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基础知识记忆导图
艺术家风格的形成基于以下两方面条件的有机结合和长期的创作实践经验积累:
(1)社会条件。这是指在一定时代社会生活基础上的社会审美趣味时尚的影响,本民族文化艺术传统的影响,外来文化艺术的影响,同时代艺术家创作的影响等;
(2)个人条件。这是指艺术家个人的先天生理条件和后天实践心理条件(他的社会存在方式、经历、经验、修养个性特征等)。
社会条件通过个人条件发生作用,在艺术活动的过程中表现为艺术家对客
观对象独特的审美认识审美发现,对艺术思维的产物——艺术意象所进行的相
应的独特的艺术传达艺术表现。
4、简要论述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
要谈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就先要说一下什么是艺术的民族性。艺术的民族性是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中展现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的审美习惯与审美情趣。它有以下两个方面:
(1)艺术作品内容的民族精神、艺术作品的内容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展示,即题材与艺术家对题材的认识、评价及思想感情,即主题的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题材与主题是艺术作品的主观客观两个方面。艺术的民族性从艺术作品的题材与主题两方面表现艺术作品内容的民族精神。舞剧《丝路花雨》中的敦煌舞姿呈现了我国敦煌石窟壁画艺术特有的s形曲线特征,很有民族性。
(2)艺术作品形式展现民族的审美习惯与审美情趣。艺术作品的形式有内容诸要素的组织与结构.即组织结构与艺术作品的表现方式即艺术语言。艺术作品通过这样两种内在和外在形式来展现民族性。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艺术的民族性就是通过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统一的方式展现出来的。艺术的民族性是多元的,各个民族的艺术风格是有差异的,正是有了艺术的民族性才有了多彩的世界艺术。
2.接下来我们谈一下艺术的世界性。
(1)艺术的世界性是宏观的概念,它是通过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展现的,是通过艺术典型形象获得受众普遍认可接受的艺术作品。
(2)大千世界,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各具特色且风格迥异的艺术作品为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感受,如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的微笑》,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引起了世界性的共鸣,他另一部取材于《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的名作《最后的晚餐》也得到广泛的认可。
3.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可以认为是相互联系的,是辨证统一的。
(1)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多样性与同一性的统一。民族性表现出了多元性,世界性表现出了同一性。
(2)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民族性可以看成个性.世界性可以看作共性。
(3)艺术的民族性寓于世界性之中,艺术的世界性通过民族性表现。
(4)不能孤立地分离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这样会造成盲目排外与忘本两种不良影响与结果。
4.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相互影响,在世界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个民族的交流日益增加,在艺术领域,如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的作品《乱》就取材于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名作《李尔王》,新好莱坞电影代表《邦妮与克莱德》借鉴了法国新浪潮电影《精疲力尽》。
5.总之,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要通过展现民族的精神来表现民族性而不是吃什么饭,穿什么衣服这个低级层次,要通过生动的图画即艺术形象,特别是最优秀、最成功的艺术典型来表现民族的审美特征与审美情趣,即越有民族性的,越是世界性的。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是相辅相承的。
5、试论基础训练对于提升艺术创造能力的重要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艺术硕士基础知识记忆导图36论述专项(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