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生命与安全》四年级下全册教案
《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四年级下册
教师
- 1 -
《生活 生命与安全》四年级下全册教案
热爱生命 1、水是生命之源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水是一切生命之源,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2、知道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 3、了解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4、掌握日常生活中几种常用的节水方法 5、教育学生要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树立水是宝贵资源的观念,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自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 三、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水的用途、水资源现状、浪费水的现象等资料、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显示由黄河、长江、九寨沟的流水画面构成的课件(设置《高水流水》为背景音乐),(配诗)蓝色的地球活动着生命的旋律,绿色的世界养育着万千的生命,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我们共同吮吸着地球妈妈的乳汁,你就是生命之源——一切生物都不开的水。 (二)学习新课
1、水是一切生命之源,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A、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 B、水有哪些作用?
(1) 工业上需要水:洗涤、溶解、加热、冷却,作为原料 (2) 农业上需要水:农作物需要水灌溉 (3) 动力工业上:水力发电 (4) 交通运输上:内河及其海洋航运
(5) 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唾液、胃液、血液、组织液等。水在人体内起这调节体温、溶解食物、排泄废物等作用
(6) 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
(7) 每天刷牙、洗脸、洗衣、做饭都离不开水
2、了解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懂得要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很广泛,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0%,但是可以饮用的淡水只占2.7%,其他97.3%都是海水,不能直接饮用。
3、我国水资源情况:(课件展示)
A、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B、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
C、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城市供水不足 4、我国水资源的严重浪费情况:(课件展示)
- 2 -
《生活 生命与安全》四年级下全册教案
(展示农业用水浪费、工业用水浪费、生活用水浪费。)
思考: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呢?(水龙头不关紧、喝不完的水倒掉、玩水枪等等)
5、我国水资源的严重污染情况:(课件展示) A、水资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人为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
B、水污染有哪些危害?
(1)危害人的健康水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污染物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还可诱发癌症。被寄生虫、病毒或其它致病菌污染的水,会引起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2)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水质污染后,工业用水必须投入更多的处理费用,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食品工业用水要求更为严格,水质不合格,会使生产停顿。这也是工业企业效益不高,质量不好的因素。农业使用污水,使作物减产,品质降低,甚至使人畜受害,大片农田遭受污染,降低土壤质量。海洋污染的后果也十分严重,如石油污染,造成海鸟和海洋生物死亡。
(3)大量有机物在水中降解放出营养元素,促进水中藻类丛生,植物疯长,使水体通气不良,溶解氧下降,甚至出现无氧层。以致使水生植物大量死亡。
6、怎样珍惜水环境、保护水资源 A、世界水日
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 日定为“世界水日”。为地球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不断加重的水污染敲响警钟。
面对严峻的缺水、水污染问题,我们应积极行动起来,珍惜每一滴水,采取节水技术、防治水污染、植树造林等多种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B、要树立节约意识
计算:如果自来水龙头不拧紧,水一滴一滴的往下滴,1天就会漏掉100千克水,这些水可供炼钢4千克,发电厂10度,生产化肥50千克。那么一年可以节约多少水,起多大的作用?说明节约用水,就是创造财富。一滴水看似平常,但可以积少成多,当浪费的人多了,浪费的时间长了,地球上就会有许多水资源被浪费掉。
C、寻找节水的有效方法:(课件展示) (三)小结:
大自然是这么关心我们人类,为我们人类提供了这么多的恩惠,那我们人类还有什么理由不行动起来呢?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我们就像爱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水资源,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愿你,愿我,愿她,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
2、万物共存
一、教学目标:
1、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2、能够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认识草原上的生态平衡关系和沙尘暴的成因。
3、通过分析草原上的生态平衡关系和沙尘暴成因,知道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 3 -
《生活 生命与安全》四年级下全册教案
树立生态意识,保护生态平衡 三、教学准备: 有关生态平衡的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草原吗?
(了解学情。学生对草原到底知道多少?会不会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认识草原上的生物和草原生态。)
2、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段有关草原生态的录像,让我们一起走进草原。(多媒体:“美丽的草原”。学生观赏草原。)
(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让学生感受草原的和谐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草原的生态平衡
1、师:看了美丽的草原以后,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回答
(师:板书:草、兔子、鹰、狐狸、狼、山羊) 2、师:看到草原上的动植物,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进行汇报交流。(评:以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 3、师:同学知道的真多,想研究的问题也很多,你能画出草原上的几条食物链吗? (生:在实验报告单上写出几条食物链)
草→兔→鹰 草→羊→狐狸 草→山羊→狼 草→昆虫→小鸟→鹰
4、师:谁能把你写的食物链展示给大家看?
5、师:草原之所以美,就是因为草原上的生物都存在着这种互相依存的关系。看到这些食物链你们想到了什么问题?
(鼓励学生质疑,使学生真正卷入到探究中来。同时,学生不断地假设问题,不断地分析推理出结果。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6、师:如果上面任何一种现象发生了,这时的草原会是什么样子呢?
7、师:是吗?还会出现洪水泛滥和泥石流,你见过泥石流?泥石流是怎么回事? 8、师:我们来看一段录像,一起了解泥石流。(播放有关泥石流的录像。)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森林生态平衡的意义。)
9、师:刚才,我们假想了草原上许多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动物和植物会无缘无故地减少吗?为什么不会?
10、师: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或掠夺性利用,例如盲目开荒、滥砍森林、水面过围、草原超载等,都会使环境质量恶化,产生近期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人类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必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沙尘暴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最终结果是什么?
11、师: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主人,我们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状况? (三)师:小结。
3、发烧的地球
一、教学目标:
- 4 -
《生活 生命与安全》四年级下全册教案
1、指导学生认识地球变暖的根源,知道什么是“温室效应”以及“温室效应”造成的危害和防治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初步的考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向学生进行保护大气环境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1、投影片:二氧化碳主要排放源、《新华日报》有关地球变暖消息的报道。 2、考察当地空气污染情况,以便布置和指导学生的考察活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
(1)空气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 (2)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2、谈话(出示《新华日报》有关地球变暖报道的投影片):
二氧化碳增加了,地球就会变暖,地球变暖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和研 究内容。(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了解地球变暖的有关知识。 (1)提问: ①地球为什么会变暖?
②地球变暖对我们会有哪些影响? (2)学生阅读课文
(3)讨论:地球上的“温室效应”是怎样形成的?“温室效应”有哪些危害? 2、指导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排放源。
(1)提问:在你的周围,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源有哪些?(出示投影片) (2)讨论:怎样才能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小结:工厂排放的烟尘、废气,汽车、轮船、飞机排放的废气,居民炉灶排放的烟尘、废气,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只有通过处理减少工厂和汽车尾气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才能减轻地球上的“温室效应”。 3、指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法》有关内容。
(1)阅读:课文中介绍的《环境保护法》中,有关防止空气污染的规定。 (2)讨论:我们小学生怎样保护空气的清洁和新鲜? (三)巩固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清洁的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使地球变暖,对人类造成危害,我们应该采取积极行动,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做一名环境保护的小卫士。
安全生活
4、小心“马路杀手”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 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生活生命与安全》四年级下全册教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