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榜上无名。在营收规模方面,中国龙头安全企业与美国龙头企业仍存在巨大差距。从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看,国内安全企业并未形成垄断优势,市场份额不分伯仲。此外,我国安全企业产品线高度重合,从产品种类到服务范围和水平都很难拉开档次。
缺乏核心技术和产品。一是我国安全产业在核心技术产品和高端服务等方面缺乏核心竞争力,长期处于被动跟踪模仿国外阶段。密码、漏洞挖掘等核心安全技术仍被国外IT巨头垄断。二是对APT攻防等新型安全技术产品存在“炒概念”现象,而对底层基础性关键技术和产品整合集成研发重视不足。在一体化、可视化、自动化安全管理的趋势下,现有产品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四、江苏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现状
江苏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大省,信息产业发展位居全国前列,但在信息安全产业领域仍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为推动信息安全产业快速发展,江苏正通过政策引导、产业集聚等形式,为信息安全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顶层设计引领产业发展。目前,江苏已健全省市县三级信息安全协调管理体制,并出台了《江苏省信息化条例》、《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另外,江苏还发布《江苏省信息安全产业发展报告》,为有关部门决策服务,尤其是为企业发展提供参考。为加强企业间、产学研用间的交流合作,江苏还组建了省信息安全产业联盟,鼓励企业联合开展信息安全
- 6 -
关键技术攻关,促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安全产业发展基础良好。目前,江苏信息化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五位,具有具有良好的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基础。据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江苏以信息安全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达148家,而且江苏企业涉足的信息安全产品门类多,涉及防火墙、入侵检测、信息加密等。江苏信息安全市场规模达到32.77亿元,占全国规模的7.5%。
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初现。据悉,目前,南京正在开发建设中国(南京)软件谷信息安全产业园,这是江苏首个信息安全产业园区,这里将集聚信息安全行业企业超百家,吸引专业人才1.5万名,年贡献税收3亿元以上。依托该区高度集聚的产业优势,未来信息安全产业将崛起成为一个新的增长极,增强江苏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
但整体来看,江苏在信息安全产业方面仍处于弱势地位,与北京、深圳等地相比,在产业规模、知名品牌和企业、人才集聚等方面都存在不足,未来仍需加大信息安全产业支持力度。
五、关于江苏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信息安全产业关系信息化发展进度和国民经济安全稳定运行,必须重视信息安全产业发展,从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企业培育、技术和服务创新、合作交流等角度为信息安全产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优化产业发展政策。加快推进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建设。明确建立信息安全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安全审查制
- 7 -
度,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比如完善数据、软件等托管,个人隐私保护以及安全管理规范等方面的标准和政策。改善企业发展的市场和应用环境。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对热点网络安全问题的研究,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更为科学的网络安全技术研究体系。增加对网络攻击技术研究的财政性支持力度,通过网络攻击技术的进步,带动网络安全水平,甚至安全标准化水平的提升。
加大骨干企业培育。选取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的代表性企业,特色细分领域代表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集中政策、资金、资质等多方面资源予以支持。将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作为国家产业主管部门的重点工作任务,建立面向骨干企业的常态化服务机制。
推动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创新及产业化。重点加强对云安全、大数据安全、工控安全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面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领域,积极研究和开发信息安全相关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并对标国外信息安全龙头企业开展相关业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发展信息安全专业服务。积极搭建面向国家重点行业领域的信息安全专业服务平台。重点开展等级保护设计咨询、风险评估、安全咨询、安全测评、快速预警响应、第三方资源共享的容灾备份、标准验证等服务;建设信息安全数据库,包括脆弱性漏洞库、安全事件检测库、软件补丁库、恶意代码库、标准信息库等,为广大用户提供快速、高效的信息安
- 8 -
全咨询、预警、应急处理等服务,切实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推动产学研的合作交流。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其他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与信息安全相关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通过联合建立研发中心、建立技术与产业联盟、共同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等方式开展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的研发,并积极推进技术成果的转移和交易,促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 9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关于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及江苏对策的思考(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