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课程常见考点解析(2)
典型考点1: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考点扫描
该考点是考查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包括的知识点: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效用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公式);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消费可能线,消费者均衡点等。
(二)真题链接
[1](2007-7)某消费者有120元,当X商品的价格为20元,Y商品的价格为10元时,各种不同数量的X和Y商品的边际效用如下表:
Qx 1 2 3 4 5 6 MUx 16 14 12 5 2 1 Qy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该消费者在购买几单位X商品和几单位Y商品时,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2](2007-1)用图形说明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三)考点解析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是决定需求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在下一章里将要学习决定供给的生产者行为理论。本章要求重点掌握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效用分
MUy 10 8 7.5 7 6.5 6 5.5 5 4.5 4 3.5 3 第 1 页 共 8 页
析法,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公式);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消费可能线,消费者均衡点等知识点。
效用理论分为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其中基数效用论要求掌握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
Px?Qx?PY?QY?M (1)
MUXMUY??MUm (2) PXPY式(1)是限制条件,说明收入M是既定的;式(2)是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每一单位货币不论用于购买X商品,还是购买Y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结合(2007-7)试题和参考答案来理解。
序数效用论中要求掌握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在这个切点E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Y A I1 I2 I1 E 0 B X
本考点历年试题的参考答案如下: [1](2007-7)
已知M=120,Px=20元,Py=10元,消费者在购买X与Y商品时的组合方式,以及从X、Y中所得到的总效用如下:
组合方式 Qx=6 Qy=0 Qx=5 Qy=2 Qx=4 Qy=4 Qx=3 Qy=6 Qx=2 Qy=8 MUx/Px与MUy/Py 1/20≠0/10 2/20≠8/10 5/20≠7/10 12/20=6/10 14/20≠5/10 总效用 50 67 79.5 87 85.5 第 2 页 共 8 页
Qx=1 Qy=10 Qx=0 Qy=12
16/20≠4/10 0/20≠3/10 80 70.5 从上表可看出,购买3单位X商品与6单位Y商品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2](2007-1)
(1)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X、Y)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如图中的I1或I2或I3。
(2)无差异曲线具有四个重要特征:
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第二,在同一个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大;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小。如图I1、I2、I3是三条不同的无差异曲线,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效用,其顺序为:I1 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第四,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I1 I2 Y I1 0 (四)考点拓展 X 与掌握前面章节的知识点一样,本章知识点的掌握仍要求结合图形来理解,并要求会画图。在画图时,首先要求理解理论;然后画出横纵坐标,并表明横纵坐标的经济涵义;最后,将该理论中涉及的曲线逐一画出,要按照理论的涵义来画(注意:各曲线之间是平行、相交,还是相切?)。 这些知识点还可以以其他题型出现。 填空: 1.(2006-7)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_达第 3 页 共 8 页 到最大 ;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 减少 。 2.(2007-7)消费可能线的限制条件可用公式表示为:_M=Px·Qx+PY·QY __。 单项选择题: 1.(2006-1)某位消费者把他的所有收入都花在可乐和薯条上。每杯可乐2元,每袋薯条5元,该消费者的收入是20元,以下哪个可乐和薯条的组合在该消费者的消费可能线上?( B) A.4杯可乐和3袋薯条 C.6杯可乐和2袋薯条 B.5杯可乐和2袋薯条 D.7杯可乐和1袋薯条 2.(2006-7)无差异曲线的一般形状是:( D )。 A. 与横轴平行的一条线 B.与纵轴平行的一条线 C.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 D.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曲线 判断题: ( √ )1.(2006-1)消费者对某物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是因为边际效用递减。。 典型考点2: 成本与收益理论 (一)考点扫描 该考点是考查第六章成本与收益,知识点包括: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区别;短期成本的分类,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的含义及变动规律;利润最大化原则等。 (二)真题链接 [1](2006-1)某人原为某机关一处长,每年工资2万元,各种福利折算成货币为2万元,其后下海,以自有资金50万元办起一个服装加工厂。经测算,一年中的各种支出为55万元,经营一年后共收入60万元,这时银行的利率为5%。请说明该处长下海是否是明智的选择。 (三)考点解析 生产者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不仅要考虑第五章生产理论的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经济关系,实现经济效率,这就是第六章要学习的内容。 第六章成本与收益,重点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包括: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区别,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不同;短期成本的分类,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形状;利润最大化原则。 第 4 页 共 8 页 在短期成本分析时,结合图形来理解理论。理解了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后,一定要掌握各类短期成本的关系。注意最低点、相交这些字眼,这是非常关键的地方。 C SMC SAC AVC N M 0 Q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SMC与SAC相交于SAC的最低点N。N点称为收支相抵点,此时P=SMC=SAC。SMC与AVC相交于AVC的最低点M,在M点,SMC=AVC。 在长期成本分析中,掌握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形状。结合图形来掌握。 C LMC LAC 0 Q LMC与LAC相交于LAC的最低点。相交前,LAC>LMC;相交后,LA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