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对美国连年贸易顺差,美国为了应付国际收支危机,对我国进行反倾销保护自己。美国的行业组织对政府的决策有很大影响力,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不能不考虑行业组织的意见,面对着美国国内企业的抱怨,美国方面认为:中国原因导致美国制造业衰落,中国工人突然抢走美国人的工作。美国制造业相对衰落是不争的事实,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的经济结构调整而非中国因素造成的,美国失业问题主要是由于利用高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美国经济衰退的结果,中国因素的影响其实是非常有限的[2]。相反,中美贸易每年为美直接创造数十万个就业的岗位,并间接支持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从消费角度来说,美国能进口更便宜的货物肯定是更利于提高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但问题是,便宜的货物已经对美国的制造业造成了不小的损伤,造成了美国同类产业的停工、失业和技术流失,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美国本国的利益,从而造成国际收支危机。
2
二、美国对华反倾销典型案例分析
(一)中美水产第一案 1、案例概况
美南方虾业联盟(由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佐治亚、佛罗里达、亚拉巴马、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和得克萨斯等南部八州的虾生产和加工商组成)于2003年12月向美国政府提出申诉,声称中国、泰国、越南、印度、巴西和厄瓜多尔等六国的虾产品以低于本国和其他第三国的市场价格在美国销售,从而对美国虾农造成了伤害,要求对六国的进口虾实施反倾销措施,美国商务部2003年12月31日宣布对上述6个国家进行调查。2004年2月17日(美国当地时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建议对原产于中国等6个国家的冷冻和罐装暖水虾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2004年7月6日,美国商务部出台初裁结果:宣布中国和越南对美国的虾出口倾销行为成立,初裁对从中国进口的虾征收7.67%至112.81%的反倾销税。消息传出,在我国水产业,特别是虾产业中引起了强烈震动,使我虾产品出口严重受阻。自2004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几乎失去了美国虾产品市场,这是我国进入世贸组织后,在国际贸易中遭受的第一起有关水产品的反倾销调查[3]。
2、中美水产第一案对我国的影响及危害 (1)中国水产品出口受到巨大损失
国内企业为了保住客户,只有降低价格,致使利润的大幅下降;同时又怕价格制定的过低,引起反倾销制裁。我国食品行业协会规定,出口的小龙虾整虾不得低于0.75美元/磅,虾仁不得低于2.27美元/磅。但企业在实际出口时,往往不能守住这一底线,有时只能被迫放弃到手的订单。在中美水产第一案中,一家南方企业因为仅有对虾一个产品,生产线只能生产出口这一产品,且只有美国一个市场,结果在2004年6月不得不全面停产。而此前,其半年出口额就已经达到2000多万美元了,2003年9月新建流水线也才刚刚投产,损失惨重。2004年4月,我国渔业大省,浙江虾产品对美国的出口全面停止;2004年3~6月,我国虾产品主产区,广东虾产品对美国的出口仅为1010吨,降幅达85.9%。此4个月出口量比前2个月下降了37.6%[4]。2004年,我国向美国出口海产虾6.61万吨,同比下降18.84%;金额3.386亿美元,同比下降 23.78%。而2004年美国虾产品进口量在50万吨的水平,我国虾产品占有率仅为13.2%。
(2)出口受阻的水产品连带冲击国内市场
美国是一个竞争力强,而且富有弹性的市场,中国的水产品一旦退出美国市场,其在美国的市场也会被其他国家所替代。我国出口产品被征收反倾销税后,必定受阻于国外市场,在一时来不及转移市场,或因为反倾销的连锁反应下而转移市场无望的情况下,势必返销国内市场。这会对国内市场造成巨大冲击,造成国内市场供求失衡及物价非正常波动,
3
影响国内经济的平稳发展。2004年7月6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初裁决定,认定中国绝大多数虾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企业对美国的出口存在倾销行为,这也就意味着广东、浙江、福建等省的虾产品出口美国的大门已经被关上了。为减轻库存压力,各企业虾产品纷纷“出口转内销”,造成了国内虾数量激增。同时由于7月-10月份是虾的生产旺季,造成了市场上的虾供大于求的形势,导致国内各大城市水产市场虾价普遍比往年同期下降了三成到四成左右。基围虾一度卖到9元/500克,比猪肉还便宜。
(3)影响中国水产品的外商投资环境
水产品及水产食品企业对软硬件的要求都很高。例如,对调味水产食品企业的厂房、设备要求十分苛刻,厂房墙壁、天面要使用不锈钢材料装饰。对于生产流水线、检测设备的要求则更高。据估算,如果失去国外市场,仅江苏省80余家龙虾企业经济损失就将高达120多亿元。外商投资和私营企业所受影响较大,而国有企业所受影响较小。2003年1月-11月,广东外商投资企业对美出口虾产品1.3万吨,价值6923万美元,占广东对美出口虾产品的量、值87.0%和87.7%;而私营企业对美出口1426吨,价值706万美元。我国吸引外资的政策一直是鼓励企业出口。由于美家在对我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时拒绝将我国视为市场经济国家,不给企业分别税率。美国对华水产品进行反倾销使部分生产水产品相关产品的外商投资企业也陷入困境。另一方面,水产品被征税后,特别是在该产品的主销国家,美国,产品出口渠道被堵塞,该产品所属行业对外商将失去投资吸引力,因而也将影响外资的引入。
[5]
(4)中国一些水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萎缩
我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的高度集中,香港、美国和日本三个市场份额超过八成,存在市场因素风险。2004年广东水海产品出口增长得益于美国市场需求的增加,但出口市场的过度集中,存在市场变化风险。如出口需求有所变化,或者有关政府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将对出口形成较大影响,损害有关企业利益。案例中,美国对我国企业的水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制动最终反倾销税时,我国企业就需要将大量的水产品转移到新的市场,而其他国家也会担心大量低价的中国水产品涌入本国会对本国企业产生冲击,也会纷纷制定规章限制中国的水产品进入[6]。这些必将导致中国的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萎缩。
(二)美国对华金刚石锯片反倾销案 1、案例概况
2005年5月3日,美国企业引用该国海关统计资料称,中韩两国出口美国金刚石锯片从2002年的870万件增加到2004年的1340万件,致使美国企业未能享受到建筑行业景气带来的好处,相反压缩了美国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1家企业破产,多家企业市场份额缩小,美国同行被“夹在了钢铁能源成本上涨和产品价格下降的尴尬境地”,从中国增加的低价进口的金刚石锯片,已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的损害。美国金刚石锯片制造商联盟向美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美国对华反倾销典型案例分析及我国应对对策(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