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经济地理背景 D.环境质量背景
四、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旅游者的产生不是简单的随机现象,是受许多因素影响的。(√)
2.没有任何两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完全相同的。(√)
3.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差异越大、未知程度越高,对人们的心理引力越强。(√)
4.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产物。(√)
5.文化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同时在地球上占有一定的空间,因此,文化地理环境必然具有历史的延续与地域的分异两重性。(√)
6.文化地理环境的时空差异远大于自然地理环境,其内涵的丰富性、差异性也远胜于自然地理环境。(√)
7.历史越悠久、文化影响力越强、内容与形式越丰富、审美特色越突出的文化景观,其旅游吸引力就越大。(√)
8.经济条件是旅游者产生的重要社会因素,经济越发达对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越大。(√)
9.经济发达地区是主要的旅游客源地也是主要的旅游目的地。(√)
10.两地间的互补性越强,形成旅游客流的动力就越大。(√)
11.替代性存在于两个性质相同的旅游目的地之间,反映了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空间竞争,为旅游目的地开发中合理分流客源、避免盲目开发提供参考。(√)
12.可达性是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能否实现的决定因素。(√)
13.总体来讲,国内旅游客流以近地短程旅游为主,中程次之,远程长线较少。(√)
五、简答题
1.试分析我国入境旅游的客源市场。
答:从海外客源产生的国家和地区看,长期以来,中国的主要国际客源市场初步形成了以亚洲周边国家为中心,以欧美等传统客源市场为两翼的格局,形成了相对稳定的15个主要客源国,分别是日本、俄罗斯、美国、韩国、蒙古、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主要集中在亚、欧、北美三大洲。
2.试分析我国入境旅游的海外客源的地域结构特点。
答:(1)以周边国家和地区占绝对优势;
(2)以经济发达和较发达的国家、地区占绝对优势;
(3)以传统联系较多的国家占优势。
3.试分析我国入境旅游的客流方向。
答:海外游客入境后的流向主要有五类地区:
(1)到侨乡探亲以及到东南沿海地区往来经商的港、澳同胞,主要流向邻近港澳台地区的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和泉州、中山等传统侨乡,这些城市既是口岸城市,又是新兴或传统的旅游城市。
(2)传统的热点旅游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作为全国三大代表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为海外客流最集中的地区。
(3)以自然风光和文化胜迹为主的我国著名的一批传统的及新推出的旅游胜地,是吸引海外游客的主体,如杭州西湖、桂林山水、苏州园林、西安古墓、长江三峡、丝绸之路、五岳名山、武陵源、九寨沟等。
(4)各大区域的中心城市也是海外客流量比较集中的地方,主要包括:华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旅游地理——第4章 中国旅游客源地理相关习题(含答案)(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