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目录1-9章
第一章 导论 2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2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5 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6
第二节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与运行 7 第三节世界市场价格 8
第三章 对外贸易政策及理论依据 9 第二节 重商主义 9 第四节 保护贸易 10
第四章 国家实施贸易政策的措施 13 第二节 非关税措施 15 第三节贸易促进措施 16
第五章 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19 第三节 国际商品协定 20 第六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20
第三节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理论 22 第七章 世界贸易组织 22
第二节 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 23
第三节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职能与基本原则 24 第四节 世界贸易组织的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 25 第八章 国际贸易术语与价格 25
第二节 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的术语 26 第四节 国际商品买卖的价格 29 第九章 国际货物买卖中的标的物 32 第三节 商品的数量 33 第四节 商品的包装 35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二.对外贸易额和对外贸易量:
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的数字是以美元表示的,中国商务部公布的对外贸易额的统计数字也是 以美元表示的。
由于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一般都是按离岸价格(FOB,即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基中不包括保险费和运费)计算 出口额,按到岸价(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货物出口总额总是小于世界货物进口总额. 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额
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
出口贸易额 ∑p1q1
对外贸易量(出口)=——————————=————=∑p0q1 出口商品价格指数 ∑p1q1 ————
∑p0q1
三.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体系
总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 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 专门贸易体系是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
目前世界上多于半数的 国家采用总贸易体系,如中国,美国;其余的国家则采用专门贸易体系,如欧洲的德国和法国。 四.直接贸易,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1.直接贸易:货物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称为直接贸易。 2.转口贸易:也称为中转贸易。货物消费国与货物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生产国而言,是间接出口贸易;对消费国而言,是间接进口贸易;而对第三国而言,便是转口贸易。
3.过境贸易:是指别国出口货物通过本国国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装的条件下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
4.过境贸易与转口贸易的本质区别在于交易关系的确立不同: 在过境贸易中,交易关系的确立是出口国与进口国贸易商之间进行的;而在转口贸易情况下,转口贸易国的贸易商分别与出口 国,进口国的贸易订立买卖合同,达成实际交易。 五.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依照服务的提供方式国际服务贸易划分为四种形式: 1.跨界供应 2.境外消费 3.商业存在 4.自然人流动。
六.贸易基础差额(计算题)
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货物/或服务)与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口总额(货物与/服务)之间的差额,称为贸易差额。贸易差额用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当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贸易顺差或贸易出超;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称为贸易逆差或贸易入超。贸易顺差以正数“+”表示;贸易逆差以负数“-”表示。进出口总额进等,称为贸易平衡。 七.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
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可以反映出一国的或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
况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等。 八.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九.对外贸易依存度(计算题)
对外贸易依存度=(一国一定时期对外贸易额或值/该国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100%
出口依存度=(一国一定时期出口额或值/该国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100%
进口依存度=(一国一定时期进口额或值/该国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100%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五.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1.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呈现出重大差异 2.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
3.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发达国家仍然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流向 5.区域性贸易迅速发展
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一.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 2.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3.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4.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重点)
(1)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之间或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2) 发达国家间工业部门有逐步增强的趋势。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间的分工在削弱
(4)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成员之间的内部分工迅速发展。
(5)服务业的国际分工逐渐形成。
(6)跨国公司内部分工与外部分工构成国际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与运行 一.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简答) 1.多边贸易与支付体系的形成 2.国际金本位制度和世界货币的形成 3.形成比较完备的世界市场运作机制 4.商品种类的多样化和大宗贸易的增长。 二.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与运行
订约人:世界市场的订约人依照活动的目的和性质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类: (一)企业与企业主联合组织 (二)政府机构 (三)国际机构 (四)其他机构 四.国际商品市场式: (一)固定的国际商品市场 1.商品交易所 2.拍卖
3.博览会,展览会
第三节世界市场价格
(一)世界“自由市场”价格:把美国谷物交易所的小麦价格,玉米(阿根廷)的英国到岸价格,大米(泰国)曼谷离岸价格,咖啡的纽约港交货价格等的36种初级产品的价格列为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二)世界“封闭市场“价格 1.调拨价格 2.垄断价格
3.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的价格 4.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
二.世界市场价格的决定
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世界市场价格。影响供求关系的主要因素包括 (一)垄断 (二)经济周期
(三)市场结构
(四)政府采取 的政策措施 (五)商品销售中的各种 因素 (六)自然灾害,政治动乱及投机等。
第三章 对外贸易政策及理论依据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 (一)自由贸易政策 (二)保护贸易政策
第二节 重商主义
主要论点:重商主义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为重金主义,或称货币差额论;晚期为贸易差额 论。 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亚当.斯 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因或基础是各国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是贸易的原因或基础是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 相对成本的不同.
自由竞争时期自由贸易理论的主要结论包括: 1.自由贸易可以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 2.扩大国民的真实收入,
3.自由贸易可以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 4.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
贸易自由化的特点(论述题)
1.美国成为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推行者.
2.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战后贸易自由化建立了物质基础.
3.战后贸易自由化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日益加强的条件发展起来的,因而带有浓重的政府干预色彩.
4.各种区域贸易集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都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 5.战后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平衡:
(1)发达国家之间贸易自由化程度超过它们对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自由化程度.
(2)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内部的自由化程度超过集团对外的贸易自由化程度. (3)不同商品的贸易自由化程度也不同,表现在: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超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国贸复习1-9章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