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6 乙酸
一、选择题
1.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灰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黑色的是氧原子。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 )
A.与氢氧化钠反应 B.与稀硫酸反应 C.发生酯化反应 D.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解析】 由比例模型如,该物质为CH3COOH,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与NaOH反应,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B正确。
【答案】 B
2.炒菜时,加一点酒和醋能使菜味飘香可口,原因是( ) A.有盐类物质生成 B.有酯类物质生成 C.有醇类物质生成 D.有酸类物质生成
【解析】 酒和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是有香味的酯类物质。 【答案】 B
3.下列关于乙酸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它可以与碳酸盐反应,产生CO2气体 B.乙酸能与醇类物质发生酯化反应
C.乙酸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所以它能使溴水褪色 D.乙酸在温度低于16.6 ℃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 【答案】 C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 C.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而乙酸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 C
5.下列对有机反应类型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 1 -
取代反应
B.CH2===CH2+Br2―→CH2Br—CH2Br;加成反应
Cu
C.2CH3CH2OH+O2――→2CH3CHO+2H2O;取代反应
△
浓硫酸
D.CH3COOH+CH3CH2OH
△
CH3COOCH2CH3+H2O;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解析】 C中的反应属于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其余各项均正确。 【答案】 C
6.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答案】 C
7.将1 mol乙醇(其中的氧用O标记)在浓硫酸存在时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O B.生成的水分子中含有O C.可能生成88 g乙酸乙酯 D.不可能生成90 g乙酸乙酯
【解析】 酯化反应的机理是“酸去羟基醇去氢”,即:
18
18
18
故O存在于生成物乙酸乙酯中,而生成的水分子中无O;若1 mol乙醇完全酯化可生成
18
18
1 mol
,其质量为90 g,但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1 mol
- 2 -
乙醇不可能完全转化为酯,故生成乙酸乙酯的质量应小于90 g。
【答案】 B
8.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②将Cl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联合进行以减少实验中的空气污染 ③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④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 ⑤用溴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解析】 因乙醇在浓硫酸存在下与乙酸的反应属可逆反应,不能除净乙酸,故不可以。用硝酸钡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时,因亚硫酸根离子易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而达不到鉴别的目的,故选C。
【答案】 C
9.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新型抗疟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成果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和双氧青蒿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 B.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是同分异构体 C.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D.双氢青蒿素在水中的溶解性小于青蒿素
【解析】 由结构简式可知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A正确;双氧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4O5,二者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B错误;青蒿素不含羟基和羧基,不能发生酯化反应,C错误;双氢青蒿素含有羟基,可形成氢键,在水中溶解度较大,D错误。
【答案】 A
10.乙酸分子的结构式为,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正确的是( )
a.乙酸的电离,是①键断裂 b.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是②键断裂 c.在红磷存
- 3 -
红磷
在时,Br2与CH3COOH的反应:CH3COOH+Br2――→CH2Br—COOH+HBr,是③键断裂 d.乙酸变
成乙酸酐的反应:2CH3COOH―→键断裂
A.abc B.abcd C.bcd D.acd
,是①②
【解析】 乙酸电离出H时,断裂①键;在酯化反应时酸脱羟基,断裂②键;与Br2的反应,取代了甲基上的氢,断裂③键;生成乙酸酐的反应,一个乙酸分子断①键,另一个分子断②键,所以B正确.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催化剂
11.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②2CH3CHO+O2――→2CH3COOH。现
△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2)B、D分子内含有的官能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3)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①________,②________,④__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羟基 羧基
CH2===CH2
(3)①加成反应 ②氧化反应 ④取代(酯化)反应
- 4 -
催化剂
(4)①CH2===CH2+H2O――→CH3CH2OH
加热、加压
Cu
②2CH3CH2OH+O2――→2CH3CHO+2H2O
浓硫酸
④CH3COOH+CH3CH2OH
△
12.已知丙酸跟乙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丙醇跟乙醇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丙醇和丙酸的结构简式如下:CH3CH2CH2OH(丙醇)、CH3CH2COOH(丙酸)。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丙醇、丙酸与N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丙
醇
+
钠
:
CH3COOCH2CH3+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丙
酸
+
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丙酸与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明反应条件)。
(3)写出与CH3CH2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酯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2CH3CH2CH2OH+2Na―→2CH3CH2CH2ONa+H2↑ ②2CH3CH2COOH+2Na―→2CH3CH2COONa+H2↑
浓硫酸
(2)CH3CH2COOH+HOCH2CH2CH3
△
(3)CH3COOCH3、HCOOCH2CH3
13.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请在图中圆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试剂,在方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分离方法。
CH3CH2COOCH2CH2CH3+H2O
试剂a是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分离方法①是________,分离方法②是________,分离方法③是________。在得到的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可从分析粗产品的成分入手。粗产品有乙酸乙酯、乙酸、乙醇三种物质,用
- 5 -
饱和碳酸钠溶液进行萃取、分液可把混合物分离成两种半成品,其中一份是乙酸乙酯(即A)、另一份是乙酸钠和乙醇的水溶液(即B)。蒸馏B可得到乙醇(即E),留下残液是乙酸钠溶液(即C)。再在C中加稀硫酸,经蒸馏可得到乙酸溶液。
【答案】 饱和Na2CO3溶液 稀硫酸 萃取、分液 蒸馏 蒸馏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水分 14.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
[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
[装置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
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较合理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Ⅰ.按丙同学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中先加入3 mL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 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 mL冰醋酸;
Ⅱ.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Ⅲ.在试管②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a2CO3溶液; Ⅳ.用酒精灯对试管①加热;
Ⅴ.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问题讨论]
(1)步骤Ⅰ安装好实验装置,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
出
试
管
①
中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明反应条件)。
(3)试管②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从试管②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
饱和碳酸钠溶液进行萃取、分液可把混合物分离成两种半成品,其中一份是乙酸乙酯(即A)、另一份是乙酸钠和乙醇的水溶液(即B)。蒸馏B可得到乙醇(即E),留下残液是乙酸钠溶液(即C)。再在C中加稀硫酸,经蒸馏可得到乙酸溶液。
【答案】 饱和Na2CO3溶液 稀硫酸 萃取、分液 蒸馏 蒸馏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水分 14.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
[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
[装置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
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较合理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Ⅰ.按丙同学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中先加入3 mL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 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 mL冰醋酸;
Ⅱ.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Ⅲ.在试管②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a2CO3溶液; Ⅳ.用酒精灯对试管①加热;
Ⅴ.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问题讨论]
(1)步骤Ⅰ安装好实验装置,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
出
试
管
①
中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明反应条件)。
(3)试管②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从试管②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332乙酸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