分配物资。 1、地震波能量衰减

当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岩层的非常弹性使地震波的弹性能量不可逆地转化为热能,导致振幅衰减。地震波振幅与传播距离、地震波衰减系数之间的关系表示为:

Az?A0e?az

式中:A0为地震波的初始振幅,Az为地震波传播到Z处的振幅,Z为传播距离,a为震波吸收衰减系数。由此看出地震波的特点:随着地震波传播距离增大,能量按指满足装载10件物品的安排中,选出所有重量为6吨的装载情况,并对五类物品进行标号,采用五进制数转为十进制数比较法的方法避免重复。最终得到四种安排方案,如下表1-2所示: 方案 1 2 3 4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A B B C A C B C B C B C B C C C D C D C D C D D E E D 物品种类安排 表1-2 一辆车的装载情况

4.3模型结果及分析

在满足每辆卡车装载6吨且每辆卡车装载10件物资的条件,只有4种方案。最后,赈灾物资运输4种方案的任一方案都可行。 4.4.1模型准备(问题二)

合理分配物资就需要明确各村到震中心的距离,各村的震动情况、房屋受损情况及人员伤亡情况。根据各个村的受灾情况进行分配,就可以使区域物资相对平衡。考虑到雅安地震对各个村的影响不同,且地震波是沿直线传播的。不同的地理位置,距离镇中心的远近不同,受灾情况就不同。所以设震中心到青龙村、王家村、五星村、红新村、隆兴村、古城村的直线距离为Z1,Z2,Z3,Z4,Z5,Z6。查阅相关资料得出数据如表所示:

5

震中距(Zn) 青龙村 6.41 五星村 15.85 红星村 10.47 隆兴村 8.85 王家村 12.75 古城村 6.24 表1-3 各村的震中距

由相关资料可知,救灾物资配送地点(芦山县)到青龙村、王家村、五星村、红星村、隆兴村、古城村的路线距离,以及每个村总人数如下表所示:

青龙村 距离(km) 人数 3000 3723 5000 3460 3000 4028 17 王家村 6.5 五星村 3.4 红星村 8.9 隆兴村 10.9 古城村 16 表1-4 各村人数到芦山县的距离

4.4.2模型的建立

数规律衰减;地震波传播到Z处的振幅Az越大,就说明此地受灾越严重,分的物资就比较多些。

2、 模拟受灾人数

由上分析可知,受灾人数与震波传到该处的振幅及当地人数呈正相关。所以,模拟受灾人数。

设Mn(n?1,2,3,4,5,6)为一个村的受灾人数,模拟受灾人数,公式为:

Mn?K?Az?Zn(5?16)

K为常数。假设Gij?i?1,2,3,4j?,5.分1,2?,3,别4,为5,每6个村得到

A,B,C,D,E五种物资的数量。建立下列公式:

Gij?Gij?Mn 6Mnn?1最终可以通过以上的模型,根据不同地区受灾人数占总受灾人数的比例,将物资公平分配。 4.4.3 模型的求解

6

根据地震资料得知,地震频率f?2.5Hz,震波为Vp?6km/s;振幅为Az,进而求出模拟受灾人数Mn,结果如表所示:

青龙村 预测人数 表1-5 模拟受灾人数Mn

4.4.4 模型结果及分析

由表得知,模拟各村受灾情况由轻到重依次为隆兴村、青龙村、红星村、王家村、五星村、古城村。根据轻重程度,合理的分配救灾物资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运输方案。

2556 五星村 3365 红星村 2664 隆兴村 2405 王家村 2707 古城村 4709 五、模型评价与改进

5.1模型评价:

优点:

1.运用了地图清晰地反映出震源的位置和地形,为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运用表格反映一辆卡车的装载情况,由此便可知其他卡车的装载情况; 3.模型运用人口、震波距离方面,比较客观性,接近现实。 缺点:

1.模型比较平凡,而且用预测推算会有误差,会导致物资分配不均衡。 5.2改进:

在现实生活中,负责运输单位会因在运输过程中的物资耗费而亏本,因此为确保其利益,增加运输费用,故无形中会增加单位货物的运输费用。所以在模型改进中,应该考虑这个因素,从而使模型更加现实化。

7

参考文献

[1]谭永基,蔡志杰。数学模型(第二十五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5.2

[2]王文英,阮晓莹。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L]

[3] 司守奎,孙玺菁。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赈灾物资运输问题在线全文阅读。

赈灾物资运输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3619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