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鞑;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对社会不平等的抨击;对懦弱、懒惰的讽刺;对勇敢斗争的赞美。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怎样辨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生活和斗争的概况、提炼和总结,是古希腊人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遗产。伊索寓言,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其中《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牧童和狼》、《农夫和他的孩子们》等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故事。这是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一本书,影响人类文化的100本书之一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
四、《伊索寓言》对后世的影响
《伊索寓言》这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浅显的小故事中常常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爆发出机智的火花,蕴涵着深刻的寓意。它不仅是向少年儿童灌输善恶美丑观念的启蒙教材,而且是一本生活的教科书,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欧洲文学史上,它为寓言创作奠定了基础。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甚至政治著作中,也常常引用《伊索寓言》,或作为说理论证时的比喻,或作为抨击与讽刺的武器。在欧洲寓言发展史上,它开创了欧洲寓言发展的先河,并且影响到其后欧洲寓言发展的全过程。
随着“西学东渐”,《伊索寓言》在明朝传入我国。中国第一个《伊索寓言》译本是1625年西安刊印的《况义》。清代之后,出现了许多种《伊索寓言》译本。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民智慧的精华,以平直的叙述和对比、拟人的手法展示了前人的智慧和经验。虽然篇幅短小,结构简单,有的教训显得牵强,但值得细细体味,是东西方民间文学的精华,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参考文献:
1、马长山,《颠覆伊索》,《文学教育》,2008年10月第9期。
2、钱钟书,《读伊索寓言》,《文苑》,2006年8月第7期。
3、孙卫民,重读《伊索寓言》,教育科学报,2006年6月第3期。
4、伊索,《伊索寓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
5、刘方成,《大学语文》,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年9月第2版。
6、朱维之,《外国文学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
7、钟敬文 《民间文学概论》 一九八零年版 第227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伊索寓言中的人物形象--1221(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