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新课。 1、引言。
2、板书课题:秘密学习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边欣赏边画出生字。
2、自由练读,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做好学习笔记(圈画关键词句,在课文空白处写上读书感受),为交流做准备。
自读自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三、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对学生拼读不准确的生字要正音。
2、指导书写要求学会的字,要细心观察,认真书写。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的生字 。
第2 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读生字词
二、二、新授。
1、让学生自读课文。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讲解句意。 (3)归纳段意:
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齐读第二自然段。 (2)讲解句意。 (3)归纳段意:
4、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4)归纳段意:
5、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齐读第四自然段。 (2)讲解句意。 (3)归纳段意:
三巩固练习。 指名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第3课时 一、复习导入。
齐读课文
二、 分析课文,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根据地的小学生是怎样坚持学习的? 2、画出藏书过程所用的动词。 3、这些动词词先后顺序能调换吗?
4、对照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和现在的学习条件,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课文总结。
四、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10、跳高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说说课文是是怎样把跳高的动作写具体的,学习作者的准确用词。
2、 学习课文的写法,分几步把一项体育活动的过程写具体、通顺。 二、教学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三、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引言。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边欣赏边画出生字。
2、自由练读,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自读自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三、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对学生拼读不准确的生字要正音。
2、指导书写要求学会的字,要细心观察,认真书写。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的生字 。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学生自由读,自主选读。教师应鼓励不敢表现自己的或读书不够好的学生朗读。
二、细读课文,读懂内容。
1、自由练读,说说课文是是怎样把跳高的动作写具体的? 2、指导学生用词的准确。
3、作者分几个步骤写跳高的过程。
三、课堂小结。怎样把一项体育活动的过程介绍清楚?
第3、4课时
一、揭示作文题。
1、回忆课文中作者上分几个步骤写跳高的过程? 2、跳远为例,说说它步骤。
三、列口述提纲,进行句子训练。 四、连贯复述。
五、连成短文,写下来。
11、锯是怎样发明的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了解鲁班是怎样发明锯的,懂得只有善思爱想,才能有所创造。
2、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能照样子扩写句子。 二、教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片、实物(锯)。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出示实物\锯\,问:这是什么?是由谁发明的叫锯,鲁班)是怎么发明的?让我们学习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 二、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分学习小组自学。
(1)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字连词,想想意思。 (3)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2、交流。
(1)指名自由分节读课文,评议。 (2)开火车读字连词。 (3)交流新词词义。
4说说课文哪儿节介绍了锯的发明? 三、学习生字,巩固字形。 四、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
第2课时
一、回顾引新。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的第三、第四小节写了锯是怎样发明的。这节课我们重点读懂这两小节,争取把它背出来。
2、同学们,你们在读第三、第四节时,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启发鲁班发明了锯?(出示小草)
二、学习第三、第四小节。
1、这是棵怎样的小草?课文的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出示,读句) 2、体会“仔细一看、发现”。
3、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可真厉害!课文中哪几句话写出了这个意思?请你读读课文把它们划出来。
(1)分学习小组讨论。 (2)交流,
(3)这几句话该怎么读才能显出小草的锋利? 互相评议,指导读。 4、这时鲁班又怎么想?
5、鲁班的设想成功了吗?读第四节的最后一句。 6、小结:
三、明白道理,积累运用。
1、你知道了鲁班是个怎样的人?
2、创设情景:当时与鲁班一起干活的人也十分佩服他。有的还十分好奇,追问鲁班是怎么发明出锯的。你猜,鲁班会怎么说?
12、古诗二首
一、教学要求:
1、理解两首古诗的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及对封建社会的痛恨。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二、教学准备: 1、课文插图。
2、生字、生词卡片。 三、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蚕妇》 二、学习新课
(一)投影列出学习步骤,学生自学。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二)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三)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蚕妇昨归泪遍满者养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并纠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蚕:上面是“天”字,第一笔是横。
昨:部首是“日”字旁。注意与“作”区分。 满: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大三点水,小草字头) 养:第六笔是撇,不是竖。
妇:与“归”右半部分相同,最后一笔要封口。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教版培智教材语文第十三册教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