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09-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单元 元、角、分与小数

单元内容分析:选择“元、角、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学习小数,首先是由于学生对于小数认识的最直接经验来自价格;其次,结合购物情境学习小数,可以突出“元、角、分”与小数的密切联系,有助于学生对小数的理解,并渗透了解决问题的要求。 单元学习内容:

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比较及小数的加减法 单元学习目标:

1.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经历比较商品单价高低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3.在具体的购物活动中,学会小数的简单加减计算。

4.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单元学习重点、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学会小数的简单加减计算。 准备:元、角、分及挂图等

课时安排:5课时。

5

三年级数学下册学导案

单元习惯我养成: 1.结合具体内容,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经历比较商品单价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3.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 4.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题:《买文具》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我们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加、减法以及学习了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并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让我们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在探究中学习小数的加、减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的学习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学情分析:本节的知识是我们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元、角、分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因为我们对于小数的最直接经验来自价格,所以结合购物情境来学习小数,才能使我们充分体会到“元、角、分”与小数的密切关系。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3.会用小数表示元、角、分,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及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2.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教具学具:教学情境图 课时安排:1课时

6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依标自学 预设学生活动 【独学】独立完成预习内容: 1.预习元、角、分。 教师活动 课前预习作业布置 检查预习情况:通过预习你学会 教学 重构 2. 借助元、角、分初步认识小数。 了什么?遇到什么问题? 一、揭示课题 创设买文具的情境: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文具店买学习用品,好吗? 板书:买文具 元、角、分的知识大家都知道了,小数是什么呢?我们还不认识,这节课我们就借助元、角、分来认识小数,和小数交朋友,大家想不想交一个新的好朋友呀? 小组交流 二、讲授新课 1.认知小数。 (1)1.学生观察橱窗里陈列的文具和同桌的同学说一说。 (2)引导学生观察“书橱”里陈列的文具。让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一【对学】1.学生独自观察橱窗里陈列的文具。 (同桌交流,请个别学生汇报) 2.同桌互相说一说每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 3.学生独立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 (课本第2页,同桌互相核对。) 【群学】认识这些小数。 1.区别整数与小数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能不能把这些 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 分?小组内讨论。

7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预设学生活动 2.引出小数:有组数和我们以前 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教师活动 教学 重构 3.你能举出几个小数吗?小数有 ( )数个。 4.试着读一读。 5.小数点的重要性 2.小数的读法。 (1)教师范读。 售货员阿姨粗心地把笔记本标价板书:16.85 读作:十六点八五。 牌上的小数点位置写错了,把3.50中间的小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元写成了0.35元,会造成什么结前面的部分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果?写成35.0元呢? 6.读一读。 后面的部分叫做小数部分。 (2)小数的读法:如:16.85你会0.02 0.31 0.50 2.4 读吗? 10.33 8.05 20.00 4.135 【群学】写小数 小数点前面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1.完成课本第2页的“试一试”,分的数按数字顺序一个数字一个全班汇报。 数字读出来。小数的读法跟整数一2.完成课本第3页的“练一练”样也是从高位读起,先读整数部的第3题,全班交流展示。 3.交流小数的写法。 分,再读小数点(小数点就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 3.写小数 (1)物品的价格可以用几元几角几分表示,也可以用刚认识的小数表示。 例如:5元4角1分=5.41元 (2)你是怎样写出来的? 用小数表示钱的方法:把表示元的

8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预设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数写在小数点的前面,把表示角和分的数依次写在小数点的后面。 12元5角= 2元零4分= (3)汇报交流。 独立练习 1.找小数。 1.同学们,刚才你们解决了“买文具”中的数学问题,现在再给你教学 重构 2 3.2 0.02 1.00 50 5.0 一个机会,请你独立来试一试下面18.01 0.7 1.11 展示提升 2.填空。 2元1角= 元 7元5角2分= 元 50元5角= 元 2元5角1分= 元 51元2分= 元 1角5分= 元 (一)闯关练习。 第一关:摆一摆、读一读、写一写——看钱数写小数。 用附页1中的人民币游戏,同桌一组,一个摆一个说,共同写出小数并相互订正。 反馈第二关:说一说——统计教科书价格 拓展 统计本学期教科书的价格,并与同伴说一说。 例如:数学7.40元,也就是7元4角。 (二)我学我用 填一填 的问题。 2.你能完成以上问题吗?如果能,你能帮助同组不会的同学吗?

9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预设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学 重构 3元5角=( ) 元 2元5角5分=( )元 15元6角=( )元 8角=( )元 5分=( )元 3元5角=( )元 (三)火眼金晶 下面的读法对不对?错误的请改正。 31.20 读作:三十一点二十 ( ) 210.07 读作:二百一十点零七 ( ) 302.61 读作:三零二点六一 ( ) 2.809 读作:二点八九 ( )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达测评价 在 方面更加努力的。我认为今天自己的努力表现能得 颗星。(优秀5颗星,良好4颗星,一般2颗星。) (2)小组得分统计: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第四小组 第五小组 第六小组 第七小组 第八小组 教学链接:

小数的认识:中间的小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前面的部分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的部分叫做小数部分。

小数的读法:小数点前面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的数按数字顺序一个数字一个数字读出来。小数的读法跟整数一样也是从高位读起,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小数点(小数点就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 小数的写法:用小数表示钱的方法:把表示元的数写在小数点的前面,把表示角和分的数依次写在小数点的后面。

10

教学反思:

11

《买文具》学单 一、自主预习

1.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知识,你还想知道那些知识? 二、合作交流 (一)认识小数

1、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同桌互说每一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 文具标价牌:

书包45元 文具盒18元 日记本3元 铅笔0.50元 水彩笔16.85元 笔记本3.50元 尺子1.06元 钢笔 8.00元 2、区别整数与小数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小组内讨论。 3、引出小数

有组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4、你能举出几个小数吗?小数有( )数个。 (二)读小数 1、读小数 你会读小数吗?

(1)3.50、 0.50、 16.85、 8.00、 1.06 (2)说说小数各部分名称:

2、小数的读法:如:16.85你会读吗? 3、小数点的重要性

售货员阿姨粗心地把笔记本标价牌上的小数点位置写错了,把3.50元写成了0.35元,会造成什么结果?写成35.0元呢? (三)写小数

1、物品的价格可以用几元几角几分表示,也可以用刚认识的小数表示。 例如:5元4角1分=5.41元 2、你是怎样写出来的?

12元5角= 2元零4分=

12

《买文具》达单 (一)闯关练习。

第一关:摆一摆、读一读、写一写——看钱数写小数。

用附页1中的人民币游戏,同桌一组,一个摆一个说,共同写出小数并相互订正。

第二关:说一说——统计教科书价格 统计本学期教科书的价格,并与同伴说一说。 例如:数学7.40元,也就是7元4角。 (二)我学我用 填一填

3元5角=( ) 元 2元5角5分=( )元 158角=( )元 5分=( )元 3(三)火眼金晶

下面的读法对不对?错误的请改正。 31.20 读作:三十一点二十 ( ) 210.07 读作:二百一十点零七 ( ) 302.61 读作:三零二点六一 ( ) 2.809 读作:二点八九 ( )

元6角=( )元元5角=( )元 13

三年级数学下册学导案

单元习惯我养成 1.结合具体内容,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经历比较商品单价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3.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 4.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题:《货比三家》 教材分析: 本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特征,并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内容的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经历两个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再经历三个小数大小比较的过程,体验小数大小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教材中先安排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再让学生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引出三个小数大小比较的问题,从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以便学生交流各自比较的方法和过程,了解不同方法的特点和思路。教师要注重各种比较方法或策略的特点,让学生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好的方法。 学情分析:本节的知识是我们已经初步掌握“元、角、分”与小数的联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想学习的过程中互相交流比较的方法和过程,分析各种不同方法或策略的特点,选择合适自己的策略,并加以掌握。 教学目标: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感受小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3.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2、理解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具学具:教学情境图

14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预设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课前预习作业布置 我们通过去文具店买文具认识了依标自学 【独学】独立完成预习内容: 小数。但是在买东西的时候,老教学 重构 检查预习情况:通过预习你学会了什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你想么?遇到什么问题? 知道吗?同学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由这些发现你想到了什么?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商店买过东西吗?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商店里逛一逛。 (二)新课 【独学】观察插图,说一说有哪些文 1.活动一:判断去哪个文具具,它们的价格各是多少? 小组交流 店买铅笔盒便宜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教材第4页) 师:三个文具店各有什么商品,价钱怎么样?(复习小数的活动一:【独学+对学】哪个文具店意义与读法)哪个文具店的铅笔的铅笔盒便宜呢? 盒便宜呢? (1)先独立思考,再把你想出的办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法告诉小组的同伴,看看你们小组一组织他们小组交流。 共想出了几种办法。

师:把你想出的办法告诉小组的同伴,看看你们小组一共想15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预设学生活动 (3)请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4)结果表示:4.9元 < 5.1元 教师活动 出了几种办法。 (3)请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在讨论过程中,只要学教学 重构 (5)说一说哪一种比较的方法最简生的说法是对的,教师就应给予练。 充分的肯定。 ①有的学生可能说:“4.9元=4元9 2.活动二:提出问题,解决问角,5.1元=5元1角,所以4.9元<5.1题 元。” (1)你还能提哪些数学问题呢? ②有的可能说:“5.1元比5元(2)同桌互相说一说所提的数学多,4.9元比5元少,所以,4.9元问题,并请对方说出解决的方法。 <5.1元。” (3)请个别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③有的可能说:“整数4比5 ①有的学生可能说:“去哪小,所以4.9元<5.1元。” ?? 家文具店买书包便宜?” ②也有的学生说:“奇奇文活动二:【对学】提出问题,解决问具店的铅笔盒和尺子比,哪个便题 (1)你还能提哪些数学问题呢? 宜?” ③当学生说出去哪家文具店(2)同桌互相说一说所提的数学问买橡皮时,教师应着重解决这个题,并请对方说出解决的方法。 问题。 (3)请个别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板书: (4)说一说小数的比较方法. 2.63元 2.36 ①有的学生可能说:“去哪家文具元 2.65元 店买书包便宜?” 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②也有的学生说:“奇奇文具店引导学生先进行两个小数的大小的铅笔盒和尺子比,哪个便宜?”

比较,再进行三个小数的大小比16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预设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学 重构 ③当学生说出去哪家文具店买较,最后得出: 橡皮时,教师应着重解决这个问题。 2.36元<2.63元<2.65元 活动三:【独学+对学】试一试 1.独立完成课本第4页的“试一试”。 2. 小组内说说比较的方法和过程,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17

3.活动三:试一试 (1)学生独立解决教材第4页的第1题。 (2)把问题引申,先要求学生根据图意写出小数,再进行小数大小比较。 (3)试一试的第2题,教师巡视,找出学生易犯错的题,说一说原因;或者让学生每人自选一题说说比较的方法和过程,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4.师小结: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预设学生活动 独立练习 教师活动 1.同学们,刚才你们解决了“买教学 重构 1、在〇里填上“>”、“<”或“=”。 文具”中的数学问题,现在再给2.65元〇1.88元 3.90元〇3.58元 你一个机会,请你独立来试一试6.05元〇6.10元 5.30元〇5.3元 下面的问题。 展示7.05元〇7.50元 4.00元〇40.0元 2.你能完成以上问题吗?如果提升 2、计算。 25×5 81÷3 428×4 816÷3 能,你能帮助同组不会的同学吗? 1.在〇里填上“>”、“<”或“=”。 1.25元〇2.4元 3.06元〇3.60元 0.48元〇1.3元 6.00元〇6.0元 0.05元〇0.50元 4.59元〇4.58元 反馈拓展 2.(练一练第2题)淘气和笑笑买完文具,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旁有三个新开的百货商店。 (1)仔细观察情景图,然后读出各种商品的价格,并用几元几角几分进行口头表达。 (2)解决“到哪个商店买毛巾便宜?” (3)如果要买牙刷,到哪个商店买便宜?如果买牙膏呢?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达测评价 在 方面更加努力的。我认为今天自己的努力表现能得 颗星。(优秀5颗星,良好4颗星,一般2颗星。) (2)小组得分统计: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第四小组 第五小组 第六小组 第七小组 第八小组 教学链接: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比较小数点前面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小的那个数就小;如果小数点前面的数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上的数。依

18

此类推。 教学反思:

19

《货比三家》学单

一、自主预习

同学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由这些发现你想到了什么?

二、合作交流

活动一:判断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 (1)观察情境图(教材第4页)

三个文具店各有什么商品,价钱怎么样?(复习小数的意义与读法)哪个文具店的铅笔盒便宜呢?

(2)独立思考,再们小组交流

把你想出的办法告诉小组的同伴,看看你们小组一共想出了几种办法。 ① ② ③

活动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2)同桌互相说一说所提的数学问题,并请对方说出解决的方法。 ① ② ③

应去哪家文具店买橡皮?

20

《货比三家》达单

1.在〇里填上“>”、“<”或“=”。

1.25元〇2.4元 3.06元〇3.60元 0.48元〇1.3元

6.00元〇6.0元 0.05元〇0.50元 4.59元〇4.58元

2.(练一练第2题)淘气和笑笑买完文具,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旁有三个新开的百货商店。

(1)仔细观察情景图,然后读出各种商品的价格,并用几元几角几分进行口头表达。

(2)解决“到哪个商店买毛巾便宜?”

(3)如果要买牙刷,到哪个商店买便宜?如果买牙膏呢?

21

三年级数学下册学导案

单元习惯我养成: 1.结合具体内容,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经历比较商品单价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3.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 4.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题:《买书》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会比较小数大小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教学内容是一位小数没有进位的加法与没有退位的减法,这节课把探讨小数加法的算法作为重点,让学生在理解并掌握小数加法的基础上,独立解决小数减法的算法问题;理解其中小数点一定要对齐,是由于单位相同的数值才能相加减的缘故,小数点对齐的本质就是数位对齐;让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法类似于整数加减法,把小数加减法融合到学生已有的整数加减法的经验中,让学生体会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体会加减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本节的知识是我们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及整数加减法等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的。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新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的方法,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知道小数加减法的竖式为什么相同数位一定对齐。 教学目标: 1.结合“买书”的问题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结合问题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教学情境图

22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预设学生活动 【独学】独立完成预习内容: 1.填空。 教师活动 课前预习作业布置 1.检查预习情况:通过预习你学会 教学 重构 (1)5.9元= 元 角= 角 了什么? 依标自学 (2)3.3元= 元 角= 角 多位数相加时,个位数字一定要对(3)读一读:0.02 0.50 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相同数10.33 4.135 2.4 2.列竖式计算。 25+11 46-48 124-23 3. 多位数相加时,个位数字一定要对齐,这是为什么呢? 一、讲授新课 位(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个位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 活动一:【独学】1.切入问题,1.教学例题。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认真审(1)出示题目:淘气在书店买了题,列出算式。 一本<<童话故事>>,花了3.2元。【独学+对学】2.独立探索,互相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交流,分享算法。 小组11.5元。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2)说说获得的信息,提出问题:一共花了多少元? 交流 数加法的算法。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3)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方法解交流。 答。 (3)看一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样(4)探索算理和算法。 计算的。其中哪种算法和你的一①估一估:大约有多少元? 样?哪一种你没有想到?你还有②让学生各自独立探索计算方法。 不同的算法吗?

③让学生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的23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预设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学 重构 (4)小组讨论:教材中的三种算想法和过程,分析、判断解答的是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小数做竖否正确。分享多种正确算法的成式加法时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果。 对齐”? (5)提出疑问:小数点后面的0【群学】(5)全班交流,明晰小有什么意义? 数加法的算理。 列式:3.2元+11.5元= 元 3.2 + 11.5 (6)让学生比较哪一种算法比较 简单。 活动二: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直接用小数来计算并掌握这种算法和算理。 (2)判断解决问题的模式。写出2.拓展知识。 算式:11.5元-3.2元= 元 (3)列竖式计算。 (1)提出问题:一本《数学世界》比一本《童话故事》贵多少元? (4)说一说:竖式计算时要注意 什么?(小数点也要对齐) 3.师小结: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 1.列竖式计算。 展示2.5+54.4 45.8-4.6 提升 53.7+1.2 12.4-11.3 1.同学们,刚才你们解决了“买文具”中的数学问题,现在再给你一个机会,请你独立来试一试下面的2.课本第6页的“试一试”的第2问题。

24

了,想知道他们去哪里旅游了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主题情境图) 2.学生观察情境图,开展数学游戏。 (1)你们瞧,他们到了哪里?在干什么?

(仔细观察情境图,说说森林食品店里食品的名称及相应的价格,并说说笑笑、机灵狗想买什么。)

(2)笑笑、淘气他们玩累了,也饿了,想买东西吃。哪位同学自愿来当这个森林食品店里的服务员,为他们来服务呢?请另一个同学来扮演顾客,买东西。 (请两个同学上台表演。)

(3)下面,我要请我们班上的每个同学都来参加这个游戏。同桌两个人,一人扮演顾客,另外一人扮演服务员。听清游戏规则:每人都有5分的基础分;“服务员”每解决一个问题并且令“顾客”满意,可加1分;“顾客”能发现并指出“服务员”的一个失误,并被对方认可,可加1分;“服务员”每失误一次扣一分;如果“服务员”能发现并指出“顾客”对自己失误的指控是错的,并能以理服人,那么“服务员”加1分,“顾客”扣1分;在事先规定到第一家商店“森林食品店”购物10分的时间内,积分达到10分以上者,可荣获“优秀服务员”或“精明顾客”的荣誉称号; 在第二家商店“纪念品商店”里,同桌两人可交换角色,重新按游戏规则计分、评比。 (4)【独学+对学】游戏活动三: 1.独立完成纪念品的购买问题。 2.全班交流纪念品的购买活动

3.说一说自己的购买物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森 林 旅 游》达单

伞 小泥人 布娃娃 圣诞老人 17.8元 3.6元 16.2元 9.9元 1、买一把伞和一个娃娃一共要花多少钱?

40

2、买一个小泥人比一个圣诞老人便宜多少钱?

3、带20元钱,买布娃娃和小泥人,钱够吗?

4、带30元钱,可以买什么,还剩多少元?

5、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问题: 解答方法:

奖励题:下面的方框里能填哪些数字?

□.5>3.26 20.96<20.9□6

4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在线全文阅读。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6886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