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综合复习检测(八)
1.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 ) A.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D.哲学很神秘且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2.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3.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说“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其工作方向。”这说明( ) A.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B. 哲学决定具体科学的发展 C. 哲学与具体科学相互影响 D. 哲学指导具体科学的研究 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5.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是 ( )
A. “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 B. “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C. “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D. “物是观念的集合” 6. “存在就是被感知”与“理生万物”共同的观点是( ) A.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B. 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C. 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D. 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7.“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此处的物质是指( )
A. 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 B.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C.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D.客观存在的自然物
8.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 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9.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 A.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B. 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C.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0.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规律具有客观性 B. 在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 C. 人可以认识和创造规律 D. 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发展
11.人在极端状态下会产生幻觉,比如极度饥饿时可能会幻想几个大大的鸡腿;在沙漠中行走可能会幻想前面不远处就有条河。这体现了( )
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B.意识可以来源于人的主观想象 C.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D.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12.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叶,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哲理是( )
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13.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嫦娥三号”卫星在发射之前,科学家就发射时间、设备安装、运行轨迹凳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论证,为其成功发射奠定了基础。这表明( )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D.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14.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广大新闻工作者认识到只有走基层、接“地气”,才能在新闻报道中有底气、长灵气,把最鲜活的新事物、新变化、新气象充分展示出来。这说明[来(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真理都是客观的 C.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 15.实践之所以能够检验认识是否正确,是因为(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6. “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这句哲言表明,真理具有( ) A. 反复性 B. 无限性 C. 客观性 D. 条件性 17.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 )
①联系的观点 ②矛盾的观点 ③发展的观点 ④实践的观点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 ③④
18.国家组织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以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问题,这说明( ) A. 人们能够认识和改造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B.事物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 C. 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转化
D.人们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19. 现代家居设计中,一个“点睛之笔”的创意设计往往能让人眼前一亮,并能迅速提升整个居室的层级。这表明( )
A. 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整体 B. 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C. 关键部分对整体总是起决定作用 D. 部分的作用往往大于整体的作用 20.网上有一句流行的治愈金句:人生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说明你挂了。生活中人们常把 “浮起来”称为成功,把“沉下去”叫做失败。其实在沉浮之间,有起有落才是真实人生。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 )
A.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迂回的、曲折的 B.事物总处在量变与质变的交替过程中 C.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成功人生
21.古语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下列选项中,与此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
A.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B.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6年《生活与哲学》政治综合复习检测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