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⑴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从直射的纬线向南向北逐渐降低。
⑵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 一直射点与所求地点纬度之差。若直射点与所求地点同在南半球或者同在北半球,两点纬度差为大数减去小数;若直射点与所求地点分属于南北不同半球,两点纬度差为两纬度之和。
⑶若计算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零,说明此点在晨昏线上;
若小于零,说明此点此时为极夜。
⑷若无特殊说明,冬至日、夏至日、春分日和秋分日都是指的北半球。
⑸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可借助下图记忆。
三、日照图的判读
(一)日照图的类型
1.地球侧视图
如图甲中1、2、3是最常见的一种日照图。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直线居中,地轴或垂直或倾斜;晨昏线为直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并平分赤道。二分日时,晨昏线起止于南北两极;二至日,晨昏线起止于南北极圈的两端。侧视图中又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昼半球在纵切面上的投影。
读图乙可知,赤道处的昼长为12小时,而赤道不管哪一天永远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所以赤道处的白昼全都投影到了纵切面之上,这个图即是昼半球在纵切面上的投影。图中ABC代表的是晨昏线,根据北极圈以北地区为极夜推知为12月22日的阳光照射图,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则AB为晨线,BC线为昏线,则A点的地方时为6点,C点的地方时为18点。图中经度共180 ,分成6等份,每份30 即相邻两条经线相差30 ,A点的经度为0 。从而推出12点(正午)的经线为90 E,所以,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南纬23 26′,东经90 。
第二种:夜半球在纵切面上的投影。
读图丙,赤道处的夜长为12小时,而赤道不管哪一天永远昼夜平分,
所以赤道处的夜长全都投影到了纵切面上,这个图即是夜半球在纵切面上
的投影。图中AB为昏线,BC为晨线,则A点(0 )的地方时刻为18点,
C点(180 )的地方时为6点,求出B点(90 E)的地方时为24点,B点位于北极圈上,且北极圈上为极昼,所以B点的昼长为24小时。该图中所示的时期为6月22日的阳光照射图,北半球为夏季。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时差的计算(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