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4年高考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0-1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014年高考(191)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考模拟

2014-01-15 2213

河南省开封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来看,当时方形的土木建筑体制已形成,并成为中国后世主要建筑形式。与世界许多古文明建筑不同,不是石建筑而是木建筑是中国建筑一大特色,《诗经》中“如翚”“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可见当时木建筑颇具规模,并具有审美功能。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本结构的特点,不以单一的独立建筑物为目标,而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接连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重视各个建筑物之间的平面整体的有机安排。从发掘的极为片段的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坑情况看,雄伟壮观;从陶俑的状貌直到建筑材料的坚实也无不显示难以想象的宏大气魄。

“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亦然。汉、唐、宋、明、清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建筑美学风格,这个风格就是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中国建筑主要是宫殿建筑,即供君主居住的场所,从新石器时代的“大房子”开始,祭拜神灵即在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世间居住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更进一步发展了神人同在的倾向。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庙宇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本质等等,构成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与环境的和谐。瞬间直观把握的巨大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

占着明显的优势,排斥了反理性的迷狂意识,正是这种迷狂意识构成许多宗教建筑的审美基本特征。

中国建筑的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的严格对称结构上,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的特点。就单个建筑来说,比起基督教、伊斯兰教来,它确实相对低矮、平淡,甚至逊色一筹;但就整体建筑群来说,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取胜,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格。随着晚期封建社会中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的建筑美出现了。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仍然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通过“借景”“虚实”等方式,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表现了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更为自由的审美理念,但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理性精神,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过程,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

(摘编自李泽厚《建筑艺术》)

1.下列对于中国建筑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建筑的土木体制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形成,并且成为后世的主要建筑

形式;从秦到清一直保持、延续着一致的建筑艺术风格。 B.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特点,建筑材料暖和、坚实,建筑

物之间相互接连和配合,平面铺开,雄伟壮观。 C.中国建筑的代表主要是君主居住的宫殿建筑,它威严庄重而高耸人云,

给人以神秘、超越世俗的巨大空间感受。 D.中国建筑以平易的、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为特征,表现了中国

人实用的、人世的、理智的、历史的生活意绪。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经》中“如翚”“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不仅说明当时木建筑具

有一定的规模,而且表现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B.中国建筑讲究对称,重视各个建筑物之间的有机安排,因此,虽然它

的风格严肃方正、缺少变化,但整体布局和谐统一。 C.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能使人在游历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与环

境的和谐,这是中国建筑理性精神的很好体现。

D.新石器时代,人们祭拜神灵就在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场所;儒学替代

宗教后,神人同在的倾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建筑以逶迤交错、气势雄浑的建筑群取胜,基督教、伊斯兰教建筑

则以孤立高耸、出世脱俗的单个建筑见长,二者各具特色。 B.封建社会晚期,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的建筑出现了,打破了以前建筑

的严格对称性,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生活、意识形态的变化。 C.“借景”“虚实”等方式把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表明了更

为自由的审美理念逐渐取代充满理性精神的美学思想。 D.以阴冷的石头、空旷的空间等体现出的反理性迷狂意识是西方宗教建筑

的审美特征,这与中国建筑的审美观念有很大不同。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时李膺为青州刺史,名有威政,属城闻风,皆自引去,蕃独以清绩留。郡人周缪,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特为臵一榻,去则县之。大将军梁冀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零陵山贼为害,公卿议讨之。蕃曰:“更选清贤之人,而群贼弭息矣。”以此忤左右。时封赏逾制,蕃乃上疏:“高祖之约,非功臣不侯,诚欲陛下从是而止。”帝颇纳其言。延熹八年,小黄门赵津、南阳张汜等犯法,二郡太守刘质、成瑨考案其罪,虽经赦令,而并竞考杀之。宦官怨恚,有司承旨,遂奏质、瑨罪当弃市。蕃上疏曰:“原其诚心,在乎去恶。”宦官由此疾蕃弥甚。九年,李膺等下狱,蕃因上疏极谏曰:“今陛下临政,先诛忠贤。”帝讳其言切,托以蕃辟召非其人,遂策免之。永康元年,帝崩,诸尚书托病不朝,蕃以书责之,诸尚书惶怖,皆起视事。灵帝即位,封蕃高阳乡侯,蕃固让,竟不受封。初,桓帝欲立田贵人为皇后,蕃以窦族良家,争之甚固,乃立窦后。及后临朝,蕃与后父大将军窦武征用名贤,共参政事。中常侍曹节等谄事太后,蕃常痰之,上疏曰:“曹节等并乱天下,附从者升进,忤逆者中伤。”因与窦武谋之。事泄,曾节等矫诏诛武等,遂令收蕃,即日害之。桓灵之世,若陈蕃之徒,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 (节选

自《后汉书〃陈蕃传》)

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服阕 阕:停止。 B.考案其罪 案:审问。 C.原其诚心 原:推究。 D.竟不受封 竟:竟然。

5.以下各组句子,全都直接表明陈蕃耿直敢言的一组是(3分) ①有所请托,不得通 ②更选清贤之人,而群贼弭息矣 ③诚欲陛下从是

而止 ④今陛下临政,先诛忠贤 ⑤宦官由此疾蕃弥甚 ⑥附从者升进,忤逆者

中伤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蕃正直廉洁。做别驾从事时直言进谏,与周景意见不合弃官而去;别

的官员畏惧李膺治政严明而辞官,陈蕃却以清廉留任。 B.陈蕃礼贤下士。周璎品行高洁,拒绝为官,陈蕃把他请来,以礼相待,

特意为他设置一榻,周璎走后就收起,终于感动了周璆。 C.陈蕃嫉恶如仇。他为受宦官忌恨的刘质、成堵辩解,上疏指责中常侍曹

节,与大将军窦武密议锄奸,最后被宦官杀害。 D.陈蕃勇于任事。桓帝想立田贵人为皇后,他坚持反对;桓帝驾崩,尚书

们称病不朝,他写信责问后,尚书们到职做事。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 (2)帝讳其言切,托以蕃辟召非其人,遂策免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寰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①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①迷津:迷路。

8.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对表达

感情有什么作用?(6分) 9.这首诗以“平海夕漫漫”作结,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旬.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是鸟

也, 。 (庄子《逍遥游》)

(2) ,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

烟。(李商隐《锦瑟》) (3)山行六七里, ,酿泉也。峰回路转, ,醉翁亭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华威先生 张天翼

他永远挟着他的公文皮包,永远带着他那根黑油油的手杖。左手无名指上带着他的结婚戒指,拿着雪茄时这根无名指微微地弯着,小指翘得高高的,构

成一朵兰花图样。他的时间很紧,他说:“我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觉,希望一天不止二十四小时,抗战工作实在太多了。”接着掏出表来看一看,那一脸丰满的肌肉立刻紧张起来,他立刻就走:要到难民救济会开会。

照例会场里的人全到齐了坐在那里等他。同志们彼此看着:唔,华威先生到会了。有几位透了口气,有几位拉长了脸瞧着会场门口,有一位甚至于要准备决斗似的——攥着拳头瞪着眼。华威先生态度严肃,从容地走进去,在门口稍停一会儿,好让大家把他看个清楚,仿佛要唤起同志们的信任,仿佛要给同志们一种担保——什么困难的大事都可以放下心来。他点点头,眼睛并不对着谁,只看着天花板,他是在对整个集体打招呼。

华威先生很客气地坐到一个冷角落里,离主席位子顶远的一角,他不大肯当主席。“我不能当主席,”他拿着一支雪茄烟打手势。“工人抗战工作协会的指导部今天开会,通俗文艺研究会的会议也是今天,伤兵工作团也要去的。你们知道我的时间不够支配:只容许我在这里十分钟。我不能当主席,我推举刘同志当主席。”说完嘴角上闪起一丝微笑,轻轻地拍几下手板。

主席报告时,华威先生不断地划洋火点他的烟,把表放在面前,时不时看看它。“我提议!”他大声说,“我们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我希望主席尽可能报告得简单一点,希望主席能够在两分钟之内报告完。”他划了两下洋火之后,猛地对主席摆摆手:“好了,好了。虽然主席没有报告完,我已经明白了,我还要赴别的会,先站起来,发表一点意见。”停了一停,抽两口雪茄,扫了大家一眼。“我的意见很简单,只有两点,”他舔舔嘴唇,“第一点每个工作人员不能够怠工,要加紧工作,你们都是很努力的青年,热心工作。我很感谢你们,但还有一点,你们时时刻刻不能忘记。”他又抽了两口烟,嘴里吐出来的只有热气,就又划了一根洋火。

“这第二点就是:青年同志要认定一个领导中心。青年是努力的,是热心的,但是因为工作经验不够,常常容易犯错误。要是上面没有一个领导中心,往往弄得不可收拾。”瞧瞧所有的脸色,他脸上的肌肉耸动了一下,表示微笑,往下说:“大家要做抗战工作,没有什么客气可讲。我想青年同志一定会接受我的意见。我很感激你们,好了,抱歉得很,我要先走一步。”把帽子一戴,把皮包一挟,瞧着天花板点点头,挺着肚子走了出去。

到门口又想起一件什么事,把当主席的同志拽开,小声谈了几句。“你们工作——有什么困难没有?”他问。“我刚才的报告提到这一点,我们……”华威先生伸出个食指顶着主席的胸脯:“唔,唔,唔。我知道我知道。我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谈这件事。以后凡是你们想到的工作,可以到我家里去商量,要是我不在家,你们跟我太太谈也可以。她知道我的意见,可以告诉你们。” 五点三刻他到了文化界抗敌总会的会议室,这回他脸上堆上笑容,对每一个人点头。“对不住得很,对不住得很,迟到三刻钟。”主席对他微笑一下,他笑着伸了伸舌头,好像闯了祸怕挨骂似的。他四面瞧瞧,就拣在一个小胡子的旁边坐下来,带着很机密的脸色——小声儿问那个小胡子:“昨晚你喝醉了没有?”“还好,不过头有点晕,你呢?”“我啊——不该喝了那三杯猛酒,

刘主任硬要我干掉,一回家就睡倒了。”谈了这些,赶紧打开皮包,拿出一张纸条,写几个字递给主席。“请稍等一等,”主席打断了一个正在发言的人的话,“华威先生还有别的事,他有点意见,先让他发表。”

华威先生点点头站起来,“主席!”腰板微微一弯,“各位先生!”腰板微微一弯,“首先请各位原谅:我到会迟了点,又要提前退席。”随后说出他的意见:文化界抗敌总会的常务理事会是一切救亡工作的领导机关,应该时时刻刻起领导中心作用。

他反复地说明领导中心作用的重要,就戴起帽子去赴一个宴会。他每天都这么忙着,而且每天——不是别人请他吃饭,就是他请人吃饭。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的内容是关于华威先生接连参加两个会议的故事,情节生动曲

折,文笔细腻而又幽默,引人发笑的同时又引人深思。 B.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内心情感,“攥着拳头瞪着眼”传神地

表现了难民救济会会场上一位同志对华威先生的不满。 C.华威先生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觉,“把表放在面前时不时看看它”,这表

明他有着很强的时间观念,每天都在为抗战工作奔走。 D.华威先生的发言简短而中肯,表达了对青年的期望,强调了只有认定领

导中心才能做好抗战工作的重要性。 E.小说塑造了抗战时期华威先生这样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带有强烈

的讽刺性,巧妙地传达了的感情倾向,意蕴深刻。 (2)小说开头第一段对华威先生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3)华威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4)《华威先生》是张天翼讽刺小说的代表作,请从人物刻画、语言风格

中任选一点,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让数学回归中国

1951 年,以振兴中国数学为己任的吴文俊放弃法国优裕的研究条件,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和张素诚、孙以丰成立拓扑组。此时拓扑学研究的

中坚力量在欧美,在法国吴文俊可以随时和老师、朋友交流,随时了解世界拓扑学的最新动态,回国后的吴文俊站在拓扑学前沿,没有人能给予吴文俊帮助和指导,只能独自摸索。在拓扑学研究中,拓扑不变量是基本的研究对象,但从一般的拓扑不变研究入手很难,于是很多人都退而求其次,研究易算的同伦不变量,但吴文俊没有跟随潮流,而是集中精力专攻非同伦性安抚运算拓扑不变量。经过反复探索,他引入示嵌类,开展复合形嵌入、浸入与同胚的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示嵌类”,吴文俊获得我国第一届自然科学奖,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学部委员。后来,许多新大学生加入拓扑组,在吴文俊的指导下,新一代学者李培信、岳景中、江嘉禾、熊金成等成长起来。

二战之后,一个重要的数学分支——代数几何得到了发展,但它的研究在国内几乎是空白。50年代中期,法国数学家韦伊建立了严整的代数几何学体系,随后,法国数学家格罗登迪克又以此为基础,建立概型理论,创立了一整套现代代数几何学抽象理论体系,代数几何的研究走上抽象化的道路。但吴文俊没有沿着他们的道路走,他阅读大量相关著作,开设代数几何课,从20世纪初的古典代数几何入手,特别是荷兰数学家范德瓦尔的《代数几何引论》,很快掌握了代数几何的基础,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用奇异代数簇定义陈省身示性类。这为日后的数学机械化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自进入数学殿堂直到1975年,吴文俊接受的都是西式数学教育。此前,中国古代数学不入吴文俊的眼,此后,中国古代数学成了吴文俊心血汇聚之点。开始看不懂全是古文的原始资料,他凭着一股子钻劲,废寝忘食地啃资料。慢慢地,看出了门道:西方数学是公理化数学,重因果关系;中国数学主要解决问题。吴文俊提出:“近代数学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主要是靠中国数学,而非希腊数学;决定数学发展进程主要是靠中国数学,而非希腊数学。”1976年,吴文俊开始数学机械化的研究。数学机械化就是把数学和计算机结合,吴文俊认为计算机科学在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古代数学之中,他提出了根据传统数学思想推出的几何定理证明的有效算法,1984年,出版了专著《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基本原理》,吴文俊的学生周成青在美国定理机器学术会议上,提交了论文《吴方法证明几何定理》,在现场用电脑演示,在十几分钟里证明了几百条几何定理,与会的100多位国际数学届精英一致赞叹。后来,中国科学院成立数学机械化研究中心,吴文俊任中心主任,他带领研究人员使数学机械化的研究取得蓬勃发展。

吴文俊的学生——数学机械化与自动推理平台首席科学家高小山这样评价:“吴先生的研究有他自己的特点,就是创新性,另外就是他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做拓扑研究时,拓扑学刚刚艰难迟缓地发展,他抓住核心问题,为拓扑学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以后从事的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1994年,吴文俊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颁发的杰出科学家奖,会上,著名数学家、吴文俊的思师陈省身这样评价:“近20年来,昊文俊从事机器证明的研究,把计算机应用到纯粹数学。他利用代数几何,对方程式求解的问题做了系统的研究。吴文俊的工作总是独出蹊径,富有创造性。历史上许多大数学家,对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都有贡献,吴文俊保持了这个传统。”

2000年,吴文俊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吴文俊在获得邵逸夫数学奖时说:“对我个人而言,每次获奖都是高兴的事。但对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而言,稍作出成绩就被大家捧成英雄,这不是好事,这说明我们的科研还在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在吴文俊看来,评价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不能只看某一个人的成绩,要看群体的高度。一个大国的科研领域,特别是数学领域,最好是没有英雄,大家都处于同一个高水平,共同形成一个高峰。 (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吴文俊放弃优裕的研究条件,回国致力于拓扑学的研究,他及时了解拓

扑学的最新动态,反复探索,取得了卓越成绩,成为最年轻的学部委员。 B.在法国数学家格罗登迪克创立了现代代数几何学抽象理论体系后,吴文

俊另辟蹊径,从原始资料人手研究,提出应用数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 C.通过对中国古代数学的深入研究,吴文俊认为中国数学对近代数学的发

展有着重要作用,今后仍将对数学发展进程起主要作用。 D.在美国定理机器学术会议上,吴文俊现场演示,在十几分钟里证明了几

百条几何定理,获得了与会的国际数学届精英的赞叹。 E.本文撷取吴文俊人生的若干片段,记述他以振兴中国数学为己任的突出

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数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 (2)吴文俊在数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请简要概括。(6分) (3)文章引用吴文俊的学生高小山、恩师陈省身对他的评价,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6分)吴文俊认为评价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不能只看某一个人的成绩,要看群体的高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得人心、稳人心、聚人心,就要从实际出发,

细致研究干部职工的情况,分析他们的特点,切不可大而化之。 B.近日,上海将对“美眉”“恐龙”等日渐泛滥的网络语言发出封杀令,

此举一出,石破天惊,立刻引起广泛关注,舆论评价更是众说纷纭。、

C.王强和李明是多年的同事、好友,但两人的工作方式南辕北辙:一个习

惯从大的方面着眼,一个总是从具体方法人手。 D.开封第30届菊花文化节开幕以来,各景点游人如织,济济一堂,造型

各异的菊花布展让人流连忘返,游客纷纷拿出照相机留下美好瞬间。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目前,少数政府网站成为花架子的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不少地方

政府赶时髦,仓促间“跟风上网”,而网络管理人员的建设没有跟上。 B.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

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做到了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C.我国多地出现蔬菜、水果销售缓慢,价格走低,有些农产品价格甚至跌

破成本价,有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机制,联系流通渠道,帮助农民解决问题。 D.随着社会竞争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以休闲、娱乐为目的旅游成为人

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莫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如此定义作品的“深刻”: ,____,

____。 ,____。____,分析造成苦难的原因,才可能写出深刻 的苦难,写出真正的悲剧和命运。 ①只有正视人心中的恶

②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动物性的一面 ③才是真正深刻、真正触及灵魂的

④只有正视人类自身个性方面难以克服的弱点和缺陷 ⑤有一些难以克制的个人欲望 ⑥正视它们所带来的命运的变迁

A.①④⑥③②⑤ B.①⑤②⑥④③ C.④⑥①②⑤③ D.④⑥

③②⑤①

16.下面是关于“白居易的诗歌理论”的材料。请根据上下文,在画线处

朴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句不超过20个字。(6分) 白居易一生不仅留下近3000篇诗作,还提出了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歌

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著名论点。情是诗的内容, ① ,义是诗的社会效果。他分析了诗歌创作中的感情活动,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又说:“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情者系于政”。认为情感活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② ,要密切联系当时社会的“政”。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

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 一段城墙,是一页历史;你镌刻了岁月,记载着兴盛和衰亡。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4年伦敦奥运会男足决赛,巴西队对阵墨西哥队,墨西哥队首次闯

入决赛。赛前无人看好墨西哥队,狂热的球迷对拥有内马尔、马塞洛和帕托等巨星的巴西队充满信心,认为比赛一打响,就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胜利非巴西队莫属。但是,开场仅29秒,墨西哥队就进了一球,球迷们很快发现,个人力量强大的巴西队整体配合差,后防漏洞百出,强强联合并没有产生效应;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巴西队两位大腕球员在场上起了争执,让球迷大跌眼镜。而墨西哥队的队员配合默契,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十分出色。最终,墨西哥队以21战胜星光耀眼的巴西队,获得冠军。球迷感叹之余,不禁深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

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6.下面是关于“白居易的诗歌理论”的材料。请根据上下文,在画线处

朴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句不超过20个字。(6分) 白居易一生不仅留下近3000篇诗作,还提出了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歌

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著名论点。情是诗的内容, ① ,义是诗的社会效果。他分析了诗歌创作中的感情活动,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又说:“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情者系于政”。认为情感活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② ,要密切联系当时社会的“政”。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

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 一段城墙,是一页历史;你镌刻了岁月,记载着兴盛和衰亡。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4年伦敦奥运会男足决赛,巴西队对阵墨西哥队,墨西哥队首次闯

入决赛。赛前无人看好墨西哥队,狂热的球迷对拥有内马尔、马塞洛和帕托等巨星的巴西队充满信心,认为比赛一打响,就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胜利非巴西队莫属。但是,开场仅29秒,墨西哥队就进了一球,球迷们很快发现,个人力量强大的巴西队整体配合差,后防漏洞百出,强强联合并没有产生效应;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巴西队两位大腕球员在场上起了争执,让球迷大跌眼镜。而墨西哥队的队员配合默契,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十分出色。最终,墨西哥队以21战胜星光耀眼的巴西队,获得冠军。球迷感叹之余,不禁深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

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4年高考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在线全文阅读。

2014年高考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1812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