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
2、单项选择题【104325】根据某地区关于工人工资的样本资料,估计出的该地区工人平均工资的置信区间为[,],则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该地区平均工资有的可能性落入该置信区间 B.该地区只有的可能性落到该置信区间之外 C.该置信区间有的概率包含该地区的平均工资 D.该置信区间的误差不会超过)。 答案: C 答案
3、计算题【145012】根据以往经验,居民家庭人口数服从正态分布,其方差为。现从某地区随机抽取户居民家庭,测得样本的平均家庭人口数为人,试以的可靠程度构造该地区平均居民家庭人口数的置信区间。(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查概率表可知,) 答案:解:已知家庭人口数,(可查正态分布表),则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为:即以的可靠程度估计该地区平均居民家庭人口数在人至人之间。答案
4、单项选择题【104332】当置信水平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 A.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而减小 B.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而增大 C.与样本容量的大小无关 D.与样本容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答案: A 答案
5、单项选择题【104326】点估计的缺点是()。 A.不能给出总体参数的准确估计 B.不能给出总体参数的有效估计 C.不能给出点估计值与总体参数真实值接近程度的度量 D.不能给出总体参数的准确区间 答案: C 答案
6、单项选择题【145018】当正态总体的方差已知时,且为小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 A.正态分布 B.分布 C.分布 D.分布)。 答案: A 答案
7、单项选择题【104329】若为抽自的一个样本,总体方差未知,则的的置信区间为( A. B. C. D.)。 答案: D 答案
8、单项选择题【104335】当正态总体的方差未知时,且为小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是分布是( A.正态分布 B.分布 C.分布 D.分布)。 答案: B 答案
9、单项选择题【104324】在估计某一总体均值时,随机抽取个单元作样本,用样本均值作估计量,在构造置信区间时,发现置信区间太宽,其主要原因是()。 A. B. C. D. 样本容量太小估计量缺乏有效性选择的估计量有偏抽取样本时破坏了随机性 答案: A 答案
10、单项选择题【104328】估计量是指( A.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的名称 B.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的具体数值 C.总体参数的名称 D.总体参数的具体数值
答案: A 单项选择题【104334】估计一个正态总体的方差使用的分布是( A.正态分布 B.分布 C.分布 D.分布 答案: C 答案
4、填空题【104343】在对总体均值进行估计时,把要估计的总体均值称之为 _____,把用来估计总体均值的样本均值称作_____,把样本均值的具体观察值称为_____。 答案:待估参数;估计量;估计值答案
5、单项选择题【104333】的置信水平是指()。 A.总体参数落在一个特定的样本所构造的区间内的概率为 B.在用同样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中,包含总体参数的区间比率为C.总体参数落在一个特定的样本所构造的区间内的概率为 D.在用同样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中,包含总体参数的区间比率为 答案: B 答案
7、单项选择题【104339】使用正态分布估计总体均值时,要求( A.总体为正态分布 B.总体为非正态分布 C.总体为正态分布但方差未知 D.总体为正态分布且方差已知)。 答案: D 答案
8、简答题【104348】参数估计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参数估计的方法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点估计就是用样本统计量的某个取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区间估计是在点估计的基础上,给出总体参数的估计的一个区间范围,该区间通常由样本统计量加减抽样误差得到。答案
9、单项选择题【104330】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等于样本均值加减边际误差,其
中的边际误差等于所要求置信水平的临界值乘以( A.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 B.样本标准差 C.样本方差 D.总体标准差)。 答案: A 答案
8、简答题【104349】点估计的方法通常有哪些? 答案:点估计就是直接以样本统计量的某个取值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包括矩法和极大似然法。矩法估计的基本思想:在总体各阶矩存在的条件下,用样本的各阶矩去估计总体相应的各阶矩,用样本矩的相应函数估计总体矩的函数。极大似然估计的基本思想是:设总体含有待估参数,它可以取很多值,我们要在的一切可能取值之中选出一个使样本观测值出现的概率最大的那个值作为的估计(记为),并称为的极大似然估计。答案
8、单项选择题【104338】对于非正态总体,在大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是分布是( A.正态分布 B.分布 C.分布 D.分布)。 答案: A 答案
10、单项选择题【104327】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是由样本统计量的点估计值加减()得到的。 A.样本统计量的抽样标准差 B.总体标准差 C.边际误差 D.置信水平的临界值
答案: C
填空题【104346】如果估计量满足_____,我们称是无偏的一个估计量。 答案:,是总体均值。答案
4、计算题【122755】一家调查公司进行一项调查,其目的是为了了解某市电信营业厅大客户对该电信的服务满意情况。调查人员随机访问了名去该电信营业厅办理业务的大客户,发现受访的大客户中有名认为营业厅现在的服务质量比两年前好。试在的置信水平下对大客户中认为营业厅现在的服务质量比两年前好的比率进行区间估计。(查概率表可知,) 答案:解:
这是一个求某一属性所占比率的区间估计问题。已知根据抽样结果计算出的样本比率为。计算得
1、单项选择题【150769】当正态总体的方差未知时,且为大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 A.正态分布 B.分布 C.分布 D.分布)。 答案: A 答案
1、单项选择题【104364】在假设检验中,如果所计算出的值越小,则说明()。 A.不利于原假设的证据越强 B.不利于原假设的证据越弱 C.不利于备择假设的证据越强 D.不利于备择假设的证据越弱 答案: A 答案
2、单项选择题【104361】某一贫困地区所估计的营养不良人数高达,然而有人认为实际上比这个比例还要高,要检验说法是否正确,则假设形式为( A. B. C. D.)。 答案: A 答案
3、单项选择题【104356】当时,则( A.拒绝原假设 B.不能拒绝原假设 C.接受原假设 D.不能确定)。 答案: C 答案 4、填空题【104370】假设检验中确定的显著性水平越高,原假设为真而被拒绝的概率就_____。 答案:越高
5、单项选择题【104360】假定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下列适用检验统计量的场合是()。 A.样本为大样本,且总体方差已知 B.样本为小样本,且总体方差已知 C.样本为小样本,且总体方差未知 D.样本为大样本,且总体方差未知 答案: C 答案
6、单项选择题【104357】所谓错误指的是( A.原假设为假,接受原假设 B.原假设为假,接受替换假设 C.原假设为真,拒绝替换假设 D.原假设为真,拒绝原假设)。 答案: D
7、填空题【104369】通常把错误称为一类错误或_____;把错误称为二类错误或_____。 答案:弃真错误;取伪错误答案
8、简答题【104374】假设检验依据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案:假设检验依据的基本原理是小概率原理。所谓小概率原理是指,若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在一次试验中就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根据这一原理,如果在试验中很小概率的事件发生了,我们就有理由怀疑原来的假设是否成立,从而拒绝原假设。答案
9、单项选择题【104359】若假设形式为,当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其均值大于,则()。 A.肯定不拒绝原假设,但有可能犯第Ⅰ类错误 B.有可能不拒绝原假设,但有可能犯第Ⅰ类错误 C.有可能不拒绝原假设,但有可能犯第Ⅱ类错误 D.肯定不拒绝原假设,但有可能犯第Ⅱ类错误
答案: D 答案
10、单项选择题【104363】在双侧检验中,如果将两侧的面积之和定义为值,则对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拒绝原假设的条件是( A. B. C. D.)。 答案: D
2、单项选择题【104358】所谓错误指的是( A.原假设为假,接受原假设 B.原假设为假,接受替换假设 C.原假设为真,拒绝替换假设 D.原假设为真,拒绝原假设)。 答案: A 答案
3、单项选择题【104354】假设检验按原假设和备择假设的形式可分为 A.左侧检验和右侧检验 B.正向检验和反向检验C.双侧检验和单侧检验 D.正态检验和非正态检验 答案: C 答案 4、单项选择题【104365】对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拒绝原假设的准则是( A. B. C. D.答案: B 答案 6、单项选择题【104355】双侧检验的特点是( A.它有两个接受域 B.它有两个临界值 C.它有一个拒绝域 D.它可能有两个接受域)。 答案: B 答案
8、填空题【104372】研究者想收集证据予以支持的假设通常称为_____。 答案:备择假设答案
6、简答题【104378】简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答案:(1)建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2)确定检验统计量,并确定该统计量的分布情况,然后依据样本信息计算该检验统计量的实际值。(3)设定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并确定临界值。(4)将检验统计量的实际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做出是否拒绝原假设的决策。答案
8、简答题【104377】某市调查职工平均每天用于家务劳动的时间。该市统计局主持这项调查的人认为职工用于家务劳动的时间不超过小时。随机抽取名职工进行调查的结果为:小时,。问:调查结果是否支持调查主持人的看法?() 答案:解一:,当时。故,,拒绝域,,拒绝,即可以接受调查主持人的看法。解二:由于为大样本,可用统计量。落入接受域,即调查结果支持该调查人的看法。答案
6、填空题【104371】检验一个正态总体的方差时所使用的分布是_____。 答案:分布答案
7、简答题【104378】简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答案:(1)建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2)确定检验统计量,并确定该统计量的分布情况,然后依据样本信息计算该检验统计量的实际值。(3)设定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并确定临界值。(4)将检验统计量的实际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做出是否拒绝原假设的决策。答案
8、简答题【104376】为什么在点估计的基础上还要引进区间估计?区间估计中各相关要素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答案:
点估计的方法就是用一个确定的值去估计未知参数,表面看起来很精确,实际上把握程度不高。因为估计量是来自一个随机抽取的样本,总是带有随机性或偶然性,样本估计量恰好等于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而且点估计并未给出估计精度和可信程度。但估计在某一小区间内,并给出估计的精度和可靠度,则把握程度就高多了。这种估计总体参数在某一区间内的方法称作区间估计。如果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区间估计,则应该是这样的:设是抽自密度为的一个样本,对于给定的,如能求得统计量和,使,则称为的置信度为的置信区间,它表达了区间估计的准确性或精确性;和均为样本估计量的函数,分别称作置信下限和置信上限;称作置信度或信度或置信概率或置信水平或概率保证程度,它是区间估计可靠性的概率;称为显著性水平,它表达了区间估计不可靠的概率。总之,区间估计可以克服点估计的不足,因而实际应用意义较大。
简答题【104375】什么是假设检验中的显著性水平? 答案:
利用样本信息对原假设进行推断有犯错误的可能。假设检验中的显著性水平是指:当原假设为正确时却把它拒绝了的概率,实际就是统计决策中所面临的风险。显著性水平用表示。 2、填空题【104382】列联表经常用到的品质相关系数有____、列联相关系数、相关系数。 答案:相关系数
1、单项选择题【104387】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若,则值为( A. B. C. D.)。 答案: B
2、单项选择题【104386】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统计量分子、分母的自由度分别为( A., B., C., D.,)。 答案: D
3、简答题【145008】简述应用方差分析的条件。 答案:应用方差分析要求符合两个条件:(1)各个水平的观察数据,要能看作是从服从正态分布的总体中随机抽取的样本。(2)各组观察数据是从具有相同方差的相互独立的总体中抽得的。 单项选择题【104390】在方差分析中,所要检验的对象称为( A.因子 B.方差 C.处理 D.观测值)。 答案: A
5、单项选择题【104385】在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中,因素有个水平,因素有个水
平,则对于检验因素的统计量( A. B. C. D.它服从自由度为的分布)。 答案: B 答案
7、单项选择题【104389】方差分析是检验( A.多个总体方差是否相等的统计方法 B.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统计方法 C.多个样本方差是否相等的统计方法 D.多个样本均值是否相等的统计方法)。 答案: B 答案
9、单项选择题【104384】反映了()的差异程度。 A.不同因素水平之间 B.由不同因素水平造成的各个总体之间 C.由不同因素水平造成的总体内部 D.由于抽样误差引起的总体内部 答案: D
10、单项选择题【104388】方差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判断( A.各总体是否存在方差 B.各样本数据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 C.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是否显著 D.分类型因变量对数值型自变量是否显著)。 答案: C
8、单项选择题【104392】在方差分析中,用于检验的统计量是( A.统计量 B.统计量 C.统计量 D.统计量 答案: D
3、单项选择题【104391】在方差分析中,假定每个总体都服从( A.正态分布 B.非正态分布 C.任意分布 D.分布)。 答案: A 答案
7、简答题【104401】什么是方差分析?
答案:方差分析是研究分类自变量对数值因变量的影响。虽然希望研究均值,但在判断均值之间是否有差异时借助的是方差这个统计量,还表示通过对数据误差来源的分析来判断不同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进而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是否有显著影响。
3、计算题【104403】为研究食品的包装和销售地区对销售量是否有影响,在三个不同地区中用三种不同包装方法进行销售,表三是一周的销售量数据:用 Excel 得出的方差分析表如下:取显著性水平,检验不同地区和不同包装方法对该食品的销售量是否有显著影响。 答案:解:首先提出如下假设:因素 A:,地区对销售量没有影响不全相等,地区对销售量有影响因素 B:,包装对销售量没有影响不全相等,包装对销售量有影响由于=0.0727,所以接受原假设,这说明地区对销售量没有显著影响。由于=3.1273,所以接受原假设,这说明包装对销售量没有显著影响。直接用 P—value 进行分析,结论也是一样的。
1、单项选择题【104422】若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变量没有相关关系只有函数关系 B.两个变量还可能有非线性关系 C.两个变量还可能有线性关系 D.两个变量没有任何关系 答案: B
2、单项选择题【104418】下列表述中肯定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 D 答案
3、单项选择题【104409】如果变量与变量之间没有线性相关关系,则下列不正确的是()。 A.估计标准误差 B.回归系数C.相关系数 D.判定系数 答案: A 答案
5、单项选择题【104420】线性回归方程中,说明( A.平均增加一个单位,会减少个单位 B.平均增加一个单位,肯定会减少个单位 C.每增加一个单位,肯定会减少个单位 D.每增加一个单位,平均会减少个单位)。 答案: D
6、单项选择题【104410】在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相关系数既可测定直线相关,又可测定曲线相关 B.相关系数可以测定直线相关,但不可测定曲线相关 C.相关系数可以测定曲线相关,但不可测定直线相关 D.相关系数既不能测定直线相关,又不能测定曲线相关)。 答案: B
简答题【104434】试回答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 答案:相关分析描述的是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回归分析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数量分析方法,它用回归方程的形式描述和反映变量间的数量变换规律。对比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能从一个变量的变化来推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情况,为预测提供可能。回归分析同相关分析的另一个区别是:相关分析假设变量之间的地位是等同的,不对变量进行区分;而在回归分析中则把变量区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二者的地位不同,自变量通常被假设为非随机变量。答案
9、单项选择题【104416】当回归直线与 x 轴平行时,则 x 与 y 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 A. B. C. D.)。 答案: D 答案
10、单项选择题【104417】现根据样本数据建立的单位产品成本(元)对产量(千件)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产量每增加 1 千件,单位成本平均降低元 B.产量为千件时,单位成本为元 C.产量每增加千件,单位成本平均增加元 D.单位成本与产量之间存在着负相关)。 答案: C
单项选择题【104412】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可表示为( A. B. C. D.)。 答案: B 答案
3、单项选择题【104411】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之间的相关系数为,则这种相关属于()。 A.显著相关 B.高度相关 C.正相关 D.负相关 答案: C 答案
4、简答题【104432】如何划分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答案:相关关系可以按照相关程度大小、相关关系的变动方向、相关形式和涉及变量的数量等因素划分。(1)按相关程度的大小划分可以将相关关系可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完全相关在相关图上表现为所有的观察点都落在同一条直线上。这种情况下,相关关
系实际上是函数关系;不相关是指变量之间不存在联系;不完全相关关系介于不相关和完全相关之间。(2)按相关关系的变动方向划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正相关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一致,都是呈增长或下降的趋势。负相关指两个变量之间变化方向相反,此消彼长。(3)按相关的形式划分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线性相关表现为自变量发生变动,因变量值随之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从图像上近似地表现为直线形式。非线性相关中,自变量值发生变动,因变量也随之发生变动,这种变动不是均等的。曲线相关在相关图上的分布,表现为抛物线、双曲线、指数曲线等非直线形式。(4)按变量多少划分可分为单相关、复相关。简单相关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复相关涉及三个或三个以上因素的相关关系。
10、单项选择题【104421】一个样本由名职工组成,职工的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的相关系数为,这说明()。 A.职工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 B.有的较高受教育者有较高的收入 C.有的高收入者具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 D.当中只有的人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有关 答案: A
简答题【104433】试回答相关系数有哪些性质。
答案:一般来说,我们需要看相关系数的符号和绝对值大小。(1)观察相关系数的符合:表明两变量为正相关;表明两变量为负相关。(2)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和+之间,即:。(3)相关系数 r 的绝对值越接近于,表示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越接近于,表示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如果或-,则表示两个现象完全线性相关。如果 r=,则表示两个现象完全不相关。(4)一般认为,表示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较弱;表示变量之间高度相关。但不能完全依据相关系数的大小来判断相关关系的强弱。
5、填空题【104428】在线性回归分析中,只涉及一个自变量的回归称作_____ ;涉及多个自变量的回归称作_____。
答案: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
2、单项选择题【104408】回归平方和指的是( A. B. C. D.)。 答案: C 答案
3、单项选择题【122752】在回归直线中,回归系数不表示( A.当时的平均值 B.变动一个单位时的变动总量 C.变动一个单位时的平均变动量 D.变动一个单位时的平均变动)。 答案: C
9、单项选择题【104406】若 x 与 y 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则下列回归方程中肯定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 B 答案
10、单项选择题【104407】拟合优度的值越小,则回归方程( A.拟合程度越低 B.拟合程度越高 C.拟合程度有可能高,也有可能低 D.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越准确)。 答案: A
单项选择题【104404】在回归直线中,若,则与之间的相关系数( A. B. C. D.)。 答案: B
1、单项选择题【104442】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基期水平与报告期水平相比 B.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相比 C.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相比 D.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差)。
答案: B
3、简答题【104473】时间序列的变动可分解为哪些成分?分别描述这些成分的特点。 答案:时间序列的变动可分解为长期趋势(T)、季节变动(S)、循环变动(C )、不规则变动(I)四种成分。(1)长期趋势。长期趋势是时间序列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上升或下降的发展态势。这种趋势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2)季节变动。季节波动是时间序列在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波动。季节波动中的“季节”,不仅指一年中的四季,还可以指一年中任何一种周期,如月、周、日、时等。季节波动多是由于自然因素和生产或生活条件的影响引起的,其波动具有重复性。(3)循环变动。循环变动是时间序列较长时间内(通常为一年以上)上下起伏的周期性波动。循环变动不同于长期趋势,它是一种涨落相间的交替波动;也不同于季节变动,它的周期长短不一、幅度高低不同,不具有重复性。循环的周期长度不同,从几年到几十年不等。(4)不规则变动。不规则变动包含时间序列中所有没有明显规律性的变动,它是时间序列剔除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后的偶然性波动,又称剩余变动或随机变动。不规则变动多是由随机事件或突发事件(如战争、自然灾害等)引起的。
4、单项选择题【104446】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得到的指标是()。 A.累计增长量 B.逐期增长量 C.环比发展速度 D.定基发展速度 答案: D
6、简答题【104474】试描述时间序列的分解步骤。 答案:(1)图形描述。首先,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作图,观察它可能包含哪些变动,选择合适的分解模型。通过图形来判断时间序列是否含有长期趋势和季节变动成分。(2)长期趋势的测定。对于含有长期趋势的时间序列,首先采用移动平均法剔除季节变动和不规则变动,再对得到的新时间序列拟合长期趋势。(3)季节变动的测定。在时间序列的乘法模型中,季节变动是通过季节指数来估算的。季节指数可以描述现象由于受季节因素的影响偏离其总平均水平的相对程度。如果所分析的数据是月份数据,季节指数包括个;如果是季度数据,季节指数包括个。季节指数可以通过按季平均法得到。(4)循环变动的测定。由于循环波动的周期长短不一、波动大小不同,且常与不规则运动交织在一起,很难单独对其估算,所以通常采用剩余法得到。剩余法是以时间序列的分解模型为基础,从时间序列中分离趋势变动、季节变动和不规则变动,从而得到循环波动。答案
7、单项选择题【104443】对一个时间序列求移动平均,通常是对时间序列的所有数据()。 A.计算几何平均 B.计算算术平均 C.逐项递移地计算算术平均 D.分段递移地计算算术平均或几何平均 答案: C
9、单项选择题【150762】某地区计划年内 GDP 要翻两番,则年均增长率至少要保持在( A. B. C. D.)。 答案: B 答案
10、单项选择题【122751】某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年比年增长,年比年增长,年比年增长,则—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A. B. C. D.)。 答案: B
填空题【104467】衡量预测误差常用的指标有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答案
4、单项选择题【104441】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 A.实际水平 B.计划水平 C.报告期水平D.基期水平 答案: D
6、填空题【104468】时间序列可以划分为_____、相对数时间序列和_____。 答案:绝对数时间序列、平均数时间序列
7、单项选择题【150770】某企业年各月份月末库存额(单位:万元)分别为,,,,,,。又已知上年年末库存额为万元,则该年全年平均库存额,,,,,为( A. B. C. D.)万元。 答案: C
8、单项选择题【104444】某单位的营业收入如下:万,万,万,万,万,则平均增长量为()。
A. B. C. D. 答案: B 单项选择题【104457】某地区保持的年均增长率,预计翻两番的年数是()。 A. B. C. D. 答案: C 答案
6、单项选择题【104456】某商店五年的营业额为:万,万,万,万,万,则平均增长量为()。
A. B. C. D. 答案: A
5、单项选择题【104453】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各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B.各定基发展速度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C.相邻两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D.相邻两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答案: A 答案
7、填空题【104464】影响时间数列的因素大体上可以归结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长期趋势;季节波动(变动);循环波动(变动);不规则波动(变动)答案
8、简答题【104472】怎样根据给定的时间数列测定季节波动?
答案:测定季节波动的方法很多,如果以其是否考虑长期趋势的影响来划分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按月(季)平均法,即指把不同年份中的同一时期(如同月、同季)的数值相加求算术平均数,以消除不规则变动,求得季节指数(比率)的方法。该方法的假定前提条件是不存在长期趋势和循环波动或不考虑这两个因素的影响,直接由时间数列通过简单平均来求季节指数。另一种是趋势剔除法,即先将时间数列中的长期趋势剔除,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循环波动的影响,然后用平均的方法消除不规则变动的影响,最后求得季节比率的方法。其中数列中的长期趋势既可采用移动平均法求得,也可以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因而又有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和最小二乘趋势剔除法之别。答案
9、单项选择题【104450】某商品销售量的环比增长速度为,,,,则平均发展速度为( A. B. C. D.)。 答案: A 答案
10、单项选择题【104454】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是( A. B. C. D.)。 答案: C
1、单项选择题【104493】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A.销售额指数 B.劳动生产率指数 C.销售额指数 D.职工人数指数)。 答案: B
2、单项选择题【104490】表示( A.由于产量变动引起的价格增减数 B.由于产量变动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C.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D.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产量增减数)。 答案: B
3、单项选择题【104483】指数按其计算形式不同,可分为(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答案: C
单项选择题【104497】若某企业产量增加,单位成本比基期下降,则生产总费用()。 A.减少 B.增长 C.不变 D.不能确定 答案: A 答案
5、单项选择题【104491】表示( A.由于产量变动引起的价格增减数 B.由于产量变动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C.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D.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产量增减数)。 答案: C
6、单项选择题【104485】下列( A.生猪价格 B.棉花价格 C.石油价格 D.消费价格)指数是综合指数。 答案: D
7、单项选择题【104496】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生产费用增长了,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A. B. C. D.)。 答案: C 答案
8、填空题【104508】编制加权综合指数中通常引入____作为媒介因素来充当权数的作用。 答案:同度量因素
9、单项选择题【104489】拉氏指数的特点之一是( A.只能用于计算数量指数 B.只能用于计算质量指数 C.采用了基期变量加权 D.不同时期的拉氏指数不具有可比性)。 答案: C 10、单项选择题【104488】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一般应以(因素。 A.基期数量指标 B.基
期质量指标 C.报告期数量指标做同度量D.报告期质量指标 答案: C
填空题【104507】某种商品的价格今年比去年上涨了,销售额上涨了,该商品销售量增减的百分比为_____。 答案:增长
4、简答题【104511】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同度量因素在编制加权综合指数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在综合指数的编制过程中,通常将媒介因素称为综合指数的“同度量因素”,编制加权综合指数的关键是确定同度量因素。借助同度量因素,使不能直接相加的个别现象的量转化为可以相加的量;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可以消除同度量因素变动对总指数的影响;选择同度量因素的固定时期,应当考虑经济指数的现实意义以及指数体系的内在要求。在一般情况下,计算数量指数以基期的质量因素为同度量因素,即选用拉氏公式;而计算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的数量因素为同度量因素,即选用派氏公式。同度量因素也起着权数的作用。
8、单项选择题【150763】某地区商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后仍然增长,则推断该地区的物价上涨( A. B. C. D.)。 答案: D 9、单项选择题【104494】编制单位成本指数时,同度量因素一般应采用()。 A. B. C. D. 基期销售量基期销售价格报告期销售量报告期销售价格 答案: C
6、单项选择题【104484】指数按其对比的形式不同,可分为(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答案: C
7、单项选择题【104495】某企业销售额增长了,销售价格下降了,则销售量()。 A.增长 B.增长 C.增长 D.增长 答案: D 答案
1、简答题【104509】计算加权指数时,确定权数需要考虑哪几方面的问题?
答案:首先,要根据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权数,使权数既能起到一种共同尺度的作用,能将计入指数的不同项目综合到一起,又能对各个项目起到加权作用。一般而言,计算数量指数时,应以相应的质量(反映事物内涵的量)为权数,而计算质量指数时,应以相应的物量为权数。其次,确定权数的所属时期。指数中分子和分母的权数必须是同一时期的,可以都是基期,也可以都是报告期或某一固定时期。但使用不同时期的权数会产生不同的计算结果,而且指数的意义也不同。权数所属时期的确定应依据计算指数的预期目的和现象的特点。最后,确定权数的具体形式。权数的形式有多种,采取哪种形式的权数,主要取决于计算指数时所依据的数据形式和所选择的计算方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统计学的一个试卷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