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心理战的主要特点
[内容提要]随着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心理战在美军军事行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并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如作战力量的专业化,作战手段的高技术化,作战方法的综合化,作战时间的全时化,作战范围的宽泛化。
美军在作战中十分重视对敌方人员实施心理战,力求通过心理战增大对方人员的恐惧感,削弱对方人员的抵抗意志,降低对方的整体作战能力。美军心理战的主要特点是: 一、作战力量的专业化
经过多年的建设,美军已经建成了一支高度专业化的心理战部队,由1个现役心理战大队、2个后备役心理战大队组成,辖1个司令部、5个心理战营、1个心理战战略研究中。其基本战术单位是心理战支援连,通常编有:指挥控制组、情报分析组、后勤保障组、宣传组、动态情报组、轻便印刷组、排印及视听组、扩音器组和视听分队等。
平时,在编制上美军的心理战部队自成体系,独立编成,序列上归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下属的民事与心理战司令部管辖。战时,美军即按需要将心理战部队配属给战区指挥官,由之统一指挥,作为作战部队中的心理战支援力量,充当专业化的心理战组织与实施者。为弥补数量的不足,战区指挥官则根据战区实际情况,一般采取现役和后备役相结合的任务编组方式将心理战部队配属给野战部队,为其完成战役战斗任务提供心理战支援。通常一个军配属1个心理战支援营,师、独立旅以及团则有心理战连提供战场心理战支援。若心理战兵力仍然不足,还可以使用经过一定训练的特别分队执行心理战任务。这样,每次军事行动,美军即能使用数量足够的专业化心理战部队遂行心理战支援任务。如海湾战争中,美军以第4心理战大队为主,临时筹建了第8心理战特遣部队,下辖心理战特遣营、第6、8、9、13心理战营、中央总部特种作战分队、中央总部海军陆战队心理战分队等,遂行海湾战区心理战支援任务。科索沃战争中,美军同样派出了由空军第193特种作战大队和100余名心理战专家及其他有关人员组成的专业化心理战部队。
为统一组织实施心理战,获得较高的整体作战效益,美军建立了专门的心理战指挥机构。在战略层次,主要有:国际交流署,负责对国防领域的海外公开声明和行动及其产生的影响提供咨询,并直接与国防部和海外各主要司令部配合,策划对某一国家或地区进行心理战;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联合公共事务处,负责统一制定对某国家的心理战政策。在战役层次,主要由战区司令部、特种作战司令部和心理战部队的有关人员组成临时性的心理战指挥机构。如海湾战争中,美军的心理战指挥与控制机构就是由中央总部、特种作战司令部和第4心理战大队的军官和文职人员组成的。在战术层次,则主要由各心理战支援连具体组织实施。这样,从战略、战役到战术,三个层次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形
成了一个较为严密的心理战指挥体系。 二、作战手段的高技术化
近年来,除了重视利用战地广播、高音喇叭、传单、漂流瓶、热气球等传统的心理战手段外,美军更加注重采用高技术设备和高科技手段增加心理战的攻击威力,使现代条件下的心理战呈现出高强度、高技术性的特征。
美军心理战作战手段的高技术性首先体现在其心理战装备的高技术性上。无论是海湾战争,还是科索沃战争,除卫星外,美军还使用特种作战司令部所属空军第193特种作战大队的EC—l30助冲广播电视飞机,采取轮流升空的办法传送精心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对敌方展开不间断的心理攻势。而在传单的投撒上,美军大多数飞机和火炮都可被用作投撒工具,如海湾战争中,MC—130、HC—130、A—6、F—16、B—52飞机以及多种火炮都曾被用来投撒传单。
在心理战中,美军也注重利用卫星定位测向、电视转播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信号模拟和失真技术、声像技术等高新技术来提高作战效果。如建立战地广播电视台,播放有利于己方的广播电视节目,对敌方展开反宣传;利用图像合成技术,将搜集到的照片、景物和人物运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制造出并不存在的事实依据,但又十分让人信以为真的照片和电视画面,歪曲事实;利用声像技术模拟国家领导人和战场指挥员的声音,误导对方决策层,使其立场动摇和决策失误,进而丧失战斗力;利用网络技术,组织“网络作战小组”攻击对方政府和军队的指挥控制网,阻塞其信息传输通道,制造信息恐慌等。海湾战争中,美军建立的“海湾之声”广播电台,每天播音18小时,持续了40天。在对伊军地面部队实施空中袭击和分割包围的同时,则利用声像技术将妇女婴儿凄厉的哭叫声、士兵悲惨的求救声和牧师低沉的祈祷声等剪辑到一起反复播放,使伊军的心理机制受到严重损伤,士气急剧下降。 三、作战方法的综合化
美军认为,心理战要取得最佳效果,必须“软”“硬”结合,多种方法同时运用。所谓“软”方法,是指广播电视宣传、投撒传单、优待俘虏等;所谓“硬”方法,是指火力打击、制造生活困难等。 在“软”的方面,一般综合利用广播电视、传单及俘虏政策等方法,诬陷对方政府和领导人以动摇民心,向对方官兵宣扬美军的技术优势,宣传投降的好处,同时使己方军民不相信对方的宣传和错误信息,争取国内民众的支持。海湾战争中,美国用飞机向伊军阵地投下9000多个袖珍收音机,专供伊军收听西方电台的广播;在每个战术机动旅编制心理战高音喇叭小组,在前线用阿拉伯语广播,进行劝降,鼓动伊军士兵投降和反政府,同时警告他们将遭到轰炸,宣传战争恐怖;动用多种投撒工具,撒下多达2900万份传单,用“简单明了”、“温和可亲”、“真挚和赤诚”的用语来劝降,瓦
解伊军斗志;要求部队不能逞“一时之快”,强调“攻心为上”,重视教育和优待俘虏,让伊军俘虏有吃有喝,有医疗保障,不必担心轰炸,以此来诱惑仍处在饥饿和死亡边缘上的伊军士兵。 在“硬”的方面,美军充分利用其占有绝对优势的火力打击能力,对对方实施致命性的精确打击,并不断宣扬这种打击效果,以此来增强心理战效果。科索沃战争申,美军使用占投射弹药总数90%以上的精确制导炸弹和导弹,对南联盟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目标实施不间断、高强度的精确轰炸,造成南军民普遍的恐俱心理,对南政府施加巨大的心理压力;打击南联盟科索沃驻军的后勤补给系统,使其50%以上的供应得不到满足。每次空袭前,经常明白无误地告诉南联盟其空袭目标和计划及兵力部署,在南联盟人民心中制造恐怖气氛;空袭后,则播放其精确制导弹药准确命中目标的录像和现场录音,并反复播放B—lB、B—2轰炸机、F—117隐形战斗轰炸机、远程巡航导弹、“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及石墨炸弹投大战斗的镜头,炫耀武力,以此来打击南联盟军民坚持战争的意志。 四、作战时间的全时化
美军的心理战往往在战争爆发前即实施并贯穿于整个战争的进程中,甚至在军事打击结束后,心理战仍然继续进行。纵观近期几场局部战争,美军这种在心理战作战时间上的全时性特点具体表在对战争进行全面规划或在制定作战行动计划时,将心理战的内容和目标考虑在内,并作为作战行动的整体的一部分加以实施。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美军心理战作战时间的全时性特点均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海湾战争中,根据“沙漠盾牌”行动计划,美军心理战部队率先部署到了海湾,展开对伊拉克的心理战活动。在1991年1月17日战争爆发前的5个月内,美军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战活动:一方面,大肆喧染美军部队和大批新式武器装备正源源不断运抵海湾,对伊军形成巨大的心理威慑,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另一方面,借助新闻媒体发布“权威人士”的消息,使萨达姆深信多国部队2月份才能开战,从而为美军和多国部队完成军事部署赢得了时间。战争爆发后,美军即利用各种心理战手段,诱惑、误导、欺骗伊拉克军民,瓦解其斗志,涣散其民心士气,积极地配合多国部队的正面攻势。即使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军仍根据战后在海湾地区的战略目标,将部分心理战人员留在伊拉克北部地区继续执行心理战任务。
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同样在战前即开始了心理战,如公布集结兵力兵器的时间、地点和数量,公开在南联盟邻国和边界地区举行演习,大力喧染高精武器的性能及打击力度等,向南联盟举起“威慑大棒”,对南实施心理威慑。战中,使用EC—130E4LP广播电视飞机,每日对南联盟传送4个小时的广播和电视节目;使用B—52轰炸机投撒大量传单;用高功率“噪音”干扰南联盟电台广播,甚至直接炸毁17处塞尔维亚电视台和无线广播中转台,封锁南信息传输渠道;打击各种
生产、生活设施,造成南联盟人民的生活困难,从各个方面瓦解南联盟的民心士气,削弱其战争意志,配合北约的空袭行动。战后,针对南联盟的心理战从未停止,经常扬言要捉拿米洛舍维奇“归案”,广播电视的新闻也常常长篇累犊地报道北约在科索沃的“正义”行动和南联盟政府及领导人所犯下的各种“罪行”,美化北约而丑化南方。 五、作战范围的宽泛化
近年来,美军在历次局部战争中所实施的心理战均呈现出作战范围宽泛的特点:实施范围突破了军事斗争界限,扩大到了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宗教等各个领域;实施对象不再局限于军队,而是指向了对方国家的全体公民,甚至对方的友好国家、国际社会组织,并以打击和影响敌方的决策层为主要目标;实施空间突破了直接交战空域,在注重前方对敌方实施心理战的同时,后方做好国内民心的安抚工作,以赢得国内乃至国际社会一定程度上对战争的支持。
在空袭南联盟的行动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所实施的心理战涉及的范围十分宽泛。政治上,编造谎言称米洛舍维奇的儿子和女儿于空袭前已逃往雅典,大肆喧染所渭“南制造的人道主义灾难”,通过海牙国际战犯法庭以所谓的“战争罪”起诉米洛舍维奇等5名南军政要员,离间南人民与政府的关系;外交上,说服南周边的一些国家改变对北约空袭南联盟的立场,同时以世界银行贷款利诱俄罗斯改变对南的态度,孤立南联盟;经济上,促使联合国通过对南联盟实施制裁的决议,切断了南几乎所有的外界经济来源;轰炸南各种文化设施,甚至儿百座历史悠久的教堂,挫伤南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有计划地轰炸关系南联盟国计民生的重要工厂,迫使大批南平民失业,生活陷于极端的困难之中,尔后宣传“这一切都是米洛舍维奇造成的”,以图引起南人民反战、厌战情绪和对现政权的不满;在国内各种新闻媒体上不断报道南联盟政府及其领导人如何“迫害”科索沃阿族人的消息,误导本国民众,促成他们对南政府的憎恨心理,支持美国的军事行动,从而使心理战成为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与宗教,军队与平民,国内与国外,前线与后方的大范围作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美军心理战的主要特点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