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自主整合
气候形成的因子 不同气候类型 不同纬度: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最根本的能源 下垫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大气环流:显著影响气候;本身是一种气候现象 人类活动:改变 大气成分 和 水汽含量 ;改变地表的物理特性和生物学特性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气候类型
的气温特点 同一纬度: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气温状况不尽相同,海陆分布、洋流影响较大 不同气候类型 赤道地区:赤道低气压控制→全年雨量充沛 的降水状况 南北回归线至北纬30o之间:副热带高压 或 信风带 控制→干旱少雨 大陆西岸: 30o~40o:副高和西风交替影响→冬雨夏干 40o~ 60o:西风影响→降水均匀 大陆东岸:季风环流→冬干夏雨 大陆内部:大陆气团控制→降水较少 两极地区:极地高压控制→降水稀少 名师点拔
一、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
1.太阳辐射是造成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因为太阳辐射决定着地面和大气的热量状况,所以大气环流的形成、全球气候带的划分,主要是太阳辐射因素决定的。
2.大气环流是形成气候的直接因素。在不同的环流条件下,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3.地面状况(下垫面)是形成气候的复杂因素(一般属非地带性因素)。 (1)地面性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从而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反射率:新雪>冰面>裸露地面>植被覆盖地面>海洋)
(2)海陆分布:海陆热容量和传递方式不同,在同纬度海洋及其附近形成海洋性气候,而内陆则形成大陆性气候。
(3)地表形态:海拔高低和地形对气流的屏障和抬升作用,使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温与降水状况各不相同。
(4)洋流:暖流对其流经海区及沿岸起着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反之。
4.人类活动(人为因子)对气候的影响是复杂的,但其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三条途径进行的: (1) 改变下垫面的性质。如修水库。
(2)改变大气中的某些成分(工业生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尘埃)。 (3)人为地释放热量。矿物质能源的燃烧。
【例题1】(08年全国Ⅱ卷)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1)~(3)题。
1
(1)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2)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 (3)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解析】(1)题:太阳辐射是是造成气候差异的最主要的因素,题干中的“自南向北变化”说明太阳辐射对气温的直接影响。(2)题:N地东部海域有日本暖流经过,沿岸增温、增湿,该地的花期提前。(3)题:P、M、N位于同一纬度,但是P地位于内陆的山地丘陵上,其气温低于沿海地区的气温,造成山区花期滞后,这就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道理。
【答案】(1)B (2)B (3)A
【例题2】(08年广东卷)年蒸发量变化速率指标能够反映蒸发量的时间变化。如“-40mm/10a” 表示年蒸发量10年间减少了40毫米。读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
(1)对我国年蒸发量变化趋势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蒸发量变化最大 B.华北地区蒸发量呈增加趋势
C.长江中下游地区蒸发量呈增加趋势 D.全国大部分地区蒸发量呈增加趋势
(2)下列选项与我国大部分地区地表蒸发量程正相关的是( )
①日照时数 ②相对湿度 ③风速 ④气温 ⑤空气污染程度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解析】(1)题:结合材料和图可以看出,西北地区年蒸发量变化最大值在“-120mm/10a”以上,全国大部分地区蒸发量变化值为负值。(2)题:五个组合项中,只有“空气污染程序”与蒸发量没有直接的关系。地表湿度大,气温度,蒸发旺盛。日照时间长,风速大也利于水汽的蒸发。 【答案】(1) A (2)A
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征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 气候 热带草原 气候 热带季风 气候 热带沙漠 气候 亚热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 南北纬10°之间 典型地区 亚马逊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南北纬10°~南北回归 线之间 南北纬10°~南北回归 线之间大陆东岸 南北纬回归线和南北纬30° 之间大陆内部、大陆西岸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非洲中部、南美巴西、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副高或信风带控制 赤道低压、信风带交替控制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成 因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湿季干季交替 雨季集中 旱雨季分明 全年干旱少雨 冬温夏热夏雨 热 带 2
气候类型 带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地中海沿岸 我国华北、东北,日本和朝鲜半岛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 西欧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成 因 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气候特征 冬温雨夏干热 冬寒冷干燥 夏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温带季风 北纬35°~55°大陆东岸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 温 带 气候 温带海洋性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 全年受西风带影响 温和多雨 大陆气团控制 极地大陆(海洋)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 干旱少雨 冬寒长 夏短暖 北纬50°~70°之间的大陆 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临海 寒带 大陆的北冰冰沿岸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 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冰原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极地气团控制 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全年酷寒 气温随高度而降低 高大的山地和高原地区 【例题3】(2008年上海文综).下图为某地12个月的气候资料,图中的点代表各月的气温及降水值,下列国家中,具有该图所示气候类型的是( )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巴西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可判定该气候属于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题中所涉及的四个国家中,只有美国有地中海气候分布。 【答案】B
三、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1.根据气候图表统计资料判断气候类型:基本方法是“以温定带,以雨定型”。所谓“以温定带”,即以气温定热量带,缩小范围;“以雨定型”,即以降水定类型,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⑴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指北半球),确定热量带。
3
⑵根据降水量和降水季节分配(主要雨季)确定降水类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判断指标如下:
2.根据地理位置推断气候类型:先根据纬度位置确定已知地点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及苔原气候只分布在北半球),属于哪个温度带,然后看其海陆位置是位于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大陆西岸)还是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大陆东岸),最后将已知点落实到气候类型图和气候分布模式图上确定其气候类型。
3.根据形成气候的主导因素判断气候类型:首先明确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依此确定该地所处的气候带位置;其次要牢记大气环流对全球热量和水汽的调节与输送功能;处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生气候),在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洋气候),在季风的影响下会形成什么气候类型;最后还要根据地面状况(如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对气候类型形成作用,特别是海陆位置对海洋气候和大陆性气候形成的重要作用进行判断。
【例题4】(2008年广东文基) 读某地年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2)题。 (1).对该地气候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小 B.降水季节分布均匀 C.最冷月气温大于18℃ D.夏季降水丰富
(2)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数据,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解析】根据气温曲线可知,该地最低气温在18℃以上,最高气温在28℃左右,气温年较差在10℃左右,应该是比较小的;根据降水
的柱状图,该气候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半年尤其是8、9份水量最大,所以该气候应是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1)B (2)C
四、几种易混淆的气候类型 (1)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
相似点:全年各月均高温,降水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
不同点: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量更多,降水有突变的现象;热带草原气候,雨季降水相对较少,降水有渐变的现象。
(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相似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相对干冷。(雨热同期)
4
不同点: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0℃,雨季长,年降水量大于800mm;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小于0℃,雨季较短,年降水量小于800mm。
(3)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相似点:降水总量有时相似。
不同点: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0℃,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年降水量一般可多达750mm;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季节变化大,一般集中于夏季。 (4)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相似点:气温冬冷夏暖,降水都是夏季降水相对较多。
不同点:温带季风气候,均温低于0℃的月份少,有明显的雨季(7、8月)。温带大陆性气候,均温低于0℃月份多一些,一般无明显的雨季(若位于南半球,则可排除温带季风气候)。
【例题5】(2008年海南)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500千米。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表3所示。完成(1)~(2)题。 表3 甲地 乙地 27 27 5月~10月 平均温(℃) 降水(mm) 1 650 890 11月~次年4月 平均温(℃) 25 26 降水(mm) 22 77 (1)两地的纬度约在
A.15°S~20°S之间 B.15°N~20°N之间 C.25°S~30°S之间 D.25°N~30°N之间 (2)两地之间的地形可能是
A.平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解析】(1)题:两地全年平均气温都在25℃以上,可断定两地位于热带地区,两地降水量都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12讲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