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一中2013级高效晨读课堂17名句汇编
2016-1-12
劝学
(9)《荀子·劝学》一文开头用“ , ”两句,以“木”和“金”为喻来说明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取得进步的道理。 (10)在《荀子·劝学》中,文章开端连用比喻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并顺势推论出“ , ”,强调了广泛学习并不断省察自己的重要性。
(11)《荀子·劝学》一文阐述了“学”与“思”的关系,强调既要重视思考,更要重视学习的名句是“ , ”。
(12)《荀子·劝学》中用三组比喻论述了学习重在积累,文中“ , ”两句阐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道理。
(13)在《荀子·劝学》中以“ , ”两句论证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即使再难的事也可以做到。
(14)荀子在《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与之相反的是螃蟹用心浮躁,以致造成“ , ”的后果。
师说
(10)韩愈《师说》一文中阐述了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都会有疑惑的观点的句子是“ , ”。
(1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选择老师时不要管他的地位和年龄,并用“ , ”两句说明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
(12)韩愈在《师说》中用对比手法揭示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形成巨大差距的原因。古代圣人敏而好学,尊师重教,虚心请教学习,而现在的一般人“ , ”,怎能不更加愚昧。
(13)韩愈《师说》中用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了“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其中有关重视孩子教育的一句是“ , ”。 (14)韩愈在《师说》中针对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现象,以“ , ”两句分析士大夫的心理,这种心理使得从师学习的风尚难以恢复。 (15)《师说》中韩愈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并由此得出
“ , ”的结论,这是“教学相长”思想的体现。
1
(16)韩愈在《师说》中用“ , ”两句强调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
《归去来兮辞》
1. 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责之词是:
, ?
2. 诗人的自恕自慰之词是 : , 。 , 。 3. 回家途中,表现自己摆脱束缚,重返自然地欢快舒畅:
, 。
4. 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 , 。 5. 写诗人享受园中之乐的句子: , 。 6. “ , 。”以云鸟自喻,过去做 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7. 游中所感: , 。 8. 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 , 。 9. 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自己快然自足于隐居生活: , 。 , 。 10. 描绘了作者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点出“乐天安命”的思想,卒章显志: , !
赤壁赋
(11)在《赤壁赋》中,苏轼写夜游赤壁的欢乐情景,“ , ”两句写出了月亮从东山升起前江面的自然景色,让人感到无比惬意。
(12)在《赤壁赋》中,苏轼以“ , ”两句写自己面对月下美景,兴之所至吟诵明月之诗,让人不禁陶醉其中。
(13)苏轼在《赤壁赋》中,开端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其中写月亮正升起时美妙景色的句子是 “ ,______ _ ______”。
(14) 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泛舟江上让人感到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升入仙境一样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 ,_________ ____”。 (15)在《赤壁赋》中,苏轼看到月下美景,于是纵酒放歌,其中写自己船桨之美和陶醉划
2
船月下的歌词是“_____ __ _ ____ ,_____ ________”。 (16)苏轼在《赤壁赋》中以“ , ”两句形容箫声美妙动听,如丝般缕缕回旋不止,给人以美的享受。
(17)苏轼在《赤壁赋》中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以“ , ”两句写箫声能使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孤舟中的寡妇听了落泪,从侧面写箫声的魅力。
(18)《赤壁赋》中苏轼以“ , ”两句形象的描绘出了曹操率领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能文能武、志得意满的一代英雄形象。 (19)在《赤壁赋》一文中,写作者与友人在江中驾着一叶小船,饮着美酒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 ,_______ ______”。
(20)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的名句是“________ ____ ,________ _ ____”。
(21)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示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名句是“_______ _____ ,________ _ ____”。
(22)苏轼在《赤壁赋》主客对话中化用《论语·子罕》中“逝者如斯夫,表达万物看似流逝却并未真正逝去的两句是“____ ________ ,_____ ________”。 (23)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其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天地万物的句子是“ , ”。
《游褒禅山记》
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 “ ,往往有得, ”,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2、“ , ”,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3、“ , ”,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4、“ , ,而人之所罕至焉, 。”强调了“志”的重要作用。
5、“有志矣, , ,亦不能至也。” 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
3
6、有志与力, , ,亦不能至也”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才能实现。
7、 “然力足以至焉, , ”,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
8、“ ,可以无悔矣, ?”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琵琶行默写
1.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送客江头,秋风萧瑟,一片凄凉。宾主话别,眼前景色惨淡,月影朦胧:
, 。 3.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 4.《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羞答答的极其传神巧妙出场的诗句是: “ ,___________ ________。”
5. 琵琶女的演技高超,因为训练有素,虽是信手弹来,却无不合乎节拍,各种手法娴熟,诗人用“ ” “ ”两句描绘其娴熟精到,弹技可谓达到炉火纯青之境。
6.琵琶女在弹奏时,每根弦都发出低沉忧郁的声音,每一声都寄寓着无限的哀思的诗句是 , 。
7.《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旋律婉转而流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热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弹奏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 9.《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听众的反应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年轻时王孙公子对她的态度是: ___________, 。
12.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年老色衰之后又是那样的冷落凄凉, ________________, 。
1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年长色衰,独守空船的琵琶女梦到往事,泪流不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 , 。一联融议论于叙事之中,所含的哲理意蕴,耐人寻味,千百年来,一直被广为传诵。
16.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7.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由歌女的不幸,痛感自己的被贬,推己及人,既为琵琶女的不幸身世而泣,也为自己的壮志难申而哭: ,___________________ 。
18.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日有所思,则夜有所梦,,回忆辛酸的往事和面对眼下的痛苦遭遇,她不由得老泪纵横,
“ 。”
19.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虽有良辰美景因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20.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21.白居易另有绝句《夜筝》,其中“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是《琵琶行》“ , 。 , ”一节诗句的化用。
22.北宋词人张先《翦牡丹 ·舟中闻双琵琶》中有:“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媚相并。重听。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其中“玉盘大小乱珠迸”由白居易《琵琶行》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必修名句默写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