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法律是法的形式
9.法与统治阶级的利益关系是(ABCD)。
A.法反映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
B.法不是统治阶级个人或集团利益的反映
C.有些具体的法律规范不一定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D.统治阶级的利益是通过一定的个人和机关的活动上升为法
10.法与国家意志的关系是(ACD)。
A.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B.国家意志就是法
C.法是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表现的
D.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利益
四.判断题
1.法的性质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且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2.任何法都既有阶级性又有社会性。(√)
3.法愈能反映客观规律,其科学性就愈强。(√)
4.法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只要经济基础没有根本变化,法也不会发生变化。(×)
5.法所体现的意志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其他因素不能对这种意志的内容发生重大影响。(×)
6.法具有阶级性,因此法调整的社会关系都是阶级关系、政治关系。(×)
7.各个社会中法的阶级本质是不同的,但它们所执行的公共事务的内容是相同的。(×)
8.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凡具有强制力的规范就是法律规范。(×)
9.在阶级社会,一国范围内的法与道德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10.法是一定阶级的意志的表现,但法不是以意志为基础而是以社会为基础的。(√)
11.法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它只能是对社会现实的承认和对现状的维护。(×)
12.在我国当代法学理论中,狭义上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13.法律是一般的概括的规则,可以反复适用,因而具有概括性。(√)
14.法律的适用范围是以国家主权为界域的。(√)
15.法的实然与应然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16.法律创制的惟一方式是制定。(×)
五.简答题
答:与非马克思主义的法的定义相比,马克思主义的法的定义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解释了法与统治阶级之间的内在关系。法是以统治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是从统治阶级的立场出发,根据统治阶级的利益标准和价值观念,来调整社会关系的。第二,揭示了法与国家的必然联系。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统治阶级的意志经国家上升为法。第三,揭示了法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因果联系。历史上出现的一切法,既不能从法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人类的精神世界来理解,而必须从法的物质生活条件来理解。第四,揭示了法的主要目的、作用和价值。法是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第五,揭示了法的主体内容和调整机制。法的主体内容是以规范形式规定和确认的法定权利和义务,法对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法理学复习资料(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