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较密集,河谷为“V”字型
(E)高原:海拔高度大,但相对高度小,等高线边缘密集,中部稀疏
④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的数值范围
由于地形起伏,造成等高线局部小范围闭合,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数值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3.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⑴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①水系特征
(A)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B)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C)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
(D)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
(E)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
(F)等高线在山脊处向低处弯曲
②水文特征
(A)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B)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迎风坡、背风坡有关
(C)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③判断河流流向
⑵判断气候特征
分析:气候特点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水热状况变化)、坡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
⑶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①确定水库与坝址的位置
水库库区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②确定公路、铁路线
一般情况,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为好。尽量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③进行农业规划
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水源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农林牧副渔合理布局的方案。
④确定引水线路
引水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⑤工业区,居民区选择
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平坦的向阳地带,并且交通便利,远离污染。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时差的计算(19)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