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客观真理是指 ( )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主体对客体的各种反映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D.认识对事物毫无遗漏的全面反映
16.自然科学属于生产力范畴,这是因为 ( )
A.它是对自然界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反映
B.它能把生产力系统的各要素组合成统一整体
C.它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物质生产力
D.它是构成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最重要的独立因素
17.错误的社会意识之所以错误,主要是由于 ( )
A.它纯粹是主观臆想,其内容与社会存在无关
B.它落后于客观实际,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C.它脱离大多数人的觉悟程度,不能被多数人接受
D.它是对社会存在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18.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来说,促使革命主观条件成熟的关键是 ( )
A.人民群众觉悟程度的提高 B.无产阶级组织观念的增强
C.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 D.广大人民群众胜利信心的坚定
19.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交往是 ( )
A.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 B.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活动
C.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形式 D.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20.提高青年的政治思想素质,最根本的是解决好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是 ( )
A.人生观是世界观的基础 B.世界观是人生观的一个方面
C.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D.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价值观的不同方面
2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最主要的区别是 ( )
A.发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B.强调了意识的稳定性
C.坚持了世界的可知性 D.坚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2.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 (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经验主义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唯理主义观点
23.“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种观点是 ( )
A.形而上学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折衷主义观点 D.唯物辩证法观点
24.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是 ( )
A.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方向 B.可有可无的
C.促进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 D.加速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5.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 )
A.间接性和抽象性 B.直接性和形象性
C.逻辑性和历史性 D.客观性和具体性
26.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 )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个人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 D.个人与劳动资料之间的关系
27.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 ( )
A.政治路线 B.思想路线
C.组织路线 D.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
28.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 )
A.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 B.一切政治关系的总和
C.一切思想关系的总和 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9.生产关系包括许多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
A.劳动者之间的分工协作形式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产品的交换方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预测试题及答案(一)(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