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对地基不均匀沉降适应性能好,抗震性能好 D.耐腐蚀,使用寿命长 E.连接密封性较好 正确答案是ACDE
塑料管的开孔率不应小于15%,无砂混凝土管的孔隙率不应小于20%。(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是A
斜渗透面的有效渗透面积按有效水位高度的1/3所对应的斜面实际面积计算(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是B
线性排水沟以线状进水方式取代传统雨水口点式进水方式,减小汇水找坡长度。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是A
立体涡轮球墨铸铁雨水箅子具有二层立体排水结构,并有防盗、防坠落、防积水、防沉降、防弹跳等功能。(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是B
根据种植基质深度和景观复杂程度,绿色屋顶又分为简单式和花园式,基质深度根据植物需求及屋顶荷载确定,简单式绿色屋顶的基质深度一般不大于( )。A.120mm B.150 mm C.100mm D.140mm 正确答案是B
植被缓冲带宽度由多种因素决定:所能投入的资金、缓冲带所处的坡度、土壤类型、渗透性能等、周边土地利用情况、缓冲带所要实现的功能等因素,海绵工程措施中,植被缓冲带宽度不宜小于( )。A.1.5m B.1m C.2 m D.3m
正确答案是C
植草沟的长度、植草沟堰的的设置,沟的弯曲程度,植被的丰富程度与高矮状况、沟槽断面的变化情况等影响其水力停留时间。停留时间越长,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越好。生态植草沟的水力停留时间一般取( )min。A.3- 5 B.6- 8 C.4- 6 D.3- 7
正确答案是B
植被缓冲带建设与维护费用低,但对场地空间大小、坡度等条件要求较高,坡度大于( )时其雨水净化效果较差。A.6% B.3% C.5% D.4%
46
正确答案是A
植被缓冲带是一种水土保持和控制面源污染的生物治理措施的总称,可以使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 )。A.沉降 B.下渗 C.过滤 D.吸收 E.挥发
正确答案是ACD
生态植草沟设计要点正确的是( )。A.生态植草沟纵向坡度取值范围通常为1%-5% B.生态植草沟内水力停留时间取值范围为6-8min C.生态植草沟中的流速应小于5m/s
D.生态植草沟底部应设计为水平,宽度为0.5-3m E.生态植草沟纵向坡度取值范围通常为5%-8% 正确答案是AB
初期雨水弃流设施是其他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重要预处理设施,主要适用于屋面雨水的雨落管、径流雨水的集中入口等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前端。(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是A
植被缓冲带可以有效控制洪水,降低径流速度,减少侵蚀,重新分配径流,使一部分水量进入地下水。(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是A
为更好发挥植被缓冲带的净化、蓄渗、减排等效果,植被缓冲带坡度一般为 1%-5%。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是B
绿色屋顶可有效减少屋面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负荷,但绿色屋顶要求较高,仅适用于符合屋顶荷载、防水等条件的平屋顶建筑和坡度≤ 20°的坡屋顶建筑。(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是B
人工湿地技术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湿地类型,其中表流人工湿地设计的水力停留时间约为( )。A.7d-10 d B.4 d -5d C.2 d -3 d D.1 d -3 d 正确答案是A
高温季节底泥疏浚后容易导致形成黑色块状漂泥底泥运输和处理处置难度较大,存在二次污染风险,需要按规定安全处理处置。因此,应根据当地气候和降雨特征,合理选择底泥( )。A.疏浚范围 B.清淤季节 C.疏浚深度 D.疏浚方式 正确答案是B
47
人工湿地技术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中,表流人工湿地的设计水深一般为( )。A.40-50cm B.50-60cm C.30-40cm D.60-70cm 正确答案是D
生态浮床的植物配置应尽量选用( ),优先选用根系发达、净化能力好、生长期长、株型低、便于管理维护的植物。A.浮叶植物 B.乡土植物 C.沉水植物 D.漂浮植物 正确答案是B
城市黑臭水体的整治技术选择应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清水补给、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的基本技术路线具体实施其中( )是选择其他技术类型的基础与前提。A.生态修复 B.控源截污 C.活水循环 D.内源治理 E.水质净化 正确答案是BD
城市黑臭水体的整治技术选择应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清水补给、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的基本技术路线具体实施其中( )是选择其他技术类型的基础与前提。A.生态修复 B.控源截污 C.活水循环 D.内源治理 E.水质净化 正确答案是BD
城市水体底泥中含有污染物以及水体中各种漂浮物、悬浮物、岸边垃圾、未清理的水生植物或水华藻类等所形成的腐败物,因此内源治理技术包括( )。A.漂浮物清理 B.岸边的垃圾清运 C.生态修复
D.底泥的清淤疏浚
E.水体中的生物残体清理。 正确答案是ABDE
表流人工湿地应设计地形高差,形成不定向水流。(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是B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规定,70%的百姓认为是黑臭水体就应列入整治名单,至少90%的百姓满意才能认定达到整治目标。(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是B
河道清淤前,需做好底泥污染调查,明确疏浚范围和疏浚深度。( )A.正确
48
B.错误
正确答案是A
选用清淤疏浚技术,应安全处理处置底泥, 防止二次污染。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是A
停车场、广场,可选用全透式沥青路面。全透式路面的土基应具有一定的透水性能,土壤透水系数不应小于( ),且土基顶面距离季节性最高地下水位应大于1m。当不满足要求时,应增加路面排水设施。A.10-3 m/s B.10-4 m/s C.10-5 m/s D.10-6 m/s 正确答案是D
对需要减小路面径流量和降低噪声的新建、改建城市高架道路及其他等级道路,宜选用( )透水沥青路面。A.全透式 B.半透式
C.表层排水式 D.不透式 正确答案是C
对需要缓解暴雨时城市排水系统负担的各类新建、改建道路,宜选用( )透水沥青路面。A.全透式 B.半透式
C.表层排水式 D.不透式 正确答案是B
生态树池宜设置于宽度大于等于4m的人行道上,生态树池的植物以大中型的木本植物为主,种植土深度应不小于( )。A.90cm B.100cm C.70cm D.80cm
正确答案是B
城市道路是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在城市道路交通专项规划中要保障交通安全和通行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通过合理的横、纵断面设计,结合道路绿化分隔带,充分滞蓄和净化雨水径流。因此,城市道路海绵性设计内容( )。A.道路高程设计 B.绿化带设计
C.道路横断面设计
D.海绵设施与常规排水系统衔接设计 E.下凹式绿地设计 正确答案是ABCD
海绵城市建设设施的选择应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等,结合道路绿化带和道路红线外绿地可优先设计( )。A.下凹式绿地 B.生物滞留设施 C.人工湿地 D.生态浮岛
49
E.雨水溢流口 正确答案是ABC
道路雨水径流可通过降低绿化带标高、增加路缘石开口等方式引入绿化带,绿化带内应设置消能设施、植草沟、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等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净化、消纳雨水径流,并应与道路景观相结合。(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是A
下凹式绿化带长期收税侵泡、冲刷,对道路结构安全造成质量及安全隐患,宜采取防渗措施。(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是B
城市道路濒临河道时,路面径流宜通过地表漫流或暗渠等形式排入河道。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是A
树池带下沉20cm,当树池带中的蓄水深度>20cm时,通过路缘石开口进入雨水排水系统。(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是B
小区内公共地面停车场、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道和休闲广场、室外庭院应采用透水铺装,新建、改建的公共建筑透水铺装率应不小于( )。A.70% B.50% C.35% D.60%
正确答案是A
小区道路路缘石标高宜高于绿地标高100mm以上,对于下凹式绿地段道路,竖向高程应高出绿地标高不小于( )。A.60mm B.50mm C.100mm D.80mm
正确答案是B
在绿地内应设雨水排水,雨水口的标高宜高于绿地标高50mm,大面积绿地宜设置排水盲沟。A.60mm B.50mm C.100mm D.80mm
正确答案是B
当下凹式绿地边缘距离建筑物基础小于3m(水平距离)时,应在其边缘设置厚度不小于( )的防水膜。A.1.3mm B.1.0mm C.1.5mm D.1.2mm
正确答案是D
5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年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题库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