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合唱声乐基础知识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0-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二、关于母音练习

“u”母音练习不仅对声乐初学者的声音训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对具有相当程度的歌唱者的音质改善,其效果也是相当不错的。用“u”母音练习,有利于歌唱者兼顾打开喉咙与咬字,且对高位置声区的统一,常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u”母音练习有利于兼顾打开喉咙与咬字

我们知道,“a”“e”“i”“o”“u”是发音最基本的五个母音。就我们平时说话时咬字的位置状态看,各个母音的发音在口腔里的位置都不同。发“o”音时最靠近舌根部,“i”在舌尖部,“e”在舌头的中部略偏前,“a”在舌部中央稍偏后,“u”在舌尖前面的嘴唇部位。换句话说,将这五个母音按横向排列,则位置最靠前的是“u”,其后按前后顺序排列依次为“i”“e”“a”“o”“u”。若按口腔喉咙纵向打开程度的大小排列,从

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依次为“i”“e”“a”“o”“u”。我们知道,唱歌是说话的“放大状态”,换句话说,唱歌是说话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形式在于它的音量比普通说话要扩大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一个优秀的唱歌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准确地传达信息,即咬字清晰;第二,将信息传达得尽可能远,即声音宏亮,穿透力强。从生理解剖学上看,人要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这两个条件是相互矛盾的。除非他经过了特殊、正确、细致的训练。

“u”母音练习就是解决这对矛盾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知道,咬字清晰是嘴皮上的功夫,而声音洪亮,穿透力强则需要打开喉咙。从上述分析

“a”“e”“i”“o”“u”,这五个母音的位置可见,“u”母音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换句话说,做“u”母音练习,既练了喉咙打开,又兼顾了后面。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得出了结论,从横向看,

“u”母音在五个母音中位置最靠前,从纵向看,“u”母音在五个母音中位置最靠后,因此,用“u”母音训练,并不是排斥其他四个母音练习,而是认为用“u”母音练习能更容易地掌握咬字清晰与喉咙打开。

二)“u”母音训练有助于获得高位置

所谓的高位置通常指头腔共鸣或头声。教唱者掌握了正确的发音方法后,发出的声音特别是高音具有明亮、集中、穿透力强的特征,这是我们声乐教师、学者努力追求的境界,即高位置。“u”母音有利于尽快获得头腔共鸣即高位置。

“u”母音的发音位置从水平方向看是最靠前的,所以在气息稳定,喉咙打开的前提下,这与获得头腔共鸣的方法是不相的。

三)“u”母音联系有助于声区统一

众所周知,声音有高、中、低三个声区,自然状态下这三个声区的音色音量是不一致的,因此在声乐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低音弱,中音白,高音喊或虚的现象。这现象的出现,势必造成声区不统一。

用“u”母音练习,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三个声区音色统一。为什么这样说呢?从上述可知“u”母音的练习有助于唱歌者获得头腔共鸣,即高位置。如果我们把高位置始终贯穿在整个歌唱过程中,换句话说,不仅在高音区要用头腔共鸣,中低音区也要用头腔共鸣的位置,这样便使歌唱者在高、中、低三个音区中始终在同一个位置上发出声音来,则音色必定统一,从而解决了高、中、低三声区不统一的问题。

在练习“u”母音时,首先要做好气息的支持与控制。众所周知,正确的呼吸对歌唱是十分重要的,气息既是歌唱的原动力,又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发“u”母

音时,口腔要形成一个膛大口小的共鸣箱,两唇形成“撮口状”,唇尖适当用力拢住气息,喉咙打开放松,上下成管道状。气息不要僵,想象形成一个上下垂直的气柱子,声音托在气息上,随后开始起音。起音时感觉声音从下腹部涌出,通过胸腔、口腔到头腔。感觉声音放在鼻腔上部的两眉中间,又感觉声音仿佛不在自己的头部,而是在头部的前上方处的一个管道中发出。练习时可用五度上、下行音阶,也可用八度下行音阶,做五度练习时,注意要把声叹在气上,音越高叹气的感觉越强烈。气息要支持住,腰间体会汽车加油门的感觉。在做八度下行练习时,声音好象从很远处漂来。同时注意用心体会,及时调整管道状态,唱任何高度的音都要将其保持在同一位置上。

在练习“u”母音时,会出现一类声音位置偏里偏后的学习者,针对这种现象,练习时可在“u”母音前加“m”“n”“l”等字音,

合 唱 声 乐 基 础 知 识

于都县教育局中小学音乐教师

暑期合唱培训班

(2012.8.3---8.7)

主讲: 燕录音

(8月6日修改稿)

第一章 合唱与指挥概述 一、合唱的含义

合唱广义上说,是包含同声的、混声的齐唱、轮唱、领唱、对唱、重唱以及和声的、支声的、复调的、有伴奏的或无伴奏的一种集体歌唱艺术。 二、指挥的含义 1,发令调度;

2,发令调度的人;

3,在乐队或合唱队前面指示如何演奏或演唱的人。

第二章 合唱的组织形式 一、合唱的种类

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1、种类:齐唱、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小合唱,大合唱和表演唱。

2、演唱形式:有齐唱、轮唱、二部、三部、四部等合唱、无伴奏合唱。 3、合唱是包含着:同声的、混声的齐声、轮声、领唱、重唱以及和声的、支声的、复调的、有伴奏或无伴奏的一种集体歌唱艺术。

男女声分四个声部的叫混声合唱; 男声多声部群唱叫男声合唱; 女声多声部群唱叫女声合唱。 人数较少的多声部群唱有人称作小合唱。但不能把人数众多的多声部群唱叫大合唱。因为大合唱已有上面所说的另一种含义。表演唱也称歌表演。指以唱为主、辅以必要动作(包括简单的舞蹈动作)的一种演唱形式。

合唱是包含着同声的、混声的齐声、轮声、领唱、重唱以及和声的、支声的、复调的、有伴奏或无伴奏的一种集体歌唱艺术。常见的合唱有同声合唱(男声、女声、童声),混声合唱(男声与女声、

童声与男女声),演唱形式有齐唱、轮唱、二部、三部、四部等合唱、无伴奏合唱。合唱有声域更宽、气息更长、力度更大、音色更多的特点。好的合唱应该是均衡而协调。合唱的均衡取决于声音的音量、音色的平衡。合唱的协调取决于声音的谐和、音准。混声合唱一般为男女声部混合。

二、合唱的声部

合唱艺术美的不同构成方式合唱艺术美有不同的构成方式。通常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分为同声与混声两种,同声的由男声或女声单独组成,混声的由男声和女声混合组成。按声部的多少,可分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四部合唱等,只有一个声部的演唱称为齐唱。在专业领域,合唱特指多声部声乐作品,但在一般人的理解中,一个声部的演唱也称为合唱,是合唱的一种齐唱方式。

合唱美的形式构成,主要是以人声音色和音域来分类的,可分为下面四类: 一类是童声合唱,就是由尚未变声的少年儿童组织的合唱,包括小学男女同学组织的合唱及初中低年级尚未变声或变声初期的男女同学组织的合唱。为什么这个时候男女同学会组合在一起呢?因为在没有变声之前童声是不分男女的,声音是同一高度,经过变声期以后,男声和女声的音域会相差一个八度。 第二类是女声合唱,就是由变声后的女声组织的合唱。

第三类是男声合唱,由变声后的男声组织的合唱。

第四种是混声合唱,就是由女声(或童声)与男声混合组织的合唱。

前三类合唱均为同类人声组成,故亦称为同声合唱。同声合唱都有高音和低音两个基本声部,根据具体合唱歌曲的演唱需要,每个基本声部还可以分为第一、第二两个声部,即高音声部还可以分出第一高音声部和第二高音声部,

唱的过程中永远保持吸气的状态,控制住气息徐徐吐出,要节省用气,均匀地吐气,这就是所谓气息的对抗。在呼和吸的过程中,要注意呼吸僵硬的感觉,整个身体表情都应该是积极放松的,紧张的部位就是横膈膜、两肋,两肋就像是一只充足的气球一样,我们要让声音坐在上面,往下拉,不能让气球往上浮起来,也就是说要把气息拉住,不能让它提上来,这就牵涉到一个气息支点的问题。

3、 唱歌时要有气息支持点

★ 哈,哈,哈,哈??

要求:小腹快速弹动, 支持横膈膜, 横膈膜支持气息,形成支持点,再与声带结合,形成歌唱支点。

支持点也就是声音要有一个立足的地方,这个立足点也就是以横膈膜及下肋两侧做支持点,当我们咳嗽或笑的时

候,可以直接感觉到它的支持作用。没有经过呼吸训练的人,常常唱歌时,脸红脖子粗的,青筋直暴,歌声僵直,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等等,都是与气息支持点没有保持住有关。反之,我们掌握了呼吸方法,有了支持点的感觉,那么,当我闪歌唱发声时,便会感到声音仿佛落在我们所控制的气息上,也就是说声音是由呼吸来支持了,这种声音不但悦耳响亮,而且能强弱自如地做出各种变化来。

4、 不同的乐句用气是不同的

我们在进行胸腹式呼吸时,呼吸气势的强弱、吐气的方法要根据所唱歌曲(或乐句)的不同要求有所不同。下面我们就介绍几种不同的呼吸练习法。 1) 缓吸缓呼 这是我们在训练和歌唱时常常采用的方法。就是胸腔自然挺起,用口、鼻将气息慢慢吸到肺叶下部,横隔膜下降,两肋肌肉向外扩张(也就是腰围扩张),小腹向内微收。这种吸气

要求自然放松,平稳柔和地进行,就像我们去闻花的芳香时的感觉一样,闻花的感觉使我们吸气吸得深,就像做深呼吸运动一样,但吸气时不要用太大的力,只要轻轻地挺住胸廓和上腹部,然后慢慢呼气。呼气时,注意保持吸气状态,控制住两肋和横膈膜,也就是控制住了气息,使之平稳、均匀、持续、连贯地慢慢吐出。有一种感觉可以帮助我们体会呼气时下肋和横隔膜的保持状态:就是在缓吸后做慢慢地吹掉桌上的灰尘的动作,这里需要长长地吹气,也就是在做长音的呼气练习,我们常说:“长音像吹灰,短音像吹蜡”,是一种吐气的感觉。 2) 急吸急呼 急吸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口、鼻迅速把气息促而深入地吸到肺叶下部,并将气息保持住,然后,按照缓呼的要求而呼出。我们在演唱实践中经常要用到的,因为在歌曲的句与句之间、字与字之间的吸气不通话你有很长的停顿时间,往往采用“偷气”的办法来吸入且要吸得不让人发现,这就

是急吸缓呼的作用。为了培养呼吸的控制力,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练习曲及歌曲中的某些乐句做带词的练习,效果较好。卡鲁索说过,歌者能否踏上成功之路,首先要看他对于呼吸器官的操纵和运用,是否建立了强固的基础。 二、合唱的发声与共鸣 一、合唱的发声

要求合唱音响起声的统一是很重要的,发声开始的一刹那叫做“起声”。鉴别一个合唱队的好坏,起声是一个最容易鉴别的方法。

激起——合唱的主要起声法。声带是非常紧迫靠拢,发声前准备好气息的支持,声带的闭合,共鸣腔的打开,意识中想好所要发声的音高、音量、音色并作好相应的器官状态的准备,以横膈膜的突然向内挤压,以恰如其分的气流冲击声带而发声。发声干净、整齐而有弹性并带有音头的声音。

舒起——声带并不靠得太拢,发声前先出气再发声,无音头,音质较暗而沙,发声时有声母“h”的声音。

为了对合唱队音量的统一,轻声、半声、抑制声的歌唱方法是合唱队员必须具备的技巧。这种音量小的弱声不等于松弛的轻声,相反要求更集中,更有力。 半声——(一半真声加一半假声)指演唱者较少使用本嗓,通过饱满而有弹性的气息支持,均匀节制而富于流动感地控制声音。这种声色的穿透力很强,凝聚并有良好的共鸣。

轻声——正常唱法减少音量的技巧,属于色调处理中的力度对比,优美的含蓄。

抑制声——更恻于表情意义,用有力的气息支持着每个唱词的始终,显得多用本嗓而不过于强调共鸣,往往表现悲伤,愤怒,痛苦这类感情。

直声——发声后不让声音波动。现代偏向灵活。但以少波动为好。

Wu yi yi yo yi yi ya yi

5 4 3 2 1 2 3 4 5 4 3 2 1 ‖ yi

▽ ▽ ▽ ▽ ▽ ▽ ▽

5 3 5 3 5 3 1 ‖ hihi hihi hihi hi 1 3 5 i 5 3 1‖ yi yo yi yo

★男中音和男低音的教学规律: 抒情男中音

抒情男中音这是以抒情见长的高男中音,音域为F—g1或a1。

例如唐尼采第《宠姬》中的国王阿尔方索十一世、威尔第《茶花女》中的阿芒、比才《卡门》中的埃斯卡米洛等均属此类。

戏剧男中音

戏剧男中音音域为E-e1至g1。嗓音结实、浑厚,情绪激烈。例如《罗恩格林》中的泰拉蒙德、威尔第《奥赛罗》中的雅戈、穆索尔斯基《鲍里斯·戈东诺夫》中的鲍里斯、列昂卡伐洛《丑角》中的托尼奥、贝尔格《沃采克》中的沃采克等均属这一类型,其中有的角色(如沃采克)的音色更接近于男低音。

炫技性男中音

其音域近似抒情男中音,擅长于语言、节奏较快而又机智的表演。历史例如:罗西尼的作品中绕口令式的宣叙调、叙咏调、咏叹调屡见不鲜,急促的连续虚词、歌词唠叨不绝的重复,使音乐轻巧活泼,让听众为演员高超的吐音咬字技巧而赞赏不绝。还有人们熟悉的《塞尔维亚理发师》中费加罗著名的快速咏叹调“请让开路……”也属此类之典型。

1、 气泡音的练习

2、 关于3个支点的概念 (上支点、中支点、下支点) 3、 低音练习

1 ) 1 2 3 4 5 - ‖ a

2) 5 4 3 2 1 - ‖ yo ya yo

3) 先练气泡音,在练低音。 4) 高音的练习方法(借鉴男高音

的方法)。

混声合唱中的女高音声部本身就可以分为第一女高音声部和第二女高音声部,女低音声部又可以分为第一女低音声部和第二女低音声部,男高音声部也是可以分为第一男高音声部和第二男高音声部,男低音声部也一样可以分为第一男低音声部和第二男低音声部。这样,声部越来越多,从音响上去判断感受的

话,声音的厚度就会加大,这就是由不同的声部造成的。

三、合唱的队形

一. 合唱分类与排列方法

合唱可分为以下类型:童声合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与混声合唱,以人数区别有大合唱和小合唱,及有伴奏合唱与无伴奏合唱。

合唱排列的位置大致可分为二种, 传声器的设置根据不同的平衡条件有所区别:

(a)女低音与男低音分别排在队形两侧,女高音与男高音在中间。

这种排列方法对于录音音响的平衡很有好处,如果以两只话筒进行拾取:一只置于女低与女高音中间位置M1,另一只置放于男高男低音位置M2,两只话筒应拉开2至3米横向距离,纵向话筒与第一排声源应为0.7至1.4米左右调整,高度在2米左右调整。两传声器应

将人声置于主轴夹角之内,如A—B制录音。

(b)女高音在左下方,女低音在右下方,男高音在左上方,男低音在右上方。这是标准的舞台合唱排列队形。

这种排列:声部平衡好,用两只话筒的上下移动来找出声部的平衡点。 另外还有男女声部混杂排列和男声部镶边排列法等。

合唱歌曲不是每个人都从头到尾一直唱下来的,当中穿插有合声、轮唱、领唱等形式,所以,为了在排练和演出时有利于声部间的配合,便于指挥、合唱、领唱三者间的合作,合唱队形要合理编排,通常是略成弧形。当然,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排成“一”字形,其它队形也可以,只要把握一条原则,就是达成指挥与合唱队的合作。

基本的合唱队形确定后,就是如何来编排了。

编排队形时主要从这几条考虑:

1、首先考虑的是个头,合唱队要整齐、和协,给人一种美感。通常是中间高,两侧低,由低到高为大个到小个的顺序,也可根据台子的高低来确定前后排的个头。 2、一声部在左,二声部也就是合声在右,这样便于指挥。 3、把一些唱得比较好的最好放在中间的位置上,这样便于带动大家,也是合唱队的支柱,中间也是麦克风的位置。 4、领唱和朗诵通常在第一排的左侧,突出的一个位置,也可在队形中间。

第三章 合唱的基本训练 合唱对声音的总体要求:

★声音:强调共性,消除个性,也就是“中庸之道”。每个声部的每位队员声音音量要一样,音色相同;各声部之间音色相近靠拢,音量要根据作品协调一致,主旋律声部音量稍微突出,其他声部要退据二线。

★声音状态:

女声的声音状态:以假声为主 男声的声音状态:以真假声混合为主.

★时值:要求严格读谱。

★纪律:排练、演出时要求准时到,步调一致听指挥。

★艺术指导和指挥:要有绝对的权威。全部合唱队员要拥护艺术指导和指挥。

一、合唱的呼吸

在合唱训练中,合唱的呼吸有整体呼吸、声部轮流呼吸和循环呼吸三种。 ★合唱的呼吸 1、整体性的呼吸

即全体合唱队员同时呼、同时吸、同时换气,数十百人都如一人,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呼吸。 2、声部性的呼吸

即以声部为单位呼、吸、换气,常用在复调作品中。 3、循环性的呼吸

即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深浅长短作不同时的呼、吸、换气。整体声音延连不断,从而做出各种力度、速度、色彩的技巧变化。 ★歌唱的呼吸

学习正确的歌唱呼吸乃是歌唱艺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础。由呼吸控制的歌声才是声乐,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声乐界有“谁懂得呼吸,谁就会唱歌”之说,说明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它确实是歌唱者首先应该学会的一项基本功。

歌唱时的呼吸与日常生活中说话的呼吸是不大一样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说话交流思想感情,因为一般距离较近时所需音量就较小,气息较浅,不用很大的力度,也不用传得很远,而且我们说话连续用嗓时间长了,嗓音就容易疲劳、嘶哑,这种说话的呼吸若用于唱歌就显得不能胜任了。唱歌是为了抒发情感,是要唱给别人听的。歌唱时面对的往往是大庭广众,须将歌声传至

每个角落,因而要求声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变化,要有长时间歌唱的能力,并要求根据歌曲的需要,或长、或短、或强、或弱、或高、或低地有控制地输送气息,要做到这些,就不是简单的事了。所以歌唱时的呼吸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规律和方法,它是一项技术性问题,是后天训练出来的。

呼吸运动包含着吸气和吐气两个过程。

1、 吸气

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气息时使下肋骨附近扩张起来,腹部方面,横膈膜逐渐扩张,使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小腹则要用力收缩,不扩张。背部要挺立,脊柱几乎是不动的,但它的两侧却是可以动的,而且也是必须向下和向左右扩张的,这时气推向两侧与背后并贮在那里,保持住然后再缓缓将气吐出。

★吸气的6个环节:

1、上抬上口盖;2、气贴着上口盖往里吸;3、上口盖有凉的感觉;4、喉结向下移动,口腔充分打开;5、肺部底部向下移动(横隔膜);6、气沉丹田。吸气的6个环节要同步进行。

★关于呼吸的“五面体”和“一面体” 1、胸腔的底部(横膈膜、纵向的概念) 2、胸腔的前面(水平面、横向的概念) 3、胸腔的后面(水平面、横向的概念) 4、胸腔的左面(水平面、横向的概念) 5、胸腔的右面(水平面、横向的概念)

6、胸腔的上面(肩部、纵向的概念) ★弯腰的呼吸练习——

2、 吐气

唱歌用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状态。这点很重要,就好比给自行车打足了气,不能一下子放松了,这里还有一个保持呼吸的问题,要保持住气息,就必须在

也就是说将“u”音练习变为“mu”“nu”“lu”音练习,这样即可调整声音的平衡问题,使之歌唱位置处于比较合理的地方。 ★“u”母音练习 : 1、5 4 3 2 1 --‖ Wu

2、1 2 3 4 | 5 4 3 2 | 1 --‖ Wu Wu Wu

☆“u”母音练好了,不仅能使声音竖立起来,上下贯通,而且能使声音丰满、明亮、松弛、圆润。

☆练好“u”母音是打开喉咙和放下、获得高位置、声区统一、行之有效的训练手段,也是发生练习的“敲门砖”。

★开口母音练习 : O、 a 、 1、O、的口型 2、a 、的口型 3、舌头的位置

4、牙关的打开动作

5、声音的路线 6、O、a与Wu的关系, 从Wu的声音状态带动O和a

★闭口母音练习 : i ü u

原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闭口母音开口唱。

办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用打开牙关和上抬舌头的动作。 2、声音的路线 3、舌头的位置

4、i、ü与u的关系,从Wu的声音状态带动yi. ü与u

★半闭口母音练习 : ai e

1、ei的的口型 2、舌头的位置

3、牙关的打开动作 4、声音的路线

5、ai与Wu的关系,从Wu的声音状态带

动ai、e

男高音练习的关键母音。

★关于强势母音和弱势母音

每位合唱队员都有自己的强势母音和弱势母音,他们的一般规律是:

1、女声的强势母音是闭口母音,弱势母音是开口母音。

2、男声的强势母音是开口母音,弱势母音是闭口母音。

★关于“三明治”

用强势母音放在前面,把弱势母音放在第二(中间),再把强势母音放在后面,形成“三明治”结构。前面和后面都是强势母音,这样可以把弱势母音的状态带到强势母音的状态上面去。

三、关于汉语的“十三辙”

要谈“十三道大辙”,还得先讨论几个重要概念。

第一个概念就是“音节”,“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语流中最自然的语音单位。一般来说,除了“儿化音”以外,一个汉字的读音都是一个音节,如“我喜欢西安”中的“我”、“喜”、“欢”、“西”、“安”这五个汉字就是五个音节。从生理语音学上讲,发音时发音器官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如我们在发“先[xiān]”和“西安[xī ' ān]”这两组音时,虽然音基本相同,但在发“先”时,发音器官只紧张一次,“西安”则要紧张两次。

构成音节的是元音和辅音,统称音素,都是语音的最小单位。音节虽然是语流中最自然的语音单位,但不是最小的语音单位,还可以做进一步分析。从语音学的角度看,构成音节的是元音和辅音,统称音素,都是语音的最小单位,相信有关知识大家学外语时已有了解,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而按照汉语音韵学的分析方法,还可以把一个音节分析成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例如“好[hǎo]”这个音节,辅音h就是它的声母,如果音节开头没有辅音(如“爱[ài]”),就叫做“零声母音节”;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例如“好[hǎo]”这个音节里,“ao”就是它的韵母,零声母音节,例如“爱[ài]”,它的韵母就是“ai”;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就是声调,也叫字调,普通话的声调也就是常说的“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和“去声(四声)”。要注意的是,不同方言的声调和声调种类各不相同。

今天的话题是“十三道大辙”,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音节中的韵母。在普通话中,韵母主要由元音构成,少数韵母由元音加鼻辅音构成(如an,eng等)。从种类上看,普通话韵母分为单元音韵母(有a,o,e,i,u,ü)、复元音韵母[有ai,ei,ui,ia,ie,iu,ao,ou,ua,uo,

üe,iao,uai等十三个]带鼻音韵母[有an,en,un,ün,in,ian,uan,üan和ang,eng,ing,ong,iang,iong,uang等十五个]。而从结构上看,韵母可分为韵头(也叫做介音)、韵腹和韵尾三个部分。韵腹是韵母的主干,比起韵头、韵尾来,声音最清晰响亮,所以也叫“主要元音”,是每个韵母必不可少的部分,一般由a、o、e充当,没有a、o、e时,i、u、ü、er也可以充当。韵头只有i、u、ü三个,出现在声母的后面、韵腹的前面,因此也叫“介音”。韵尾则只限于复元音韵母中韵腹后面的i、u、o或n和ng。

具体介绍“十三辙”

1、 发花辙 韵母包括a、ua、ia。 2、 梭波辙 韵母包括:e、o、uo。 3、 乜斜辙 韵母包括ê、ie、üe。 4、 一七辙 韵母包括i、ü、er。 5、 姑苏辙 韵母是u。

6、 怀来辙 韵母是ai和uai。

7、 灰堆辙 韵母是ei和uei(ui)。 8、 遥条辙 韵母是ao和iao。 9、 由求辙 韵母是ou和iu(iou)。 10、 言前辙 韵母是an、ian、uan、üan。 11、 人辰辙 韵母有en、in、uen(un)、ün。

12、 江阳辙 韵母有ang、iang、uang。 13、 中东辙 韵母有eng、ing、ueng(weng)、ong、iong。

1、 发花辙

韵母包括a、ua、ia。

举例:(一)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鳎目(ma)。打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 [注:绕口令]

(二)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我不想我不想不想

长大,我宁愿永远都笨又傻,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我就会失去他,我深爱的他深爱我的他,怎么会爱上别个她。

[注:S.H.E-不想长大]

2、 梭波辙

韵母包括:e、o、uo。

举例:襄阳府东阳县名叫罗德,那本是奴的前夫名叫蒋兴哥。

[注:出自评剧《珍珠衫》,曾被马三立先生在《三字经》中当作学校的校歌]

3、 乜斜辙

韵母包括ê、ie、üe。

举例: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巨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岳飞《满江红》]

4、 一七辙 i、ü、er。

举例:(一)龙游浅水招虾戏,虎落平阳受犬欺。 [注:俗语]

(二)来来来,既然打升级,来来来,保底是第一,你不调主我不调主,谁来调大猫,谁来保住底,谁来保住底。 [注:改编版《说句心里话》] 5、 姑苏辙 韵母是u。

举例:出南门,走七步,拾块麂皮补皮裤。是麂皮,补皮裤,不是麂皮,不必补皮裤。 [注:绕口令]

6、 怀来辙

韵母是ai和uai。

举例:(一)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

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

[注:刘若英《后来》]

(二)你的姿态,你的青睐,我存在在你的存在,你以为爱,就是被爱,你挥霍了我的崇拜;风筝有风,海豚有海,我存在在我的存在;所以明白,所以离开,所以不再为爱而爱。 [注:梁静茹-崇拜]

7、 灰堆辙

韵母是ei和uei(ui)。

举例:你的心情总在飞,什么事都要去追,想抓住一点安慰。你总是喜欢在人群中徘徊[注:在流行歌曲中“徊”(huái)有时唱作(huí)],你最害怕孤单的滋味。 [注:张栋梁《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 8、 遥条辙

韵母是ao和iao。

举例:(一)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

(二)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酒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注:《天安门诗抄》中的两首诗] (三)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着炸药包;我去上学校,端着b51(壁五幺),突突突,一通扫,老师校长全被抱头了。 [注:CS版上学歌]

9、 由求辙

韵母是ou和iu(iou)。

举例:六十六岁的刘老六,盖了六十六间好高楼,买了六十六篓桂花油,养了六十六头大黄牛,栽了六十六棵垂杨柳。

[注:绕口令]

10、 言前辙

韵母是an、ian、uan、üan。

举例:(一)我的儿汾河湾前去打雁,天到了这般时,不见回还。将身儿坐至在窑门以外,等我儿他到来同把饭餐。

[注:传统相声《汾河湾》]

(二)亲亲热热一杯酒,和和美美一桌饭,一年的辛劳为了这一天,老百姓咱图得个草花3。

[注:歌曲《合家欢》]

11、 人辰辙

韵母有en、in、uen(un)、ün。 举例: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几分,我的情也真,我的爱也真,月亮代表我的心。

[注:邓丽君-月亮代表我的心] 12、 江阳辙

韵母有ang、iang、uang。

举例:我们越过爱情的海洋,会庆幸终究没放弃退让,在繁华的岸上,把沿途的泪光,都埋成了宝藏。

[注:S.H.E-爱情的海洋]

13、 中东辙

韵母有eng、ing、ueng(weng)、ong、iong。

举例:正月里来正月正,我请小妹看花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合唱声乐基础知识在线全文阅读。

合唱声乐基础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2424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