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Make命令完全详解教程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0-2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作用相同。

如果要输出所有的变量,使用’export’指令本身就可以了。

变量’MAKELEVEL’在一级一级传递时会改变,这个变量的值是表示嵌套层数的字符串,顶级’make’是,变量的值为’0’;子make的值为’1’;子子make的值为’2’,依此类推。

‘MAKELEVEL’的用途是在条件指令中测试它,这样写出在递归运行时和直接运行时表现不同的makefile。

附:

以下内容拷贝自GNU Make Manual

命令行参数

`-b' `-m'

These options are ignored for compatibility with other versions of `make'. `-C DIR'

`--directory=DIR'

Change to directory DIR before reading the makefiles. If multiple `-C' options are specified, each is interpreted relative to the previous one: `-C / -C etc' is equivalent to `-C /etc'. This is typically used with recursive invocations of `make' (*note Recursive Use of `make': Recursion.). `-d' `--debug'

Print debugging information in addition to normal processing. The debugging information says which files are being considered for remaking, which file-times are being compared and with what results, which files actually need to be remade, which implicit rules are considered and which are applied--everything interesting about how `make' decides what to do. `-e'

`--environment-overrides'

Give variables taken from the environment precedence over

variables from makefiles. *Note Variables from the Environment: Environment. `-f FILE' `--file=FILE' `--makefile=FILE'

Read the file named FILE as a makefile. `-h' `--help'

Remind you of the options that `make' understands and then exit. `-i'

`--ignore-errors'

Ignore all errors in commands executed to remake files. `-I DIR'

`--include-dir=DIR'

Specifies a directory DIR to search for included makefiles. If several `-I' options are

used to specify several directories, the directories are searched in the order specified.

`-j [JOBS]' `--jobs=[JOBS]'

Specifies the number of jobs (commands) to run simultaneously. With no argument, `make' runs as many jobs simultaneously as possible. If there is more than one `-j' option, the last one is effective. `-k'

`--keep-going'

Continue as much as possible after an error. While the target that

failed, and those that depend on it, cannot be remade, the other dependencies of these targets can be processed all the same.

`-l [LOAD]'

`--load-average[=LOAD]' `--max-load[=LOAD]'

Specifies that no new jobs (commands) should be started if there are other jobs running and the load average is at least LOAD (a floating-point number). With no argument, removes a previous load limit. *Note Parallel Execution: Parallel. `-n'

`--just-print' `--dry-run' `--recon'

Print the commands that would be executed, but do not execute them. `-o FILE' `--old-file=FILE' `--assume-old=FILE'

Do not remake the file FILE even if it is older than its

dependencies, and do not remake anything on account of changes in FILE. Essentially the file is treated as very old and its rules are ignored. `-p'

`--print-data-base'

Print the data base (rules and variable values) that results from reading the makefiles; then execute as usual or as otherwise specified. This also prints the version information given by the `-v' switch (see below). To print the data base without trying to remake any files, use `make -p -f /dev/null'.

`-q' `--question'

\return an exit status that is zero if the specified targets are already up to date, one if any remaking is required, or two if an error is encountered. `-r'

`--no-builtin-rules'

Eliminate use of the built-in implicit rules.You can still define your own by writing

pattern rules. The `-r' option also clears out the default list

of suffixes for suffix rules .But you can still define your own suffixes with a rule for `.SUFFIXES', and then define your own suffix rules. `-s' `--silent' `--quiet'

Silent operation; do not print the commands as they are executed. `-S'

`--no-keep-going' `--stop'

Cancel the effect of the `-k' option. This is never necessary except in a recursive `make' where `-k' might be inherited from

the top-level `make' via `MAKEFLAGS' or if you set `-k' in `MAKEFLAGS' in your

environment. `-t' `--touch'

Make命令完全详解教程

无论是在Linux还是在Unix环境中,make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编译命令。不管是自己进行项目开发还是安装应用软件,我们都经常要用到make或make install。利用make工具,我们可以将大型的开发项目分解成为多个更易于管理的模块,对于一个包括几百个源文件的应用程序,使用make和makefile工具就可以简洁明快地理顺各个源文件之间纷繁复杂的相互关系。而且如此多的源文件,如果每次都要键入gcc命令进行编译的话,那对程序员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而make工具则可自动完成编译工作,并且可以只对程序员在上次编译后修改过的部分进行编译。因此,有效的利用make和makefile工具可以大大提高项目开发的效率。同时掌握make和makefile之后,您也不会再面对着Linux下的应用软件手足无措了。

一、Make程序的命令行选项和参数

Make命令参数的典型序列如下所示:

make [-f makefile文件名][选项][宏定义][目标]

这里用[]括起来的表示是可选的。命令行选项由破折号“–”指明,后面跟选项,如

make –e 如果需要多个选项,可以只使用一个破折号,如 make –kr 也可以每个选项使用一个破折号,如

make –k –r 甚至混合使用也行,如 make –e –kr Make命令本身的命令行选项较多,这里只介绍在开发程序时最为常用的三个,它们是:

–k:

如果使用该选项,即使make程序遇到错误也会继续向下运行;如果没有该选项,在遇到第一个错误时make程序马上就会停止,那么后面的错误情况就不得而知了。我们可以利用这个选项来查出所有有编译问题的源文件。

–n:

该选项使make程序进入非执行模式,也就是说将原来应该执行的命令输出,

而不是执行。

–f :

指定作为makefile的文件的名称。 如果不用该选项,那么make程序首先在当前目录查找名为makefile的文件,如果没有找到,它就会转而查找名为Makefile的文件。如果您在Linux下使用GNU Make的话,它会首先查找GNUmakefile,之后再搜索makefile和Makefile。按照惯例,许多Linux程序员使用Makefile,因为这样能使Makefile出现在目录中所有以小写字母命名的文件的前面。所以,最好不要使用GNUmakefile这一名称,因为它只适用于make程序的GNU版本。

当我们想构建指定目标的时候,比如要生成某个可执行文件,那么就可以在make命令行中给出该目标的名称;如果命令行中没有给出目标的话,make命令会设法构建makefile中的第一个目标。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将all作为makefile中的第一个目标,然后将让目标作为all所依赖的目标,这样,当命令行中没有给出目标时,也能确保它会被构建。

二、Makefile概述

上面提到,make命令对于构建具有多个源文件的程序有很大的帮助。事实上,只有make命令还是不够的,前面说过还必用须makefile告诉它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才行,对于程序开发而言,就是告诉make命令应用程序的组织情况。

我们现在对makefile的位置和数量简单说一下。一般情况下,makefile会跟项目的源文件放在同一个目录中。另外,系统中可以有多个makefile,一般说来一个项目使用一个makefile就可以了;如果项目很大的话,我们就可以考虑将它分成较小的部分,然后用不同的makefile来管理项目的不同部分。

make命令和Makefile配合使用,能给我们的项目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除了用于管理源代码的编译之外,还用于建立手册页,同时还能将应用程序安装到指定的目录。

因为Makefile用于描述系统中模块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产生目标文件所要执行的命令,所以,一个makefile由依赖关系和规则两部分内容组成。下面分别加以解释。

依赖关系由一个目标和一组该目标所依赖的源文件组成。这里所说的目标就是将要创建或更新的文件,最常见的是可执行文件。规则用来说明怎样使用所依赖得文件来建立目标文件。

当make命令运行时,会读取makefile来确定要建立的目标文件或其他文件,然后对源文件的日期和时间进行比较,从而决定使用那些规则来创建目标文件。一般情况下,在建立起最终的目标文件之前,肯定免不了要建立一些中间性质的目标

文件。这时,Make命令也是使用makefile来确定这些目标文件的创建顺序,以及用于它们的规则序列。 2.1.Makefile中的依赖关系

make程序自动生成和维护通常是可执行模块或应用程序的目标,目标的状态取决于它所依赖的那些模块的状态。Make的思想是为每一块模块都设置一个时间标记,然后根据时间标记和依赖关系来决定哪一些文件需要更新。一旦依赖模块的状态改变了,make就会根据时间标记的新旧执行预先定义的一组命令来生成新的目标。

依赖关系规定了最终得到的应用程序跟生成它的各个源文件之间的关系。如下面的图1描述了可执行文件main对所有的源程序文件及其编译产生的目标文件之间的依赖关系,见下图:

图1 模块间的依赖关系

就图1而言,我们可以说可执行程序main依赖于main.o、f1.o和ff1.o。与此同

‘-s’或’—silent’选项阻止make所有回显,就象所有命令以’@’开始一样;一条没有依赖关系的’.SILENT’规则有相同的作用,但是’@’更加灵活。 4.2.执行

在需要执行命令更新目标时,make为每一行创建一个子shell来执行。这意味着诸如为进程设置局部变量的shell命令’cd’(改变进程的当前目录)不会影响以后的命令。如果需要’cd’影响下一个命令,将它们放在一行上用分号隔开,这样make认为是一条命令传递给shell程序(注意:这需要shell支持):

foo : bar/lose

cd bar; gobble lose > ../foo 另一个形式使用续行符: foo : bar/lose cd bar;

gobble lose > ../foo

shell程序的名字是通过’SHELL’变量来取得的。

(*UNIX)不象大多数变量,’SHELL’变量不是通过环境来设置的(即需要在makefile中设置),因为’SHELL’环境是个人选择的,如果不同人的选择会影响makefile的功能的话,这样很糟糕。 4.3.并行执行

GNU make可以一次执行几条命令。通常make一次执行一条命令,等待其返回,再执行下一条。使用’-j’或’—jobs’可以同时执行多条命令。如果’-j’后梗一个正数,表示一次可以执行的命令条数;如果’-j’之后没有参数,则不限制

可执行的命令数。缺省的数量是一。

一个讨厌的问题是如果同时执行多条命令,它们的输出会混在一起;另一个问题是两个进程不能从同一个设备获得输入。 4.4.错误

每条shell命令返回时,make会检查其返回状态。如果命令执行成功,则下一条命令被执行,最后一条命令执行完后,规则执行结束。

如果有错误(返回非0状态),make放弃当前规则,也可能是所有规则。 有时候命令执行错误并不是问题,比如使用’mkdir’命令确保目录存在:如果目录一存在,则’mkdir’会报告错误,但仍希望make继续。

要忽略命令的错误,在命令之前使用’-‘字符,’-‘字符在传递给shell之前被丢弃:

clean: -rm -f *.o

如果使用’-i’或’—ignore-errors’选项,make会忽略所有命令产生的错误;一条没有依赖关系的’.IGNORE’规则有相同的作用,但’-‘更灵活。

在忽略错误时,make将错误也认为是成功,只是通知你命令的退出状态和和错误被忽略。如果make并未告知忽略错误,在错误发生时,表明该目标不能成功更新,直接或间接依赖于此的目标当然也不能成功;这些目标的命令不会被执行,因为其先决条件不满足。

通常make会立即以非0状态退出。然而,如果给定’-k’或’—keep-going’选项,make在退出前会处理其它的依赖关系,进行必要的更新。例如,在编译一

个目标文件遇到错误,’make -k’会继续编译其它的目标文件。

通常认为你的目的是更新指定的目标,当make知道这是不可能时,会立即报告失败;’-k’选项指示真正目的是测试更新程序的更多可能性:在编译之前找出更多不相关的问题。

如果命令失败了,假设它更新的目标文件,这个文件是不完整的不能使用-至少不是完全更新的。但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表明停已经是最新的,下一次make运行时,不会再更新这个文件。这种情况和命令被kill相同;则通常情况下在命令失败时将目标删除是正确的;当’.DELETE_ON_ERROR’是目标时make帮你做这件事。虽然你总是希望make这么做,但这不是过去的习惯;所以必须显式要求make这样做(其它的make自动这样做)。 4.5.中断make

如果make执行命令时遇到错误,可能会删除命令更新的目标文件: make检查文件的修改时间是否变化。删除目标的目的是确保make下次执行时重新生成它。为什么这样做?假设在编译器运行时按了’Ctrl-c’,此时编译器写生成目标文件’foo.o’。’Ctrl-c’ kill了编译器,留下一个不完整的文件,但它的修改时间比源文件’foo.c’新;此时make也受到’Ctrl-c’信号删除这个不完整的文件,如果make不这样做,下次make运行时认为’foo.o’不需要更新,会在链接时出现奇怪的错误。

可以使用’.PRECIOUS’规则来防止目标文件被删除。在make更新目标时,会检测其是否为’.PRECIOUS’的依赖,决定在命令出错或中断时是否删除该目标。如果你希望目标的更新是原子操作,或是用来记录修改时间,或必须一直存在防止

其它类型的错误,这些理由使得你必须这样做。 4.6.递归使用

递归使用make就是在makefile中使用make命令。这种技术在你将一个大系统分解为几个子系统,为每个自系统提供一个makefile时有用处。比如有一个子目录’subdir’中有自己的makefile,希望make在自目录中运行,可以这样做:

subsystem: cd subdir; $(MAKE) 或者 subsystem: $(MAKE) -C subdir

可以照抄这个;例子来递归使用make 4.6.1.‘MAKE’变量

递归的make必须使用’MAKE’变量,不是显式的make命令: subsystem: cd subdir; $(MAKE)

该变量的值是被调用的make的名字。在命令中使用’MAKE’有特殊的功能:它改变了`-t' (`--touch'), `-n' (`--just-print')和`-q' (`--question')选项的含义。使用上例来考虑’make –t’命令(’-t’选项将目标标记为最新但不运行命令),更加’-t’选项的功能,该命令将创建一个’subsystem’文件,实际希望的操作是运行’cd subdir; make –t’;但这会执行命令,与’-t’的原意不符。

这个特殊功能做了期望的工作。当命令行包含变量’MAKE’时,选

项’-t’,’-n’和’-q’并不适用。不管这些导致不会执行命令的标志,包含’MAKE’变量的命令始终会执行。正常的’MAKEFLAGS’机制将这些标志传递到子make,这样打印命令的请求被传播到子系统中。

4.6.2.传递变量到子make

上级(top-level)make中的变量可以显式通过环境传递到子make中。在子make中,这些变量被缺省定义,但不会重载子makefile中的定义除非使用’-e’选项。为向下传递,或输出变量,make在运行命令时将其加入到环境变量中;子make,可以使用环境变量来初始化变量表。除非显式要求,make只输出初始环境中或命令行设置的变量而且变量名只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成。一些shell不能处理有其它字符的环境变量。

特殊变量’SHELL’,’MAKEFLAGS’总是输出,如果’MAKEFILE’变量有值,也会输出。Make自动通过’MAKEFLAGS’来输出命令行定义的变量。

如果想要输出特定变量,使用’export’指令: export VARIABLE ...

如果要阻止输出一个变量,使用’unexport’指令: unexport VARIABLE ...

为方便起见,可以在定义变量时输出它: export VARIABLE = value 和

VARIABLE = value export VARIABLE

rm program cleanobj : rm *.o cleandiff : rm *.diff 3.6.FORCE目标

当规则没有依赖关系也没有命令,而且其目标不是存在的文件名,make认为此规则运行时这个目标总是被更新。这意味着如果规则依赖于此目标,其命令总是被执行。

clean: FORCE rm $(objects) FORCE:

例中目标’FORCE’满足这种特殊条件,这样依赖于它的目标’clean’被强制执行其命令。名字’FORCE’没有特殊含义,只不过通常这样用而已。这种方式使用’FORCE’和’.PHONY : clean’效果相同。使用’.PHONY’更加明确高效,担不是所有的’make’都支持;这样许多makefile中使用了’FORCE’。 3.7.空目标

空目标(empty target)是phony目标的变种:用来执行显式请求的一个动作。和phony目标不同的是:这个目标文件可以真实存在,担文件的内容无关紧要,通常是空的。空目标文件的目的是利用其最后修改时间来记录命令最近一次执行的时间,这是通过使用’touch’命令更新目标文件来达到的。

print: foo.c bar.c lpr -p $? touch print

利用这条规则,执行’make print’时如果自上次’make print’之后任一文件改变了,’lpr’命令会执行。自动变量’$?’是为了只打印出那些变化了的文件。 3.8.内建的特殊目标

某些名字作为目标存在时有特殊含义。

PHONY 该目标的依赖被认为是phony目标,处理这些目标时,命令无条件被执行,不管文件名是否存在及其最后修改时间

SUFFIXES 该目标的依赖被认为是一个后缀列表,在检查后缀规则时使用 DEFAULT 该目标的规则被使用在没有规则(显式的或隐含的)的目标上。如果’DEFAULT’命令定义了,则对所有不是规则目标的依赖文件都会执行该组命令

PRECIOUS 该目标的依赖文件会受到特别对待:如果make被kill或命令的执行被中止,这些目标并不删除;而且如果该目标是中间文件,在不需要时不会被删除。可以将隐含规则的目标模式(如%.o)做为’.PRECIOUS’的依赖文件,这样可以保存这些规则产生的中间文件。

INTERMEDIATE 该目标的依赖文件被当作中间文件;如果该目标没有依赖文件,则makefile中所有的目标文件均被认为是中间文件。

IGNORE 在执行该目标的依赖规则的命令时,make会忽略错误,此规则本身的命令没有意义。如果该规则没有依赖关系,表示忽略所有命令执行的错误,这种用法只是为了向后兼容;由于会影响到所有的命令,所以不是特别有用,推荐使用

其它更有选择性忽略错误的方法。

SILENT 在执行该目标的依赖规则的命令时,make并不打印命令本身。该规则的命令没有意义。在’.SILIENT’没有依赖关系时,表示执行makefile中的所有命令都不会打印,该规则只是为了向后兼容提供的。

EXPORT_ALL_VARIABLES 只是作为一个目标存在,指示make将所有变量输出到子进程中。

定义的隐含规则的后缀作为目标时,也认为它是特殊目标;两个后缀的连接也是一样,比如’.c.o’。这些目标是后缀规则,一中定义隐式规则的过时方法(但仍然广泛使用)。后缀通常以’.’开始,所以特殊目标也以’.’开始。 3.9.一个规则多个目标

一条有多个目标的规则和写多条规则,每条一个目标作用是等同的。同样的命令应用于所有目标,但其效用会因将实际目标以’$@’代替而不同。规则中所有目标的依赖关系是一样的。

这在两种情况下有用:

★只有依赖关系,不需要命令。例如: kbd.o command.o files.o: command.h

所有的目标同样的命令。命令不需要完全相同,因为在命令中可以使用 ’$@’:

bigoutput littleoutput : text.g

generate text.g -$(subst output,,$@) > $@ 和

bigoutput : text.g

generate text.g -big > bigoutput littleoutput : text.g

generate text.g -little > littleoutput等同。这里假设程序’generate’产生两种输出:一种使用’-big’选项,一种使用’-little’选项。如果想象使用’$@’变化命令那样来变化依赖关系,不能通过多目标的普通规则实现,但是可以通过模式规则来实现。 3.10.一个目标多条规则

一个文件可以是多条规则的目标,所有规则的依赖关系被合并。如果目标比任一个依赖文件旧,命令被执行。

一个文件只能有一组命令执行。如果多个规则对于同一个文件都给出了命令,make使用最后一组并打印错误信息(特殊情况:如果文件名以’.’开始,并不打印错误信息,这一点是为了和其它make兼容)。没有任何理由需要将makefile写成这样,这是make给出错误信息的理由。

一条只有依赖关系的附加规则可以一次给出许多文件的附加依赖文件。例如’objects’变量表示系统中编译器的所有输出.,说明当’config.h’更改时所有文件必须重做的简单方法如下:

objects = foo.o bar.o foo.o : defs.h bar.o : defs.h test.h $(objects) : config.h

不用改变实际目标文件生成的规则,这条规则可以在需要增删附加的依赖关系时插入或提出。另一个诀窍是附加的依赖关系可以用变量表示,

在make执行时,可以给变量赋值: extradeps=

$(objects) : $(extradeps)

当命令`make extradeps=foo.h'执行时会认为’foo.h’是每个目标文件的依赖文件,但简单的’make’命令不是这样。 3.11.静态模式规则

静态模式规则(static pattern rules)可以指定多个目标,并且使用目标名字来建议依赖文件的名字;比普通多目标规则更通用因为不需要依赖关系是相同的:依赖关系必须类似但不需要相同。

3.11.1.语法

TARGETS ...: TARGET-PATTERN: DEP-PATTERNS ... COMMANDS ...

TARGETS列表指出规则应用的目标,可以包含通配符,于普通规则的目标相同。TARGET-PATTERN和DEP-PATTERNS来表明目标的依赖关系如何计算:匹配TARGET-PATTERN的目标从名字中抽出一部分,叫做词干(stem),词干被替换到DEP-PATTERNS来形成依赖文件名。

每个模式通常包含一个’%’字符。当TARGET-PATTERN匹配一个目标时,’%’字符可以匹配目标名中的任何部分;这部分即是词干,模式的其余部分

必须完全匹配。例如’foo.o’匹配’%.o’,’foo’是词干;目标’foo.c’和’foo.out’并不匹配这个模式。

目标的依赖文件名通过将DEP-PATTERNS中的’%’替换为词干形成:如果依赖模式为’%.c’,在替换词干’foo’可以得到’foo.c’。依赖模式中不包含’%’也是合法的,此依赖文件对所有的目标均有效。

如果需要在模式规则中使用’%’字符,必须在其前面加’’字符,如果’%’前的’’字符是有实际意义的,必须在其前面加’’,其它的’’不必如此处理。如’the\\%weird\\%pattern’在有效的’%’前是’the%weird’,其后是’pattern’。最后的’’保持原样是因为其并不影响’%’字符。

以下例子从相应的’.c’文件编译’foo.o’和’bar.o’: objects = foo.o bar.o $(objects): %.o: %.c

$(CC) -c $(CFLAGS) $< -o $@

每个目标必须匹配目标模式,对于不匹配的目标会给出警告。如果列表中只有部分文件匹配模式,可以使用filter函数移去不匹配的文件名:

files = foo.elc bar.o lose.o $(filter %.o,$(files)): %.o: %.c $(CC) -c $(CFLAGS) $< -o $@ $(filter %.elc,$(files)): %.elc: %.el emacs -f batch-byte-compile $<

例子中`$(filter %.o,$(files))' 结果是`bar.o lose.o’; `$(filter %.elc,$(files))'

的结果是`foo.elc'。以下例子说明’$*’的使用:

bigoutput littleoutput : %output : text.g generate text.g -$* > $@

命令`generate'执行时,’$*’扩展为词干’big’或’little’。 3.11.2.静态模式规则和隐式规则

静态模式规则和隐式规则在作为模式规则是具有很多共同点,都有目标模式和构造依赖文件名的模式,不同之处在于make决定何时应用规则的方法。

隐式规则可应用于匹配其模式的任何目标,但只限于没有指定命令的目标,如果有多条可应用的隐式规则,只有一条被使用,取决于规则的顺序。反之,静态模式规则适用于规则中明确目标列表,不适用于其它目标且总是适用于指定的每个目标。如果有两条冲突的规则,且都有命令,这是一个错误。

静态模式规则比隐式规则优越之处如下:

可为一些不能按句法分类,但可以显式列出的文件重载隐式规则

不能判定目录中的精确内容,一些无关的文件可能导致make适用错误的隐式规则;最终结果可能依赖于隐式规则的次序。适用静态模式规则时,这种不确定性是不存在的:规则适用于明确指定的目标。 3.12.双冒号规则

双冒号规则(Double-colon rules)的目标后是’::’而不是’:’,当一个目标出现在多条规则中时,其处理和普通规则的处理不同。

当一个目标出现在多条规则中时,所有规则必须是相同类型的:都是普通的或者都是双冒号的。如果是双冒号,规则之间相互独立;如果目标需要更新,则规则

的命令被执行;结果可能是没有执行,或者执行了其中一些,或者所有的规则都执行了。

同一目标的双冒号规则事实是完全孤立的,每条规则被被单独处理,就象不同目标的规则一样;规则按照在makefile中出现的次序被处理,此类规则真正有意义的是那些于命令执行次序无关的。

这种规则有时比较晦涩不是特别有用;它提供了一种机制:通过不同依赖文件的更新来对目标进行不同的处理,这种情形很罕见。每个这种规则应当提供命令,如果没有,适用的隐式规则将使用。 3.13.自动生成依赖关系

在makefile中,许多规则都是一些目标文件依赖于一些头文件。例如:’main.c’ 通过’#include’使用’defs.h’,这样规则:

main.o: defs.h

告诉make在’defs.h’变化时更新’main.o’。在程序比较大时,需要写许多这样的规则;而且当每次增删’#include’时,必须小心的更新makefile。许多现代的编译器可以帮你写这些规则,通常这是通过编译器的’-M’选项,例如命令:

cc –M main.c 输出以下内容: main.o : main.c defs.h

这样就不必写这些规则,有编译器代劳了。

注意这样的依赖关系中提及’main.o’,不会被隐式规则认为是中间文件,这意味这make在使用过它之后不会将其删除。使用老的’make’程序时,习惯做法

是使用’make depend’命令利用编译器的功能产生依赖关系,该命令会产生一个’depend’文件包含所有自动产生的依赖关系,然后在makefile中

使用’include’将其读入。

使用GNU的make时,重新生成makefile的功能使得这种做法变得过时:从不需要显式请求更新依赖关系,因为它总是重新生成任何过时的makefile。

自动依赖关系生成推荐的做法是对每个源文件做一个makefile。对每个源文件’NAME.c’,有一个makefile ’NAME.d’,其中列出了目标文件’NAME.o’依赖的所有文件,这样在源文件更新时,需要扫描来产生新的依赖关系。例子是一个从’NAME.c’产生依赖关系文件’NAME.d’的模式规则:

%.d: %.c

$(SHELL) -ec '$(CC) -M $(CPPFLAGS) $< | sed '''s/($*).o[ :]*/1 $@/g''' > $@'

-e选项是当$(CC)命令失败时(exit状态非0),shell立刻退出。通常shell的返回值是管道中最后一条命令(sed)的返回值,这样make不会注意到编译器出错。

使用GNU的C编译器时(gcc),可以用’-MM’选项来代替’-M’选项,这样省略系统头文件的依赖关系。’sed’命令的目的是将

main.o : main.c defs.h 转换为

main.o main.d : main.c defs.h

这样使得每个’.d’文件依赖于’.o’文件相应源文件和头文件,make则可以在原文间或头文件变化时更新依赖关系文件。

如果定义了生成’.d’文件的规则,可以使用’include’指令来读入所有的文件:

sources = foo.c bar.c include $(sources:.c=.d)

例中使用替换变量来将源文件列表’ foo.c bar.c’转换为依赖关系文件的列表。因为’.d’文件和其它文件一样,不需要更多工作,make会在需要时重新生成它们。

四、编写命令

规则的命令是由一一执行的shell命令组成。除了以分号隔开写在依赖关系后的命令,每个命令行必须以tab字符开始空行和注释行可以出现在命令行中,处理时被忽略(注意:以tab字符开始的空行不是’空’行,是一条空命令)。可以在命令中使用任何程序,但这些程序是由$(SHELL)来执行的。 4.1.回显

通常make打印出要执行的命令,称之为回显,这和亲自敲命令的现象是一样的。当行之前有’@’字符时,命令不再回显,字符’@’在传递给shell前丢弃。

典型的用法是只对打印命令有效,比如’echo’命令: @echo About to make distribution files

当make使用’-n’或’—just-print’选项时,显示要发生的一切,但不执行命令。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命令以’@’开始,命令行仍然显示出来。

这个选项对查看make实际要执行的动作很有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Make命令完全详解教程在线全文阅读。

Make命令完全详解教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2654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