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思修复习提纲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1.大学生活的变化(三个变化)P2
2.如何培养和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四个方面)P3 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 1.学习理念P4-5 : 自主学习 全面学习
创新学习(以求真务实为基础) 终身学习(学习最可贵的是终身坚持) 三、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
1.成才目标P5-6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二节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
1.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与联系 P7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P7
(关系:道德为法律提供价值准则和道义基础,法律为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二者共同作用) 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性P8 2.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容P8 3.法律素质的定义和意义P8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P9 2.社会主义的价值要求 P10
3.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P11
第三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认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 1.学习本门课的意义(三个方面)P13
二、掌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 1.学习本门课的基本方法(四个方面)P14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P17
2.理想具有现实性和预见性 P18
3.理想的类型(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P18 4.信念的含义P18
5.理想和信念的关系:如影随影、相互依存P19 二、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P20-21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1.大学生承担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P20 2.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百年目标P22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1.马克思主义是P23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1.共同理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24
2.如何树立共同理想P25-27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第三节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一、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理想与现实的矛盾P28-29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间距性、曲折性P29 3.艰苦奋斗的意义P31
二、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1.个人理想的定义和内容P32
2.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P32-33 ①实质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理想层面上的反映 ②社会理想规定、指引个人理想 ③社会理想又是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三、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1.立志的要求(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P34-35
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第一节 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1.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表现在P37-38每段第一句 二、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1.什么是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P39
2.中国精神的意义P40
三、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1.什么是民族精神P41 2.什么是时代精神P41
第二节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一、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P42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二、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P44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P45 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P46-47 三、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1.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P48-49
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技跨国界、信息共享,人员流动等情况使人产生错觉,误以为爱国主义已经过时
②爱国主义并没有也不会过时。国家仍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在经济全球化中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③弘扬爱国主义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积极而理性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要正确处理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为祖国服务与尽国际义务、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2.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的关系P49-50 3.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 P50-51 4.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 P51-52 四、做忠诚的爱国者
1.如何处理好两岸关系P53-54 2.怎样促进民族团结 P54-55 3.如何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P56
第三节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
一、 时代精神及其主要体现P57 二、 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P59-60
三、 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1. 怎样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P61-63
(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怎样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P61 怎样增强改革创新能力的本领?P63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人生与人生观
1.马克思: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P66 2.人生观的定义P66
3.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P66(倒数第一段) 二、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1.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人生目的、态度、价值)P67 2.人生目的的重要作用(三个方面)P67-68 3.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P68(最后两段) 4.怎样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P69-70 5.价值观的定义P70 6.人生价值的定义 三、正确认识人生矛盾
1.怎样正确认识人生矛盾? (树立正确的得失观、幸福观、生死观) P71-73 2.幸福的重要因素(家庭和睦、职业成功、行为正当、人格完善)P72 3.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关系P72 4.怎样树立正确的幸福观P72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P73-76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 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1. 什么是人生的自我价值P77 2. 什么是人生的社会价值P77
3. 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相互关系P77(一方面、另一方面) 4.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 P78 5. 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P78-79 二、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P79-80 三、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大学生创造人生价值的要求(两个方面)P81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一、 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1.怎样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P83 二、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1.个人与他人关系,在本质上市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P84 2.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应坚持的原则 P84-85(平等、诚信、宽容、互助) 3.什么是竞争?P86 4.什么是合作?P86
5.如何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P87 三、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85-87 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前提。 2.如何把握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定位?P87-88(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和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四、 促进个人与自然的和谐 如何促进个人与自然的和谐?P89-90
(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自觉珍爱自然,保护环境)
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1.道德的起源P92-93 2.道德的本质P93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1.道德功能的定义和表现P93
2.道德的主要功能P93-94:(认识、规范、调节) 3.道德的社会作用P94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1.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P95(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 会主义社会) 2.道德的发展规律 P95 3.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P95
第二节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一、 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思修复习提纲(最新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