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信息化建设始于2003年底,至今已近十年,在医院管理和临床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新农合、医保、民政救助几乎涵盖全县人民,老百姓不再是看不起病,医院面临的将是病人越来越多,我院职工工作量越来越大,我们的信息数据处理的软件、服务器及网络、机房也承担巨大的压力,现我院在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2.1 机房改造
医院网络中心机房是医院信息系统的核心,运行着大量的服务器、计算机、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其主要职能是为医院数据信息提供传递、处理、存储与管理,由于机房建设问题引起的设备或系统故障日见频繁,机房改造刻不容缓。 1.2.2 服务器升级
自新住院楼建成后,入住病人巨增,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服务器数据处理量也大大增加,传送数据出现慢、卡,甚至掉线的现象,影响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速度,而且还影响到医院‘一站式’服务的进程,病人和操作员时有怨言。
第 三 页 共 三 页
机房建设方案(图文详细版)
1.2.3 模块升级
自公立医院改革以来,合理用药及药品管理、临床路径、院感、传染病管理、绩效考核、成本核算等早就提上了议事日程,而且还在逐步加强,各种上报报表要求的数据很难从我们信息系统得出,特别是药品管理和成本核算的完善迫在眉睫,这些问题需要在原有的模块上升级和扩展。 1.2.4 模块增加
由于病人的增加,临床病人管理工作量加重,病历滞留不再是个别科室现象,而成为了全院普通现象,增加住院医生工作站(包括电子病历、电子医嘱),门诊医生工作站(含门诊病历、电子处方)和药品使用分析系统,成为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翘首以待的大事,进一步完善我院HIS系统,让临床医护人员从“繁文缛节”中解放出来,留更多的时间诊治病人,切实减轻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医护工作者对患者的诊治及服务水平。医院等级评审早已将医院信息化建设纳入考评内容,模块增加,特别是电子病历相关模块增加势在必行。 1.3 建设要求
高起点、高标准、高目标、高覆盖面地进行全院级的信息化建设,实现医院管理与临床的科学化、现代化、数字化,提高医院管理效率与医疗服务质量,让病人感受医院先进的文化,优秀的服务、精湛的技术、现代化的管理,从而提高医院服务能力。建立一套与XX医院现代化管理相适应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的医院信息系统,未来使医院信息化达到区内领先水平,实现管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办公自动化、网络化、无纸化、医学影像数字化、无胶片化,实现人流、物流、财流、信息流一体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实现医院信息化管
第 四 页 共 四 页
机房建设方案(图文详细版)
理,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和监督医疗服务质量,实现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在此基础上发展医院的决策支持辅助信息系统,为医院的决策层提供实时和历史同期的决策数据,并与外界进行电子数据的交换和信息共享。 实现医院信息一体化,除满足医院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外,还要遵守“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特点,考虑到与凉山州公共卫生信息综合网和上级主管部门等外界网络的连接,做到兼容和发展,安全与开放;医院信息系统还要能够满足医院将来对日常业务、辅助决策与及科研教学的深层需要,协助医院进一步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向管理要效益”的办院宗旨,把医院建成优质、高效、低耗的现代化医院。
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比较低,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适应深化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改革的要求,医院迫切需要建立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院内信息共享的医院信息系统,提高医院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 1.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环境,方便群众看病。 2.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和财务核算,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合理控制医疗费用。 3.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4.加强各类业务数据的采集、传递、存储和使用管理,促进医院内信息共享,并为实现未来医疗信息的区域共享打下基础。
强化医院管理,优化工作流程,规范工作行为,提高运行效率,突破管理难点,借鉴先进经验,促进医院发展,建设基于医院信息平台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应用系统,努力建设有机整合医院业务信息和管理信息,以病人为中心,以优质、高效、低耗为目标,实现医院所有信息最大限度的采集、传输、存储、利用和共享,实现医院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业务流程的最大优化,最终达到二级甲等医
第 五 页 共 五 页
机房建设方案(图文详细版)
2.3.5 系统测试
本次设计所需系统测试主要是双绞线测试。对于双绞线部分主要测试依据TIA/EIA颁布的TIA/EIA颁布的标准来测试双脚显得线缆的衰减、NEXT(近端串音)、线缆长度、线缆通断以及各芯线对应连接是否正确。 系统测试
☆ 极性、连续性、短路、短路测试及长度 ☆ 信号全程衰减测试 ☆ 信号近,远串音衰减测试 ☆ 结构回转衰耗SRB ☆ 特性阻抗 ☆ 传输延时 布线测试仪表测试: Fluke DSP-4000
2.3.6 设计特点
本次综合布线系统全部采用AMP六类非屏蔽布线系统产品,AMP公司的六类布线系统性能远超过国际及国家相关标准,整个系统所支持的带宽以及稳定性都远远高出同类产品。语音系统设计为六类系统,增加了整个布线系统的灵活性,为升
第 四十一 页 共 四十一 页
机房建设方案(图文详细版)
级及扩展都提供了方便。 2.4 空调工程及新风工程 2.4.1 设计内容
主机房区域内精密空调设计及普通空调机备用。 主机房新风系统设计。 2.4.2 设计依据
?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 ?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034-92);
?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43-97); 2.4.3 发热量计算 设备发热量计算公式: Q=Σ(860×W×F)
式中:Q——设备发热量总计量,单位为(kcal/h) W——各设备的电力容量,单位为(kW) F——各设备的运转率。
同时根据主机房内服务器、交换机等的数量以及未来的扩容来考虑。
照明设备发热量计算:一般可按20~40W/m2的平均耗电量估算发热量。本次设计中取30W/m2。
2.4.4 主机房制冷量计算 本机房空气环境设计参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机房建设方案(图文详细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