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 (徽县)现状及发展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0-2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设;加快礼武、支伏、小康、白临、南腊、西武、徽白等主干公路升级改造,实现市到县、县际出口和联网公路达到二级及以上公路标准,一般公路达到三四级公路标准;实施农村公路网改造工程,建设通乡油路、乡村公路硬化和桥梁工程,实现所有乡镇和78%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逐步解决群众过河难的问题;加强干线公路与资源开发区和重点旅游景区道路联网建设,构建官鹅沟、万象洞、天池、阳坝、鸡峰山、三滩、云屏、西峡等精品名牌风景区联网便捷通道;加强市内道路运输枢纽建设,推进城乡公交和农村客运一体化及公路文明长廊建设。

2.3.3.3徽县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以国道、省道为依托,以徽县火车站为支撑,构建内引外联的快速通道。配合省市建成十天高速公路徽县段、十天高速徽县出口至嘉陵火车站的快速通道,结束我县高速公路的历史,形成县内高速公路和火车站的高效连接;加快徽县火车站升级改造步伐,形成铁路、公路相配套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积极实施“通达”、“通畅”工程和便民桥项目,加强交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建县城公交车站、15个乡镇汽车站、机动车安全检测中心和驾驶员培训中心等一批城乡客运基础设施。 “十二五”末,实现县乡通油路、乡乡有车站、村村通公路。182个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通畅率达86%;建成农村水泥路61条558公里,农村公路通畅率达到79%。

2.3.3.4两当县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要抓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打破制约两当县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促使两当县成为东西畅通、南北贯通,入陇接陕通川的重要门户。公路建设主要以通乡油路、通村公路、战备公路等为重点,建设内畅外联、方便快捷的公路交通网络,在全县形成以“两纵两横”公路主干为骨架,县乡村公路为脉络的公路运输环状结构;在城区形成“四纵四横一环”城区道路网格布局结构,积极融入到陇南市“六纵六横”公路网络的建设中。铁路建设方面主要加强铁路建设,积极拓展境外通道,进一步完善两当县的铁路架构,打造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的交通网络;完善现有铁路的基础设施,注重宝成铁路两当段的养护工作。

2.3.3.5其他相关运输方式 1、铁路

建成兰渝、成兰和天平铁路南延段;启动阳平关至陇南(武都)铁路和武都至九寨沟铁路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丁字形”铁路干线网。

2、民航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46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加快陇南成州4C级民用机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开工。积极论证,适时启动陇南市武都、宕昌、文县、阳坝通用机场项目。

3、水运

发挥“三江一水”适航水域资源优势,加快内河航道和码头服务体系建设,实现通航航道等级化,提升通航能力。

4、枢纽建设

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和城镇布局规划,构建市级交通运输枢纽,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接缝衔接”。建设武都、成县、哈达铺等区域综合运输枢纽。

2.3.3.6 本项目的地位和作用

陇南大多数地区地处秦岭山区,交通发展落后,制约着陇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该项目影响区域内的公路只有旧G316(福兰公路)线,该线起点福州,途经南昌、武汉、襄樊、安康、汉中、天水至兰州,是甘肃联系东南、西南的重要公路。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基础【2013】980号文件印发了《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G316线调整为长乐至同仁公路,起点为长乐,途经福州、南昌、武汉、十堰、安康、两当、徽县、合作,终点为同仁。

与本项目相关的路段为银杏至杨店段,全长60.208公里,设计行车速度为60公里/小时,其中:银杏至唐庄段长2.881公里,为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15米,路面宽度1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唐庄至柏垭梁段长8.194公里,为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8.5米,路面宽度7.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柏垭梁至簸箕塘段长8.194公里,为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8.5米,路面宽度7.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簸箕塘至香泉段长9.38公里,为三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7.5米,路面宽度6.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香泉至金洞长1.822公里,为三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12米,路面宽度12米,沥青混凝土路面;金洞至杨店长19.723公里,为三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8.5米,路面宽度7.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该线由于地形地质因素,加之自然灾害频繁,道路路面破坏相当严重;且道路等级较低,线性不顺畅,视距较小,部分路段坡陡弯急;沿线的服务设施很少,且人为破坏较严重,已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交通运输需求。

本项目所在地徽县和两当县位于陕甘川交界处。两当县北距天水190公里,东北方向至宝鸡145公里,东南方向至汉中190公里。徽县和两当县正好位于宝鸡—天水—汉中这个三角区域的中心地带,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辐射陇南和陕南地区的联袂地带。本项目起自徽县县城,经两当县城向西至杨店镇(甘陕界),西接十天高速,东联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47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陕西省规划的太白-平木-凤县-两当(杨店、甘陕界)高速,并间接与宝汉高速相连。本项目与十天高速、宝天高速、宝汉高速及太白-平木-凤县-两当(杨店、甘陕界)高速一同构成了宝鸡—天水—汉中经济圈的高速公路主骨架。本项目的建设使得陇南大部分地区通往宝鸡、西安等中东部地区的距离减少100公里以上,方便陇南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产品更充分的外运,也使更多的游客方便进入陇南参观其众多的红色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对加快关天经济区发展,加速徽县、两当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两当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交界的秦岭山区。北靠天水,西邻徽县,东南二面与陕西宝鸡、汉中相连。拥有“两当起义”、红二十五军解放两当等红色文化资源。“两当起义”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唯一在西北地区发生的一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打响了甘肃境内革命武装斗争第一枪,有力支援了陕北的斗争,为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起到了有力的配合作用,在陇原大地播下了红色的革命火种,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两当起义纪念馆在两当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建成,并增建了两当起义纪念碑与纪念墙;同时两当起义旧址也被确定为市、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著名的红色旅游基地,本项目的建成,将极大的改善两当县的交通环境,促进两当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

关中—天水经济区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区县 )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该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战略要地,科教实力雄厚,工业基础良好,文化积淀深厚,城镇带初步形成,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本项目的建设对促进天水—关中经济区经济建设,构建开放合作的新格局,推动西北地区经济振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本项目的建设将打通西安等西北东部地区至九寨沟的旅游快速通道,使两当的红色旅游资源与西安、宝鸡、陇南和九寨沟大量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条有着丰富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的旅游走廊带,不仅对本区的资源开发与利用产生积极的拉动作用,而且会吸引更多的游客观光游览,有利于加快物资流通、促进产业开发、带动经济发展。

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跨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六省市的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48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80个县(市、区)。国土总面积为22.5万平方公里。甘肃省秦巴山区规划范围包括陇南市武都区、康县、文县、成县、徽县、两当县、西和县、礼县、宕昌县,1区8县,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规划区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7个,重点乡镇224个,重点村2433个。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99元,仅分别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39.6%、69.5%;规划区人均生产总值5982元,仅分别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20.3%、37%;农民人均纯收入2299元,仅是全面小康标准的28.7%;城镇化率23.8%,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低25.9个百分点,比全面小康标准低26.2个百分点。本项目的建设将对促进甘陕川三省之间的社会经济、文化交流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早日脱贫致富。

陇南矿产资源非常的丰富,有铅锌、黄金、硅铁等矿产,是陇南的主要经济支柱。成县矿产资源富集,境内初步探明的金属矿藏有铅、锌、黄金、铁、锰等17种,尤以铅锌储量较大,属全国第二大铅锌矿带,其地质储量约1100万金属吨。西和的矿产资源也非常富集,曾被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称之为“复杂的宝贝地带”。铅、锌、锑、铜、铁、金、银、大理石、石灰石、水晶石、硫磺及油页岩等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丰富,其中铅锌矿已探明的储量为3350万吨,金属量264万吨,属全国第二大铅锌矿带——西成铅锌矿带向西延伸部分;锑矿已探明储量为520万吨,金属量15万吨,为全国第三大锑矿;黄金资源散布全县。礼县西南部也有铅、锌、铜、金、冰洲石等10多种矿藏,其中黄金藏量最为丰富,现已探明储量27.8吨,远景储量在100吨以上。本项目的建成将改善陇南市东部的交通环境,对促进陇南的矿产资源东运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本项目的建设将拉动区域经济内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根据国家、甘肃公路网主骨架建设的总体部署和目前全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尽快完成本项目的建设,不仅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十分紧迫的。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49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项目影响区根据对项目的影响程度,一般按行政区域分为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根据对各地区经济和交通的影响程度以及区域内物流、人流和车流集散的特点,结合各地区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和路网状况,本项目直接影响区为甘肃省、陇南市及徽县、两当县,间接影响区为武都区、康县、西和县、成县、天水市、陕西省及其汉中市、宝鸡市、凤县。

2.1研究区域概况

本项目研究区域位于陇南市徽县和两当县境内。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东西长221公里,南北宽220公里。东连陕西,南接四川,西邻甘南藏族自治州,北依定西市和天水市。面积27923平方公里,人口282.77万,是甘肃境内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在秦巴山地西部与青藏高原东侧边缘交汇地带,素称“秦陇锁钥,巴蜀咽喉”,被人们赞誉为“陇上江南”,区域内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均较为丰富。

图2-1 项目影响区分布图

徽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西秦岭南麓,嘉陵江上游的徽成盆地,东邻秦川,南通巴蜀,全县辖15个乡镇,213个行政村,总人口20.14万人,总面积2722平方公里,海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1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拔在700—2000米之间,南北为山地,中部为浅山丘陵,气候宜人,风景秀美,植被茂盛,物产丰饶,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美誉。徽县工业相对较为发达,有进入全省工业60强的甘洛集团、宝徽集团,且物产丰富。

两当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交界的秦岭山区,属长江上游嘉陵江水系。北靠天水,西邻徽县,东南二面与陕西宝鸡、汉中相连。全县辖3镇9乡,118个行政村,4个社区,总人口4.48万人,全县总面积137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2.01万亩。

2.2 项目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 2.2.1经济社会现状

2.2.1.1直接影响区

1.甘肃省

甘肃省简称“甘”,又简称“陇”,地处黄河上游,是我国西北内陆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的交会地带。全省面积45.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4.72%。截至2013年底,甘肃省常住人口为2582.1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36.2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0.13%,乡村人口1545.9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9.87%。甘肃省行政区划包括12个省辖市、2个民族自治州,下辖86个县、市、区。其中4个县级市、58个县、7个民族自治县、17个市辖区,省会兰州。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55个民族成份,人数较多的主要有汉、回、藏、东乡、土、满、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等民族,其中裕固、保安、东乡族是甘肃的独有民族。

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复杂的地貌形态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地形区域: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地、河西走廊以北地带。甘肃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期漫长,春夏季界线不分明,夏季短促,气温高,秋季降温快。省内年平均气温在4-14℃之间,年降水量在300-860毫米之间,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全省无霜期差异较大,陇南河谷地带一般在280天左右,甘南高原最短,只有140天。

甘肃省是矿产资源大省,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储量丰富。目前,全省已经发现145种可利用矿产、2500多处矿产地,探明D级以上储量的矿产达82种,产地470多处,其中大型矿床51处,中型矿床128处。根据矿产保有储量统计,列全国前十位的有46种,其中镍、钴、铂、硒、铸型粘土和饰面蛇纹岩等11种储量居全国首位。

甘肃森林覆盖率仅9.37%,但是全省草地资源丰富,可利用草地2.4亿多亩,为我国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2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的五大牧区之一。全省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使得甘肃成为全国中药材主要产地,仅野生药材种类就达951种,居全国第二。全省野生动物650种,鸟类441种,属国家保护的稀有珍禽异兽20多种。

图2-2 甘肃省行政区划图 甘肃省堪称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独特性、品位高等三大特点。全省地上、地下文物古迹1.3万处,其中全国重点保护单位72处,省级保护单位514处。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14处,省级保护区34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3处。自然风景包括戈壁沙漠、雪山冰川、草原高山、湖泊温泉、自然保护区等;人文资源以石窟为代表,有古建筑、古钟、古墓、碑文化遗址等类型。其中沿着古丝绸之路分布有著名的敦煌莫高窟、玉门关、嘉峪关城楼、张掖大佛寺、武威文庙、西夏碑等。

目前甘肃省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一是产业结构层次低,高耗能产业比重较高。二是企业利润结构问题突出,利润来源相对单一。三是投资结构问题突出,促进产业升级的工业投资项目不足。四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房价过快上涨。五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3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是农产品价格低迷,影响农民增收。六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居全国后位。

甘肃省历年主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见表2—1。

表2-1 甘肃省历年主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 年 份 指 标 总人口 单位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578 780 6.8 2600 14.2 2270 12.5 5650 12.6 21978 1877 4507 2013 2582.18 879.4 5.6 2821 11.5 2567.6 11.5 6268 10.8 24297 2139.83 5107.76 万人 2618.8 2594.4 2606.2 2617.2 2628.12 2635.46 2557.53 2564.19 678.2 5.9 第一产业 亿元 281.10 300.00 333.23 386.42 462.27 497.05 599.00 增长速度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 6.5 5.8 5.1 12.1 7.1 5.1 5.5 第二产业 亿元 758.18 836.55 1048.19 1282.22 1471.43 1527.24 1984.97 2524.3 增长速度 % 12.6 12.9 14.8 16.8 8.4 11.02 15.3 15.2 第三产业 亿元 519.35 791.59 893.58 1030.56 1242.41 1363.27 1535.49 1817.5 增长速度 合计 增长速度 % 11.0 12.8 10.2 10 13.2 11.18 9.8 11.5 5020 12.5 19577 亿元 1558.93 1928.14 2275.0 2702.4 3176.11 3387.56 4119.46 % 元 11.0 5970 11.7 7341 11.4 8749 12.1 10335 10.1 12110 10.29 12854 11.7 16107 人均GDP 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535.84 632.80 717.47 833.32 990.14 1183.01 1369.4 1618.31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1852 1980 2134 2329 2724 2980.1 3424.7 3909.4 注:数据来自《甘肃年鉴》,国内生产总值为绝对值(当年价)。 2.陇南市

陇南市是甘肃省唯一属于长江水系并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地区。地形似枫叶状,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辖武都区、成县、两当县、徽县、西和县、礼县、康县、文县、宕昌县9个县(区),总人口282.77万人。

陇南市有丰富的资源。一是生物资源种类繁多。自然生长的树种多达1300多种,珍贵树种52种;30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羊、红腹锦鸡等珍贵保护动物60多种;中药材1200多种,其中纹党、岷归、黄芪、铨黄等名贵中药材350种;山珍、食用菌类100多种。二是矿产资源富集。已探明铅锌、锑、黄金、铜等金属、非金属矿种34种,矿产地445处。其中西成铅锌矿带为全国第二大矿;西和崖湾锑矿为全国第三大矿;文县阳山金矿已探明储量300吨以上,是我国特大型金矿之一,有望成为亚洲最大的金矿。三是水力资源丰富。境内有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嘉陵江四大水系,大小河流3762条,年径流量279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425万千瓦,可开发量223万千瓦,约占全省的1/3。四是旅游资源各具特色。仇池国遗址、祁山武候祠、西峡颂、鸡峰山森林公园、梅园沟、大河坝、洋汤河天地、万象洞、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等等,都是具有开发潜力的自然人文景观。

陇南市历年主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见表2-2。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4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表2-2 陇南市历年主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 年 份 指 标 总人口 第一产业 国内 第二产业 生产 总值 第三产业 合计 人均GDP 农民人均纯收入 单位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84.94 57.35 69.10 99.51 225.96 8794 3088 2013 282.77 60.76 74.57 114.17 249.5 9699 3536 万人 270.93 272.5 261.02 275.75 277.45 262.21 281.46 283.17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元 元 21.46 19.96 21.96 63.38 2346 1252 23.77 21.62 28.79 74.18 2722 1353 26.20 33.04 34.25 30.90 40.94 39.96 35.60 32.1 53.9 38.32 35.94 68.08 44.5 48.5 76.4 50.53 60.57 86.58 197.68 6981 2621 93.49 111.81 121.6 142.34 169.4 3421 1464 4067 1600 8696 1998 5213 2284 5982 2299 注:数据来自《甘肃年鉴》,国内生产总值为绝对值(当年价)。 3.徽县

徽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西秦岭之麓,嘉陵江上游的徽成盆地,东邻秦川,南通巴蜀。全县辖15个乡镇,213个行政村,总人口20.14万,总面积2722平方公里。气候宜人,风景秀美,植被茂盛,物产丰饶,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美誉。

徽县自然资源繁多,全县有森林1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3%,木材蓄积量275万立方米,有野生植物250多种,其中不少为珍稀品种,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羚牛、白唇鹿、长臂猿等十多种珍贵动物,有丰富的核桃、板栗、猕猴桃、银杏、雪梨、柿子、生漆、狼牙蜜等林副产品,盛产金银花、杜仲、天麻、柴胡等100多种中药材。徽县矿产资源丰富,目前探明的矿藏有铅、锌、铁、金、铜、汞、硫、砩石、大理石、石灰石、花岗石、锑、磷等4大类22种。

徽县人文底蕴丰厚,境内文化遗址、名胜古迹众多,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就有26处。有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甘沟遗址,有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经垂钓的栗川元观峡杜公钓鱼台,有古代入蜀栈道遗迹和北宋《新修白水路》摩崖石刻等自然与人文景观。

徽县历年主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见表2—3。

表2-3 徽县历年主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 指 标 总人口 第一产业 国内 第二产业 生产 总值 第三产业 合计 人均GDP 农民人均纯收入 单位 2004 万人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元 元 22.07 3.68 3.22 2.40 9.30 4225 1868 2005 21.74 4.39 4.43 2.87 11.69 5401 2006 21.75 4.64 7.06 3.37 15.07 6971 2007 21.71 5.62 8.90 4.21 18.73 8184 年 份 2008 22 6.35 6.77 3.47 18.19 2009 22 6.88 7.56 6.07 20.5 2010 22.13 7.7 9.7 7.0 24.4 2011 22.2 9.3 11.98 8.15 29.4 2012 20.10 10.29 14.04 9.42 33.75 16799 4391 2013 20.14 10.79 17.06 10.66 38.51 19160 4971 8268 9318 11026 13364 2956 3319 3737 1986 2126.04 2309 2588.8 注:数据来自《甘肃年鉴》,国内生产总值为绝对值(当年价)。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5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38Km,与连霍高速重合5Km)。 (3)国网联络线:金昌至永昌(S17)。主要控制点有:金昌、河西堡、永昌东寨(枢纽立交)。路线总长度为46公里。

(4)国网联络线:平凉至武都(S15)。主要控制点有:平凉四十里铺(枢纽立交)、华亭吴家堡(枢纽立交)、华亭县、关山(特长隧道)、庄浪、秦安、南河川(特大桥)、营房梁(特长隧道)、天水西(枢纽立交)、皂郊(枢纽立交)、礼县(祁山)、西和、成县小川(枢纽立交)、望子关、米仓山(特长隧道)、武都西(枢纽立交)。路线总长度为467公里(含与十天高速重合131Km,与连霍高速重合12Km)。

(5)国网联络线:庆阳至平凉高速公路。路线大体走向为庆阳(西峰)—镇原—平凉(四十里铺),全长约131公里。路线两端分别与青兰、福银2条国家高速及华庆、平武地方高速公路连接,可形成延安—庆阳—平凉—天水—武都—九寨沟的省际间快速联络通道。

(6)国网联络线:环县—正宁高速公路:路线大体走向为甜水堡(宁甘界)—环县—庆城—合水—宁县—宫河—罗儿沟圈(甘陕界),全长314公里。路线北端接宁夏规划的银川—环县(甜水堡,宁甘界)高速,南端接陕西规划的西安—淳化—旬邑高速公路,形成北通银川,南至西安的省际间快速联络通道;同时,规划路线分别与青银、定武、青兰、福银等4条国家高速连接,是宁夏、甘肃、陕西三省区毗邻地区重要的对外运输大通道。

(7)国网联络线:景泰—礼县高速公路。路线大体走向为景泰—平川—靖远—会宁—通渭—甘谷—洛门—礼县,全长495公里(含与连霍国家高速共线30公里)。路线分别与定武、兰营、京藏、青兰高速公路共线,扩大了上述国家高速公路的连通度,是一条重要的高速路网联络线。

(8)国网联络线:张掖—西宁高速公路,路线大体走向为张掖—民乐—扁都口(甘青界),全长约90公里。路线南接青海省规划的西宁—民乐(扁都口)高速公路,分别与连霍、京藏国家高速公路连接,是一条重要高速公路路网联络线,亦是我省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通达青海省西宁市的一条便捷省际间快速运输通道。

(9)国网联络线:航天城—酒泉高速公路,路线大体走向为河西(蒙甘界)—航天城镇(双城)—鼎新—金塔—酒泉,全长约220公里。路线北连内蒙古规划的策克—额济纳旗—东风航天城一级公路相接,南接连霍国家高速公路,是我省酒泉通往东风航天城和国家级策克口岸的主要公路,也是发展酒泉航天城现代科技旅游的重要线路,将直接沟通连霍与京新国家高速公路,有助于形成蒙、甘、青三省区省际间快速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41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联络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国防战备意义。 (10)国网联络线:武威至金昌高速公路。路线大体走向为武威—双城—金昌,全长约90公里。路线东南方向接连霍高速公路与天祝藏区实现高速连通。西北方向连接金昌机场,构筑天祝藏区连接市政府驻地武威市、河西走廊东段重要的民航机场金昌机场的快速联络通道,具有重要的藏区稳定保障作用。

(11)国网联络线:静宁至天水高速公路。路线大体走向为静宁—威戎—庄浪—张家川—清水—天水(麦积区),全长约225公里。路线分别与青兰国家高速公路、平武地方高速公路和连霍国家高速公路连接,是一条重要的高速路网联络线,构成我省陇东南地区连接省会兰州的又一条便捷通道。

(12)省际联络线:庆城至吴起(打扮梁,甘陕界)(S11)。主要控制点有:庆城(枢纽立交)、玄马、悦乐、温台、华池、乔河、打扮梁。路线总长度为82公里。

(13)省际联络线:平凉至宝鸡(陇县大桥村,甘陕界)(S13)。主要控制点有:平凉四十里铺(枢纽立交)、安口纪家庄、华亭吴家堡(枢纽立交)、下关、大桥村。路线总长度为65公里(含与平武高速共线47Km)。

(14)省际联络线:凤县(陕西)—合作高速公路。甘肃境内路线大体走向为杨店(甘陕界)—两当—徽县—成县—西和—礼县—岷县—卓尼—临潭—合作,全长约552公里(含与十天国家高速共线120公里)。路线东连陕西规划的太白—平木—凤县—两当(杨店、甘陕界)高速公路,西接兰郎地方高速公路,并可通过临(夏)循(化)地方高速公路与青海规划的西宁—平安—同仁高速公路连通,直接沟通了十天、兰海、兰郎等高速公路,形成东西横贯甘肃南部地区3市(州)、9县(市)的对外运输大通道。本项目即为凤县—合作地方高速公路的一段。

(15)省际联络线:武都—九寨沟(四川)高速公路。甘肃境内路线大体走向为武都(两水镇)—铁坝—中寨—青龙桥(甘川界),全长约95公里。路线南接四川规划的成都—松潘—九寨沟高速公路,东连兰海国家高速公路,北通平武地方高速公路,并与庆(阳)平(凉)、吴(起)庆(城)地方高速公路与陕西省规划的延安至吴起高速公路连通,共同构筑延安—庆阳—平凉—天水—武都—九寨沟高速公路,形成纵贯陕西、陇东、陇南、川北的一条重要的省际间快速联络通道。

(16)省际联络线:蒙甘青三省区战备通道(阿拉善左旗—武威市—西宁)高速公路。甘肃境内路线大体走向为阔图湖(蒙甘界)—民勤—武威—九条岭—仙米寺(甘青界),全长约300公里。路线北连内蒙古规划的临河—阿拉善左旗—民勤(蒙甘界)高速和一级公路,南接青海省规划的西宁—武威高速公路,可沟通京新、包茂、荣乌、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42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连霍、京藏等国家高速公路,共同构成蒙甘青三省区之间重要的省际快速联络通道,是全国荒漠化监控和防治的前沿地带(民勤县域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地区)的重要生态保护公路,亦是一条重要的国边防战备公路,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17)省际联络线:临夏—循化(青海)高速公路。甘肃境内路线大体走向临夏(双城)、临夏县、达里加山垭口(甘青界),全长约38公里。路线西接青海规划的西宁—平安—尖扎—循化—达里加山高速公路,东接兰郎地方高速公路,是我省临夏回族自治州通达青海省西宁市的一条重要省际间快速联络通道。

(18)省际联络线:碌曲—久治(青海)高速公路。甘肃境内路线大体走向为碌曲(尕秀)—玛曲—阿万仓——沙木多黄河桥(甘青界),全长约135公里。路线北连兰郎地方高速公路,南接四川、青海规划的汶川—马尔康—阿坝—久治—玛沁—西宁高速公路,是我省甘南藏区与青海、四川毗邻藏区的一条重要的省际间快速联络通道,同时也是青海、甘肃两省通达汶川地震断裂带迂回线路。

(19)省际联络线:泾源(宁夏)—华亭高速公路。甘肃境内路线大体走向为山寨(宁甘界)—马峡—华亭,全长约28公里(含与平武地方高速共线15公里)。路线北连宁夏规划的银川—泾源—山寨高速公路,南接平武、平宝地方高速公路,是构筑银川—华亭—宝鸡跨省区快速联络通道的重要组成路段。

(20)市域联络线:天水至北道(S16)。主要控制点有天水的秦城区和北道区。路线总长度为13公里。

(21)航空枢纽联络线:白银至中川机场(S12)。主要控制点有白银西(枢纽立交)、黑石川、西岔、牛路槽(枢纽立交)、中川镇小黑川(枢纽立交)。路线总长度为52公里(含与兰营高速重合6Km)。

(22)通县高速支线:为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目标,规划建设通县高速支线共计14条、652公里(已扣除共线里程12公里)。具体路线分别是:兰州至永靖高速、正宁至榆林子高速、灵台至华亭高速、康县至望关高速、文县至青龙桥高速、两河口至舟曲高速、迭部至郎木寺高速、王格尔塘至夏河高速、临夏至积石山高速、临夏至东乡高速、康乐至广河高速、漳县至殪虎桥高速、肃北至阿克塞高速和元山子至肃南高速。

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基础【2013】980号文件印发了《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其中甘肃省境内的国家高速公路由原规划的9条路线调整为15条路线。其中包含张掖至汶川国家高速公路(G0611),其主要控制点为张掖、门源;银川至昆明国家高速公路(G85),其主要控制点为彭阳、平凉、华亭、宝鸡;平凉至绵阳国家高速公路(G8513),其主要控制点为平凉、华亭、庄浪、天水、成县、武都、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43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九寨沟;乌海至玛沁国家高速公路(G1816),其主要控制点为中卫、景泰、兰州、康家崖、广河、临夏、合作、碌曲;定边至武威国家高速公路(G2012),其主要控制点为定边、中宁、武威。

2、“十二五”交通发展目标

根据《甘肃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甘肃省“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战略思路和发展目标是:

(1)发展战略

甘肃交通运输必须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开放的思维,不断加深对发展环境的认识,不断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构筑大路网、开辟大空港、推进大水运、构建大枢纽、拓展大通道、发展大物流”为重点,全面实施“中心辐射、东西推进、区域带动、全面提升”的交通运输发展新战略。

“中心辐射”:加快建设兰州综合运输枢纽,将其打造成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内交通运输网络的重要支点,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和全国物流网络的重要节点,在全省乃至西北地区发挥“率先、带动、辐射、示范”的中心作用。同时,以兰州综合运输枢纽为核心,打造兰州都市圈交通运输网,构建延伸辐射全省各市州及主要经济区、对外呈放射状的集束型交通辐射网络,强化与周边区域的通道联系,全面增强中心辐射范围和服务能力。

“东西推进”:实施全省交通运输“会战东部、挺进西部”战略,全面发力并同时推进东西双向交通运输网络发展。以“一横六纵”综合运输通道(即横向的陆桥通道和纵向的延九通道、兰渝通道、兰成通道、包兰青通道、金张通道、嘉格通道)建设为重点,纵横交织,形成网格状的快捷交通运输网络。加密东南部路网,推进以平(凉)庆(阳)经济区为中心,辐射天水、陇南的“东翼”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承接全国经济的梯度转移。畅通西部路网,以连霍高速为主干,南北向通道为支脉,形成树枝状的快捷交通运输网络,推进以酒(泉)嘉(峪关)经济区为中心,辐射张掖、金(昌)武(威)经济区的“西翼”新能源开发利用示范区建设,促进河西走廊及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通过东西路网双向推进,使横向通道全面贯通,纵向通道能力提升,全省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区域带动”:贯彻落实国家和甘肃区域发展战略及规划,积极构建六大交通运输发展区域(即:兰州—白银—定西—临夏、平凉—庆阳、酒泉—嘉峪关、天水—陇南、金昌—张掖—武威和甘南藏区),并围绕兰州、平凉、酒嘉、天水、张掖等5个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和合作运输枢纽建设,积极打造内通外联、衔接顺畅的若干1—2小时交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44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通圈,以通畅、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激活各区域组团的经济细胞,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经济,支撑并带动区域发展。

“全面提升”:以继续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优化为重点,加快建设高速公路主通道,积极衔接铁路大动脉,充分挖掘内河水运和民航发展潜力,统筹考虑邮政、管道的发展,着力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积极打造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型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同时,把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调整运输结构作为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加速推进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力争在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养护质量、运输服务水平、交通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交通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绿色交通和低碳运输、行业体制机制改革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着力提高“三个服务”(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能力和水平,适应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2)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进一步加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力度,力争完成交通运输发展“倍增计划”,即核心发展指标实现“六个翻番”(全省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达到2000亿元以上,比“十一五”时期翻一番;全省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达到1600公里以上,比“十一五”时期约翻一番;现有省道中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70%以上,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建制村通沥青或水泥路比重接近80%,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全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中等级航道比重达到71%以上,比“十一五”末约翻一番;全省民用机场数量达到10个,比“十一五”末翻一番);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三个贯通”(全省所有市州政府驻地以高速公路贯通,省内所有县市区政府驻地以二级及以上公路贯通,全省100%的乡镇以沥青、水泥路贯通),到2015年,初步形成畅通便捷、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高效顺畅、衔接紧密的运输服务体系,节能环保、集约低碳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反应快速、保障有力的交通运输安全和应急保障体系,基本适应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2.3.3.2陇南市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一、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目标

以改善路网结构、提升技术等级、优化服务水平和创建安全便捷通道为重点,加快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建设。建成由武罐、十天、成武等三条高速公路组成的‘H’型高速公路网,使武都、成县、西和三县区通高速公路,其余县通二级公路。加快兰海高速渭源至武都、武都至九寨沟高速公路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45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表2-27 综合运输网线路里程表(单位:Km) 年份 2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铁路 1962 2013 1987 2148 2149 2149 2149 2149 2149 3093 公路 39344 95288 95642 100612 105638 114000 118179 123696 131200 133597 内河航道 314 860 874 874 874 928 928 928 928 928 注:资料来源:《甘肃统计年鉴》、《甘肃交通年鉴》、《甘肃省交通运输综合统计年报》

表2-28 甘肃省公路状况表(2013年底) 项 目 公路总里程 国道 省道 按行政等级分 县道 乡道 专用道 村道 高速 一级 等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小计 等外公路 高级 高级、次高级按路面状况分 路面里程 次高级 小计 公路里程(公里) 133597.145 7376.185 6343.371 16331.96 12588.317 3314.529 87642.783 2953.183 205.73 7309.241 13425.597 82918.274 106812.025 26785.12 38003.675 30622.051 68625.726 64971.419 29.43 占总里程的比重(%) 100 5.52 4.75 12.22 9.42 2.48 65.60 2.21 0.15 5.47 10.05 62.07 79.95 20.05 28.45 22.92 51.37 48.63 按技术等级分 中级、低级、无路面里程 公路网密度(公里/百平方公里) 注:资料来源于省公路局《2013年全省公路养护统计年报》

到2013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3597.145公里,其中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10468.154公里,占全省公路总里程的7.84%,其中高速公路2953.183公里,一级公路205.73公里,二级公路7309.241公里;等级公路占总里程的比例为79.95%。全省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31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有铺装和简易铺装路面里程68625.726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51.37%。全省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到29.43公里。

3.其它运输方式

民航:甘肃民航现有兰州(中川)、敦煌、嘉峪关、庆阳、天水、张掖、金昌等7个机场。兰州中川机场是甘肃省的枢纽机场,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改扩建的第一座西部地区机场,可起降A300、A310、B757、B767等客机,航站楼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60万人次,高峰小时1300人次的需要。目前,各大航空公司已在中川机场开辟了29条航线,每周航班数达到532个,平均每天航班量达到76个,形成了以兰州为中心,连接北京、上海、广州、乌鲁木齐、沈阳等30多个大中城市和日本冲绳、香港、马来西亚的航空网络。近年来,相继完成了对天水军民合用机场和嘉峪关机场航站区的改扩建,启动了张掖军民合用机场、庆阳机场和兰州中川机场二期的改扩建工程,新建了金昌、夏河(在建,计划2013年建成通航)2个支线机场,完成了陇南成县机场的项目选址。

内河航运:甘肃省内河航运受自然条件和资金的限制,起步较晚,发展缓慢。目前甘肃全省航道总里程1294.42公里,通航里程928公里,其中等级航道347.20公里,主要集中在黄河、洮河、白龙江等12条河流上。截至2012年底,甘肃全省共有27条营运航线,兰州、临夏、陇南、白银4个港口,41家航运企业,116处渡口。现有各类船舶1407艘,乡镇船舶占90%以上,其中营运船舶490艘。

管道运输:近几年发展较快,在原有长庆油田至宁夏输油管道基础上,先后建成了青海涩北—西宁—兰州的天然气管道,兰州—郑州—长沙、兰州—成都—重庆输送成品油管道,“西气东输”工程管道,初步形成了甘肃省管道运输主干网。另外,陕西靖边至庆阳长庆桥输气管道工程及其管网配套建设正处于建设前期准备阶段,连接主干网的支线管网正在逐步建设。

各种运输方式(除管道运输)比较见表2—29。

表2—29 各种运输方式比较 项目 运输方式 合计 客运量 铁路 (亿人) 公路 航空 合计 货运量 铁路 (亿吨) 公路 航空 2006 1.91 0.14 1.73 0.01 2.75 0.36 2.38 - 2007 2.04 0.16 1.85 0.01 2.95 0.41 2.53 - 2008 4.60 0.18 4.40 0.01 2.27 0.45 1.82 - 结构变化 2009 2010 5.00 0.20 4.78 0.01 2.55 0.46 2.08 - 5.37 0.22 5.14 0.01 2.90 0.49 2.41 - 2011 6.09 0.24 5.84 0.01 6.09 0.24 5.84 - 2012 6.45 0.24 6.19 0.01 4.64 0.63 4.00 - 2013 3.69 0.25 3.36 0.25 5.15 0.64 4.51 -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32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客运 周转量 (亿人 公里) 货运 周转量 (亿吨 公里) 合计 铁路 公路 航空 合计 铁路 公路 航空 319.96 195.28 113.00 11.45 923.46 776.84 146.46 0.16 348.93 213.54 120.93 14.23 868.06 156.48 0.19 441.34 232.22 196.71 12.21 97.96 474.84 0.21 469.99 248.23 206.58 14.97 987.13 489.72 0.21 509.40 275.13 220.15 14.12 1082.98 524.09 0.18 594.56 314.57 265.07 14.70 666.41 379.75 286.44 17.01 613 383.24 212.01 17.59 1024.74 1454.63 1477.06 1607.25 1791.21 2401.15 2379.66 1143.60 1489.73 1568.24 647.41 0.19 905.94 0.21 811.21 0.2 2.3.1.2 公路交通发展现状 1.陇南市

陇南市的公路交通主要由境内南北方向分布的 G212线、G316线及纵横交错的S205、S206、S208、S306、S307等构成主骨架公路网,另有120多条县、乡、村道和专用公路将骨架路网相连接共同组成陇南公路交通网。

图2-3 陇南市公路网现状图

截止2013年底,陇南市内共有公路15534.476公里。其中国道686.531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4.42%,省道与县道分别为714.296公里和1684.282公里。按公路的技术等级来看,全市没有一级公路,二级以上公路只有915.643公里,仅占公路总里程的5.89%。高级、次高级路面分别为5709.46公里与880.495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分别为36.75%和5.67%。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33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表2—30 陇南市公路状况(2013年底) 项 目 公路总里程 国道 省道 按行政等级分 县道 乡道 专用道 村道 高速 一级 等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小计 等外公路 高级 高级、次高级按路面状况分 路面里程 次高级 小计 公路里程(公里) 15534.476 686.531 714.296 1684.282 1078.954 232.225 11138.188 132.4 0 783.243 759.931 12449.261 14124.835 1409.641 5709.46 880.495 6589.95 8944.526 55.63 占总里程的比重(%) 100 4.42 4.60 10.84 6.95 1.49 71.70 0.85 0.00 5.04 4.89 80.14 90.93 9.07 36.75 5.67 42.42 57.58 按技术等级分 中级、低级、无路面里程 公路网密度(公里/百平方公里) 备注:资料来源于省公路局《甘肃省公路养护统计年报》

陇南市的公路解放后得到很大发展,但与全省相比,差距较大,建设速度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交通不畅的状况已严重制约了全市经济发展。陇南市公路网密度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等级路里程,尤其是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所占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路面铺装率较低。由于受地理位置、资金匮乏、历史欠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陇南市现有公路网整体水平仍然较低,该区域道路数量多质量差的状况尤为突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是公路技术等级低,质量差,断头路多。陇南市等级公路有14124.835公里,虽然占总里程的90.93%,但是全市高速公路只有132.4公里,仅占公路总里程的0.85%;至今没有一级公路,部分主干线和县乡路等外里程多,弯急坡陡,视距不足,交通事故频繁;二是路面等级低。高级、次高级路面仅有6589.95公里,占全路网比例为42.42%,低于51.37%的全省平均水平,中低级路面和无路面里程所占比例高达57.58%;三是公路交通设施不完善,抗灾能力弱。陇南是全国泥石流重点地区之一,公路依山傍水,因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34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此晴通雨阻现象突出,晴雨通车里程所占比例较低,特别是县乡公路普遍缺桥少涵和防护设施,受灾易毁;四是公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陇南山大沟深,地质复杂,公路建设、维护成本高,而陇南经济发展本身活力不足,资金来源渠道少,地方财政困难,大部分靠国家投资,杯水车薪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陇南公路交通发展的需要。

2.3.2 相关公路技术状况及存在问题

2.3.2.1现有公路技术状况及存在问题

本项目现有公路为G316线。 1、G316线 (1)道路概况

原G316线(福兰公路)起点福州,途经南昌、武汉、襄樊、安康、汉中、天水至兰州,总长3179km,是甘肃联系东南、西南的重要公路。该线路甘肃境内起点为陕甘交界的杨店镇,经两当、徽县、江洛镇、天水郡、甘谷、武山、陇西、渭源,在会川(K2832+084)与G212线相接,后同G212线重合,甘肃境内全长550.547公里。

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基础【2013】980号文件印发了《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G316线调整为长乐至同仁公路,起点为长乐,途经福州、南昌、武汉、十堰、安康、两当、徽县、合作,终点为同仁。

与本项目相关的路段为银杏至杨店段,全长60.208公里,设计行车速度为60公里/小时,其中:银杏至唐庄段长2.881公里,为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15米,路面宽度1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唐庄至柏垭梁段长8.194公里,为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8.5米,路面宽度7.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柏垭梁至簸箕塘段长8.194公里,为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8.5米,路面宽度7.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簸箕塘至香泉段长9.38公里,为三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7.5米,路面宽度6.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香泉至金洞长1.822公里,为三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12米,路面宽度12米,沥青混凝土路面;金洞至杨店长19.723公里,为三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8.5米,路面宽度7.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

(2)现有公路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 路面状况差。由于地形地质因素影响,加之自然灾害频繁,道路路面破坏相当严重,目前路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龟裂、折皱等,部分滑坡路段已经成为砂土路面,对行车安全极为不利。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35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② 技术标准低,路况差。现有公路为二级或者三级公路,由于道路等级较低,线形不顺畅,视距较小,部分路段坡陡弯急,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交通运输需求。

③ 沿线构造物、服务设施少。道路沿线服务设施很少,构造物由于自然、人为破坏严重作用难以发挥(诸如涵洞堵塞等)。

(3)沿线道路街道化状况

沿线两当县杨店乡、城关镇、徽县永宁镇、徽县县城等均有集市。逢集时道路成为集市,车辆通行较为困难,沿线街道化(半街道化)程度达14.00%。

表2—31 G316线沿线街道化状况 区域 乡镇名称 城关镇 杨店乡 城关镇 永宁镇 合 计 道化程度(%) 街道长度 (Km) 2.66 1.49 3.04 0.96 8.15 14.00 备 注 公路穿越县城,两侧街道化严重。 乡村组位于道路两旁,两侧街道化严重。 公路穿越县城,两侧街道化严重。 镇村组位于道路两旁,两侧街道化严重。 两当县 徽县 2、现有道路交通事故状况

本项目交通事故共调查了2010~2012年连续三年G316线徽县、两当县境内沿线交警大队记录在案的交通事故资料。据交警介绍,实际发生的交通事故数比统计的要大,但没有确切数字,因此在统计分析时,按调查到的资料计算,具体分析结果见表2

—32。

表2—32 现有道路2010~2012交通事故调查表 地区 路线 年份 起数 死亡 受伤 经济损失 起数 死亡 受伤 经济损失 2010 21 3 23 72 19 4 19 86 2011 14 0 17 66 15 1 18 79 G316 2012 8 1 10 82 10 0 10 76 合计 43 4 50 220 44 5 47 241 徽县 两当 2.3.2.2相关公路技术状况

本项目相关公路有十天高速、X514线、X515线和X481线。 1、十天高速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36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十天高速东起湖北十堰市,西至甘肃天水市,连接湖北、陕西、甘肃三省,总里程约750公里。该线甘肃段起自徽县大石碑(陕甘界),接陕西省在建的汉中至略阳(陕甘界)高速公路,经徽县李家河、成县、纸坊、西和、长道、盐官、天水镇,止于天水市皂郊镇,接连云港至霍尔果斯国家高速公路天水过境段,全长约189公里。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

2、X514线(显龙至西坡)

X514线起点位于显龙乡,经鱼池(接X515)、兴化,至西坡乡,全长37.372公里,为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为20公里/小时,其中:从显龙乡至县道X515相交点长12.77公里,路基宽度为6.5米,路面宽度为5.5米,沥青表面处治路面;县道X515相交点至嘉陵江分界点长28.625公里,路基宽度6.5米,路面宽度5米,砂石路面;嘉陵江分界点至西坡乡长1公里,路基宽度6.5米,里面宽度5米,沥青表面处治路面。

3、X515线(两当至广金)

X514线起点位于两当县(接G316于2398.440公里处),经鱼池(接X514)、站儿巷、云屏,至广金,全长74.849公里,为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为20公里/小时。其中:两当至兴化与鱼池乡镇分界点长11.613公里,路基宽度6.5米,路面宽度6米,沥青表面处治路面;兴化与鱼池乡镇分界点至云屏长30.824公里,路基宽度6.5米,路面宽度5.5米,沥青表面处治路面;云屏至广金长32.412公里,路基宽度6.5米,路面宽度6米,砂石路面。

4、X481线(徽县至谈家庄)

X481线是目前徽县县城通往徽县火车站的一条主要等级公路,起点为徽县县城,经水阳乡牟坝村、马王庙村、高炉子村、石滩村、两铺垭村、经田河村后沿嘉陵江顺流河岸布线、经嘉陵镇至终点谈家庄,路线全长23.254Km,X481线公路修建于2003年,2010年改建为三级公路,设计速度30Km/h,路基宽度7.5m,路面宽度6m,19.154Km路面为沥青表处路面,4.1km路面为沥青碎石路面。

X481线由于受复杂地形及地质条件的限制,公路等级基本为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路基宽度7.5m,路线连接徽县县城,经过3个乡镇(城关镇、水阳乡、嘉陵镇)、7个行政村(牟坝村、马王庙村、高炉子村、石滩村、两铺垭村、田河村、谈家庄村),村镇路段占路线总长15%,街道化严重的村镇路段长约3.49Km。

X481线共有桥梁466.51m/7座,均不通航,其中大桥两座(黄沙河桥、嘉陵江大桥)305.31m/2座,中桥两座(滨河桥、田家河桥)102.2m/2,小桥三座(赵河桥、马家河桥、西河湾桥)59m/3座,涵洞57道。另外利用下穿宝成铁路桥一座(1孔5m)。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37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2.3.3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2.3.3.1甘肃省公路网发展规划 一、公路网布局规划

甘肃省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分为国家高速公路网和地方高速公路网2个层次。2009年,在原《甘肃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路线布局的基础上,按照“外接周边、内连市州、完善骨架、有效衔接”的思路,以“加密、连通、对接、扩容”为重点,采用纵横线与放射线、联络线相结合的布局模式,形成由两大系统(国家高速公路系统、地方高速公路系统)、44条路线构成的省域高速公路网,路网总规模7950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3753Km,地方高速公路4197Km。与原规划相比,规划新增高速公路27条、3200Km。甘肃省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图见图2-6。

国家高速公路网:根据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其中涉及甘肃境内的路线共有12条,里程约3753公里(扣除重合里程)。

(1)首都放射线5:北京至拉萨(G6)。是(北)京藏(萨)国家高速公路(首都放射线5)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兰州、银川、青海3个省(区)省会(首府)之间的快速省际通道,甘肃境内起终点为白银(刘寨柯,甘宁界)—兰州(海石湾,甘青界),是我省最重要的北向和西向出口通道。甘肃境内全长271公里。

(2)首都放射线6:北京至乌鲁木齐(G7)。其中甘肃境内起终点为白疙瘩(蒙甘界)—明水(甘新界),是(北)京乌(鲁木齐)国家高速公路(首都放射线6)横穿甘肃省境的部分。甘肃境内全长142公里。

(3)纵线8:兰州—海口(G75)。甘肃境内起终点为兰州—陇南(罐子沟,甘川界),是兰(州)海(口)国家高速公路(纵线8)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我省兰州、定西、陇南等3个市域,是兰州联系陇南并直达重庆的一条快速通道,是甘肃省重要的南出口通道之一。甘肃境内全长541公里。

(4)横线5联络线二:定边至武威(G2012)。甘肃境内起终点为营盘水(甘宁界)—武威(双塔),本线路是定(边)武(威)国家高速公路(横线5的联络线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重要的北向出口通道之一。甘肃境内全长165公里。

(5)横线6:青岛至兰州(G22)。甘肃境内起终点为庆阳(雷家角,陕甘界)—兰州,该线路是青(岛)兰(州)国家高速公路(横线6)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连通了我省庆阳、平凉、定西、兰州等4个地级市,是我省省会兰州通往陇中、陇东的快速便捷通道和甘肃联系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公路运输大动脉之一。甘肃境内全长534公里。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38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图2-4 甘肃省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图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39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6)横线7:连云港至霍尔果斯(G30)。甘肃境内起终点为天水(牛背,陕甘界)—酒泉(猩猩峡,甘新界),它是连(云港)霍(尔果斯)国家高速公路(横线7)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东向西直接连通了我省天水、定西、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等7个地级市,是新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和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3个省(区)省会(首府)之间的快速省际联络通道。甘肃境内全长1551公里(与青兰、京藏高速共线78Km、22 Km)。

(7)横线7联络线一:柳园至格尔木(G3011)。其中甘肃境内起终点为柳园—花海子(暂定甘青界,有待两省进一步协商),本路线是柳(园)格(尔木)国家高速公路(横线7的联络线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霍、京藏高速公路重要的联络线,也是甘肃西部和新疆南去青海的一条重要通道。甘肃境内全长370公里(含与连霍共线61Km)。

(8)横线14:福州至银川(G70)。其中甘肃境内起终点为凤翔路口(陕甘界)—平凉(沿川子,甘宁界),它是福(州)银(川)国家高速公路(横线14)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甘肃一条重要的东出口通道公路。甘肃境内全长141公里(含与青兰高速共线126Km)。

(9)横线14联络线一:十堰至天水(G7011)。其中甘肃境内起终点为徽县(大石碑,陕甘界)—天水(皂郊),它是十(堰)天(水)国家高速公路(横线14联络线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陇东南一条重要的东向出省通道公路。甘肃境内全长198公里。

(10)兰州北绕城(G3001)。该路线起终点为忠和至黄羊头,它是兰州过境交通的重要通道。路线全长24公里。

(11)兰州南绕城(G3001)。该路线起终点为定远至黄羊头,与兰州北绕城相对应,它是分流城南交通压力的主要路线。路线全长58公里。

(12)陇渭连接线。该路线起终点为陇西至渭源。路线全长64公里。

地方高速公路网:共有35条规划线路,总长度4197公里(扣除重合里程)。 (1)省会放射线:兰州至郎木寺(甘川界)(S2)。主要控制点有:兰州(晏家坪)、西果园(枢纽立交)、七道梁、康家崖(枢纽立交)、和政、南龙山、双城、合作。路线总长度为397公里(含与兰海国家高速重合58Km)。

(2)省会放射线:兰州至营盘水(甘宁界)(S1)。主要控制点有:兰州尹家庄(枢纽立交)、茅茨岘子(枢纽立交)、中川镇小黑川(枢纽立交)、牛路槽(枢纽立交)、中川机场、景泰(枢纽立交)、营盘水。路线总长度为172公里(含与定武高速重合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4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 (徽县)现状及发展在线全文阅读。

2 (徽县)现状及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3200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