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三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语文教学改革已经被广大语文教师所认可、所支持,并且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对于怎样上好语文课,可谓众说纷纭。结合这些年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依据这些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想上好一堂语文课,应该从“教学三问”入手。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中,教师要思考好“为什么教”“教什么”及“怎么教”这三个问题,可以说这些问题的解决是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少年王冕》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节选自《儒林外史》并作了改动,学生很容易读懂。文中讲述了少年王冕因家境贫寒而辍学,从小替人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由于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高手,家境也逐渐好转的故事。下面我就以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回答“教学三问”。
一、为什么教:基于学情和课程标准定目标
目前,有的语文教师眼里没有学生,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有的教师不能依据三维目标的要求来思考和制定符合本班学情的教学目标;还有的教师唯教参是瞻,一味地依赖教参提供的教学目标。这样的目标,或不准确,或不能体现出年段要求和文体特征,或不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发展要求,这显然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那么,教学目标到底应怎样确定?我认为,首先要关注学情。教学的主体对象是学生,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只有知道学生想学什么才能制定明确的目标,那些学生一学就会的东西不必再教,那些学生“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东西才有必要教,以此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语文素养。那么如何才能更多地了解学情呢?我平时总是利用给学困生辅导的时间,让他们提早读课文,提出疑问,从而发现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着眼于培养语言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少年王冕》这篇课文,学生读后就会明白王冕是个很孝顺、善于观察、勤奋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是五年级的学生,文章的重点已经能很好地把握,根据这一点,我把有感情地个性朗读课文当作教学的一个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个性朗读来诠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另外,考虑到本单元主题为“走进名著”,我又把结合原著进行对比朗读理解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以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其次,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年段要求来确定教学目标。这也是确定目标之根本。课标要求五六年级的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要引起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的关注。根据具体的学情和课标要求,我制定了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①能有感情地个性朗读课文,感受王冕那种孝敬母亲、勤奋好学以及自强不息的美好品德。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学三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